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唐首富 > 第212章 发大财之后

第212章 发大财之后

好消息接二连三,没两天,还沉浸在胜利喜悦之中的长安迎来了第二波红翎急使,这一次带来了更激动人心的消息:

定襄之战中,从颉利的老巢中收缴出金银珠宝之价值达五百万贯,另外将边角料卖给商队又得到了三百万贯,还有成片的战马,牛等牲畜;还有康苏密的内附,更令人动心的是,艳名冠隋唐的萧后被抓了。

紫宸殿中,李世民连叫三声好,背着走兴奋地来回走着,这么好的消息,必须得与心腹们分享一下才行。

“传房相、杜相、司空、魏征进见!”李世民对善德道,“对了,还有那两个小子,也给朕叫来!”

不一会,被传召的几个人进来,行完礼,分班入座。

“李靖的第二封急报,你们看一下!”李世民示意善德把东西递给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沉着冷静,还没看完就已经破功了,光那笔巨额收入就足以令其动容,更不用说其他内容了。

用复杂地眼光看了一眼杨天,不动声色地把东西传给房玄龄,然后老房又以差不多的表情传给杜如晦,如是再三,最后到了杨天手里。

与李泰两人一齐看完,杨天差不多能理解前面几个人的感受,因为这对他们对战争固有的观念形成了巨大冲击,尽管镇国军已经冲击过好几次了,但从来不像这次猛烈。

既然都在装深沉,自己也不好意思表现得太张扬,与李泰对视一眼,彼此看出对方眼睛里的兴奋,然后也不说话了。

都等着李世民开口。

“朕在想,我们以前是不是都错了?”

“陛下,此话怎么讲?”

“总是说穷兵黩武,总是拿汉武帝征匈奴耗尽积财致国家困顿来劝诫,以前朕也是这么想的。”李世民自言自语,“后来君可给朕说我们的战争观有问题,说打仗不一定是这样的结果,再后来镇国军出征,带回巨量钱财,朕总觉得这只是特例,现在看来,我们的确是错了啊!”

李世民的话着实让众人吓了一大跳。

其实精明如长孙无忌这些人,早就发现李世民的变化,也享受着因为变化所带来的福利。

别的不说,户部存钱就多得令人不敢想象。长孙无忌至今对当初那紧巴巴的日子记忆犹新,贞观元年时,长孙皇后还得变卖皇宫的珠宝之类来弥补户部开销,现在呢?

镇国军几场仗下来,户部就多了几百万贯的钱,周至及长安的商业如火如荼,每年带来的税收更多,远远超过田赋及人头税,现在又有几百万贯的财富正在往长安运……

造成这种局面的是一个人,那就是杨天,是两件事,那就是战争与商业,偏偏这两件事一直以来都是统治历代集团忌讳的。

别说李世民了,连他们都有一个可怕的念头:要想富,靠武夫!

总觉得哪里不对,但说不上来,似乎以前所坚持的理由都无法批驳它。

“陛下,大唐危矣!”魏征站出了来。

“哦,玄成想说什么?”进入战斗状态的魏征连李世民都得小心应付。

“陛下,臣知道,镇国军几次出征,给朝廷带回来钱财,定襄一战,朝廷也发了财,但这是打了胜仗的缘故,万一哪天作战失利了呢?要知道,没有军队可以一直打胜仗的!”魏征道,“这就是一个恐怖的赌局,赌的,是无数将士的命,是大唐的国运,陛下,好战必亡啊!”

“君可,你说呢?”麻烦都是这个家伙弄出来的,李世民不可能让他在一旁看戏。

“陛下,侍中言之有理!”杨天道,“陛下胸怀,自是海纳百川,包容天下,不可能滥兴兵事,但大唐并非太平无事,北有突厥,西有吐番,东北有高句丽,将来或许还会有其他的对手,侍中好战必亡固然没错,但别忘了,忘战必危啊!”

“军队是朝廷基石,他们只有两件事,一是打仗,二是准备打仗!”杨天继续道,“战争不可避免,所以我们打仗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安全。有道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百倍报之!”

“好一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李世民大笑,“你说得对,大唐兴兵,必出义兵,作义战。玄成,你不必担心,朕不是那种人!”

“如此甚好!”

杨天的话打消了众人的恶念,把众人从思维误区给拉了回来。

“君可,现在朝廷及各州县的预算已经作出来了。”李世民道,“如今户部充盈,是不是可分拨款项了?”

