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六十七回 天下混乱贤良忧 局势危急君臣愁

第六十七回 天下混乱贤良忧 局势危急君臣愁

那时,在新王朝内部,能够自始至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认清天下大势,和形势的发展趋势的,远不止大司马、“二征将军”严尤一人。

大司空议曹史(最高监察府议论科科员)范升,是代郡人,一向很得大司空王邑的信任。

大司空议曹史范升,忧国忧民,对新王朝内忧外患不断,日渐困窘的处境,忧虑不安。

大司空议曹史范升,见新王朝反叛蜂起,局势越来越危急,更加忧心如焚。

范升遂再次觐见大司空(最高监察长)王邑,向王邑提出签呈,阐述自己的建议说道:

“大司空大人啊:

属下曾经听圣贤先哲,教诲说道,作儿子的,不挑拨离间父母之间的感情,才可以称为孝子。作臣子的,不诋毁、侮慢和欺骗君王,才称为忠臣。

而今,朝中的文武百官,却不分是非曲直,异口同声地一致歌颂皇帝陛下,神圣睿智、高瞻远瞩,赞扬阁下,英明果决、无私无畏,一秉大公。

然而,神圣睿智、高瞻远瞩的意思,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英明果决、无私无畏的意思,是无所不闻,无所畏忌。

然而,依照而今天下的局势发展状况看来,究竟是如何的情形呢?

朝廷实际的情况,比日月挂在天上,还要看得明显万分,比雷霆万钧的降临,还要令人,震撼不已。

皇帝陛下,口口声声号称,没有看见什么乱象,天下一片太平;阁下也跟着陛下,随声附和道,听不到什么怨声载道的语言,如今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君臣皆是如此混沌,那么,善良无辜的穷苦百姓,将到哪里,去求救,呼唤苍天的拯救呢?

大司空阁下,如果心里认为,朝廷的施政措施,都是对的,而不开口,这样做,过失还小;

如果阁下心里认为,陛下的施政措施,明明白白是错的,而依然奉命,去盲目执行,那么阁下的过失,就很大很大了。

属下大胆地以为,两者之中,大司空阁下,你一定居于,其中的一项。

属下担心的是,大司空大人啊,恐怕到了最后,这就怪不得,天下无辜凄苦的黎民百姓,要把所有的怨怒和仇恨,统统集中到大司空大人,您一个人的身上了。

皇帝陛下一直坚定地认为,远方的叛逆(指匈奴汗国,西域各国,西南夷等)不服从,是朝廷当今最大的忧虑。

属下却私下认为,国内百姓的不满怨恨和愤怒反抗,才是最值得朝廷,特别担心留意的。

现在,几乎朝廷的所有施政措施,理政举动,都不合时宜,与事实完全抵触;所决定的任何事情,都跟常理,和百姓的愿望完全相反。

在翻车的道路上,加速奔驰,在失败的轨迹上,步步跟进,一种必然降临的灾祸,如果爆发得越晚,就越是可怕,令人震撼;爆发得越迟,灾祸的程度,将更加恐怖。

而今,正逢一年开始的春季,正是一年之中,抢种忙收的重要季节,决定官吏百姓一年的生计和国家安稳大计。

所以,抢种忙收,耕种养殖,这应该是朝廷和百姓事务中的重中之重,决定着朝廷和百姓的生死存亡了。

可是如今,朝廷君臣,却不顾农事的重要与艰辛,反而征调丁壮,到远方服役,远征蛮荒僻壤。出征将士和输送供应的穷苦百姓,连粗劣的饭菜,都不够吃。

如今,田地荒芜,无人耕种,野草也被百姓吃尽。粮谷价格猛涨,一斛竟高达,数千钱之多。

低级官吏士大夫和全国百姓,都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将不愿意再做,国家的百姓,已经不再是,朝廷的牢固基石了。人人都将成为新室的公敌。

属下私下担心,恐怕不久,胡人、貊人,就要来把守,未央宫的宫阙,而青州、徐州等地的强盗匪徒,就要进入宫廷的帷帐了。

在下有一番非常重要的话语,可以解除,天下官吏百姓倒悬的痛苦,免除民众的窘迫处境。

因为涉及的内容实在较多,涉及面实在太广,无法用简洁的文字,尽情表达清楚,属下的解救措施。

属下请求司空大人,能够礼贤下士,抽空召见我这个微不足道的僚属,属下我愿意,当面毫无保留地,尽情地陈述,我心中的想法和措施,拯救帝国,于危难之中。”

接到范升签呈,大司空王邑震撼不已。

大司空王邑,颟顸糊涂,死心塌地地效忠王莽,盲目崇拜王莽的才干和能力,害怕触怒王莽,只知道秉承王莽的意志办事。

接到大司空议曹史范升请求面见,畅谈国家大事的请求以后,大司空王邑,不喜反忧,沉吟道:

“陛下英明睿智,机智过人,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开国君王,圣明天子。

朝廷面临的这点,小小的磨难挫折,有什么不能够克服的呢?何须我们这些,卑微蠢笨的臣子瞎操心呢?

万一触怒臣上奏陛下,岂不是会吃不了兜着走吗?我还是循规蹈矩地办事和处理政务吧,何必让陛下不省心呢?

陛下不是常常教诲我们,应该谨言慎行,不要超越自己,作为臣子的本分吗?

何况如今,陛下已经完全掌控了朝廷的权力,拥有了发号施令的至高无上权利。

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就是想有所作为,也恐怕会遭受,陛下的猜忌啊!

