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汉哀帝制造冤狱 大汉廷奄奄一息
在大司徒王嘉、大司马丁明、御史大夫王俊等贤良大臣的尽心尽力辅佐下,汉王朝清明的朝政,勉强维持了几个月。
转眼间,就到了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的十一月,大汉皇帝刘欣的病情,仍未见好转,疾病常常反复,不时加重。
刘欣经常精神倦怠,萎靡不振,他神经衰弱,常常捕风捉影,疑神疑鬼,越加忧虑大臣、官吏、百姓的反叛。
经常随侍在皇帝身边,与刘欣十分亲近的黄门郎董贤等近侍大臣的劝慰,也未能够打消刘欣的疑虑和担心。
一天,朝会结束,刘欣忧心忡忡地与董贤谈论说道:
“董卿啊:
朕久病不愈,不知道是何原因。难道是有人,在暗中施行巫蛊之术,秘密地诅咒朕,以致朕受到祖宗神灵厌弃的缘故吗?
为什么这么久了,经过御医的多方医治,朕的疾病,依然不能够痊愈呢?
亦或是朕对神祗不够虔诚,没有获得天帝神灵、祖宗英灵的垂青护佑吗?”
黄门郎董贤,急忙安慰刘欣道:
“陛下受命于天,对祖宗虔诚孝顺,定会得到天帝神灵和祖宗英灵的庇护。
但陛下的忧虑和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请陛下放心,臣将尽心尽力地为陛下特别留意,看看朝廷内外,是否有对陛下不满的奸佞贼子,暗中施行巫蛊之术,招引牛鬼蛇神,魑魅魍魉,试图诅咒陛下,觊觎大汉江山社稷。
为今之计,臣私下以为,朝廷应该首先祭祀好祖宗神灵,以祈求神灵的护佑。”
“董卿的意见很对!朕将立即选择良辰吉日,隆重盛大地祭祀天地神灵,祈求祖宗神灵护佑。”
刘欣赞许道。
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十一月初五,为了祈求天地神灵的护佑,刘欣请求太皇太后下诏,恢复了甘泉宫泰祠、汾阴宫后土祠的祭祀,撤销了长安南郊祭天、北郊祭地的典礼。
但刘欣因卧床不起,并不能亲自到甘泉、河东等地,去祭祀天帝神灵,于是只好下旨,派遣黄门郎董贤以及有关主管部门官员,作为皇帝的特别代表,前去举行祭祀仪式。
然而,汉朝廷君臣虔诚、盛大的祭祀,并没有让刘欣获得天地神灵的庇护、保佑。
大汉朝政的混乱,依然如故,而皇帝刘欣的疾病,也不见明显起色。
刘欣的疾病,一直未能够顺利痊愈,心病难除,心里一直疑虑不安,疑神疑鬼。
越想自己的疾病,刘欣越发感到忧郁不安,心内越发疑虑恐惧起来。
于是,刘欣再次下旨,召见黄门郎董贤等亲信侍臣商议对策。得到皇帝旨意,驸马都尉董贤,立即马不停蹄地赶往未央宫白虎殿的皇帝寝宫,接受皇帝的召见。
见董贤应招前来,刘欣松了一口气,立即强撑病体,坐起来,迫不及待地对董贤说道:
“董卿啊:
对于天地神灵的祭祀,我们君臣,已经非常虔诚了。可是,上天的护佑,依然没有降临。
朕怀疑,肯定是有人在暗中作祟,想诅咒陷害皇帝,以给那些觊觎皇帝宝座的野心家机会。
请爱卿协助朕认真查访,加紧防备,不要有丝毫懈怠,防止那些奸佞恶贼,犯上作乱的机会!”
黄门郎董贤一听皇帝所言,就知道了刘欣的心病之所在,急忙答应刘欣道:
“陛下:
请您放心,朕一定尽心尽力,为陛下进尽忠诚,尽快收集奸佞恶贼的信息,防止野心家诅咒皇帝,觊觎皇帝宝座。”
“多谢董卿!如今我们最要提防的,就是祸起萧墙,请董卿多多留意诸王,贵戚,王公大臣的动向。”刘欣特别指示道。
“陛下英明!臣将特别留意诸侯和王公贵族的动向,不辜负陛下的殷切希望。”
黄门郎董贤,得到刘欣的明确旨意以后,更加明白皇帝的心思,急忙下去安排布置,加紧调查。
不久的一天,黄门郎董贤就急匆匆地进了皇帝寝宫,为刘欣带来了令人担心的消息。
“陛下:
有关部门大臣,向臣报告说道,东平王刘云夫妻,近段时间里,在王府以及郊外,大肆祭祀鬼神。臣担心这个家伙,隐藏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得到黄门郎董贤的汇报以后,刘欣又添新忧,心里更加恐惧忧虑,心病更加严重,对东平王刘云夫妻,诅咒皇帝之说,坚信不疑,遂吩咐黄门郎董贤说道:
“多谢董卿!朕一直怀疑,有人在暗地里施行巫蛊,诅咒于朕。东平王刘云这个恶贼,与皇室的血缘关系最近,对朕承继大宗,一直心怀不满。人心叵测,我们不得不防啊!
