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十五回 新皇帝羽翼渐成 众外戚纷争愈盛

第十五回 新皇帝羽翼渐成 众外戚纷争愈盛

当时,汉朝廷的有识之士,实际上都十分清楚汉朝廷的现状,了解新君、群臣的心思。

却说那时,常常困扰大汉帝国新君刘欣的,并不是如何去迅速处理,那些日益严重,亟待解决的土地兼并,朝廷赋税急剧减少,国库开支庞大,入不敷出,百姓负担日益沉重,民不聊生等国家难题。

刘欣也没有认真去设想,如何去解决土地,奴婢问题,惩治戕害百姓的贪官污吏,缓解日益尖锐的官民矛盾,维持政令的畅通和社会的稳定等等。

刘欣殚精竭虑,常常思考的,放在首位的,就是如何壮大自己皇帝和外戚的势力,巩固皇权,化解几大外戚家族之间的利益纷争,协调彼此的关系,维持表面的和平。

刘欣及其外戚经常思索的,就是如何巩固皇帝的权利权力,如何摆脱太皇太后王政君和大司马王莽,大司徒孔光等大臣的束缚,挣脱那些亲近王家的朝臣和王氏家族等外戚的羁绊,打破汉朝廷旧的利益格局、礼制规矩的限制和束缚,收回老权贵们手中的权利,重整失落了的皇权。

新旧权贵之间,尤其是外戚王家与傅家,为了权力和利益纷争,已经撕破了脸上的伪善,结下的怨恨与矛盾,也越来越深。

暗流涌动的大汉朝廷,就这样又貌似平静地度过了一断艰难的日子。

随着新君刘欣及其外戚的不懈努力,支持和拥护新皇帝的朝臣显贵,也越来越多了。

眼见形势对自己越来越有利,刘欣踌躇满志,感觉自己这个君王的权力,已经日渐巩固起来,也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想法了。

“朕一定要迅速挣脱文武百官、皇亲国戚的束缚,夺取王氏家族等外戚的权利,尽快地收回皇帝权力,重掌于皇帝之手,重振皇帝威严,革新积弊很深的朝政,重振大汉盛世。”

刘欣常常这样思忖道。易于冲动的年轻人的个性,促使刘欣再也耐不住性子了。

刘欣心里,剥夺架空以大司马王莽为首的王氏家族掌权外戚手中权利的想法,也越发强烈。

尤其是,在立后问题上,与太皇太后,大司马王莽及其家族的初战胜利,让刘欣的信心倍增,取胜的欲望越来越充足。

刘欣努力地提高自己外戚地位权利的种种举措,也越来越激进。

到了此时此刻,随着刘欣皇位的逐渐巩固,刘欣的祖母傅太后对新皇帝刘欣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了。

祖母傅太后在新皇帝的面前,为家族争取权利的抱怨,也越来越多,插手朝廷政务的事件,也越来越频繁。

刘欣既离不开祖母傅太后的支持和指点,心里也有一些无奈和不安。

刘欣君臣,尝到了初战告捷的甜头,决心乘胜追击,再下一城。

不久,刘欣又故技重施,再次召集文武大臣,举行御前会议,正式开始在朝会上讨论,如何确立自己的祖母傅太后和母亲丁姬的地位问题。

新皇帝与太皇太后王政君、大司马王莽为首的老权贵初次正面交战的胜利,极大鼓舞了皇党的士气。

众臣心里,都十分清楚刘欣的意思。御前会议上,一片祥和,没有任何的反对意见出现。

看见大臣们的驯服表现,刘欣心里十分满意,当即宣旨道:

“诸位爱卿,我大汉以孝治国,诸君能够体谅理解朕的一片孝心,朕十分感激!

既然诸君都没有异议,就照此实施!”

庚即,刘欣就迫不及待地下诏说:

“诸君听旨:

朕闻《春秋》大义上说,母以子贵,子以母贵。治理国政,以孝为先。

朕如今入继大宗,贵为皇帝,理所当然,应当孝顺自己的亲人,报答她们的养育之恩。

兹下旨,尊朕的祖母定陶太后为恭皇太后,尊母亲丁姬为恭皇后,以与皇帝至尊的地位相符。

恭皇太后,恭皇后的名号,既然已经确立,就应各自设置左右詹事,进行管理。

兹下旨,恭皇太后,恭皇后的采邑封地及其管理,如同长信宫太皇太后(王政君)和中宫皇太后(赵飞燕)的待遇。钦此!”

见到皇帝颁布的封赏祖母、母亲的诏书以后,太皇太后王政君心里非常愤慨,忍不住在胡宝宝等亲随的面前,责骂刘欣道:

“欣儿这个狂妄无知的小子,才当了几天皇帝,简直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难道将当初入继大宗,在祖宗神明面前所做的慎重承诺和祖宗的规矩,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吗?

宝宝啊,你速去通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进宫,朕有要事相商。”

太皇太后王政君气不过,急忙召见大司马王莽,大司徒孔光,大司空何武等三公重臣,商议应对之策。

大司马王莽,大司徒孔光,大司空何武等三公重臣,闻听太皇太后召见,急急忙忙地走进长乐宫,去觐见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王政君见大家到来,脸色好了许多,很客气地招呼三公大臣入座:

“诸位大臣请坐。哀家诏你们进宫,是有些要事相商。诸君稍歇一会。”

大司马王莽还在为刘欣的诏书生气,来到长乐宫里,拜见太皇太后以后,刚一坐稳,他就率先对着太皇太后王政君诉起苦来道。

“太皇太后陛下,请为我们做主啊!皇帝如今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不把我们这些老臣看在眼里不说,简直一点也不尊重太皇太后陛下了啊!

