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回 安汉公加尊九锡 汉群臣推崇功绩
其实那时,以太中大夫严尤、右曹刘歆为首的,眼光独到、具有远见卓识的大汉朝廷的文武大臣,大都心知肚明,深知大司马王莽的隐秘心思。
见安汉公王莽,搁置治河大事,太中大夫严尤、右曹刘歆等人,十分失望。
右曹刘歆,控制不住自己失望的情绪,不时与头脑一直非常清醒的太中大夫严尤等大臣一道,在私下里议论此事。
太中大夫严尤,对王莽的心思,看得非常明白,直言不讳地说服好友右曹刘歆道:
“子俊大人:
你不要为此事,着急忧虑。你也应该知道,治理黄河,绝非易事。不仅需要有雄厚的人力物力支持,而且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配合。
如今,国库空虚,财力窘困,矛盾重重,人心不齐,怎么可能实现呢?
子俊大人聪慧,一定知道安汉公大人的心思。
在下猜度,安汉公大人,声称治理黄河,其实力所不及,不过是一种获取民心、安抚百姓的策略而已。
安汉公苦心孤诣,想要立即完成的,是想要获得,更大的权利和声威,永垂青史。”
“伯石大人看得非常明白,子俊如梦初醒。
既然安汉公大人的心思,并不在此,我们何不帮助安汉公大人,完成自己的伟大心愿。
然后,再说服安汉公大人,去完成治理黄河的惊天伟业,造福万代子孙呢?”
太中大夫刘歆,建议严尤道。
“子俊大人说得很对!安汉公大人志向远大,我们就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帮助安汉公大人,完成伟大心愿吧!”
太中大夫严尤也赞同道。
到了此时,大汉朝廷的文武百官,很多都十分清楚王莽的心思,究竟在哪里。
少傅大司空甄丰,大司徒马宫,右将军甄邯等三公四辅,以及太中大夫严尤,右曹刘歆等亲密大臣,秘密协商以后,纷纷向太皇太后,提出建议,努力促成王莽,完成自己的心愿。
于是不久,王莽亲密的战友,少傅大司空甄丰,大司徒马宫等大臣,联合上书太皇太后,建议太皇太后道:
“太皇太后陛下:
从前,周成王刚刚当政,年纪十分幼小,无法亲自理政,处理国事。
周公就代替周成王,处理国政七年。周王朝国家的根本制度,才最终得以,顺利地厘订完成。
而今,汉朝廷的情形,与当年十分相似。
安汉公大人,辅佐大汉幼主,辅弼国政,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年时间,但是已经确立了礼制礼法制度,明堂、辟雍(太学)和灵台等等皇家设施的兴建扩建,也仅仅只用了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就宣告大功告成,可谓神速。
这虽然托赖太皇太后陛下的英明领导和祖宗神灵的庇佑,但也与安汉公的精心安排,运筹帷幄,密不可分。
安汉公大人,超越先贤的卓著智慧和能力,建立的赫赫功劳,由此可见一斑。
这也充分表明,安汉公大人的能力超群,有安汉公大人,当家作主,担任宰衡,实在是大汉天朝的幸运。
所以,臣等建议,应该再次提升,安汉公大人的功勋和威望,讨论尊崇安汉公的九锡之法,把宰衡的地位,提高到所有的亲王、侯爵之上。
如此,必然能够增强,安汉公大人的权威,更有利于社稷复兴的千秋大业。”
太皇太后对这个建议,也十分认同,同意三公四辅的意见道:
“诸君说得很对!
安汉公大人的智慧和能力,都十分突出,而又功勋卓著,对国家忠心耿耿。
的的确确,应该提高安汉公的地位,把宰衡的地位,提高到所有的亲王侯爵之上,有利安汉公大人作为核心,顺利领导群臣,建立复兴帝国的千秋伟业。”
太皇太后庚就下诏说:
“诸君:
就依你们的建议执行,请立即加以实施。令三公九卿,诸位大臣,详细讨论,研究尊崇安汉公的九锡之法。”
接到太皇太后,讨论尊崇安汉公的九锡之法的诏令,大司马王莽,暗喜不已。
太中大夫刘歆闻讯,也急急忙忙地前去太傅府,祝贺王莽,荣加九锡。
“恭喜安汉公大人!