董卿啊,你下去好好调查调查这件事情,务必弄个水落石出,不要放走一个奸佞恶贼。”
“谨遵陛下旨意。
凡是胆敢对陛下不利的,就是臣最大的敌人。臣一定为陛下竭尽忠诚,彻底调查清楚这些事情,防微杜渐,及时清除这些恶贼,保证陛下安康和社稷安宁。”
黄门郎董贤,信誓旦旦地向刘欣承诺道。刘欣听了,稍稍安心,对董贤说道:
“辛苦爱卿了!请爱卿放心,朕不会忘记爱卿对朕的耿耿忠心和无私奉献。”
董贤听了皇帝赞赏,满心喜悦,笑盈盈地走了下去。
正在这时候,汉王朝东平国无盐境内的危山一带,突然发生了一场规模较大的地震。
地震爆发之时,危山一带,山崩地裂,土地沉陷,山土自己翻起,破坏力惊人。土石翻卷起来,压盖住了上面的杂草树木,形成了一条宽阔驰道的样子。
受这次强烈地震的影响,东平国无盐境内瓠山上的一块巨石,也突然悄无声息地转侧立起,比原址离开了一丈。这块大石,高九尺六寸,宽有四尺,十分巨大。
强烈地震造成的种种异象,引得百姓流言纷纷,人心惶惶,担心末日的降临。
瓠山上的这一块巨石移动搬移的消息,一直传到了无盐附近的东平国王宫里。东平王刘云夫妻一听,十分惊异,于是决定带领王宫侍从亲随,前去看个究竟。
东平王刘云,是汉王朝宣帝(刘洵)的孙子,东平思王刘宇的嫡长子。
而东平思王刘宇,是汉宣帝(刘洵)的第四个儿子,汉元帝刘奭的异母弟,汉成帝刘骜的叔父,与大汉皇室的血缘关系,很近很近。
东平王刘云,与哀帝刘欣平辈。虽然东平王刘云并无野心,但和妻子东平王后刘谒,一直都十分迷信,痴迷于祭祀鬼神,一心祈求天帝神灵护佑,觉得瓠山上的这一块转侧立起的大石头,十分神奇,肯定是神仙显灵。
于是第二天,东平王刘云夫妻俩,就亲自带领大批随从,前呼后拥地前往大石跟前,进行隆重祭拜,乞求天地神灵的庇护。
回到王府以后,东平王刘云夫妻还意犹未尽,觉得对天帝神灵还不够虔诚。于是,东平王刘云,就在自己的东平王宫里,树立了一块与瓠山立石十分相似的石头,捆扎了一些黄倍草,天天进行祭祀。
东平王刘云夫妻一辈子也不会想到,他们夫妻俩这一祭祀行动,会触犯当政者的忌讳,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河内郡人息夫躬,是皇帝岳丈孔乡侯傅晏的同乡。息夫躬粗通文墨,研读过《春秋》等圣贤典籍,与长安人孙宠一样,是两个官迷心窍的妄人。
息夫躬、孙宠两人,曾经一同在朝廷担任待诏,关系非常亲密。
孙宠还曾经担任过汝南郡太守这个二千石的高职,最终因贪腐罪免职,十分清楚朝廷现今的局势和皇帝心中的忧虑和疑心。
两人失官很久,穷愁潦倒,忧郁无聊,常在一起牢骚满腹,渴望东山再起。
一天,两人再次聚会。
无意之中,孙宠与息夫躬闲聊,一下子讲到了东平王刘云夫妻出宫祭祀巨石这件事情。
孙宠说道:“东平王刘云这对夫妻,真是一对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活宝!居然带来侍从,对一块巨石进行祭祀,祈求神灵的护佑。”
息夫躬听了孙宠讲到东平王刘云夫妻出宫祭祀巨石这件事情,不禁大喜起来,对孙宠说道:
“孙兄弟,你真是我的福星啊!
东平王刘云夫妻,出宫祭祀巨石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兄弟啊,我们升官发财,封官进爵的机会到了。说不定因为这件事情,我们还会封上一个侯爵呢!”
孙宠对息夫躬的说法嗤之以鼻,嘲笑息夫躬道:
“兄弟啊,你真是想做官想疯了,丧心病狂,昨晚做美梦了吧?
汉朝廷历来的规矩,无功不能够封侯。我们闲居无事,没有立下任何功绩,你却痴人说梦,妄想封侯,这不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吗?”
息夫躬正色对孙宠言道:
“孙兄弟此言差矣!兄弟我并不是痴心妄想,痴人说梦,逗孙兄弟开心。兄弟我说的是真的。
兄弟啊,你知道陛下一直龙体欠佳,知道陛下的心病吗?
兄弟啊,我们如今有一个鹞子翻身、飞黄腾达的绝佳机会。
东平王刘云夫妻祭祀巨石这件事,是我们取得封侯的妙计啊!兄弟啊,你附耳过来,你认真听我讲讲。”
孙宠听了息夫躬的计谋后,恍然大悟,蓦然大喜,赞许息夫躬道:
“此计大妙!兄弟果然高明!”
