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 拢系人心兴太学 天下士子入毂中
元始四年(汉平帝刘衎-即刘箕子的年号)(公元4年)的春季季末,刘縯、刘嘉兄弟俩,告别自己的父母,离开南顿,独自到京师长安太学求学。
当刘縯、刘嘉兄弟俩,骑着大马,踏进长安城南面的安门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像那些长年累月,蜗居山野,从没有出过家门,见过世面的乡下老人一样,有了一种井底之蛙,自惭行秽的感觉。
兄弟俩实在太惊异了,控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大声惊叹了起来。
刘嘉伸伸舌头,做个怪脸,赞不绝口地叹道:
“哎呀,伯升大哥,好一座大城啊!比起我们南阳郡的郡城宛城,可是大多了啊!”
刘縯故意装出一副十分平静、满不在乎的神态,用一种略带轻蔑的语气回应道:
“孝孙兄弟啊,宛城算个什么吊呢?这里可是,我们刘家的京师长安啊!”
刘縯、刘嘉等舂陵侯家族的诸兄弟子侄,僻处乡野白水乡,常常喜欢,想尽千方百计,寻找一些借口和机会,溜到枣阳县以北的南阳郡的郡城-宛城,去闲逛游玩。
其实,南阳郡城宛城,也是大汉王朝一座著名的大城。宛城与益州郡的成都,东都洛阳,临淄,邯郸,以及西京长安,号称大汉王朝的“六都”。
那时,光是益州郡的郡城成都的人口,就已经达到了三十八万人之多。
而京师长安城的人口,比益州郡郡城(成都)还多。也难怪刘嘉,会如此地惊叹不已呢!
两兄弟当时的样子,实在有些滑稽可笑。
刘縯稍矮,但他的身材,长得魁梧结实;而刘嘉呢?身材高挑,身体单薄,就像一根营养不良,细长的豆芽似地。两兄弟的样子,就如同传说中的黑白无常两兄弟一般。
刚刚上路时,先是由刘嘉,骑在那匹稍稍矮小一些的母马身上。他的细长的两脚,就像要触到地面的样子。
刘縯不禁有些担心起来,害怕马儿行路时,地面的石头,会不会碰上刘嘉的双脚。
刘縯只得不时与弟弟刘嘉,交换着坐骑。
一交换,可苦了那匹母马,刘縯沉重的身体,让母马倍感痛苦。刘縯不忍心,只好把随身物品,放一些在雄马身上,甚至跟在母马屁股后步行、小跑一会。
他们兄弟身上的衣物和装束打扮,也像那些居住在穷乡僻壤,却依然喜欢,妆模作样的的小乡侯贵族那样,显得是那样的土气做作。
到了京师长安,看见豪奢的人们,小乡侯贵族出生的兄弟俩,都有些自惭形秽。
好在刘縯、刘嘉兄弟两人,一向不拘小节,并不在乎衣装打扮的寒酸。
两兄弟彼此嘲笑、洗涮了对方一会,就开始处之泰然起来。
刘嘉好像一下子,没有了主见,接着兴奋地问刘縯道:
“伯升大哥,我们兄弟俩,如今已经来到了京师长安。你最想到什么地方,去逛逛呢?”
刘縯顺口答道:
“小弟啊,我们来到长安,当然要首先去看看,皇帝陛下住的宫殿啦!
听说皇帝陛下游乐的上林苑,规模十分庞大。我倒非常想去,见识见识啊!
难道皇帝陛下,平日里游玩的上林苑,比我们的整个枣阳县县境,还要大吗?
皇帝陛下住的宫殿,也是我们刘家的家业啊!也有我们舂陵侯家族应该享有的一份啊!
难道我们兄弟,连看看的权利,也没有吗?”
“好啊!好啊!伯升大哥!
我们俩,到太学安顿好以后,我俩再抽空好好地去看看,好好去逛逛吧!
