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 路见不平斥衙役 祸从天降陷囹圄
原来那天,刘秀去小翠家买蜜,见小翠家的生意很好,人太拥挤,就帮忙把小翠家的铺子,从店铺里面,挪到了街面上去经营,以方便顾客们购买。
不想,五个巡街的衙役,上街巡视,认为小翠家摆放的铺子,有伤市容市貌,就不问青红皂白,蛮横地将小翠家的铺子,掀翻在地,勒令搬回店内。
几罐上好的蜂蜜,顿时摔得粉碎,倾洒了一地,小翠父女,痛心不已。
刘秀路见不平,就上前与衙役理论,要求他们赔偿。
衙役们,大都是京城常安的地头蛇,地痞流氓充当,有时连他们的主官,也忌惮他们几分,哪里肯认错赔偿呢?
五个衙役,就以妨碍公务的名义,将刘秀抓住,押到了衙门里,关了起来。
听说事情经过是这样,大师兄朱祐,反而平静了下来。大师兄朱祐,急忙安慰小翠说道:
“小翠啊,小事一桩,不碍事的!你放心地回去吧!我们会立即去,救文叔出狱的!”
小翠心里非常过意不去,不愿意回去,一定要陪同大师兄朱祐一起,去救出刘秀。
经过大师兄朱祐的反复劝说,小翠才心神不安地走了回去。
不久,严光也回宿舍来了。严光听说刘秀出事了,急忙关切地前来,询问事情的经过缘由。
刘秀的太学同学严光,本来姓庄。严光生性高绝,不以俗利为荣。他喜欢独来独往,为人与世无争,清心寡欲。
虽然严光,比刘秀年长了二十岁,但二人的关系,却非常的好,是刘秀在长安的铁哥们之一。
看见见多识广的庄光回来,大师兄朱祐紧张的心里,稍稍踏实了一些。
于是,大师兄朱祐,就与庄光一道,就营救刘秀的事情,商量了起来。
庄光很有主张,率先对朱祐说道:
“朱少爷啊,你知道的,这件事,看起来是一桩小事,却并不简单啊!
我想,单凭我们两个文弱书生的力量,要想救出文叔,恐怕是非常困难的啊!
朱少爷啊,你知道衙役们,借机抓走文叔兄弟的真实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吗?
衙役们不过是,欺负我们这些太学生,大多是外地人,胆小怕事,想诈点油水罢了!
而衙役们平时,敲诈勒索,蛮横霸道惯了,凡事都喜欢,狮子大张口,不是一两个小钱,就能够打发得了的。
衙役们这样虚张声势,大张旗鼓地胡乱抓人,不过是假公济私,想多捞点外快罢了!
所以,说到底,衙役们的真实用意,就是想,多诈点我们这些穷书生的钱财啊!
可是,我们俩,虽然比文叔、韩寒他们,稍稍宽裕一些,但我们身上的那点钱,恐怕也不能够解决问题啊!
要是请其他同窗帮忙,而我们大多数的弟兄,吃饭都成问题,哪里能够,筹措那么多的钱,去营救文叔呢?
不如这样,我们还是先把仲华,强华几个人,找回来,大家一道商议吧!
人多主意多。仲华,强华他俩,人虽小,鬼点子特多。你说呢?”庄光建议道。
“好了!子陵!你的建议很好!
刘安啊,你先不要着急,你快去找找仲华,强华他们几位吧!请他们快回!”
大师兄朱祐,吩咐刘安道。
刘安慌里慌张地,飞快地跑了出去。
不多久,邓禹,强华,张堪等,也跟着刘安,慌里慌张地跑了回来。几个好朋友,立即就如何营救刘秀,商量了起来。
“我们先去找找博士许大夫,求他帮帮忙如何呢?许大夫是文叔的老师,一向非常赏识文叔的!”
强华建议说。
“这些小事情,我看我们,还是暂时不要去麻烦许大夫了吧!
我看,我们还是先去找找国师公,帮帮忙吧!国师公与文叔是一个家族的,又是朝廷的重臣。
当初,文叔进太学学习,还是国师公帮忙,出的推荐文书呢!”大师兄朱祐说道。
“国师日理万机,哪里会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呢?况且,我们大家,与国师公又不熟,恐怕我们连国师公的面,也见不上,更不用说救人了!”
邓禹说道。
一时,大家都有些一筹莫展起来。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总不会让文叔,呆在阴森森的牢里受苦受难吧!
我看,我们大家,还是筹点钱,去救文叔他出来吧!”庄光建议大家说道。
“我们凑的那点钱,够什么呢?衙役那些家伙,他们的胃口,大着呢!
那些个家伙,一个个都是一些势利眼,欺下怕上。我们还是找个,能够压住他们的人,帮助我们救人吧!”
大师兄朱祐,建议道。
大家认为有理,于是绞尽脑汁,思考起合适的人选来。
突然,邓禹说道:
“大师兄,这次就看你的了!那次,韩寒与文叔,刚到京城时,就遇见王贵那个家伙,撞坏了他们的车子。
我看,王贵那家伙,本性还不是很坏。如今,他也成为了我们的太学同学了,总该给大家一点面子吧!
大师兄,你一向很有人望,不如你去,求求王贵帮帮忙,看看如何呢?
王贵的父亲,大司空王邑权高位重,那些个小小的衙役们,肯定是不敢得罪他的!”
“仲华!你这家伙,真是足智多谋。我看准行啊!如果不行,我们再找许大夫,或者国师爷帮忙吧!
如果再不行的话,我就去联合我们的太学同学,一道去声援救助文叔。
总之一句话,我们一定要,救出文叔才行。”大师兄朱祐,斩钉截铁地说道。
衙役们不过是勒索钱财,刘秀并没有趟上,反叛之事,所以援救刘秀的事情,还算顺利。
晚上,在大师兄朱祐,以及王贵等人的帮助下,刘秀终于心情沮丧地走出了牢房。
经历这次无辜入狱事件,刘秀对新王朝的失望与愤恨,是更加的强烈。
这件事,也让刘秀彻底地丢弃了,对王莽仅有的一点幻想,变得更加清醒,更加认清了眼前的冷酷现实。
“天下频频发生的,类似自己遭遇的,这些因官吏贪腐,而产生的虐民事件,归根到底,都是王莽新王朝的制度设计,施政失策,官吏贪婪所造成的。
王莽厘定的官吏治理,爵位封地,土地分配等制度设计,一直都停留在论证阶段,没有形成为,最终的政策法规。
所以,新王朝上至公爵,侯爵等王公大臣,下到最低级的官员小吏,全都没有俸禄或者封地,去维持基本的生活。
为了养家糊口,或者过上奢靡的生活,从上到下的大臣官吏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明目张胆地以权谋私,贪赃枉法。
他们公开地徇情枉法,收取贿赂,敲诈勒索,为所欲为,以自己供养自己。
王莽把新王朝的法令,法律,交给这些贪赃枉法的官吏们,就等于把杀人的武器,交给了这些披着合法的法律外衣的汪洋大盗们。
他们可以任意地肆虐和蹂躏百姓了。
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必下效。新朝廷君臣,皆是如此,我们这些人微言轻的小老百姓,还能够有什么指望呢?”
想到这些,刘秀更加清醒灰心,对新王朝的治理和王莽的改制成功,更加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