孙宠与息夫躬遂共同谋划定计,准备一起上京,秘密上书朝廷,控告东平王刘云夫妻,祭祀巨石,揭发他们诅咒皇帝的罪行。
于是,河内郡人息夫躬、长安人孙宠,紧急写成了一份告发东平王刘云诅咒皇帝、试图谋逆罪行的告密奏疏,带到了京师长安,上交与中郎右师谭。
中郎右师谭听说是举报反叛的亲启密奏,不敢怠慢,于是,中郎右师谭通过中常侍宋弘的疏通,终于上报到了刘欣的面前。
刘欣翻开息夫躬、孙宠的亲启密奏,只见告发奏疏上明明白白地写道:
“陛下:
最近,地震频繁,谣言四起。无盐地方有大石自立,臣等听闻邪恶之臣,附会往事,以为当年泰山石直立,孝宣皇帝遂得龙兴。
东平王刘云,因此生心,与其王后日夜祠祭山石,诅咒九重,欲求非望。
而王后舅父伍弘,以医术幸进,出入禁门,与东平王夫妻一道,诅咒皇帝,试图谋逆。
臣等担心,恐霍显之谋,将行于杯杓;荆轲之变,必起于帷幄,祸且不堪设想矣!
事关危急,不敢不昧死上闻。请陛下严厉惩治。”
息夫躬、孙宠告密奏书的内容,正说中了刘欣的心事,刘欣阅罢大惊道:
“朕正要董卿调查诸侯的动向,不想东平王刘云这个恶贼,果然起了异心,欲图谋篡大位。
朕一直朝思暮想,探讨朕久病不愈原因,原来果然有人诅咒朕躬。如果朕不严厉惩治,恐怕会危害朕的龙体,危及江山社稷。”
这时刘欣正患重病,久治不愈,对很多事情,都十分忌讳厌恶,认为自己疾病缠身,的确是有人诅咒皇帝造成。
刘欣当即对黄门郎董贤下旨道:
“董卿啊,麻烦你立即把息夫躬、孙宠的奏书,交付主管机构去办理,务必严厉查办,弄个水落石出。”
主管官员见到息夫躬、孙宠的奏书,深知叛逆是万恶不赦之罪,如临大敌,迅速派人前往东平国,逮捕了东平王刘云的妻子王后刘谒,关进诏狱,进行审讯惩处。
东平王王后刘谒见飞来横祸,已经魂飞魄散,六神无主,又是一个弱女子,忍受不住酷刑的折磨。
东平王王后刘谒屈打成招,但求一死,只得顺着审判官石青的诱导,承认自己的罪行道:
“臣妾祭祀山石,意图诅咒皇帝,为东平王刘云谋求天子之位。
刘云又与术士高尚等,占验天象,料知皇帝疾病难以痊愈,刘云当得天下。因为山石立起,曾是宣帝应天命为天子的预兆。”
主管官员哪敢隐瞒王后供词,落下一个同情叛乱逆贼的罪名,惹祸上身呢?
见到东平王王后刘谒的招供,审判官石青对属下主管官员说道:
“诸君:
如今,证据确凿,东平王刘云夫妻犯罪事实清楚,王后刘谒夫妻叛乱谋逆的罪名成立,罪不容赦。我们应该立即上报朝廷,给予东平王刘云夫妻严惩。”
于是,主管官员石青大义凛然地上书皇帝道:
“陛下:
东平王刘云夫妻犯罪事实清楚,十恶不赦,请求朝廷,立即下旨,诛杀东平王刘云夫妻。”
刘欣接到报告,沉吟起来:
“朕心内十分清楚,东平王刘云夫妻,一向痴迷祭祀鬼神,并无诅咒皇帝之事,这是一件冤案,他们夫妻十分冤枉。
但朕的心病难除,龙体也一直未能够痊愈,如果不是有人暗地里诅咒朕,朕怎么会是如今这个样子呢?东平王刘云与皇家血缘最近,一向深得野心家的看重,朕未雨绸缪为上,加紧防备为好!”
刘欣思忖半晌,还是下诏道:
“来人啊,宣朕的旨意,废黜刘云的东平王王位,将刘云放逐到房陵安置。”
廷尉梁相,见皇帝不问青红皂白,听信谗言,制造冤狱,非常担心,急忙谏阻皇帝道:
“陛下:
东平王的案情未见确实,应委公卿认真复讯,查清事情真相,不要再造冤案,有伤圣朝英明。”
尚书令鞠谭,仆射宗伯凤等大臣,都与廷尉梁相的意见相同,奏请刘欣,应委公卿复讯此案。
刘欣见状大怒,疑心更起,非但不接受他们的劝谏,反而驳斥他们道:
“廷尉梁相,尚书令鞠谭,仆射宗伯凤等大臣,饱受皇恩,却意存观望,首鼠两端,欲为叛逆张目。三人不知嫉恶讨贼,反而附和叛逆,图谋不轨,罪与叛逆相等,应该立即贬斥,削职为民。”
刘欣的圣旨颁下,群臣大呼冤枉,却无人再敢出头,向皇帝进谏。
东平王刘云听闻圣旨,非常清楚自己夫妻受到的陷害来自哪里,无从为自己辩驳,只得含冤自杀。
听到东平王刘云含冤自杀身亡消息,刘欣还不放心,对黄门郎董贤说道:
“董卿啊,东平王这件案子,太不简单了。廷尉梁相,尚书令鞠谭,仆射宗伯凤等大臣,饱受皇恩,受到朕的宠信,一直侍卫内廷,却意存观望,首鼠两端,欲为叛逆张目。由此可见,大臣们眼见朕的龙体欠佳,一直对东平王这些家伙,寄予希望,这是朕最大的忧虑啊!”
