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离奇故事,佛门高僧
我不自觉的皱起眉头,产生一个疑惑。
“你弟弟郑彬彬在哪儿你知道吗?你有没有找过他?”
郑学文开始陷入思考之中:“彬彬还在城里啊,他本来说要跟我一起回来的,但是后来好像没跟我回来,他去哪儿呢?”
“为什么是‘好像’?他到底有没有跟你一起回来?”林烬突然加重了语气。
郑学文捂住了额头,表情有些痛苦:“彬彬回没回来呢?我怎么想不起来了?我这几天一直忘事儿,也不知道怎么了?”
我默默减缓了车速,背后渗透过来丝丝阴冷的气息。通过后视镜,能看到郑学文的脸上,不时有黑气浮动。
“前面要拐弯吗?”
林烬岔开了话题,郑学文抬了下头,身上的鬼气迅速消退,看了下路况。
“不用拐弯,一直直走就行,我家住的很远!”
林烬和我交换了一下眼神,轻轻摇头。
我只好继续认真开车,郑学文说的很远,绝不是说说而已。
在快要开出七巧村之后,他才提示我们拐进了一条小路。
这附近只有几栋老房子,很是寒酸,像是光鲜亮丽的现代化村镇中,隐藏着的一小片丑陋地隅。
“就是这儿来,我父亲不愿意搬走,就想守着护林带。偶尔他身体好些的时候,还会去种几棵树。他一辈子都在干这个,我也劝不动他。”
停车之后,郑学文就赶忙下车回家收拾。
我和林烬没急着下车,快速商讨了几句。
“我们都看走眼了,郑学文本人确实没有问题。”我当先开口道。
林烬马上接着我的话道:“他身上潜藏着鬼气,但不致命,属于被鬼祟缠身的情况。但他多数时候,和常人无异,说明纠缠他的这只鬼,不想害他性命1”
“鬼遮眼,能抹除一个人的记忆吗?”我压低了声音:“如果郑学文本人没有任何问题,但他又不记得前几天发生过的事,甚至连郑彬彬和他一起回到村子都不记得。”
“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郑杉抹除了他那部分记忆。在郑彬彬坦白自己的罪行之前,这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四口之家,其实很美满!”
林烬沉思片刻:“抹除记忆,听起来很难,但并非一定不能实现。楚南川连鬼祟的意识都能改变,反过来讲,一只厉鬼,抹除一个普通人的记忆,或许也能做到。”
“而且,这个问题你不应该问我。”
林烬看了一眼的我衣袖,我摸了摸藏在袖口中的钓宝竿:“这不是还没到晚上嘛,不然我就直接问常平原了。”
这时候郑学文已经从家里出来了,还把郑东仁给扶了出来,老人虽然已经九十多岁了,身体也不算强健,但精神头看着还不错。
“阿爸,您看看这车,这是城里来的大老板,要来咱们七巧村投资搞建设的,帮咱们脱贫致富!”
我瞬间心里充满了不爽,心道你们村儿都富成这样了,还脱贫呢?我要真有投资的钱,干嘛不投给我二叔,他现在也是我们三河村的村支书啊。
虽然心里憋闷,但面子上的工程还是要做的,不能露馅。
这一点林烬就比我做得好,跟郑东仁打了个招呼之后,就开始吩咐我:“小张,去扶着点儿老爷子,怎么一点儿眼力见都没有。”
我从林烬身边路过的时候,在他后腰的上掐了一把。
和郑学文一起搀扶郑仁东走进院子,这小院儿脱胎于北方常见的农家院,但又有些许不同。
屋脊更加陡峭,门窗更小,而且加装了可以随时密封起来的帆布,估摸着是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沙尘暴。
进屋之后,堂屋里的摆设比我想象中要多,但却都是各类杂琐的老物件,而且不是常人该有的。
红木的高脚桌贴墙放着,桌上摆着一只磨损严重的红漆木鱼,边儿上还靠墙斜立着一只锈迹斑斑的锥形物件,握柄处是莲花纹路,顶端是个小小的方形,每一面都刻着佛首相。
林烬比我更晚进门,但刚一踏足进来,注意力也在这些东西上,而且很不客气的抓起了我正在观察的物件。
“佛门金刚杵!”林烬目色一凝,看向正被搀扶着坐下的郑东仁:“老爷子,你是信佛的人?”
郑东仁的耳目倒还可以,听见林烬的问话,笑呵呵的露出嘴里仅剩的几颗烂牙:“我相信有佛,也相信菩萨、道君,但我自己不是和尚,也不会念经。”
“你手里拿的那个物件儿,是一位高僧送给我的,说让我替他保管着,现在已经跟了我大半辈子了。”
林烬面色依然凝重:“敢问那位高僧法号是什么?”
“法号?我也问过。”郑东仁笑起来的时候非常慈祥:“他跟我说,佛是无相的,人也该是无相的。名讳并不重要,就连我能不能记住他是谁,都不重要。”
“我年轻的时候,还经常能见到他,不过第一次见他,是在燕京的时候。”
郑东仁拍了拍郑学文的手:“去给客人烧水煮茶,他俩一听就是北方来的人,你们喝不惯我的茶,他们一定喝得惯。”
郑学文赶紧去厨房忙活了,林烬给我使了个眼色,低声道:“这种法器,在佛门之中也不常见,不知道是哪个寺院里流出来的!”
我点了点头头:“而且老爷子说第一次见他是在燕京,岂不是说,那位高僧也是从燕京来到了七巧村?”
郑东仁带着微笑看向我们这边:“你们一进门,我就看出你们忧心忡忡的样子了。年轻人呐,不管你们是来七巧村搞建设,还是谋私利,切记一定要心存善念,不可被贪念蒙蔽了头脑。”
我心道这老头耳朵还挺好使的,赶紧赔笑说我们不是那种人。
林烬更为直接:“能不能请您再说说那位高僧的事迹?他是什么时候把这枚金刚杵给你的?现在还能找到他吗?”
郑东仁回忆了一下:“68年的年底,我还在燕京的时候,他来我家化斋,我给了他很多钱,他当时给了我一些指引,我才来到了七巧村。”
“在进村住下的第一晚,他就来找我了,往后很多年,他都经常来给我讲佛法,直到最近几年,我年纪大了,他才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