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人傻钱多,有何得意
“抱歉,我也不知道,是我们店的掌眼采购的时候走了眼。”
李如意尴尬的说道。
不过退货、赔钱什么的他绝口不提,正如我先前所言,在这一行钱货两讫。
那是张老板自己走了眼,换而言之,先前张老板买到真货以后价格上涨也不会到找古玩店钱的。
张老板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气不过。
说了几句后他也不再说了,不过目光却是恶狠狠的盯着我。
我则是看着他微微一笑,如看白痴。
不是我跟他不对付,是他总是找我的茬,搞的好像自己多牛鼻其他人都不是人一样。
这样的人我开店至今也是遇到不少的,一般都是陡然乍富的有钱人,有点钱嘚瑟的。
要是不得瑟他们还难受,好像这钱是帮别人赚的一般,生怕别人不知道。
接着又是几个宝贝的拍卖,第六件商品我较为看中。
“这个可以买。”
到底不是我买的想,只是帮忙掌眼,我看着张红说道。
宝贝是唐瓮,三彩小瓮,造型精美,束口完整。
瓮跟缸有些相似,不同的是一个是束口,一个是敞口。
不过唐风是特例,因为唐朝风格大气,连审美都是以肥为美,受到不少草原文化的影响。
唐朝的瓮开口已经类似于今天的缸,比较著名的成语‘请君入瓮’,可以把一个人装进去受刑。
而且六十万的价格我觉得也合情合理,这个不考虑到以后的涨幅,当下不想收藏了都能转手卖出去。
“行,这个我要了。”
张红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一百万。”
但是下一刻,张老板沉声说道,脸色阴沉。
“一百一十万。”张红也不满的皱起眉头。
“一百二十万。”张老板接着报价,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
“这瓮不错,我打算买来当花瓶。既赏心悦目,未来还能升值,简直完美。”
张老板笑着说道,神情倨傲。
“一百五十万!”这话是那老者说的,他对我笑了笑说道:“小伙子眼力不错啊,这瓮是个宝贝。”
张红只好看向了我,一百五十万的价格,到底能不能跟,跟到多少显然她是不了解的。
“交给我。”我淡漠说道,直接竖起了两根手指,道:“两百万。”
这瓮升值空间很大,两百万现在买的话不一定赚钱,甚至亏钱。但是放个五到十年,升值速度绝对能大于两百万。
我之所以这般肯定,只因大唐!
唐风汉骨,唐朝绝对是华国历史上浓墨赫赫的朝代,就拿古钱来说,唐朝的古钱都甩宋元明清一个档次。
“两百一十万!”张老板一脸嚣张的说道,同时还故意对我挑了下眉头,一脸的挑衅。
“两百五十万。”我直接说道,紧随其后。
“小子,你有那么多钱吗?李老板,我要你验验他的资产。”
张老板不屑说道,目光看向李如意。
随着他的话语,李如意自然也看向了我。
“他是我带来的,他的话代表了我。”张红沉声说道。
李老板闻言只好耸了耸肩膀,本想开口的嘴巴也闭上了。
“三百万!”
张老板闻言也不再要求鉴定我的资产,而是阴沉着脸说道。
这下我不再说话,摆摆手示意放弃了。
“不跟呢?没钱呢?就你跟我争抢宝贝,你也配!”
张老板拿下宝贝,对我一番讥讽。
“你人傻钱多不代表我人傻钱多,这货六十万的价格,你两百五十万拿下,涨了一百九十万,你还得意起来了?”
“我真……佩服,佩服!”
我不屑的看着他反唇相讥。
“噗哧……”
那边小老太太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接着觉得不太好又收敛了表情。
但这已经让张老板气的脸色铁青,看向我的目光也越发的仇恨。
之后又是几个宝贝,这时张老板已经没什么兴趣了,毕竟已经花了大几百万。
到是小老头买了几个宝贝,一个宋汝窑碗,一个金镶玉的明朝手镯,以及一个笔筒和一个紫砂壶。
笔筒据李如意说是宋朝某某文人大师所用,因为我笔筒、木制品这方面不了解,所以不知真假,更没资格掺和。
顶多也就是报以基本的怀疑态度,对任何不了解的文物都要报以怀疑态度,这是掌眼的基本功。
紫砂壶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过我觉得是真的,因为太便宜,当然这个贵与便宜是相对的。
这紫砂壶他是五万拿下的,清朝的宝贝。
“最后一件宝贝,是宣宗临写的《泉州记》,一百二十万。”
李如意打开最后一个宝贝的红盖头,上面摆着一副书卷,他小心翼翼的展开。
这是一副字帖,从卖相上来看应是真的,纸张上很是昏黄,岁月的感觉扑面而至。
书法可是古玩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项目,同时也是大市场的古玩项目,也是被公认的最具有升值价值的项目。
这一方面是文化因素,华国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一脉相传的。
换而言之,唐人的字画今人认得,宋人的字画今人也认得。
另一方面则是真迹极难保存,属于大多数都已泯灭,只有极少数流传至今的典范。
最具代表性的,李白。
李白具有诗仙之称,在华国历史上大名鼎鼎,谁人能不识李白?
然而李白一生作诗词数千首,流传下来的只有九百多首,余下失传。再一个李白的手稿那是一个也没有留下,全部失传。
当下能考据李白手稿的只有两个石碑,一个是巴蜀地带的《行路难》,一个是宣府的《赠汪伦》。
两者都是石碑,一个是宋朝立,一个是明朝立的。
这两个石碑都成为了保护性文物,但拓版就是拓版,不是李白所书的原版。换而言之,若有一份李白所书的原版字帖,这一问世不得价值连城?
《赠汪伦》就是典型,李白的原本书帖赠与的汪伦。但当时的保存手段和科技根本无法让书帖不腐蚀,最终消散在时间长河中。
再加上名人效应,字帖天然上就比其他文物更具有升值价值。
这点我知道,他们自然也是知道的。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