黄门郎董贤急忙进言道:
“陛下高瞻远瞩,忧虑得很对。此时此刻,正是斩草除根,诛灭叛乱逆贼乱党,将他们一网打尽,永绝后患的好机会。希望陛下不要心慈手软,饶过了这些奸贼。”
刘欣决定趁势扩大打击的对象,赞许黄门郎董贤的建议道:
“董卿言之有理。对奸恶者的仁慈,就是对良善者的伤害。朕怎么能够容忍伤害帝国根基的事件发生呢?
董卿啊,传旨下去,将与东平王案件有牵连的叛逆者,立即统统处死,斩草除根,不要有妇人之仁,让叛逆者有死灰复燃的机会。”
“谨遵陛下旨意,臣立即下去传旨。”黄门郎董贤立即急匆匆地下殿,去传达皇帝旨意。
得到皇帝旨意,办案大臣哪敢怠慢,立即穷追猛打,寻根究底,很多人陷入冤狱之中,被迅速处决。
东平王王后刘谒与刘云的舅父伍宏,以及汉成帝的舅母安成共侯的夫人伍放等人,也一起蒙受冤狱,被绑赴闹市处死,将尸体暴露街头。
东平王刘云的案件后来越牵连越广,冤狱越来越扩大,陷入牢狱的人不计其数。
到了最后,案件还牵连到了朝廷重臣,就连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王崇等大臣,也未能够幸免。
御史大夫王崇,也被皇帝下旨,免去了御史大夫的职位,贬谪为大司农。
眼见东平王谋反的案件,越牵连越广,大司徒(丞相)王嘉忧心忡忡。
当初,大司徒王嘉就对东平王刘云诅咒皇帝的案情持怀疑态度,但却因为刘欣亲自出面,强力干涉过问,而不敢深度介入。
后来,眼见建议重新审判东平王刘云案件的廷尉梁相、尚书令鞠谭、仆射宗伯凤等大臣相继被皇帝免职查办、贬为庶民,大司徒王嘉更加担心。
大司徒王嘉,一直认为东平王刘云案件疑点重重,廷尉梁相、尚书令鞠谭、仆射宗伯凤等大臣冤屈,多次开口,向皇帝说明情况,为廷尉梁相、尚书令鞠谭、仆射宗伯凤等大臣求情,但刘欣一律不准。
大司徒王嘉见皇帝拒绝,心底更加绝望,无可奈何,只得忍气吞声,不言不语,不敢再次为东平王刘云辩驳,为廷尉梁相、尚书令鞠谭、仆射宗伯凤等大臣求情。
刘欣见大司徒王嘉不能与自己同心,有了撤换大司徒王嘉的打算,但王嘉一向办事干练公正,深得朝廷大臣赞许,刘欣只好暂时隐忍。
处理完东平王刘云这个案件,清除掉东平王刘云的亲近人士以后,刘欣大为安心。
几月之后,刘欣于是颁布旨意,褒扬举报东平王刘云叛逆的息夫躬、孙宠等人的功绩说道:
“布告天下:
为人臣子,定当竭尽忠诚,一秉大公,不畏强暴。作为君王,应当奖善罚恶,伸张正义,褒扬善举。
息夫躬、孙宠等臣子,对皇帝忠心耿耿,嫉恶如仇,举报东平王刘云等人的叛逆有功,堪称臣子典范,不表彰,不足以显示圣朝光明正大的治理。
特下旨,擢升息夫躬,为光禄大夫、给事中、宜陵侯;擢升孙宠,为南阳郡太守;擢升中郎右师谭,为颍川郡都尉;擢升中常侍宋弘,为光禄大夫、左曹官职;擢升黄门郎董贤,为驸马都尉、侍中,晋封为高安侯,封邑一千户。”
东平王刘云案件,主要是息夫躬与孙宠两人制造的冤案,其实跟刘欣的佞臣黄门郎董贤,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息夫躬之所以能够见到中郎右师谭、中常侍宋弘,也是因为与皇帝的岳丈孔乡候傅晏的同乡关系,由傅晏向中郎右师谭、中常侍宋弘推荐的。
此时,刘欣同董贤已经情好日密,形影不离。
刘欣一直希望,晋封董贤为侯爵,以报答董贤兄弟姊妹的忠诚。
所以当初,朝廷准备奖励东平王案件的有功之臣之时,刘欣亲自为自己的佞臣董贤,找了一个非常勉强的理由,于是对侍卫之臣声称道:
“诸君:
东平王案件里,驸马都尉、侍中大人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请诸君不要遗忘。
息夫躬、孙宠两人,都是驸马都尉、侍中大人所引荐的,正是因为驸马都尉、侍中大人引荐有功,才有了后来息夫躬、孙宠检举揭发叛逆事件的成功。”
侍卫之臣知道皇帝欲借机奖赏董贤的心意,唯唯诺诺地答应道:
“陛下英明!驸马都尉、侍中大人的功劳有目共睹,臣等心知肚明。”
10
虽然侍卫之臣没有了异议,但刘欣心里依然忐忑不安,担心外臣反对,沉吟道:
“朕心里十分清楚,朕褒奖驸马都尉的这道诏书,并不令人信服,一旦发出去,势必会遭到司徒大人(丞相王嘉)等三公大臣的反对,损害朕的威严。
