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回 刘秀心塞说国事 二叔言重诲子侄
“二叔啊,孩儿年纪小,实在有些不明白,二叔心里,究竟在担心什么,忧虑什么啊!
像二叔平时,对我们讲到的那样,即使我们刘家,真的出了几个败家子的皇帝大臣,他们愿意丢掉,老祖宗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社稷,又与我们这些普通人,有何干呢?
我们又有什么办法,什么能力,去阻止他们胡作非为呢?
我们舂陵侯家族,虽然是大汉宗室,但也不过是,大汉皇家的远枝末叶而已。
我们有什么资格,去操这那些闲心,为帝王将相的的胡作非为,感到惊异,遗憾,或者感到痛心,惋惜的呢?
就是真如二叔所讲的那样,即使我们,关心国事,关怀民生,忧国忧民,为那些败家子的行为,感到痛心疾首,忧心如焚,也于事无补啊!
我们是无职无权,人微言轻,没有人愿意听从,我们的话语和呼声啊!
即使我们,声嘶力竭地大声疾呼,也不是毫无用处的吗?又能够对朝廷事务,有什么裨益呢?
侄子私下认为,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把革新的希望,国富民强的理想,寄托在那些贪婪无耻的权贵们的身上,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痴心妄想啊!
那些掌握社稷大权的皇亲国戚和权贵们,他们所想的,不过是如何维护,他们家族集团的利益罢了。
他们殚精竭虑考虑的,也不过是如何将,他们家族集团的权力利益,最大化而已。
他们哪里能够想到,我大汉朝廷的前途,与天下百姓的命运呢?
最终,他们宁愿,大汉王朝灭亡,与之同归于尽,也不愿意,对普通百姓作出一些让步,作出一点妥协,以挽救王朝的颓势,让大汉免于覆灭。
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对于那些颟顸自私的新旧权贵们,还能够抱有什么大的希望呢?
即使天下大变,皇帝由姓刘,改为姓王或者其他大姓,与我等小老百姓,又有什么干系呢?”
刘秀带着些一般小孩子没有的稚气和疑惑,有些怨怒,有些不满地连声反问二叔刘良道。
“秀儿啊,你的想法,真是大错特错了!
所谓,天下人管天下事。说得简单通俗一些,就是天下的兴盛衰亡,其实是与我们每个人,都紧密相连,利益相关的。这个道理,至为浅显明白,怎么能说,与我们无关呢?
我大汉王朝兴盛,我们每个大汉子民,都会享受到盛世的幸福和荣耀,安享太平;
我大汉王朝衰落,我们每个大汉子民,都会遭受社会动荡和战乱的祸端,遭受战争的戕害。
一个社会,规则的沦丧,道德的堕落,法纪的衰败,公平的覆灭,每个社会成员,无论你是一个达官贵人,还是一个小民百姓,最终都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遭受残酷的因果报应的。
秀儿啊,你怎么能够说,那些事情,和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呢?”
刘良听了刘秀无知的话,心里有些生气,脸色涨红,以教训的口气,对刘秀说道。
“是啊,二叔,你说得很对!弟弟们还小,还不太懂得,其中的大道理。
二叔,请你对三弟的无知,不要生气,继续给我们兄弟讲讲,那些关于国事家事天下事的道理吧!
我的两个弟弟,年纪幼小,懵懂无知,一向又胸无大志。他们整天只知道,懵懵懂懂,糊里糊涂地混着日子。他们哪里知道,如今天下,已经大变了呢?
不过,二叔啊,弟弟们说的话,也不是都是错的,完全没有一点道理啊!
我们小老百姓,把天下兴盛的希望,系于权贵们,能够一秉大公,为国为民上,寄托在他们能够自我克制,自己的私欲,为民谋利上,实在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我大汉朝廷的君臣,执政安民,要想达到官民利益的均衡协调,谈何容易呢?
我和孝孙弟弟,当初刚从京师回家时,给弟弟们所讲的那些,有关安汉公大人的事情,的确也是我们亲眼目睹,非常真实的事情啊!
我和孝孙弟弟当初,耳闻目睹的往事,在京师求学的那些所见所闻,如今还历历在目。
那时,安汉公大人,留给我俩的公正严明、以天下为公、谦逊退让的形象,还是那么清晰!