免得白来了一趟京师,回家以后,连吹牛炫耀的本钱都没有。”
刘嘉笑嘻嘻地一口赞同道。
那时的汉王朝长安城,可谓举世闻名,名震遐迩,是一座世界级别的国际大都市。
光是长安城内的宫殿、贵族宅第、官署和皇家宗庙、明堂、太学等建筑,就约占了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二,大约有数十平方公里之辽阔。
长安城内的宫殿,主要由皇家宫室,及其附属设施构成。这些建筑格局,充分突出了长安城,为帝王将相、官僚贵族服务的性质。
宫殿建筑,主要集中在长安城城市的中部和南部。那里有著名的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北宫和明光宫等建筑。其中,以太皇太后陛下居住的长乐宫,最为富丽堂皇。
长乐宫位于宫城的东南部。
汉高祖时,长乐宫曾经是视朝听政之所。汉惠帝以后,长乐宫开始成为,太后居住之宫。长乐宫大约占了,全部宫城面积的六分之一之多。
宫城西南部的未央宫,一直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
从汉惠帝开始的大汉历代帝王,就在那里生活与工作,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宫殿之一。
未央宫为朝会之所,比长乐宫略小,大约占了全宫城面积的七分之一。
未央宫的前殿,规模十分宏伟。殿基南北的长度,就达到了三百五十公尺,它的东西宽,约两百公尺,高约十五公尺。
未央宫北阙的附近,则是贵族官僚的邸宅,即所谓的北阙甲第。
著名的桂宫,则位于未央宫的北面,西隔城墙与建章宫相望,它的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五千三百公尺。
桂宫之东,还有北宫,长乐宫北,又有明光宫。
长乐宫、未央宫,二宫之间,还建有皇家武库。
皇家武库的平面,也呈长方形,内设七座武器库房。皇家武库的库房,以夯墙隔成若干间,放置木质武器架。那时的铜铁兵器、铁铠甲等都盛放其中,为兵库要地。
要说刘縯、刘嘉兄弟,一心想要参观的上林苑,更是举世闻名的皇家林苑。
上林苑,是西汉面积最大的皇家园林。
这个面积广大的上林苑,位于长安城的西南至东南一带,苑内主要有昆明池、建章宫等离宫别馆,数十处。上林苑内,尤其以建章宫的规模,最为宏伟、宽阔。
上林苑内的昆明池,虽然本来是为训练水军,而开凿的水池,但也可解决,长安城中水源不足的问题。
汉武帝广开上林苑,使上林苑成为了方圆数百里的自然风光游乐区,而汉长安城,只像其中的一个小区。
建元三年(前138年)之时,年青好动的汉武帝,开始微行私出,四处游玩。
汉武帝“北至池阳(今陕西泾阳县西北),西至黄山(宫名,在今陕西兴平县),南猎长杨(宫名,在今陕西周至县),东游宜春(苑名,即后来的曲江池)。”
汉武帝不断地游猎于上林苑中,“入山下骑射鹿、豕、狐、兔,手格熊罴,驰鹜禾稼稻秔之地,民皆号呼骂詈。”
为了避免官吏百姓的辱骂、忌恨,激发和加剧矛盾,汉武帝于是下旨,广开上林苑。
汉武帝下旨,把渭河以南的广大地区,都划入了上林苑的管辖范围。
从此以后,上林苑就成为了皇家的专属游猎区,只用属县“草田欲以偿户、杜之民”。
汉朝廷著名的幽默大师东方朔,曾经力谏汉武帝,不能广开上林苑,认为“丰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不能因为皇帝的游猎,而“绝陂池水泽之利,而取民膏腴之地”,损害官吏百姓的利益,危及朝廷根基。
汉武帝却对东方朔的建议,不予理采,置若罔闻。
汉武帝仍然把上林苑的范围,大大地扩展。由此,建成为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那时的上林苑,也是当时汉朝廷全国,最大最著名的皇家动植物园。
上林苑,既然是皇帝射猎游玩的场所,里面当然是森林茂密、杂草丛生,野兽经常出没。
上林苑里面的动物,主要有熊罴、豪猪、虎豹、狐兔、麋鹿(四不象)、牦牛、青兕、白鹦鹉、紫鸳鸯等。
“奇兽珍禽”,到处皆是,即所谓“苑中养百兽,天子秋冬射猎取之”。
上林苑中的长杨宫中,还有射熊馆。长安城东的灞水、浐水交会之处,有虎圈,即秦虎园。建章宫西南,还有狮子圈等等。据说“汉兽圈九,彘圈一”,就是证明。
上述动物,除部分圈养的以外,绝大多数,都是散布于上林苑的森林草丛中。
当时,上林苑一带,气候温暖湿润,“渭川千亩竹”。除了一些陕西常见的动植物,上林苑中甚至还有,如今最著名的珍稀动物国宝大熊猫的活动踪迹。
汉武帝建成的上林苑,“南至宜春、鼎胡、御宿、昆吾,旁南山而西,至长杨宫、五柞宫,北绕黄山宫,濒渭水而东,周袤数百里”。