安汉公大人位列宰衡,荣获九锡,是安汉公大人的盛德和功绩所致,理所当然。”
太中大夫刘歆,拜见王莽之后,立即笑嘻嘻地上前行礼,大声称贺王莽道。
“哪里哪里!吾王莽不过是为大汉朝廷,做出了一点微小的成绩,离太皇太后陛下的期望,还很远很远呢!”
王莽谦逊地回答道。
“安汉公大人:
你就不要客气了。子俊听说,有一句话叫做,投桃报李。子俊以为,太皇太后陛下,对安汉公大人是如此恩宠信任,安汉公大人怎么能够,不报答太皇太后陛下的深恩呢?”
太中大夫刘歆,建议王莽道。
“太中大夫大人,真是吾的知音,吾正有此意。请问子俊大人,吾该怎么做呢?”
王莽态度诚恳地求教道。
“安汉公大人,一向英明睿智,肯定十分了解,太皇太后陛下的心思和希望。
子俊以为,只要安汉公大人提议,提高元帝陛下的地位,太皇太后陛下,一定会十分感动感激。”
太中大夫刘歆,建议王莽道。
“太中大夫果然高明,有伊尹太公的智慧。王莽感激不尽。”王莽赞扬刘歆道。
见王莽接受自己建议,刘歆喜不自禁,又与王莽闲聊起,其他国事来。
送走刘歆以后,王莽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立即奋笔疾书,奏请小皇帝(刘衎)道:
“陛下:
臣以为,做人的第一要务,就是知道,感恩戴德,不能够忘本。
大汉王朝,近世先祖的贡献,有目共睹。我们至今,依然享受他们的浩大恩德。
为了彰显大汉近世先祖的功绩和恩情,臣建议陛下,将宣帝陛下的祭庙,尊为中宗;将元帝陛下的祭庙,尊为高宗。作为我大汉朝廷的今世始祖。
根据儒家,亲尽必废的原则,臣请求废弃,宣帝皇父的祭庙,不再修建;降低南陵、云陵两地皇陵的规格等级,改成两个普通县,进行管理。”
小皇帝刘衎,赞同王莽的意见道:
“安汉公大人的建议非常有理。亲尽必废,是历朝历代的应有规矩。下诏批准。”
听到自己的丈夫元帝,被皇帝尊为高宗,太皇太后王政君,果然十分高兴,对王莽很是感激。
到了此时,大汉朝廷安汉公王莽的德威,在北边已经感化了匈奴汗国;在东边已经招来了海外国家的朝贡;在南边怀柔了黄支等国;只有西边,还没有施加汉朝廷的声威。
每当与太中大夫刘歆、大司空少傅甄丰、太保王舜、右将军甄邯、大司徒马宫、太中大夫严尤等亲信,谈论到汉朝廷西边,还没有建立郡国,沐浴大汉朝廷的阳光之时,王莽心里,总是不免,有些遗憾和怅惘之情。
一天,眼见王莽心内怏怏,少傅甄丰,很是不安,遂建议王莽道:
“宰衡大人:
属下冒昧陈辞。
在宰衡大人的英明领导下,如今我大汉朝廷的德威,已经感化了东夷,北狄,南蛮,唯独只有西戎,还没有彻底归顺朝廷,让人意有不足,遗憾不已。
属下冒昧陈辞,提出建议,请宰衡大人,派遣平宪等大臣,携带大量的金钱礼物,去招引边界以外的羌人酋长,暗示酋长们,献出他们羌人的土地,归属我大汉朝廷。
如此,东夷,北狄,南蛮,西戎,都被感化,宰衡大人的功绩,必将名垂千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王莽听了大喜,赞扬少傅甄丰道:
“少傅大人,真是吾之知音。建立感化东夷,北狄,南蛮,西戎这盖世奇功,也有少傅大人的襄助之功。”
王莽一声令下,大臣平宪等使节,立即奉命,前往西羌,说服羌人首领酋长,归顺大汉朝廷,向皇帝进贡。
在大汉朝廷使节,平宪等大臣的威胁利诱之下,羌人首领、酋长良愿等,不得不率领羌人屈服,上书大汉皇帝,表示心甘情愿地归顺大汉朝廷,服从汉帝领导。