可是如今,我也有些糊涂了。我也开始不明白,不理解,不相信,当初亲眼所见的事情,和如今发生的巨变了。
为什么像安汉公大人,这样一个,英明睿智,能力超群的大贤,有着周公一样胸怀的良臣,在处理朝廷政事时,也常常会感觉力不从心,甚至无能为力呢?
为什么安汉公大人,对如今的朝廷政事,也会不知所措,窘迫不安呢?
为什么如今,朝廷政事的趋势,没有朝着安汉公大人的美好设想去发展呢?
最近,我听人们谈到,这些日子以来,天下局势的演变,我心里感到更加迷惑。
我看到的残酷现实,更是完全颠覆了安汉公大人,当初在我心中留下的美好形象。
是我看错了,还是安汉公大人,本来就是在欺世盗名,愚弄百姓呢?
如今的京师长安,以及各个地方郡县,到处都是贪官污吏横行,百姓们连一个说理上诉的地方,都无处可去。官场日渐腐朽混乱,政令不通,贪腐盛行,买官卖官,肆意横行。
哪里能够看到,安汉公大人当初,所口口声声宣称的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象呢?
不仅仅是社会秩序,渐被破坏,而且朝廷的施政措施,也是越发昏庸错乱。
钱币复杂混乱,贬值严重,交易混乱停顿,经济凋敝,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我大汉朝廷,与边塞蛮族的矛盾,也不断激化。朝廷无是生非,不断挑起事端,导致边塞,战火纷飞,百姓不宁。
我当初也总是不太愿意相信,我们眼见的这些事情,都是真的。
后来,经过我的不断观察,不断思考,我才终于相信,我所见到的,全部都是残酷的血淋淋的现实。
安汉公大人,曾经是我心中的偶像,我心中的大英雄大豪杰。安汉公大人大人的廉洁奉公,克勤克俭,一秉大公,都曾经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可是如今,才经历不长的时间,我看见在安汉公大人的治理下,大汉朝廷,却是日颓一日,民生艰难。
对此,我是百思不得其解,痛心不已啊!
我曾经把我自己,看见的那些事,与弟弟们进行交流,他们总是不感兴趣。
弟弟们还总是嘲笑我,说我装成大人的样子,假装学识超人,故弄玄虚,吹牛唬人呢!
二叔啊,请你给兄弟们,好好讲讲,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巨变的原因吧,他们肯定,会爱听一些!”
刘縯有些委屈地对二叔刘良说道。
“秀儿,仲儿,你的伯升大哥,其实说得很对啊!
伯升和孝孙他们哥俩,都曾经到太学,去学习过一些日子。他俩的见识,自然比你们其他兄弟,是要高明一些啊!”
刘良说到这里,歇了一口气。他转过身去,只见刘縯,正有些得意地冲着两个弟弟刘舯,刘秀笑呢!
二叔刘良,一本正经的训导,让刘舯,刘秀,不得不集中精力,听着二叔的训话。
见孩子们都开始,认真地听自己讲话,刘良更加来了劲。
“孩子们啊,我就从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小事情谈起,讲述一下近几年来,朝廷内外,以及地方上发生的种种变故,以表达二叔我自己,对朝廷未来的担心和忧虑,以引起你们的警醒吧!”
刘良对孩子们说道。
“好吧,二叔,我们认真听着呢!”刘縯代表兄弟们说道。
停了一会儿,二叔刘良,带着语重心长的神态,言简意赅地对着孩子们讲了下去道:
“孩子们啊,天下大事的处理,归根到底,不过是利益,如何公平公正分配的问题。
利益纷争,处事不公,阶层固化,正是造成朝廷颓败,百姓怨恨的深层原因。
孩子们啊,难道你们一点,也没有察觉,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利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吗?
孩子们啊,你们应该清醒地明白,现在大汉朝廷内部、外部的局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朝廷如今,有很多的弊端,难以根治,可说是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啊!
二叔认为,朝廷局势的发展趋势,对我们刘氏宗族来说,已经是越来越不利了啊!
二叔认为,对于我们刘氏宗族的成员,和天下百姓而言,分配不公,贫富不均,是造成如今天下思乱,人心怨恨不平的根本原因所在啊!