“陛下,还要等两天,户部还要两天才能审核完毕,只要审核一完,便可分拨。”杨天道,“相关的核销程序说明,会一同下发。”

“嗯,报上来的总预算是多少?”

“陛下,目前汇总的情况来看,贞观三年各项支出在钱八百二十万贯,粮四百万石,布……”一长串专业数字,尽可能浅显,所以都能听明白。

“不对啊,杨侯,这支出,比贞观二年要高出不少啊!”长孙无忌道。

“这是报上来的预算,自然都是往高了报,所以才需要审核,把那些不良预算除掉之后,实际支出要少一些的!”杨天道,“具体少多少,现在还没个准数,不过估计会减少三到四成吧!”

“如果真能降这么多,那预算之策,当是一大善政啊!”杜如晦道。

“不错,吏部要与户部对接好,将来大考之时,预算的完成情况将是最重要的指标!”李世民从杨天这儿学到了不少现代词汇,他就是很喜欢看臣子一脸懵bi的样子。“只是这样一样,支出有减少,但收入猛增,君可,你说,这钱该怎么做?”

“陛下,这些钱,可分为三部分,首先,朝廷可以做一些以前想做但没财力做的事了!比如修路、疏浚河道,整治河堤等等,这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就是投资,通过银行,把死钱变成活钱,也可以成立几个朝廷主导的企业;最后一部分,天有不测风云,天灾人祸总归难免,朝廷要有所储备才是。”

“不可,杨侯此言差矣!”长孙无忌道,“第一、三条我赞同,唯独第二条,朝廷怎可与民争利?此事万万不可!”

“君可,此事怕是难做!”李世民也同意大舅哥的看法。

“不然,陛下,朝廷要投资的,是那些周期长,需要资金量大的行业,比如钢铁、盐、矿藏等,这些行业,民间基本没能力或者没资格参与,又何来与民争利之说?”杨天道,“只要经营得当,它就会源源不断地为朝廷提供开元通宝!”

“你们怎么看?”

“陛下,臣等无异议!”

“好,君可,这件事,你主持就行,朕要看你是如何投资的!”

“陛下,投资一事,户部早就做了的!”杨天笑道,“还没向陛下报喜呢,因为定襄大胜,草原期货猛涨,户部也算是发了一笔小财。”

“哦,朕还想问你呢,如何?”

“陛下,户部有七十六万股,成本在四十万贯上下,这几天臣一直安排人在抛售,终于在今天上午全部卖完,算下来卖出均价在十五贯,一共得钱一千一百四十万贯!”杨天笑道。

“一千多万贯!这么多!”在场除李泰外都惊讶无比,嘴巴大得足以塞进一个鸡蛋,“君可,这,这不对啊,四百万股,到时候朝廷拿什么来支付赎回的钱?”

“陛下不必担心,期货价格不会一直涨下去,它的期限是一年,在臣看来,定襄一战之后,主动权已经在大唐手里,以卫公之能,最多再两个月,便可结束,算下来还有半年以上的期限,足够市场降温,到时候应该会回落到三四贯的样子。”杨天笑道,“然而草原给带来的收益,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字,陛下,这一仗之后,大唐国力必然更加强大!”

“你这样说,朕就放心了!”李世民瞪了李泰一眼,这小子明明知道,就是不说,分明是要看笑话的。

着急与长孙分享好消息,把长孙无忌等人遣散,带上杨天与李泰,直奔后宫而去。

杨天总觉得帝王不懂爱,但李世民与长孙之间明显打破了这刻板观念。长孙又怀孕了,好吧自从杨天用青霉素让她远离宿疾之后,某皇后的身体更好了,一张俏脸呈现着健康的红润,又增添了不少魅力,于是李世民在她身上开垦的更勤快了。

爱生就生吧,这事不能管,就当做没看见,按部就班地见礼,然后分宾主落座。

长孙的期货都是李泰打理的,汇报工作当然是他,经过两波操作之后,他们的钱包里又增加了上千万贯的钱财。

“还是君可你厉害。”长孙很开心,“在你没来之前,户部总是在过苦日子,全长安都在过苦日子,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你说那些人都在藏钱,本宫信,但是没想到他们竟然藏了这么多的钱!”

“是啊,你那个证券交易所,让朕看到了世家大族的恐怖财力。”李世民感叹道,“看来,要想对付他们,难度比想像中的还要大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