得到羌人首领良愿归顺大汉的喜讯,平宪大喜,急忙派人,奏报太皇太后陛下说道:
“陛下:
臣等调查发现,以酋长良愿等人为首的羌人部落,人口约有一万二千人。
这些羌人部落首领民众,羡慕大汉朝廷的恩德、信誉久也。如今,酋长良愿等,心甘情愿地臣服大汉,成为汉王朝治下的臣民。
为了表达,效忠汉朝廷的耿耿忠心,酋长良愿等,自愿献出,祖祖辈辈居住的鲜水海和允谷、盐池等地。
臣等发现,鲜水海和允谷、盐池等地,地平草茂,非常适宜耕种、放牧。
酋长良愿等羌人,自愿申请,把自己的土地,交给汉朝的百姓,使用,自己心甘情愿,住到险阻之处,作为汉王朝的屏障,这实在是一件,非常有利于大汉帝国稳定的好事。
起初,臣等担心,良愿是受到汉朝廷地方官员的胁迫,所以曾经亲自召来良愿等羌人酋长,认真关切地询问他们的真实想法道:
‘诸位大人,你们为什么,要心甘情愿地放弃,大片丰茂的土地,归顺我大汉朝廷呢?’
良愿感激涕零,坦诚真挚地回答臣道:
‘诸位大人:
良愿等,是仰慕大汉朝廷的威望,感恩太皇太后陛下和安汉公大人的恩情,才做出归顺大汉朝廷的啊!
良愿等听说,太皇太后陛下,圣明和蔼,安汉公大人,仁慈睿智,大汉王朝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四海宁静,不禁心生羡慕之意。
良愿等听说,大汉王朝的田地里,有的禾苗,竟然长到了一丈多长;有的一粒谷子,就包含有三粒米;有的庄稼不须种植,就能够自己生长;有的茧不要蚕吐丝,就可以自织而成。
良愿等还听说,甘露从天上降下,甘泉从地下涌出,凤凰前来朝贺,神雀飞临聚集。
这种种迹象,都是圣人降临尘世,贤臣治理国家,大汉繁荣昌盛的征兆啊!
四年以来,我们羌人,从来也没有遭遇过,天灾人祸,这都是大汉朝廷保护,圣朝教化护佑的结果啊!
所以良愿等,迫切希望,能够尽快地归属,圣明的大汉朝廷直接管理,成为太皇太后陛下和安汉公大人亲自治理下的良民百姓。’
臣等认为,良愿等羌人的请求,发自肺腑,不可以拒绝,以免伤害他们的归顺良善之心。
我大汉朝廷,应及时设置属国,去统辖和保护羌人官吏百姓为宜。
设置西羌属国以后,就可以很好地安排,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让羌人安居乐业,共同享受,在太皇太后陛下和安汉公大人英明治理下的太平盛世。”
太皇太后,闻听平宪所奏,眉开眼笑,对着胡宝宝等,大声地赞扬平宪道:
“平宪大人,真是有功于国啊!回去告诉平宪大人,你们办事有功,朝廷不会埋没你们的功绩的。
宝宝啊,请你立即将平宪大人提出的设置西羌属国,安置羌民这件大事情的方案和措施,交给宰衡大人,去全权处理。”
胡宝宝得到旨意,蹦蹦跳跳地前往宰衡府,向王莽传达太皇太后陛下的懿旨。
得到太皇太后的旨意,宰衡王莽十分满意,很快就回奏太皇太后说道:
“太皇太后陛下:
现在,我们大汉朝廷,已有东海郡、南海郡、北海郡了,如果接受良愿等羌人部落,献出土地的要求,再设置一个西海郡,那就尽善尽美,十分完美了。
臣以为,如果这样做,把全国分为十二州,就已经完全符合,古代的典章制度,可以与先贤周公的治理,媲美了。
设置西海郡,分全国为十二州,这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光耀史册的大事,请求太皇太后陛下,立即批准!”