二叔担心,恐怕不久的日子,就会因为利益纷争,贫富不均的情况,越发严重,而让天下的冲突加剧,最终导致,百姓不宁,社会动荡不安啊!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刘氏宗族的权益受损,地位声望下降,甚至毁灭,已经是或早或晚,在所难免的事情了。
这就是二叔我,常常在心里,忧虑担心的原因啊!
天下很多的事情,在最终发生之前,其实都是有很多很多的征兆的,并不是说来就来了。
我大汉朝廷的衰落颓败,也是同样的道理,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造成的。
这些事情,你们还是先听二叔我,从头到尾,给你们简单地梳理梳理一下吧!
当初,我皇哀帝驾崩那一年,他仅仅只有二十五岁年纪。
自从那一年,哀帝驾崩了之后,太皇太后和大司马王莽,就重新掌握了我们大汉朝廷的大权。
不久,大司马大人,就率领群臣,拥立了刚刚九岁的皇帝(刘箕子)即位。
这些事情,你们几兄弟,虽然年纪不大,应该也都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从这侍候开始,大司马王莽,实际上就已经将大汉朝廷的大权,牢牢地握在了自己,及其家族的手里,政出其身了。
孩子们,你们也许会说,我们大汉王朝的传统,历来就是皇族与外戚,共同治理朝廷政务啊!
大司马掌管朝廷大权,与皇帝陛下掌握朝廷大权,并没有什么两样啊?为什么我们,要忧虑不安呢?
要说清楚这些问题的实质,和其中的利弊,还是应该从大司马王莽,掌权后的所作所为说起。
当初,为了收买人心,大司马大人一直低调行事,十分谦让,给人一种一秉大公,一心为国的印象,的的确确也做了很多革新弊政,利国利民的好事。
比如,大司马大人,曾经多次拒绝,太皇太后和皇帝给予他的各种赏赐、俸禄、封地等。
大司马还让被剥夺了爵位的刘氏宗族的后人,都恢复了原来的爵位;大司马常常请求太皇太后和皇帝,发布了很多照顾黎民百姓,抚恤鳏寡孤独的圣旨。
总之那时,只要是对人民有益的,大司马都无不实施。
就连我们的舂陵侯家族,也蒙受安汉公和大汉朝廷的恩赐,被赐予了更多的封户。
那个时候,天下官吏百姓,对安汉公,对朝廷,是感恩戴德,天下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那时的大司马王莽,也的确表现得十分谦逊退让。那时,大司马甚至坚决不肯接受,朝廷增加的新野封地等等。
官吏平民,被大司马的高尚品格感动,因而上书朝廷请愿的,前后的总数达到了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
由此可见,大司马受官吏百姓敬仰的程度。
诸侯、王公、列侯、宗室等,只要有机会,见到太皇太后,他们都常常会不约而同地向太后叩头进言,希望能够,立即加赏安汉公,以彰显安汉公的崇高行为。
大司马见此情形,总是谦逊地地推辞。大司马上书太皇太后,推辞朝廷的赏赐时,总爱说的一些话就是:
‘陛下:
臣以外戚的身份,超越次序,获得圣上的重用,常常忧虑自己,不能称职。
臣诚惶诚恐,所以俯伏思念圣德纯茂,仰承天意,上追古人,希望能够制作好礼仪,以治理人民,作成音乐,以改变风俗。
如今,稍有成效。不想,四海之内就奔走流传臣的功劳;蛮夷之邦也纷纷仰慕朝廷的恩典而来,辞去的时候,他们也无不对朝廷流涕感化,令臣更加振奋。
臣的心中,只有对陛下和朝廷的一片真诚,如今又受命得以担当大司马的职守,怎么敢玩忽职守,不兢兢业业完成陛下交给的使命呢?
所以朝廷每次归评功德时,臣王莽见到大家,都争先恐后要为臣王莽格外鼓吹,宣扬臣的功绩,岂不是更加令臣羞愧无地吗?
故而臣每次见到诸侯进言,陈述事情,赞扬臣的功劳时,臣都觉得汗流浃背,愧不敢当。
虽然臣天性愚昧鄙陋,但还有一片至诚至真,自知自明之心。
臣德行浅薄,而官位尊贵,才力微小,而责任重大,终日畏惧战栗,总怕污辱陛下的圣明。
现今天下太平,风俗统一,蛮夷都臣服,这都是陛下的圣德所亲自治理的结果,哪里是臣一个人的功劳呢?