太皇太后陛下,如今眼见陛下公然违背当初的承诺,违反朝廷礼制礼法,抛弃大宗的原则,难道我们就这样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任其胡作非为下去吗?”

“是啊,太皇太后陛下!皇帝只是信任傅家、丁家、董家那些新贵佞臣,不将臣等看在眼里,简直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年高德劭的大司徒孔光,也满腹牢骚地朝着太皇太后王政君抱怨道。

“巨君,司徒大人,司空大人啊,朕也是看在眼里,气在心头啊!

哀家预料,皇帝羽翼渐丰,开始不讲规矩,已经想要彻底背弃,当初入继大宗的原则了。

如此看来,我们这些老人家,对皇帝陛下,不能有任何幻想了啊!哎,现在的这一切,都怪哀家当初仁慈啊!”

太皇太后叹气自责道,“起初,朕一直以为,欣儿虽然有一些小聪明,有些任性,但年纪轻轻,根基又浅,人又老实听话,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容易帮助引导他走上正轨,维护朝廷的千秋大业。

欣儿想自己当家作主,抬高自己的祖母和母亲等亲属的身份地位,哀家将心比心,也贴心想到,这是人之常情,应该问题不大。

将心比心,感同身受,新皇帝的孝顺和重视亲情的切身感受,朕也是能够理解的。

没有想到,欣儿如今得寸进尺,忘恩负义,一意孤行,已经彻底忘记了,当初在天地神灵,社稷祖宗面前所做的承诺。

欣儿一心听从傅老太婆的教唆,是越来越放肆,越来越不讲规矩了啊!

哎呀,形势比人强,皇帝陛下及其外戚气势正盛。如果我们不顾大局,公开反对皇帝,恐怕会在朝廷兴起一场腥风血雨,不利于国家大计啊!

巨君,司徒大人,司空大人,你们经验丰富,足智多谋,是大汉的股肱之臣,你们说怎么办才好呢?”

太皇太后王政君忧心忡忡地问三公大臣道。

“陛下啊,如今的形势对我们是越来越不利了啊!不仅仅是陛下有恃无恐,朝臣们也见风使舵,开始背离太皇太后陛下了啊!

侄儿了解到,已经有人,悄悄地背弃了我们这些原先的老主子,转而去投靠新主子去了啊!

太皇太后陛下啊,如此看来,如果我们不暗思良策,以图自保,恐怕以后会大事不好,我们自己也保不住啊!”

王莽率先忧虑地向太皇太后王政君禀告当前的险恶形势道。

“巨君啊,你忧虑得对!我们大家不要自暴自弃,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还是好好地议一议如何应对吧!

不然,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我们这些老东西,真的没有用了吗?”

太皇太后王政君深谋远虑地向三公们提议说道。

“太皇太后说得对!在臣的心里,太皇太后陛下永远是我们的领路人。

太皇太后陛下,我们绝对不能够受制于人,让奸佞得逞,坏了祖宗大业。

影响我们个人的功名利禄事小,危害大汉社稷事大。请太皇太后陛下带头,为我们当家做主!”

大司空何武沉默半晌,也斩钉截铁地说道。

这一边,太皇太后王政君和大司马王莽,大司徒孔光,大司空何武等三公大臣,是怨怒难平,正在密商对策,这样限制新皇帝的势力。

那一方面,新皇帝刘欣和定陶傅太后等傅氏、丁氏新贵,一旦尝到了掌权的甜头,越发踌躇满志,开始步步紧逼,气势越来越咄咄逼人。

刘欣得寸进尺,所作所为,也越来越放肆嚣张,越来越明目张胆。

太皇太后王政君和大司马王莽,大司徒孔光,大司空何武等,越来越不能够容忍,已经有了被新贵们逼近墙角,无处可逃的感受。

不久,刘欣不顾太皇太后王政君和大司马王莽等三公大臣的坚决反对,又违背朝廷宗法礼法规矩,明目张胆地下旨,追尊他的定陶亲属,封赏和酬谢拥戴他的臣子。

刘欣下旨,追赠祖母傅太后的父亲,为崇祖侯;追赠母亲丁姬的父亲,为褒德侯;晋封自己的舅父丁明,为阳安侯;晋封舅父丁明的儿子丁满,为平周侯;晋封妻子傅皇后的父亲傅晏,为孔乡侯。

刘欣很快又下旨,酬谢封赏帮助他即位的诸位功臣,大肆封官任爵。

亲近、靠拢新君刘欣的文武大臣,皇亲国戚,都受到了刘欣的重用和赏赐。

就连当初备受冷落,但对刘欣有恩,曾经帮助刘欣,确立太子之位的中宫皇太后赵飞燕及其赵氏家族,也受到了新皇帝的奖赏。

中宫皇太后赵飞燕的弟弟,侍中、光禄大夫赵钦,甚至也被刘欣封为了新城侯。

朝中大权,逐渐被亲近新皇帝的大臣,皇亲国戚所控制。刘欣的根基越来越稳固,越发思量有所作为,名留青史。

太皇太后王政君和大司马见状,越发忧心忡忡,也在秘密谋划自保之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