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 食利者贪婪无耻 穷苦民反叛蜂起
转眼就到了王莽帝皇三年(公元22年)。刘秀从京师太学回家至今,已经整整有四个年头了。
在这四年间里,新王朝的最高领袖王莽,继续扮演着假仁假义、欺世盗名的角色,施行着复古改制的新政。
那时的新王朝四方边塞,新王朝与匈奴汗国等四方蛮族的矛盾,更加激化,相互攻打,边塞骚动不宁。
新王朝国内,王莽对前汉宗室贵族士大夫民众,残酷地搜刮打压,对新贵们百般纵容。
新王朝越发政令混乱,没有一刻的安宁。货币混乱,社会动荡;黎民饥穷,灾害连连。朝廷内外,危机四伏。生灵涂炭,民怨沸腾。
无辜无援的贫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骄奢淫逸的贵族富豪以及耀武扬威的大小官吏,也完全没有一点安全之感。
人人都惶惶不可终日,仿佛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反叛的火种,早已经在天下各郡县不断地萌发,并开始四处蔓延,有星火燎原之势。
不仅仅是走投无路的贫苦百姓、流民、灾民纷纷沦为盗贼,四处抢劫求生。
就是小有资材的豪强大族,前朝刘氏宗室贵族等,也纷纷结营自保,组织家族武装,与官府和盗贼对垒,努力求存。
刘縯、刘秀兄弟,因为当初,都曾经在京师常安的太学学习过的缘故,眼界看法,超人一等,与常人并不一样。
他们兄弟,当初都曾经是,新王朝的士大夫里面,很认可王莽和他的改制的士大夫之一。
在刘縯、刘秀兄弟眼里,王莽并不是十恶不赦的大奸大恶之徒,曾经还是他们心中,锐意进取、兴利除弊的偶像。
虽然王莽有这样、那样的性格和品行问题,比如他刚愎自用,有些自以为是;甚至假仁假义,像个伪君子;他常常拼命地神化自己,维护他这个皇帝的威严,如此等等。
但在总体上,其实起初当政的王莽,还是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需要,锐意进取,大力改革西汉末年几位帝王的弊政,而获得了天下民心的支持。
最终,王莽依靠新兴贵族和大众的支持,凭借没有流太多血的宫廷政变,而夺得了汉朝廷的大权。
那时,王莽虽然违反了当时的礼教与皇权即位规则,但却顺应了当时天下的局势,满足了天下百姓的部分利益诉求,所以还是得到了人们的拥护。
王莽的改制,错在了只是一种城堡政治主导下的食古不化的革新。
那是一种由新的权贵阶层主导的,维护他们新贵小集团的根本利益的改制,而不是谋求天下大多数人利益的根本变革。
这样的改制改革,土地改制,释放奴婢,钱币改造等等,当然很难获得大多数官吏百姓的支持。
王莽一味地采取复古、崇古的对策,朝令夕改,也未能始终坚持他自己的正确改制方针和原则。
他实施的政策,也是混沌糊涂,没有注意改革的大节和节奏,以及轻重缓急,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不能够因时而变,根据现实状况,解决实际问题,顺应历史潮流和发展的总趋势。
王莽常常只是在一些枝梢末节上做复古的文章,在一些末梢枝节的官名、地名问题上纠缠不休,念念不忘恢复旧时的理想制度。
而王莽手下那些赖以帮助、协助王莽实施改革政策的官僚阶层,又是那样的昏庸无能,贪婪自私,腐朽无比。
官僚阶层拼命借所谓的改制改革,去掠夺大众的财富,扩张自己的利益和势力范围。
最终,王莽不仅损害和得罪了新旧贵族势力,而且使天下普通民众,因得不到新政的好处,而深受其害,对新王朝大生不满、怨恨和抗拒。
终于导致,王莽倾注全部身心的改制革新,以惨淡收场,功亏一篑。
刘縯、刘秀兄弟,只要一想起王莽新王朝君臣,对最近发生的几件大事的处理,心里就愤懑不已。
这几件大事,最能够证明,掌握朝廷的新王朝大小官员们的无耻与昏聩,王朝决策机构的漠然与冷酷,迟钝与无能。
作为新王朝最高决策者的王莽,他的颟顸与昏庸,处事食古不化,没有伟大的政治家的宽阔胸怀和宏伟的气魄的行径,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天凤三年(公元16年)五月,长平观西岸崩裂,土石坠入泾水,阻塞河道,河水泛滥成灾,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新王朝文武官员,不仅不思治理水患,拯救百姓,居然为此事异口同声地向皇帝王莽祝贺,谄媚,认为《河图洛书》所言,“用土填水”,预示着匈奴汗国即将覆亡。王莽对此,居然是深信不疑。
王莽对泛滥区百姓的苦难,置若罔闻不说,反而逆天行事,派军做进攻匈奴汗国的准备。
天凤三年(公元16年)十一月,翟义的党羽王孙庆,被官府捕获。
王莽居然不顾,自己一贯以大儒自称,以仁义道德自居的面目,凶暴地命令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同下手,残忍地把王孙庆剖腹剥皮,挖出心、肺、肝、脾、肾五脏,解剖其尸体,“度量五脏,以竹筵导其脉,知其终始,云可以治病”,以警示那些叛逆者。