这也是太师孔光、太保王舜等众臣,尽心尽力辅佐朝政,众位公卿大夫,无不尽忠职守的结果啊!
所以,朝廷才能以短短五年时间,拨乱反正,而达到如此成就啊!哪里是臣王莽一个人的奇异谋策的结果呢?
臣奉承太后的圣诏,宣令于下,所达成的功效不过十分之一;接受群贤的筹划,而报告给太后,所能表达完成的也不过一半。
臣有无益国政的罪过,一直心怀忧惧。臣之所以敢苟且保命,确实是上依陛下的余光照耀,下依群公的辅佐有力。
如今臣听说陛下不忍心拒绝众人的进言,要将奖励臣的奏章,交付公卿大夫商议。
臣王莽,内心十分不安。
臣本想建议太皇太后,立即停止接受这类奏议,但臣恐怕这样做,会伤害太皇太后和官吏百姓的心,最终并不能停止对臣赏赐。
现在祭祀大礼已举行完毕,参助祭祀的人,都已陈辞,因此臣再次建议太皇太后,恳切希望,愿所有奖励表彰臣的奏章,交付公卿商议的,都暂时搁置起来,不再上报,使臣王莽,得以尽心尽力地专心完成,朝廷制礼作乐的大事。
朝廷制礼作乐的大事完成后,再将臣所做的一切,传播宣示天下,使臣能够与海内百姓一道共享太平。
如臣有什么过失,则臣王莽,愿意承担贻误圣上朝廷的罪过;如没有其他的罪责,得以保全性命辞病还家,这就是臣私下最大的愿望了。
希望陛下哀怜裁断为幸!’
如果你们兄弟,只看大司马此时的表现,阅读大司马大人,那些感人至深的奏章,谁不认为,安汉公大人,是像周公一样的贤臣,绝世的忠良呢?
当时,右将军甄邯等人,读到大司马的奏章以后,也是如此感动。他立即马不停蹄地进宫报告了太后。
太后欣赏奏章以后,果然也非常感动,觉得大司马的建议出于一片赤诚之心,就下诏表彰说:
‘很好!安汉公的功德光耀天下,所以诸侯、王公、列侯、宗室、诸生、吏民都不约而同,异口同声,接连守候在宫门和皇家广场等地,向哀家请愿。
盛情难却,因此哀家发下奏章,让公卿大夫讨论此事。
安汉公谦逊,坚决拒绝朝廷的赏赐。
诸侯、宗室辞去以后的那些日子里,安汉公又多次上前与哀家见面,恳切陈辞不要对他赏赐。虽经哀家数次晓谕劝遣,他仍不肯离去。
哀家为了抚慰安汉公,只得告诉他,对他的赏赐将会暂缓,孟夏时节,才将对安汉公实行封赏。官吏百姓听说哀家的决定以后,心里有了底,他们对安汉公越发敬仰,无不欢呼雀跃,高呼万岁而退去。
现在安汉公每次进见哀家,也常常流涕叩头,不愿借受朝廷的恩赏,就算受赏,他也不独自享用。他的谦逊美德,令哀家更加感动钦佩。
现在朝廷制礼作乐的盛事还未完成,事情尚须安汉公与三公进行决断,所以哀家暂且听从安汉公的意见,不对他进行封赏。
哀家下旨,待礼乐制作完成以后,群公均得立即上报,哀家再行追施前述奏议,对安汉公进行奖励。
请三公众卿,立即上奏有关九锡礼仪的实施意见,以便到时对安汉公进行赏赐。钦此!’
太皇太后的懿旨昭告天下以后,黎民百姓更加明了安汉公的赫赫功绩。
于是公卿大夫、博士、议郎、以及列侯张纯等九百零二人,就又再次上奏朝廷,希望立即奖励安汉公大人。
如此这般地看来,安汉公王莽,岂不是一个德高望重,万人仰望,摒弃自己的私心杂念,一心一意为国为民的忠良贤臣吗?
其实很多事情,远不是表面看来,那样简单啊!”刘良讲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歇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