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夏小美的陈年旧事
夏小美并不算跟吴婶子说了谎,她只是没把话说全而已。
这样既能不让吴婶子担心,还让自己少了没必要的心理负担。
果然,吴婶子就以为,小美的工作是跟介绍给大儿媳的一样。
“那可挺好,以后你和红娟一起工作,还能相互有个照应。”
夏小美笑着摇摇头,“吴婶儿,我还真没机会和红娟嫂子一起工作了。”
说着指了指李老太太,“这位是我认的干妈,是落雨姐的婆婆。”
“我干妈觉得我年纪还小,就打算供我继续上学。”
虽然李老太太知道,小美有些事情要防着外人。
可她没防备,干闺女会突然扯出她来做挡箭牌。
但她到底经的事儿多了,事出突然也没有表现出太惊慌。
就见她神态自然,语调轻松的接口道——
“是呀,我觉得小美这孩子蛮聪明的,既然家里有条件,就别给孩子耽误了。”
夏小美原本打算自己圆话的,没想到干妈把话接住了。
找了个别人看不到的角度,悄悄给干妈竖了个大拇指。
吴婶子听到这话愣住了,好半天才道——
“我说刚才李家姐姐怎么说你去考试了呢。”
“没想到你真是遇到了好心人,确实够幸运的!”
换了任何一家,谁会愿意给没血缘的孩子花这样的钱呀?
可见小美这位干妈是真的喜欢她,也是真的心疼她。
夏小美笑得很开心,她确实很幸运,遇着了落雨姐和干妈一家人。
“可不是说呢,人的运气就是说不准,该着我命好。”
李老太太宠溺的拍了她一下,“是干妈命好,遇着了你这个好闺女。”
她可是听儿媳妇说了,左边大屋里堆的那些货,全是小美进回来的。
都不用算,这一屋子货得花掉老鼻子钱了,一般人可搞不定。
要不是有了这些货,她们姐妹俩的生意也做不起来。
儿媳妇还说,小美许给她的工资,是原来工厂的三倍。
这好事儿媳妇肯定是想都不敢想的,自然是赶紧推辞。
奈何小美坚持,告诉她这点儿工资只是九牛一毛,等她上手就知道了。
这还不算啥,听说小美还许了她年末结算时,让她占生意的三成股份。
照儿媳妇说的意思,这三成股份就是小美白给她的。
说是她帮忙照顾生意的酬劳,其实哪用什么照顾?
每个摊位的货品数量都是固定的,她只是最后帮忙拢拢账而已。
照着儿媳妇的计划,他家的日子,眼见着就能过起来了。
自家占了这么大的便宜,可不就是遇上了小美这么个好闺女吗?
吴婶子却以为李家姐姐客套,是因为心疼小美才这么说的。
毕竟这年头能舍得掏钱给孩子念书的人家,都是真疼孩子的。
“那你打算从几年级开始念呀?我记得你小学都没毕业吧?”
吴婶子之前只听李家姐姐说了一嘴,夏小美去考试了。
她并不知道夏小美是去考高三的入学资格。
夏小美也没想要瞒着吴婶子自己考大学的事儿,
因为这事儿瞒不住,毕竟日后红娟嫂子要跟着落雨姐一起干。
两家之后就要常来常往了,没有什么是永远的秘密。
“吴婶儿,我是打算要参加今年的高考。”
“刚刚是去三中考试的,希望能从他们学校报名参考。”
这回别说是吴婶子了,郑红娟都吃惊得从凳子上一下站了起来。
“你刚刚说什么,小美,你说你要参加高考?”
她虽然是后嫁到石楞村的,但也听很多人说起过夏小美。
别说他家后来跟小美处得好了,对她多了一份不一样的关心。
只说当初夏小美嫁给秦孟良,在石楞村就闹得轰轰烈烈的。
当时她已经嫁进了吴家,农村人最爱闲话,她自然听说了好多关于夏小美的陈年旧事。
听说夏小美娘家不是一般的重男轻女,对她这个女儿很是苛刻。
听说打她六、七岁开始,就帮着家里洗衣服,做饭。
夏家两口子的心思都放在了两个儿子身上,根本不在乎这个女儿的感受。
所以听婆婆跟她说起,夏小美连小学都没念完,她也就没什么意外了。
好像是在四、五年级的时候,夏小美就被她妈妈给领回家去了。
说是三个孩子都上学,家里的活儿太多,他们两口子实在顾不过来。
不过农村女孩儿大多都不受重视,夏小美的辍学也就没掀起什么水花来。
可现在听到她要参加大学考试,不是就要惊掉她的下巴么?
一个连小学都没毕业的人,拿什么本事考大学,开玩笑的吧?
谁知夏小美却朝她郑重的点了点头,半点儿也不像开玩笑。
“嫂子没听错,我确实是要参加今年的高考。”
“不知道吴婶儿还记不记得,咱们村当年有一位被下放的老干部?”
这事儿吴婶子哪能忘了?想来全村人都不会忘。
“当然记得,村里几次出去接人,可都有我呢。”
“我记得咱们石楞村总共接回了六个知青,还有三个被下放的牛……”
她刚想说‘牛鬼蛇神’,冒出个话头就又赶紧咽了回去。
那些被下放到农村蹲牛棚的人,好多个都已经被平反,恢复了原职。
所以之前给他们扣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帽子,她也不敢再拿出来乱说。
“咳咳……我记得被下放到咱们村儿的总共有三个人。”
“两个年纪稍微轻些的,你说的是那位相比较年纪大些的吧?”
“可惜了,眼瞅着天气放晴了,竟然没有熬过去。”
“如果能熬过那个冬天,他也能平反回城了。”
“倒是那两个年轻些的,听说回城后都升了大官儿呢。”
具体什么官儿她也搞不清楚,反正村里人都是这么传的。
夏小美点点头,“就是您说的那位爷爷,当初我给他送过饭,洗过衣裳的。”
吴婶子也跟着点头,“可不是嘛,这事儿我记得。”
“当时他生了病,病得还挺重的,村里头怕出事……”
“就找人照顾他,每天给一斤粮食当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