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班师回朝
终于,三苗之事底定,舜帝一行便要启程回平阳。回程浩浩荡荡有五千将士随行,莫暄翮、扶仑、董肆钦、嬴夔、皋陶随列在侧,丹朱也被看押随同,洋洋雄师出丹城北大门,渡丹水,在北浦大营劳军后,出发北上平阳。
冬日行路寒风凛冽,有的将士路上得了时疫,都是由扶仑亲自医治。扶仑医术高明,往往药到病除,连舜帝的医师都见之恭谨叹服。一路上走走停停,足足用了一个多月,才搬师回到平阳城,五千护驾将士便都驻扎在城门外五里处,只留下三百亲兵,随舜帝一行回正阳宫。
平阳百姓早已得到四罪平定的消息,无论是酒楼茶肆,旅店饭馆,还是街坊邻里,都纷纷流传着或添油加醋,或神乎其神的诸般故事。那时民风淳朴简达,男女可自由结合,没有所谓的青楼这些,人们聚众闲谈唠嗑,都是些正经场所,风月之地甚少。
回宫当天,在朝文武官员数百人,在城门口列候迎接,为舜帝一行人祭酒洗尘。舜帝等人下马,行完行礼后,便同骑马进入洞开的城门,两列官兵陈道,气势威武雄壮,吼声铿锵有力,听之精神一振。
平阳城方圆有近十里,又曰成阳,在雷夏泽东南岸,近水临山,地势清奇,有龙气环绕,是上风上水的宝地。华胥履迹雷泽生伏羲于成,尧作于成阳,舜渔雷泽,可谓钟灵毓秀,物华天宝不遑多让。
高头大马、英姿勃发的舜帝骑在宝马之上,面对两列夹道欢呼的百姓,不时示意。皋陶、扶仑、董肆钦随驾在侧,而莫暄翮则换了男装,和嬴夔一起乔装混入了人群中。
到了正阳宫,舜帝命叫图本言的卫队将领将丹朱礼入旧宅,妥加安置,等待正式下诏。就在这之前两个月,朝堂飞书已经陆续发出,到达各诸侯部落和方国,召各首领与诸侯王,于十二月十五抵达平阳,参加大朝会,届时将议定勘平四罪的重大事宜。
时不时便要出外巡视的舜帝,此番终于回宫。虽然他时常不在宫中,但自上任之初便配备了一套较为健全的政务班子,大臣各司其职,理政体系有序运转。常有快马专递紧急文书,国策方略可得到有效推进。在乾凤阁忙着处理积压的要务后,天幕已暗,便起身打了个哈欠,感觉略有疲倦。
“帝君多日劳顿,想必有些乏了,两位帝妃娘娘早在宫中备膳候着您呢,还有义均小殿下,多日没见您又长高些了。帝君是否现在去娥后的姣娥宫?”侍从勤根儿上前行礼说道。
这一外出又是数月未见爱妻和龙子义均,舜帝自是想念万分,立马决定起驾去妙璎宫,便在八名侍从的跟随下,穿廊走亭,不多会儿就跨进了妙璎宫的大门。见是舜帝驾到,院内院外的使女仆役们都一一蹲身行礼。
此时天色刚刚暗下来没一会儿,路上阴冷阴冷的,白天下了点小雪,但落地即化,早已了无痕迹。宫人们都穿着厚衣裳,舜帝也披着一身虎皮裘子,不过他是有法
(本章未完,请翻页)
力在身的人,再加从小体质康健,是不怎么怕冷的。从大门进了前院,再到中庭正房,由于舜帝并未许宫人先行通报,是以到了正厅前,他亲自推门跨了进去。
一入屋内,便见房间各个角落都点着火炉子,东西面窗户紧闭,室内温暖如春,顿觉浑身舒泰。跟随的八个侍从也恭谨地进来,随列两侧。见舜帝回来,正端坐在榻上绣鞋的娥皇,和与儿子义均说笑的女英,三人一块儿站了起来,又是惊喜又是感动。
“夫君你这一出门,大半年才回来,来了也不先知会一声,我们好到门口去迎你。”
女英忙拉着儿子上前来,娥皇则体贴地将舜帝身上的虎皮裘子脱了下来,挂在一边。
“不过是回自己家里,外面又凉,你们还跟我讲究那些琐碎仪礼作甚。”舜帝一边说着,一边将才不到三岁的义均抱起来,粉粉糯糯、玉雪可爱的义均见到他,口中不住发出清脆的童音“父君,你可回来啦”,惹得舜帝格外爱怜。
舜帝将义均抱着坐在自己的膝上,不停逗弄着他,平时总是整日介地忙,于家庭生活分配的时间甚少,想起也不免有些对不住两位夫人和孩子。他见娥皇正吩咐下人们布置饭桌,上菜端汤地忙着,不一会儿便利落地准备好了。一家四口围桌而坐,十多个侍女、仆从在身后围成一圈伺候着,舜帝摆了摆手,“你们留下两个在一边候着就行,其余人都下去自个儿吃饭吧!”