司徒大人德高望重,是群臣的领袖,如果朕说服了司徒大人,群臣就不会反对了。”
为此,刘欣故意让人将奖励诏书的内容,提前泄漏给了司徒王嘉的属下御史,借此提醒司徒王嘉同意这件事。
不出所料,果然司徒王嘉依然坚持封侯原则,认为给董贤封侯不当。
司徒王嘉还是执著地给刘欣上了一道亲启密奏,极力反对加封董贤为侯。
王嘉还直言不讳地提醒刘欣道:
“陛下啊,你对驸马都尉的宠爱,实在有些过分,早已经超出了君臣的情义。驸马都尉没有尺寸之功,怎么能够封侯呢?这违背了祖宗立下的规矩不说,群臣对此,还颇有微词。请陛下三思,顾忌朝廷封侯的原则、礼制礼法规矩、君臣的界限和尊卑。”
刘欣大怒道:
“王嘉这个老贼,说话做事,越来越肆无忌惮,没有尊卑、规矩了。怎么敢胡言乱语,说三道四,挑拨朕与驸马都尉的君臣关系呢?
朕悔不当初,信任这个奸贼,对他委以重任。想不到如今,却处处掣肘朕,与朕过不去。”
刘欣自知理亏,只好强忍自己的怒火,将加封董贤的诏书,给压了下去,但对王嘉的不满怨恨,更加强烈。
但刘欣加封董贤为侯的心愿未了,一直耿耿于怀,对董贤心怀歉意。
几月之后,刘欣直接撇开了大司徒王嘉等三公,直接颁布了诏书,高调地封驸马都尉董贤,为高安侯,封邑一千户,后来又增封两千户。
朝廷文武百官,见皇帝公然违背朝廷规矩,撇开三公大臣,晋封都驸马都尉董贤,都惊诧万分。
然而,前大司徒朱博、御史大夫赵玄的悲剧历历在目,没人愿意出头,反对皇帝的旨意。
刘欣褒奖宠臣董贤的心愿,终于得以如愿以偿。汉朝廷治国的规矩和原则,再遭蹂躏践踏。
就这样,东平王刘云夫妻因一时迷信,祭祀山石,而遭致皇帝的猜忌,无辜蒙冤被害的惨案就此结局。
天下官吏百姓,都为东平王刘云夫妻遭受的无妄之灾,大抱不平,心惊胆战。
不仅是朝廷上的文武大臣,宗室皇族,皇亲国戚,人人自危,担惊受怕,处事战战兢兢。
就是四野的无知百姓,也常常是人心慌慌,惶惶不可终日,不得安宁,生怕陷入反叛的逆谋之中。
刘欣对东平王刘云的惩治,不仅没有带来安宁,反而让官吏百姓,陷入更深的恐惧不安之中。
11
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正月,郡国百姓成群聚集的消息突然传到了京师皇宫。
汉朝廷君臣都非常担心会出大事,驸马都尉董贤,急忙惊慌失措地进宫,向刘欣报告道:
“陛下:
大事不好!不知道什么缘故,函谷关以东地区的官吏百姓,突然无缘无故地成群聚集,大家惊恐不安地四处串联,奔走呼号。
官吏百姓的手里,都拿着一枝禾秆或麻秆,向四处传递,相互传播谣言说道:
‘各位乡亲,如今天灾人祸不断,大难将临。只有将西王母的筹策,相互传递,传遍天下,天地神灵才会保佑你们,帮助你们度过劫难。’
号称西王母筹策的禾秆、麻秆,在道路中相遇转手,多达一千余枝。
无知的官吏百姓,有的披头散发,打着光脚,在夜里绕关而行;
有的翻墙而过,有的乘车骑马奔驰,利用国家设置的驿传车马,赶路向远方传递西王母筹策。
臣私下以为,百姓聚集,势必会被野心家利用,会对朝廷不利,请陛下下旨制止。”
刘欣一听,如临大敌,急忙下旨道:
“驸马都尉大人言之有理。百姓无缘无故聚集,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必然是受野心家鼓动或者贼人的妖言蛊惑,如果不加紧制止,定当危害帝国安宁稳定。
传旨下去,着令长安三辅和各地各郡国地方官吏严厉制止,不得无故聚集。否则,以聚众闹事,叛逆罪论处,严惩不贷。”
然而,在地方官吏的严格管理下,这种传播活动,朝廷依然无法禁止。
被称为“西王母筹策”的禾秆、麻秆,四处传送,经过了全国各地的二十六个郡国,一直传递到了京师长安城里。
当“西王母筹策”的禾秆、麻秆传到之时,人们放弃农事,不务正业,纷纷聚集在在街巷、田间小路上集会,设赌具赌博,唱歌跳舞,以各种娱乐方式,祭祀西王母,迎接“西王母筹策”的到来。
一直闹到秋收时节,迎接“西王母筹策”、祭祀西王母的闹剧才终于停止。
汉朝廷的有识之士,闻听此事,越发担心,相互讨论道:
“诸君:
迎接‘西王母筹策’这件事,非同小可,预示着天下的变局啊!
