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红豆年糕
前脚送走郑家人,后脚李英兰就召集全家人到堂屋集合,把合作经营的事情交代一遍,只见董有林面露难色。
“娘,做吃食要天天早起,咋能让您连好觉都睡不着?我看您就别参与了,我和我媳妇早起熬粥吧。”
董有森乍一听也是拧眉,不过他的关注点另有其他。
“娘,郑家人是做生意的老手了,咱没人跟到府城去盯着,会不会生出什么岔子?”
李英兰表情淡然地嗯了一声:“你们说的我都考虑过了,府城临时不跟过去。”
“熬粥是仔细活儿,头两天我是一定要盯着的,以后交给老大媳妇和三丫掌勺。”
“老二媳妇!”
杨秋花听见自己被叫到,缩了缩肩膀,她不想早起,她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李英兰平视她一眼,缓缓道:“你负责挑选豆子,坏的全不要,挑完了用清水泡发过夜。”
“哦哦,好!”
杨秋花点头如捣蒜,原来是前期准备工作,不用早起受罪,她赶忙点头应下,生怕婆婆反悔。
“有林你给我做几个严实的大木桶,不能有汤水渗出来,有森你帮我砍多多的柴火堆着。”
董家人散开,各自去干活。
杨秋花脚边是半袋红豆,就她一个人坐在院子挑拣红豆。
李英兰照顾李长生,对他嘘寒问暖,把男孩感动得躲在被子里面抹眼泪。
寅时,天空还是一抹黑。
董家动起来了,火房里面,是三个女人热火朝天忙碌的身影。
李英兰像个行政总厨,站在火房指挥大局。
“方氏,把浸泡过的红豆冲洗一遍再下锅。”
“三丫来生火。”
等红豆熬煮一个时辰的时候,几乎软和了。李英兰用笊篱瓢走浮在最表面的豆皮,继续熬煮半个时辰,下入粗冰糖。
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人守在炉灶旁边,不停用勺子搅合红豆粥,以免糖煮糊锅。
出锅的时候,红豆已经变成烂糊糊了,喝在嘴里口感沙沙的。
李英兰问:“你们觉得咋样?甜吗?”
“娘,我觉得可以再甜点!”说话的是董有果。
李英兰又把询问的目光投向方氏。
“娘,我觉得刚刚好。”她不是故意和小姑子对着干,她是说的真心话。
李英兰得到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可以说毫无参考价值,她招呼两个人把粥装好,余下一点当作早餐,留给孩子们吃。
刚做完一切,李长生起床了,这是李英兰头一回和他在早晨相见。
“身子好点了吗?要不要再请假一天?”
“婆婆,不用请假,我好多了。”
李长生把碗里的粥舔干净,抱着书似风一阵的跑出家门。
按照李英兰的想法,古代医疗不发达,全靠中药和食疗,李长生能快速恢复元气,多半是仗着自己年轻吧?
换做她这副躯壳,若是生病一场,她都不敢想会是什么样子。
……
郑鸣来的时候,天尚已经亮透。
还未到约定的辰时,郑鸣知道自己来早了,原本觉得可以等等,结果他刚到就能直接装车走人了,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看董家人也是一起齐心协力帮忙,郑鸣一边赶车一边想难怪他家这么快就能挣到钱,团结很重要,互相支持、自愿出力更重要。
郑鸣对董家又有了新的看法,高兴地载着两桶红豆粥往府城赶,在打开城门的第一时间冲进去。
……
郑鸣离开了,董家人的事情就算忙活完了。
火房三大将各自回屋补觉,天晓得李英兰后世活了30岁,从没有起得那么早过。
想想从前,校园门口那些卖糯米饭、卖豆浆油条早餐的,她觉得挣这份美食钱,真不容易。
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下午未时二刻,差不多是一点半的样子。
李英兰耳朵一动,听见了熟悉的牛叫声。
披上外衣到窗沿底下一看,是董有森把牛牵回家了。
她喜滋滋地走出来,把老黄牛看成宝贝疙瘩。
“老二,道长怎么说?”
“呃,道长说随缘随喜,娘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受孕不是外力能完全左右的,随缘随喜,可不就是这样吗?李英兰觉得有道理,点了点头:“道长说的没错。”
它回到熟悉的地方,像在报复主人似的大吃特吃,李英兰熬粥沥出来的豆皮全进了黄牛的肚子里。
做晚饭的时候,想着厨房三大将今天累坏了,李英兰招呼杨氏来操持一顿。
清水煮萝卜,蒜泥蒸长茄子,水蒸蛋,主食是没有吃完的白面馒头。
没办法,杨秋花做饭就这样,能不碰油烟,她绝对不碰,董家人偶尔吃一顿,倒没有谁有意见。
夏日,白天长,夜晚短。
李英兰把今日份的新字对孩子们教完,郑家人来了。
郑鸣满面红光,走路脚下带风。
“婶子啊!咱们挣钱了!”
是好消息,李英兰跟着乐,董家人都围拢了,看郑鸣掏多少钱给他家。
“婶子,因为谷子杂粮的价格还算贵,所以我们卖50文一小碗、100文一大碗。”
“您家做的两桶都卖空了,你看先前说好的五五分账,我们卖了50只大碗的,80只小碗的。”
“一共挣了九两银子,我给您4两500文。”
李英兰接过钱,没有当着人面去数,她笑呵呵的道了一句辛苦。
董家人都眼巴巴地盯着李英兰的手看。
郑鸣害羞地摸了摸后脑勺:“婶子,我爹说明日可以多做一些,您看?”
李英兰摇头道:“我家的铁锅就那么大,再多做不实际。你们对外说限量供应,可以接受提前预定,这样,方便我掌握每日的豆子用量。”
“好,婶子你放心,我马上回家说。”
看郑鸣的背影消失,李英兰才回屋数钱,又把他刚才说的话在心底过一遍。
“似乎没什么漏洞,按照我对府城饮食的初步了解,他们的价格已经算很贵了,这么贵还可以畅销两桶,这门生意倒可以继续做。”
“不过,冰糖似乎消耗很大。”
李英兰多的不是杂粮,她不担心主食材,她担心糖该怎么办?!去买昂贵的现糖熬粥,等于赔本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