王莽的残暴与苛酷,没有宽容气度、狭隘卑贱的心理,更加激发了人们的愤怒与怨恨。
对待匈奴汗国等非汉民族的政策,王莽的新王朝,又实行歧视与侮辱的政策措施。
王莽不断地挑起边疆地区的战争,因而引发了匈奴汗国的对抗和入侵,东北地区的高句〔gōu勾〕丽人,也大批地逃亡。边塞不宁,百姓流离失所。
天凤四年(公元17年)那一年,刘秀还在京师太学学习,六月间,王莽在明堂,举行大典,把象征封国的茅草与泥土,授予了诸侯王。
对贵族封赏事宜的处理,让王莽的信誉和支持度,最终跌入了谷底。
王莽亲自设置,有文采的石制几案,陈列菁茅和四色泥土,祭告泰山、国家宗社、后土和先代的祖父祖母,仪式隆重地对功臣,进行封授,赐予功臣们爵位。
王莽性格的劣根性,在这个重要的时刻,充分表现了出来。
王莽一心羡慕,古代的制度,虽然多给功臣,赐封爵位,为人却实在吝啬小气,只是用空话、好话,来糊弄功臣。
王莽借口,帝国的土地规划没有确定,所以只是先授予功臣们,象征封国的茅土,用来安慰喜欢封爵的人,却没有给予他们,实实在在的封地和实惠。
王莽在奖励功臣上,犯下的空口许诺,不给实际利益的错误,促使当初那些,一心支持拥戴、支持他的人,大生怨恨之情,最终有了背离之心。
天凤四年(公元17年)八月,已经到了秋季,王莽亲自到京师常安的南郊,去祭祀天神以及各路神祗。
可是,王莽只是对天帝神灵虔诚,讨好神灵,而忽视了臣民的利益诉求和福祉。
为了表示自己,对天帝神灵虔诚,镇压反侧,王莽特意铸作了一个威斗,来显示自己的神威。
威斗是用铜掺进五色矿石,一块铸成的。它的形状象北斗,长有二尺五寸,王莽想以此,来诅咒和厌胜各地反叛的兵马。
威斗铸成以后,王莽就让司命整天背着它。王莽外出巡视时,就置于前头,让威斗先行。王莽回宫以后,就安放在御座旁边。
先前,为了拯救日暮途穷的新王朝经济,王莽听从国师刘歆等大臣的建议,特意设置羲和命士,负责督促和实行管理财政的五均、六筦制度。
为了保证五均、六筦制度的顺利实施,王莽下旨,每郡都选拔几个杰出的贤才,担任主持,负责管理财政。
那些负责管理财政的官员,却大都是富豪、大商人之家的人。
这些负责管理财政的官员,并没有像王莽所希望的那样,忠心耿耿地为新王朝谋利,而是打着皇帝钦差大臣的旗号,乘坐驿马车,往来全国,谋求自己的私利。
负责管理财政的官员,见这项工作有利可图,就乘机与郡县官吏互相勾结,设立假帐,欺骗朝廷。新王朝的国库未能充实,而百姓变得更加穷苦,怨声载道。
到了帝皇三年(公元22年),王莽再次下诏,重申五均、六筦(即六种专卖独占业务)政策,监督五均、六筦制度的实施。
每一项管理制度的下达,王莽总要亲自下旨,为它设置条规禁令,预防犯罪。违犯的人,罪重的,甚至可以处死。
正因为处罚太重,奸猾之徒与贪官污吏,结合的越发紧密。他们狼狈为奸,共同勾结起来,一同侵害百姓。百姓更加得不到平安。王莽为了弥补新王朝国库的亏空,却一意孤行,下旨实施。
王莽又下诏,命令上公及以下臣民,家有奴婢的人,一律补交奴婢税金。每一奴婢,居然要缴纳三千六百钱之多的税金。
天下愈发愁苦,无论官吏、百姓、士大夫,都是怨气冲天,对新王朝产生了背离之心。
纳言冯常,见五均、六筦,奴婢缴纳税金等法令法规,严重损害了大众的利益,使朝廷内外骚动不安,反叛蜂起,大为不安。
纳言冯常,就上书王莽建议,希望朝廷,能够撤销五均、六筦,奴婢缴纳税金等法令法规。
王莽见纳言冯常的意见,不合己意,勃然大怒,下诏把纳言冯常免职。
到了此时,百姓的徭役差役,也十分的繁重。种地农民,根本就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心思,去耕田种桑,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恰逢那几年,祸不单行,旱灾、蝗虫灾,又接连发生,百姓的灾难,也越发严重。苛捐杂税的繁多,更让百姓,无法活命。
新王朝的司法制度,更是一片黑暗,诉讼和监狱中在押的囚犯,长久都不能结案,得不到公正的处理。
新王朝的法令,琐碎苛刻,已经多如牛毛。百姓动辄,就会触犯法网,被抓入监牢。四处逃亡流浪的人,数不胜数,最终成为了流民、盗匪。
保护小民百姓的最后一道司法屏障,最终却成为了残害百姓、荼毒生灵的利器。
官府对百姓们的上访和抗暴,如临大敌,官吏们用各种残暴的手段,建立官府的威严。
官吏们利用王莽颁布的各种朝廷禁令,巧取豪夺,大张旗鼓,明目张胆地,侵占吞并民间及官府的财产。
最终恶性循环,老百姓的生活,越发穷困,新王朝的赋税越发减少,国库更加空虚。
结果,无论是京师长安三辅,还是各郡国,稍稍富有的人,也不能够保护,自己的财产和生命。
穷困无助的平民百姓,更是赋税沉重,饱受勒索敲诈,更加不能够活命。
到了最后,他们不得不铤而走险,成为流民、盗贼,或者投靠豪族大姓,成为豪族大姓的荫护户,以求生存。
天下官吏百姓、前汉宗室士大夫的背离之心,更加强烈,反叛抗暴行为,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