百姓惶恐不安,日日夜夜担心大难降临。如此下去,天下怎么能够得到治理呢?”
然而,掌管汉朝廷大权的汉朝廷君臣,却依然颟顸如故,对即将到来的变局,置若罔闻,熟视无睹。
12
到了此时,大汉朝廷贪腐成风、任人唯亲的形势也越发严重,朝廷正常赋税急剧减少,土地日益向豪族大姓集中,买卖奴婢盛行。
大司徒王嘉等贤良大臣,见国运衰颓,无力救治,心急如焚,却再也无力阻止皇帝的一意孤行。
打击了威胁皇位的东平王等家族势力以后,刘欣并没有安心,反而日渐焦虑。
刘欣心中,到处都是潜在的篡位者,对宗室侯王更加不放心,于是与驸马都尉董贤商议预防措施道:
“董卿啊:
近些日子以来,朕的龙体一直不能够痊愈,朕心里非常担心焦虑。东平王等侯王野心勃勃,觊觎皇帝宝座,朕不能不时刻小心啊!
如果宗室侯王们受到部属的拥戴,群起效仿,借朕龙体欠安的机会,发动叛乱,岂不是会会危及帝位和帝国安危吗?
对于这些侯王,朕不得不防啊!
请问董卿,朕将如何做呢?”刘欣忧虑地询问驸马都尉董贤道。
“陛下:
请你放心。臣也常常在思考这件大事,渴望为陛下分忧解难。
如今,陛下还没有子嗣,没有宗室亲王可以依靠。为今之计,不如大封陛下的外戚,作为帝国的庇护。如此,就能够巩固皇帝的权威,维护社稷的安定。”
刘欣听了,大喜,赞许道:
“董卿真是朕的张良萧何,是朕的最大忠臣,与朕的想法不谋而合。
不瞒董卿,朕只要一想到侯王宗室贵族对皇权的威胁,心里就疑虑不安,寝食不宁。
朕不依靠自己唇齿相依的外戚、忠心耿耿的大臣,还能够依靠谁呢?”
君臣协商到这里,刘欣心急火燎起来,准备立即下旨,封傅太后的堂弟,侍中、光禄大夫傅商等丁氏、傅氏、董氏家族外戚子弟为高官、侯爵,以辅佐皇帝、拱卫皇权。
不想,当驸马都尉董贤,将皇帝的旨意,传达给尚书仆射平陵郡人郑崇等人时,尚书仆射郑崇却带头反对,对驸马都尉董贤说道:
“驸马都尉大人:
皇帝违背朝廷用人的规矩和高祖封侯的原则,一心任命自己的亲属戚属为官,十分不妥,这不是任人唯亲、阻碍贤良建功立业吗?
长此以往,岂不是会近亲繁殖、门第为上、断绝贤才上进之路,让天下人绝望怨恨吗?
臣将向陛下上书,为陛下讲明这些利害关系。”
驸马都尉董贤吃了一个闭门羹,只得带着尚书仆射郑崇进宫,去如实向刘欣汇报。
尚书仆射郑崇与刘欣君臣相见,行礼完毕,郑崇就态度诚恳,目光高远地劝谏刘欣说道:
“陛下:
当初,汉朝廷崛起之时,高祖皇帝就曾经有明确规定,非刘氏不能够封王,没有功劳,不能够封侯,这已经成为了数代君王必须遵守的规矩和至高无上的原则。
孝成皇帝破坏祖宗高祖皇帝的封侯规矩,一天之内,晋封自己的亲舅五人为侯,上天也震怒万分。天色因此而变成赤黄,白昼昏暗,太阳中有黑气,表示上天的谴责。
孔乡侯大人(傅晏)是皇后的父亲,高武侯大人(傅喜)曾经位列三公之位,朝廷封他们为侯,还有先例的根据和比较充分的理由。
现在,陛下又要无缘无故,为了祖母的亲情,外戚的姻亲关系,进封没有立下任何功绩的傅商等人为侯爵,臣私下以为十分不妥。
这样做,严重破坏搅乱了汉家没有功劳,不能够封侯的制度,违背天意、人心,将会遭来天下人的怨恨,这不是傅氏家族的福气!
臣愿以身家性命,承当国家的惩罚,阻止陛下的草率决定!”
尚书仆射郑崇进谏完毕,立即拿着封侯诏书的草稿,站起身来,向皇帝行礼告辞,然后急匆匆地离开了。
驸马都尉董贤看得目瞪口呆,不敢上前阻拦,任由尚书仆射郑崇带着封侯诏书的草稿。
刘欣也自知理屈,没有阻止,沉吟道:
“当初,朕在藩国之时,就非常痛恨先帝任人唯亲,对先帝任用外戚掌权,深恶痛疾。
如今,朕也如此作为,岂不是也违背了祖宗封侯规矩,与先帝没有两样了吗?