就是说,汉王朝的上林苑,北濒渭河,南抵秦岭,东到蓝田,西至周至,“方三百四十里”,或“方三百里”,范围十分广阔。
上林苑中,不仅动物种类繁多,而且草木畅茂,奇花异果,也比比皆是。
汉武帝时,“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卉三千余种植其中,亦有制其美名,以标奇异”。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军攻破南越国后,又从南方,引进了许多亚热带植物,也种植于上林苑中。
再说最早的长安,在秦王朝并不出名。长安原来本是秦王朝的一个乡名,那里曾经有秦王兴建的一座兴乐宫。
秦末汉初时,长安所在地,也还只不过是秦都咸阳所辖的一个小小的乡聚,是秦始皇嬴政的兄弟,长安君的封地,因此而被官吏百姓称为“长安”。
汉朝廷建立之初,高祖刘邦下诏,任命相国萧何,主持营造都城长安,开启了大汉帝国,营建长安都城的宏大基业。
丞相萧何,提出“非壮丽无以重威”。
于是,汉朝廷决定在长安这个地方,营建未央宫,修建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等房舍。
汉朝廷起初开始营建的汉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区西北郊外。
后来,长安城逐渐向四周扩展,面积达到了约三十六平方公里,它的面积,大约是同时期的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城的四倍。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高祖(刘邦)击败项羽以后,原本想,建都洛阳的。可是,唯独大臣娄敬,力排众议,建议高祖皇帝定都关中。
高祖(刘邦)部下的群臣,大多是从东方郡县而来的,都有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想法。
一听娄敬,定都关中的意见,功臣们齐声反对,一致认为,在洛阳建都更好。
高祖刘邦,这时也犹豫不决。所以,刘邦决定,征询足智多谋的张良的意见。
不想,张良也非常赞赏娄敬的深谋远虑。当时,张良为高祖刘邦分析利弊说道:
“陛下,在洛阳建都的东周,虽然比仅存两世的秦王朝的历史悠久,但是它的城郭,仅有数百里,而田地又十分的贫瘠,供应很不充足。
洛阳的四面,都是平原,没有高山险阻屏蔽,江河护卫,容易遭受到来自四方的攻击。
反观关中,却是大大的有利。
关中既有函谷关的天险,又有背靠陇蜀的沃野千里的优势。关中的南边,有巴蜀的富庶依靠,北边还有胡人畜牧的便利。可以在三面防守,并向东方进攻,牵制诸侯。
只要掌握住渭水,掌控好京师,当东方有变,就可以顺流而下。此正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娄敬说的很有道理。请陛下定夺。”
刘邦深以为是道:“好主意!朕意已决。”
就这样,刘邦决意定都长安,并拜娄敬为郎中,赐刘姓,大大地给予刘敬,以赏赐。
高祖这时才终于打定主意,正式决定,在秦王朝时代的兴乐宫的基础上,修建扩建长乐宫。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大汉朝廷始置长安县,提高长安的地位。
刘邦开始在渭河南岸、阿房宫的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命名为长乐宫。
高祖七年(前200年),未央宫也建造完成。同一年,汉朝廷把都城由栎阳城,迁都至此。因新的京师,地处原来长安君的封地长安乡,故命名为长安城。
汉惠帝元年(前194年)至五年(前190年),汉惠帝开始建造长安城墙,作为保卫京师长安的护城设施。
汉武帝时,国力雄厚。汉武帝又设立京兆尹,治理长安,并对长安城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
元朔五年,汉武帝下旨,在长安城的南安门外,建立太学。元鼎二年,汉武帝又下旨,修建了柏梁台。
汉武帝在位期间,大兴土木,陆陆续续在城内,修建了北宫、建桂宫、明光宫,在西城外营建了建章宫,并扩充上林苑的地盘,开凿了昆明池。
太初元年,武帝在城西上林苑修建建章宫,其东修凤阙,高二十余丈;在其北开凿太液地,中有蓬莱、方丈、流洲、壶梁,并建神明台、井干楼,高五十余丈。
太初四年,武帝又在长乐宫的北面,修建明光宫。西汉长安城的规模,至此初定。
汉平帝元始四年,大司马王莽,又主持在长安城的南边,修建扩建了明堂与辟雍(太学),从而结束了西汉王朝对其都城长安的营建工程。