诸人得了令,便留了两个贴身侍女,余下的都有序地行礼告退。舜帝坐在上首,将义均放在左手边专门制作的椅凳上,娥皇女英一左一右。桌上的菜,荤素搭配,精致可口,舜帝吃着很是爽心。他一边道,“我在外巡视,常常是风餐露宿,啃个干粮,喝点山泉水也就过去了,也没给你们带什么,还请夫人见谅。明天我给钧儿扎几个小兽玩儿。”
“夫君在外奔劳,妾身也不能为你做点什么,唯一求的,是夫君的平安,哪还需要什么礼物呢。你是天下共主,黎民的安康需要你劳心竭力,我们一家子,理应尽一生去付出去奉献,而不是所求于百姓于山岳江河。当然,作为你的妻子,我们也想多为你生几个孩子,好好地养大成人,将来也能有一番作为。”坐在右首方向的娥皇一边给舜帝夹菜,一边婉婉而谈。
一句话,引得舜帝放著沉思起来。左首的女英给义均喂了点参汤,续道,“姐姐说得是,与夫君成亲几年来,通共只得均儿这么一个孩子。夫君再忙碌,也得多添点子孙不是。”说着拿媚眼扫了过去。
娥皇、女英长相一模一样,都是天下一等一的绝色,容貌端庄秀丽,仪态雍容华贵,大有母仪天下的风采。只娥皇略显清瘦,女英则稍丰腴一些,然论起美貌来,就连莫暄翮也有所不及。看着女英那羞答答又风情尽显的模样,舜帝一时也动了情肠,不过看着身边纯真孩童模样的义均,却又有另一番思索。
“当初我给均儿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取名时,用了义均二字。义者,天道也,天德也,顺乎天,合乎礼,成乎情;均者,平也,人事咸匀。取义操守、均天下之意,寄吾厚望。为君王者,不仅求政通人和,民生安乐,也求我天家子嗣昌隆。我早寻思着,该给均儿选个好师傅了,教他通文识字,文武相长,明事知礼,可成大器。这师傅人选嘛,却是好生犹豫。”
说到此处,舜帝却停了下来,不再言语。看舜帝愁眉紧锁的模样,女英知他是顾及还有两个侍女在侧,便说笑开来,“夫君这趟回来,气还没喘匀呢,正吃着饭就说这么正经的,来来来,先吃饭先吃饭。”
会意的舜帝和娥皇笑了笑,便赶紧着把饭吃完。等撤了席,女英让侍女都退了出去,关上门来,只一家四口在房内。娥皇怀里抱着义均,与女英一起坐在矮榻上,舜帝则站着身子,在房间来回踱步。
“我说给均儿选老师的事,夫君究竟有什么难处?现在就咱一家四口子人,想说啥可以敞开来说。依得我看,要说文,扶仑就很好,他性子沉稳,满腹才学,最是适合不过。武嘛,我比较中意南烛,翩翩公子范儿的,人又生得那么俊。暄翮可教均儿法术,肆钦可教谋略。还可以让嬴夔来教乐音。五人各尽其才,让均儿多学点本事是再好不过的。”
女英先就着题说了起来,却看到舜帝仍旧凝着眉,便问他,“怎么了,夫君,难道是觉得他们不合适?”
踱着步的舜帝回道:“当然不是。若能这样,那是再好不过。只暄翮他们五人,可堪为师,然现在政局初定,四罪刚平,仍有许多大事,需要他们去劳心劳力,建功立业,难有多少时间留在帝都,专门教习皇嗣。我忧的是这个。”
“夫君要这么说,那还真的教人有些为难。我都还想生个公主,也跟着暄翮学一身高深的修为呢。那他们要是不能长期留在宫里,那也只能先从文武百官中选一两个能臣教习了。”
听着女英的话,舜帝默了默,然后叹口气,“哎,且不论嬴夔,暄翮四人本是天上神宿,半神之身,将来总归是要回天界的。虽然在人界,他们名义上是襄助于我,但却实无君臣之别。他们也是亲人,是一同出身入死的生死之交。诚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有他们那样的师傅。然世事纷杂,需要他们的地方太多,又不能分身而事,只能就重从权。至于给均儿选老师,可让伯夷教习仪礼,八元八恺俱是和顺有才德之人,都可给均儿上课。暄翮他们,只要有回都的时候,让他们过来指点一下就行。”
说着,他提到了在三苗发生的诸般事情,末了不胜唏嘘,“若不是有暄翮、扶仑、肆钦这样的能才,断不会这般顺利。他们刚回妫汭府,先让他们好好休息几天。大冬天的,河工上的事要缓下来一些,除夕之前,要召开大朝会,各部落方国首领齐聚,传诏早已发出去,马上南烛要随姒文命回平阳述职,到时人也齐了,让暄翮他们一块儿来吃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