况且,如果不按照规矩原则办事,上行下效,岂不是朝廷的法律法令就没有人听从了吗?君令不行,朕将如何号令天下呢?”
刘欣没有出面拦阻,任由尚书仆射郑崇带着封侯诏书的草稿离开了。侍中、光禄大夫傅商封侯之事,也就被搁置了起来。
侍中、光禄大夫傅商,没有如愿以偿地封侯,不免怏怏不乐,于是进宫向傅太后诉苦。
傅太后闻听此事以后,勃然大怒,命令侍中傅迁,将刘欣叫到太后宫中。
刘欣一进太后宫,向祖母傅太后行礼完毕,傅太后就再也忍耐不住了。
当着孔乡候傅晏、侍中、光禄大夫傅商、侍中傅迁等亲属之面,傅太后怒不可遏,声色俱厉地责骂起刘欣说道:
“欣儿啊,哪有贵为天子,却反受一个臣子控制的道理呢?
世异则事异!祖宗的规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与时俱进,有所革新才是。陛下受一个卑微的臣属钳制,区区一件小事,都不敢当家作主,还像什么英明果断的皇帝呢?”
刘欣见祖母发怒,顿时气馁万分,不敢反抗,只得对祖母傅太后让步道:
“帝太太后陛下教训得对!陛下啊,你就不要再说了,朕知道怎么做了!”
见孙子屈服,傅太后稍稍满意,怒气渐渐消散。傅太后把孙子刘欣搁在一边,故意冷遇他,自顾自地与孔乡候傅晏、侍中、光禄大夫傅商、侍中傅迁等亲属闲聊了起来。
刘欣无趣,悻悻地向祖母傅太后等人告辞,带着肉墩等侍从,回到了白虎殿。
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二月二十八日,刘欣公然违背大汉朝廷历来的封侯规矩,颁布诏书,封祖母傅太后的堂弟侍中傅商,为汝昌侯。
汉朝廷官吏百姓,对皇帝任人唯亲,破坏朝廷制度,不按规矩办事,一心奖赏、宠信外戚新贵的行为愤愤不平、怨恨不已。
13
清除了东平王刘云、王氏家族等宗室外戚的隐患,任命自己的外戚宠臣,担任朝廷要职,掌控朝廷中枢,刘欣大权在握,感觉高枕无忧,越来越放纵自己了。
驸马都尉、侍中董贤,是冯翊郡云阳县人。董贤二十出头,十分年青,他面容白皙,玉树临风,说话风趣,文雅得体,英俊而又潇洒,很受刘欣的宠爱。
当初,董贤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子舍人。刘欣刚一见到董贤,就有些魂不守舍,对董贤念念不忘,近乎神魂颠倒,爱到痴迷的地步,于是晋升董贤为黄门郎,随从左右。不久,刘欣又越级晋升董贤为驸马都尉、侍中。
刘欣出宫,驸马都尉、侍中董贤就陪同皇帝乘车,与皇帝形影不离;刘欣上殿,董贤就随侍在皇帝左右,贴身保护,寸步不离。
刘欣对董贤越来越欣赏,越来越喜爱,越来越痴迷,赏赐给董贤的财富,累积有巨万。
二十出头,年纪青青的董贤,受到皇帝无上的宠爱和信任,顿时显贵无比。
驸马都尉、侍中董贤能够时刻亲近皇帝,靠近皇权的魔杖,他的权势逐渐凌驾于大司马丁明、大司徒王嘉等三公之上,震撼了整个大汉朝廷。
群臣虽对皇帝宠信董贤不以为然,却忌惮皇权的威严,无人敢于说三道四。
刘欣与董贤的关系,可说是如胶如漆,亲密无间,超过了刘欣对待女人的感情。
此时,刘欣对董贤的迷恋,已经达到了如痴如醉、难舍难分的地步。
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刘欣都非常喜欢与董贤待在一起,甚至常常睡在一张床上,同床共枕。君臣嬉戏娱乐,聊着国事家事,畅谈享乐心得。
有一天,君臣两人午休。刘欣、董贤君臣二人,一同躺在一张大床上,相拥而睡。
那些日子,董贤一直疲惫不堪,所以倒头下去,就呼呼大睡了起来。而刘欣忧虑重重,身体欠佳,一直睡不安稳,稍稍有些响动,就会被惊醒。
刘欣刚刚熟睡不久,宫门外的一声响动,就传到了宫内,刘欣大吃一惊,突然惊醒。
这时,刘欣才发觉,自己有些尿急,想起床更衣,但董贤还睡意正酣,没有醒来。董贤的身体,压住了刘欣的衣袖,董贤也毫不知情。
刘欣见董贤酣睡,不忍心惊动董贤,叹息道:
“哎,董卿为国操劳,疲惫到如此地步,朕怎么忍心,惊醒他呢?”
刘欣就用自己佩带的手剑,将自己的龙袍袖子割断,才能够起身。
董贤酣睡醒来,见了此情此景,不禁大吃一惊,急忙向刘欣赔礼道歉。
刘欣见董贤愧疚,急忙安慰董贤道:
“董卿啊,你为国操劳,身心疲惫,朕怎么忍心惊醒你,打扰爱卿休息呢?