在西汉长达两百余年的历史里,京师长安,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自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商道,长安城成为连接欧亚的桥梁“丝绸之路”的起点,繁盛一时。
西汉时,长安城的整体平面,并不规则,东垣平直,其余三面墙,随地形河渠而建,蜿蜒曲折。
长安城的周长,大约有二十五公里,约合汉代的六十二里还多。长安城的城外,还挖有护城壕。
长安城每面城墙,都有三门,总共十二道城门。
长安城城墙,由北至南环绕。
东墙开有宣平门、清明门、霸城门;西墙开有雍门、直城门、章城门,由东至西;北垣开有洛城门、厨城门、横门;南垣开有覆盎门、安门、西安门。
每道城门,还各设了三个门道,每道门宽六米,可容四个车轨。
其中霸城门、覆盎门、西安门、章城门四座城门,分别对着长乐宫、未央宫二宫,其余八门,则各与城内一条笔直的大街,相连通。
每条街道,均分成三条并行的道路。中为皇帝专用的驰道,两侧的道路,则供吏民行走。
长安城除了十二座城门外,还有八条主要街道。最长的街道,长度竟然达到了五千五百公尺。
班固《西都赋》中描绘道:“披三条之广路,开十二之通门”,就着力描绘了,长安的道路、城门的宽阔。
长安城内的工商业区,主要集中在西北隅的横门大街两侧,共有九市,还有很多小型作坊。
市民的居住区,则在城东北隅宣平门的附近。长安城里有闾里一百六十,“室居栉比,门巷修直”。
长安城的市场,则主要集中在城市的西北角上,被称之为“长安九市”。
其时,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左右,长安城中居民,就有八点八万户。以每家每户,平均五口人计算,则长安城里的常住人口,就达到了四十四万余人。
有些居民,还居住在长安城的城墙之外。
长安城的实际人口,应当在五十万人以上,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十分庞大、居民众多的城市。
汉长安城一改战国时期,大小城相套的格局,把居民区、工商业区和宫殿区,集中在一座城市里,后世的都城,都沿用了这一体系格局。
在长安城的城西和城南,就是一组安汉公王莽,最新改建扩建的礼制建筑,即明堂、辟雍、灵台(皇家天文台)和皇家九庙等。
其中称为辟雍的地方,就是刘縯、刘嘉两兄弟,此行前往长安求学的太学所在地。
元始四年(公元4年),安汉公王莽,为了施行礼制,笼络天下人心,提议朝廷,兴建了明堂(皇家大会堂)、辟雍(太学-国立大学)和灵台(皇家天文台)等皇家文化设施,并在太学,扩招博士、弟子。
一时,全国轰动。士大夫及学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前往京师长安,去寻找学习、仕进的机会。
“太学”的出现,可谓历史非常悠久。在西周之时,就早已经出现。《大戴记保傅》记载说:“帝入太学,承师问道。”
西周时候的太学,又名大学。天子和分封诸侯,均设有太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辟雍和泮宫,整体布局建筑等,亦如宫廷的设置。君王和贵族们,常在这里举行祭祀、宴会、选拔武士,议定作战计划等等。
打了胜仗以后,还要到这里举行“献俘”、“告功”等隆重的仪式。
到了汉代以后,太学独立地分化了出来,成为了专门传经授道、授业解惑的学校。
西汉的太学,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官办的中央王朝的最高学府。
西汉太学的出现,不仅延伸了中国殷周以来的教育体制,而且构筑和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网络交织的完整的教育体系。
汉武帝采纳大儒董仲舒提出的,文化教育政策,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以后,开始设立了五经博士,专门传授儒家经典五经。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又接受丞相公孙弘呈递的奏请,专门为博士置弟子,此即为西汉太学之始。
汉武帝时的具体做法,是由朝廷选拔优秀的青年学子五十人,成为博士弟子,进入太学学习,并列入固定的编制,作为官吏的储备人才库。
博士弟子的选拔标准是,“十八以上,仪状端正,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
