第603章 古籍大抢救
那日本军官自然知道这些日本浪人没有上过战场,也不过就是一群日本本土的混混而已,让他们放个火,闹个事儿还行,真要让他们打仗还真不一定行了。
但他还是说道:“我还要通知其他浪人,而且你们放心,根据我们的侦察,这些人就是一些老百姓,而且人数也不多,就是七八个人而已。”
正说话之间,一声爆炸突然从墙那一侧响了起来。
一阵剧烈的震动以及铺天盖地的碎石粉尘掀了过来。
在这几个鬼子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紧接着一枚手榴弹便顺着那个炸开的洞口丢了进来。
这一刻再傻的人也知道他们遭到了袭击,那几个日本浪人纷纷开始寻找角落躲藏卧倒。
可是楛头少尉身为日本的军官,也是知道手榴弹是破片伤害,尤其是在这个密闭的房间当中,手榴弹一旦爆炸所产生的碎片,无论躲在哪里都能被炸到。
不过好在国军的手榴弹在拔掉保险到引爆是有着好几秒的时间的,自己必须争分夺秒的将这一枚手榴弹捡着再一次投掷出去,才能避免这一次的全军覆没。
可很快他就后悔了,这一枚手榴弹在顺着那个洞口丢了过来之后,并不是很快就落地了。
而是紧接着砸在了对面的墙壁上,紧接着又从墙壁上反弹到了另外一侧的墙上,紧接着又从地上弹了起来,随后又以极快的速度蹦到了另一边。
只能看到这三四秒的时间,日军的这个少尉拼命的追着这一枚手榴弹在房间里快速的转着圈。
终于等到他靠近了那一枚手榴弹的时候,手榴弹爆炸了。
手榴弹内部的炸药迅速炸裂了手榴弹的铸铁外壳,将铸铁外壳炸碎成了几十片碎片炸的满屋到处都是。
这个日军少尉的身上最少被十几片铸铁弹片刺穿!
之所以这一枚手榴弹能够在这房间当中能够如此活跃,完全是因为王怀民用出了十成十的力气将这一枚手榴弹丢了出去。
以王怀民日常投掷手榴弹能扔七八十米,状态好的时候能扔了九十多米的成绩,扔这十来米的距离,那手榴弹能不在房间当中到处弹跳吗?
可惜这个手榴弹要是日本的那种香瓜手雷那样的椭圆形甚至是圆形手雷的话,王怀民有把握能在爆炸之间,这个手雷就一直在保持着弹跳状态。
王怀民此时活动了一下自己的手臂,迅速的据枪切角对隔壁房间当中的几个孩子动的人形物体进行了迅速的射击。
几个点射之后,地面上的几具尸体连动都不会动了,王怀民便挥了挥手说道:“快点,大锤挥起来!”
此时金哲民凑了过来,笑嘻嘻的说道:“把舵的,下次手雷让我扔吧,我最好成绩可是扔了一百零几米呢!”
“一人来一次啊!人人有份!”王怀民说完之后似乎想到了什么,便又对张秀环和几个重伤初愈的士兵说道:“那什么,你们拔掉保险之后,再手里握两秒之后再扔!扔准点,谁要是没扔过去,就是拉着弟兄们一起陪葬呢啊!”
王怀民这话也就是玩笑话了,这些士兵可都是自己练出来的精兵,怎么可能连个几米之内的洞口都把手榴弹扔不进去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自己还真就白练了。
通过这个房间之后,王怀民他们如法炮制的,迅速炸通了剩余的三四面墙,干掉了十几个日本浪人,直接进入了商务印书馆的印刷车间当中。
商务印书馆的负责人听着这如此近的爆炸声,顿时吓了一个激灵。
“日本人的飞机又来炸了?”
负责人快步朝着印刷车间跑了过去,便见到王怀民几人钻过了洞口。
正说着王怀民快步的走了过来,说道:“馆长,别来无恙啊!我可是给你们打通了一条通道啊!”
馆长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个洞口,只见这个洞口前的下一个房间同样还有着一个同样大小的洞口,一个洞套一个洞,这样的洞口一直延绵了将近百米左右。
“这,这……”馆长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一连串洞口喃喃道:“我的天啊!穿墙过屋,简直是天马行空一般啊!”
“这个通道一直通到哪里啊?”
王怀民说道:“这个通道需要经过两个日军把守的路口稍微危险一些,其他都是在楼房当中直接穿过去的。
一直可以通到国军的阵地后方!”
馆长连声说道:“好,好!我这就安排人搬运书籍!”
王怀民扭头对金哲民说道:“你跟我回去一趟,我在通道等你,你去通知咱们的人立刻按照咱们的穿行的方法,保护复大学生穿过通道,前来运输书籍!”
“是!”
金哲民快步折返了回去,虽说这里面金哲民是一个残疾人,但是他的身手在这里面也能排得上前三。
自己是第一,老赵是第二,他就是第三,自己还要在通道的沿途布置护送的火力掩护点位不太方便,老赵耳朵不合适自己给他安排任务是生怕他没听明白,所以这事儿也就交到了金哲民的头上。
“馆长,我先来就是给您说先准备一下,随后复大的百十号学生就要过来帮着搬运书籍了,请您先不要着急!”
馆长看着王怀民和金哲民两人远去的背影,忍不住感叹道:“真是难以想象啊!你们北方人真的好直接啊!”
张秀环笑了笑,对馆长说道:“馆长,我们帮着你们一起整理书籍吧!”
“好,好!请这边来!”
馆长便立刻引着张秀环一众人朝着图书馆的方向走了过去。
现在他们已经将图书分门别类了起来。
古籍孤本为一部分,这一部分必须最先运走,因为是孤本,全世界就这一套,必须重点保护。
其次就是珍本,也就是指的是比较稀见或者比较珍贵的书籍和资料。
最次就是善本,指的是古籍中校刊好、装帧好,时代久、流传少,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书籍。
至于那些可以成规模印刷的近代书籍以及翻译的外国书籍,并不在第一批运输的范畴当中,如果忙完这些之后有闲暇时间也是可以进行转移的。
但是当下的重中之重必须是孤本珍本和善本,这些都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提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