你是朕的心爱之人,哪怕是江山社稷,朕也愿意交给你,何况区区一件龙袍呢?”
董贤听了,感激涕零,急忙跪下行礼谢恩。
刘欣与董贤的关系,越发如胶如漆,已经达到了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地步了。
只要董贤离开自己一会,刘欣就常常觉得心烦意乱,若有所失,难舍难分。
于是,刘欣特别下诏,命令董贤年轻美丽的妻子丁钰,经向宫廷门使通报自己的姓名、记录在案,发给门牌后,可以随意地出入皇宫内廷,并可以住在刘欣为董贤在宫中专门安排的住所里。
董贤的妹妹董盈盈,也毫无瑕疵,美丽非凡,可谓倾国倾城,刘欣一见倾心。
刘欣索性下旨,正式将董盈盈也召入皇宫为妃嫔,晋封董盈盈为昭仪,地位仅次于傅皇后,对董盈盈宠爱备至。
董昭仪与董贤、丁钰夫妻,日夜侍奉在皇帝的身边,一同跟随在皇帝的左右,经常在宫中嬉戏玩乐,无所顾忌,到了亲密无间的地步。
刘欣对董家人都非常喜爱,于是爱屋及乌,广施恩惠,遂任命董贤、董昭仪兄妹的父亲董恭,担任少府一职,并赏赐董恭关内侯的爵位。
后来,刘欣到董家拜访,无意之间,又看见了董贤可爱英俊的弟弟董宽信,一时惊为天人。
刘欣也兼收并蓄,对董贤的英俊弟弟董宽信,一并宠幸,封为黄门郎,作为皇帝近侍。
一时之间,董家贵幸天下,无人能及,甚至超越了傅氏家族、丁氏家族权贵。也因此,董氏家族遭到了傅氏家族、丁氏家族权贵的嫉恨。
为了讨好董贤、董宽信、董盈盈兄弟姊妹,奖励他们兄妹的忠诚,刘欣特别下诏,命令将作大匠,专门为驸马都尉董贤在北宫门外,建筑宏大的宅邸。
董贤的宅第里面,有前后大殿,殿门也十分宽阔。修建董贤宅第的工程十分浩大,装修豪华,精巧绝伦。
刘欣还将皇家武器库里,皇帝专用的兵器和皇宫里的奇珍异宝,赏赐给了董贤,对董贤宠爱备至。
皇帝宫中的珍宝物品,凡是属于上等稀罕的物品,全都被精挑细选,送进了董贤的家里。连刘欣自己所用的,也不过是次一等的货色了。
甚至连皇家丧葬用的棺木、珍珠连缀制成的寿衣、玉璧制成的寿裤,刘欣都预先赐给了董贤,可以说是无不齐备。
刘欣还觉得不是十分满意,不足以表达出自己对董贤的真挚、深厚、炽热的感情,于是对天发誓,愿意和董贤生则同裘、死则同棺。
不久,刘欣又下令,命令汉朝廷的将作大匠,在刘欣自己的陵墓义陵的所在地,为董贤预先建筑墓园,内修别室,还用坚实的柏木,大头朝内,排垒在棺外,以示生则同床、死则同穴之意。
董贤的墓园外,还修筑有官员巡察的道路,围墙有数里之长。
董贤墓园门阙和用作守望防御的网状障墙,也都十分富丽堂皇,僭越了大汉朝廷的所有规制。
汉朝廷全国官吏百姓,无论是皇亲国戚丁氏、傅氏、王氏家族,还是四野的贫民,朝廷的大臣官吏,都对皇帝竭尽朝廷财力,浪费国帑,讨取董贤及其董氏家族欢心的行为,大为不满怨恨。
就连傅家、丁家等皇帝外戚宗亲等汉朝廷新贵,也对董贤超越他们,独自享有皇帝的宠幸,而十分忌恨怨怒。
董贤父亲少府董恭的最亲近的亲友杜陵,见董贤遭人嫉恨,恐将不测,对董家的未来忧虑万分,未雨绸缪,直言不讳地劝解董恭说道:
“少府大人,贵公子驸马都尉大人,乃一绣花枕头,有些小聪明,却没有大智慧。
驸马都尉大人,看到来自朝廷上下的嫉妒和怨恨,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惧,不以为忧,反而得意忘形,对受到陛下的宠爱而沾沾自喜,自鸣得意。
杜某私下担心,盛极必衰,物极必反,董家突然暴发,恐怕不是一件好事,恐怕到了最后,会给董家带来灭顶之灾啊!”
少府董恭不以为然,怫然不悦道:
“杜大人,你胡说些什么呢?你这不是在嫉妒我们董家吗?
有陛下的护佑和宠爱,旁人能把我们董家怎么样呢?况且,我们董家,只是受到陛下的宠爱罢了,也没有做什么恶事,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杜陵见少府董恭执迷不悟,叹息着告辞道:
“哎,少府大人,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我杜某还能够说什么呢?
但愿少府大人,一辈子都能够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如此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