这些博士弟子,虽然没有俸禄,且生活费用,需要自理,但可享受,减免学费及“复其身”(免除本人赋税徭役)的特殊待遇。
当时进入太学,成为博士弟子的青年,很少很少,而他的考核制度,却十分的严格。
据《汉书儒林传》记:
“一岁皆辄课,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即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
就是说,博士弟子每年,都需经过严格的考试,通一艺(即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之一),便可以授予下级咨询官吏;表现优秀者,可充任皇帝的侍从,特别优异者,还可以被朝廷破格录用,担任朝廷官职。
对于那些“不事学”或“下材”的劣等生,考核以后,即予以除名。
随着大汉朝廷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西汉京师太学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博士弟子,也逐代增多。
汉昭帝时,博士弟子,还只有一百人;到了汉宣帝时,就达到了二百人;到了汉元帝时,更是达到了一千人;到了汉成帝时,居然达到了三千人之多。
到了本年,安汉公王莽秉政,为了粉饰太平,宣扬礼制,拢系人心,太学大规模扩招,竟扩增至有了博士弟子一万人。
太学里的博士(老师)与弟子(士子们)的生活,就像现在的学校生活一样。
博士(老师)与弟子(士子们)的日常生活,其实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清苦,比较单调的。
西汉中期的名臣王章,年青时他的家境,十分贫寒。在太学学习时,王章也是饱尝生活的艰辛。
一次生病,王章竟然无钱医治,也无人过问。王章只能够孤独地病卧于牛衣(冬季牛马御寒的粗褐)之上,哀哀地哭泣,处境十分凄凉,令人心生怜悯。
西汉晚期,汉成帝的著名宰相翟方进,是颍川郡人,家境十分贫寒,小时候父亲早逝,成为了一个孤儿。
为了供子求学,翟方进的寡母,竟然跟随自己的儿子翟方进,跋涉千里,一同前往京师太学,去照料儿子翟方进的生活。
翟方进的寡母,暂住在长安,以编制草鞋为业,辛辛苦苦地劳作,维持母子二人的生活。
最后,翟方进才终于学而有成,入朝为官,逐步升迁,成为了大汉名相。
当然,太学之中,也有不少的贵胄子弟。当初的王莽、严尤等,就是这样的贵族子弟的代表。
即使当了大司马,受封为安汉公爵,掌握朝廷大权以后,王莽为了博取美好的名声,也依然倡导,崇尚学习、重视人才的风气。
为了培养自己家族的孩子们成才,王莽也亲自将自己的儿子和侄儿,送入太学,去学习。
在休沐度假之日,安汉公王莽,还常常“振车骑,奉羊酒,劳遗其师,恩施下竟同学。”
但像王莽自己,和他的侄子、儿子,这种阔绰的贵族子弟学生,在太学之中,毕竟只占了极少数。
汉朝廷施政,儒法杂糅,将儒家经术与依法治国,霸王之术有机地融为了一体。
因而,太学出身的优秀经生、学子,一旦临政做官,往往顿成能吏。
上述的太学学子王章、王咸、翟方进、王莽、严尤等,甚至再后来的刘縯、刘秀、刘嘉诸兄弟、邓禹、阴识兄弟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人物。
所以,那些有见识的地方大员,宁可自出学费,也要派有为志学的青年才俊,入京就学,成就万世伟业。
例如蜀郡太守文翁,在太学初备雏形时,便选择“开敏有材”的蜀郡小吏十余人,亲自饬励推荐,送入京师长安,成为博士弟子。
蜀郡太守文翁,每年派官员入京,向朝廷缴纳贡赋时,还随带有大批的土产,以供支付学生们的用度。
蜀郡太守文翁的良苦用心,果然没有白费。这些“保送生”,以后大多,学有所成,有不少位甚至担任郡守刺史,成为了大汉朝廷的封疆大吏。
由于太学博士和太学弟子,多数来自下层,所以他们的政治眼光,大都十分敏锐,非常贴近现实,而且他们年轻热情,敢作敢为。
汉宣帝之时,司隶校尉鲍宣,因为秉公执法,遭到权贵们的诬陷,被大汉朝廷,判处了死刑,天下人为之不平。
济南籍的太学生王咸,为了拯救入狱的司隶校尉鲍宣,就在太学门前,扬幡大呼道:
“欲救鲍司隶者,集此幡下!”
一时,集此幡下的博士和弟子,竟然达到了千余人。
太学生们遮拦长安大道,钩留丞相的马车,在未央宫的北阙门外,慷慨陈辞,声援司隶校尉鲍宣,一时震动了京城长安。
太学生们最后,也如愿以偿,终于因此挽救了司隶校尉鲍宣的性命。
所以那时的太学,就逐渐成为了士子们心中最为神圣,也最为向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