太皇太后立即下旨,将宰衡王莽提出的建议,交给小皇帝刘箕子去处理执行。
小皇帝刘箕子,不敢怠慢,立即下旨施行。
元始四年(公元4年)的冬季,大汉朝廷开始设置西海郡,管理西部的羌民。
实际上,西海郡地处高寒山地,地广人稀,人口非常稀少,是西部羌民的游牧之地,并不适合大汉朝廷的直接管理。
为了固边,充实西海郡的人口,王莽又建议朝廷,增订法律五十条,将那些为非作歹、违法乱纪者,统统流放到西海郡,去进行安置,充实西海郡人口。
此时,随着王莽的执政,越来越稳定,大汉朝廷制定的法律,也越发繁多、严苛起来,触犯汉朝廷法律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流放西海郡安置的中原各地郡国的人员数量,最终达到了数十万人之多。
而西海郡地处高原地带,冬季冰天雪地,天气十分寒冷,物产奇缺,条件十分艰苦,中原内地人,在那里生产和生活,并不适宜。
在此以后,天下官吏百姓,逐渐看清了,宰衡王莽外表慈祥和善,公正严明,实则内心苛刻,冷酷无情的真相。
汉朝廷文武大臣,各郡国官吏百姓,对安汉公王莽和他主持制定的政策法令,逐渐产生了不满和怀疑。
设立了西海郡,王莽的心里,还不满足,又加紧实施各种改制措施,以与圣贤经典相符。
很快,宰衡王莽又下令,分割长安京兆尹的辖地,设置为前辉光郡、后丞烈郡,一切机构的设置,都要以符合儒家经典上面的有关规定说法为准。
不久,王莽又下令,更改公卿、大夫、八十一元士的官名、等级,也力求要符合,儒家典籍上面的说法。
王莽还下令,改变十二州的州名。
王莽把各郡、各封国的管辖区域、分界线,也进行了改变,或取消,或新设,或变更,以符合儒家经典,为最高准则。
然而,王莽的这些改制措施,对汉朝廷的兴利除弊,于事无补,不仅没有任何积极意义,而且还阻碍了正常的施政,妨碍了朝廷和官府的正常运转。
10
见到王莽死守古训,一系列走马观花、无关痛痒、庸人自扰的改制措施,太中大夫严尤,十分不解,忧心忡忡。
一天,太中大夫严尤,见到知心的朋友右曹刘歆,就忍不住抱怨了起来,严尤忧心忡忡地对刘歆说道:
“子俊大人:
难道你没有发现,宰衡大人最近的所作所为,改革官名、地名,有些无事生非,庸人自扰吗?
伯石担心,恐怕今后,朝廷恣扰官吏百姓的这一类事情,会逐步增多,令人十分忧虑啊!”
太中大夫刘歆,也深有同感,心事重重地回答严尤道:
“伯石大人担心的很对。
宰衡大人改变官名、地名的这些改制措施,实际上十分随意,毫无实际意义,反而十分有害。
天下的官吏百姓,对朝廷随意变更地名、官名的事件,已经厌烦至极。
而那些官名、地名的变更,是非常繁多杂乱,记不胜记,经常出现错误,让人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是好。
把主要的精力,脑力,都放在记忆这些地名、官名上,不仅对治理国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反而妨碍了国家正常事务的实施。这不是无事生非,庸人自扰,是什么呢?”
“是啊,是啊!如今宰衡大人,越来越一意孤行,不听我们的谏言了。
宰衡大人只是一心一意,以儒家典籍来指导,照本宣科,施行改制。
而大汉朝廷,政令法令,也是朝令夕改,逐渐使政事,陷于一种无绪和混乱之境中。
唉,这些毫无意义的改制措施,阻碍了朝廷正常事务的开展,是多么令人焦心忧心啊!”
太中大夫严尤忧虑地叹息道。
“伯石大人也不用揪心。凭着子俊、伯石,与宰衡大人的密切关系,我们还是抓住机会,多多进言吧!
看在我们忠心耿耿进谏的情分上,宰衡大人,想必会听从我们的意见和建议,有所改变吧!”
太中大夫刘歆,底气不足地对严尤说道。
“也只有如此了。但愿安汉公大人,不要自以为是,执迷不悟才好。”
太中大夫严尤和刘歆两人,都非常沮丧、忧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