我作为一个臣子,按照陛下的发号施令,去贯彻皇帝旨意,顺利地落实实施朝廷法令规章,解决那些棘手的问题就行了。何必要强行出头,触怒陛下,惹陛下不高兴呢?”

与朝中明哲保身的文武大臣一样,大司空王邑也认为,没有必要,向王莽提出意见和建议。

大司空王邑深知,与皇帝的政见不一,最终的结局,就是遭受皇帝的猜忌,被贬斥驱逐。

对大司空议曹史范升等属下,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和建议,大司空王邑,根本不予理会。

大司空王邑,遂向议曹史范升道歉,推脱说道:

“范大人,你的真知灼见,王邑非常敬佩!

无奈如今,朝廷事务繁多,某人领受的改制重任繁重,恐怕没有机会,去听取接纳大人的意见了,请大人见谅!”

王邑知道王莽,疑心很重,皇帝的耳目众多,自己身边人,也并不保险可靠,不肯私下接见范升,听取范升的意见,落下私议朝政的罪名。

大司空议曹史范升,得到消息,更加绝望,不敢再向自己的上司大司空王邑,进言进谏,只能够与同僚私下议论道:

“诸君:

朝中衮衮诸公,诸位公卿大臣,大都颟顸愚蠢,只有国师公、大司空诸位三公大臣,还算明智清醒。

如今,大司空大人,担心受到皇帝训斥,不肯接受属下诤言,我们人微言轻,还能够有什么办法呢?”

同僚深以为然道:

“议曹史大人言之极当!三公四辅大人,都如此尸位素餐,我们这些僚属,人微言轻,也只有得过且过,听天由命了。”

就这样,新王朝在上位掌舵的人,日益糊涂昏聩,一个个刚愎自用,不恤民情;在下位的人,新王朝的贤良士大夫,却锥心沥血,痛彻心扉,贡献无门。

新王朝大臣,保住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要紧,歌功颂德、阿谀奉迎之风,更加盛行。

以王莽为首的新王朝君臣,都自以为是,拒不接受,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新王朝帝国的战车,只有向无底的深渊,加速滑去,无人能够阻止。

眼见公卿大臣,纷纷以谄媚君王上司为能事,新王朝的地方官吏,郡国守令等,也纷纷仿效。

翼平郡(山东省寿光县)连率(郡守)田况等地方官吏,尤其熟知,新王朝君臣的特殊喜好。

翼平郡连率田况等地方大员,遂竭力附和、顺从王莽的心思,通过竭力搜刮,民脂民膏的举措,去取悦皇帝和公卿大臣,表现自己,对皇帝的耿耿忠心。

不久,连率田况,逢迎王莽的心思,上书朝廷,向王莽提出建议说道:

“陛下:

如今,在陛下的英明治理下,天下太平,百姓富裕,家资丰饶,安居乐业。

臣探查发现,郡县官府,在调查百姓的财产情况时,对民间的财产,大多估计不实,存在严重低估的现象。

臣建议英明的陛下,立即下旨,予以纠正,以充实朝廷府库,满足平贼所需,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

王莽听后,甚合心意,十分满意,心情大悦,当着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大司马董忠等三公之面,赞扬连率田况道:

“诸君:

田爱卿,你真是帝国的忠臣,建议很好。

朕将下旨,立即恢复先世圣贤,制定的三十分之一的税制征收制度,充实朝廷府库。”

王莽下令,恢复三十分之一的税制以后,而以前的赋税,并没有减少撤并。

结果,普通的平民百姓,又被重新征税一次。平民百姓,所受的盘剥更加严重,民不堪命。

朝廷的赋税增加,府库贮存增多,王莽非常高兴,认为连率田况功不可没,下旨表彰连率田况说道:

“布告天下:

翼平郡连率田况,善于理政,为人诚实,说话直率,对皇帝忠心耿耿,堪称楷模。

他一秉至公,力排众议,提出有利于国家的建议,实在是赤胆忠心,不愧为新王朝的忠臣。

不大力奖励如此的忠臣烈士,怎么能够彰显君王的大义大信,爱国爱民的情操,激励忠诚烈士奋进呢?

兹颁旨,晋升翼平郡连率田况的爵位,由侯爵提升为伯爵,并赏赐钱二百万,以奖励田况的忠诚。”

青州和徐州的广大民众,得知皇帝诏书的内容以后,却无不诟詈咒骂王莽、田况君臣的贪婪无耻。

青州和徐州的大批百姓,无法生存,只得离乡背井,抛弃自己的家园田地四处流亡,成为流民。

老弱者大都死于路上,而年轻强壮者,都纷纷加入流民集团,成为盗贼,与朝廷作对。

夙夜(山东省不夜县)连率韩博,为官正直,能够了解下层百姓的疾苦,对王莽接受翼平郡连率田况的建议,大肆搜刮盘剥百姓的国策,很不认同。

那时,全国各个郡国,都奉皇帝之命,向朝廷推荐杰出人才,异能之士。

于是,夙夜连率韩博,借机向王莽上奏,暗讽王莽的施政,表达自己对君臣混沌的不满情绪说道:

“陛下:

如今天降圣人,天下太平,祥瑞纷纷降临。新王朝人尽其才,野无遗贤,真是黄金时代降临。

前不久,臣在自己管辖的夙夜郡里,就发现了一个奇异之士,堪称神迹。

这个奇士,自称名叫巨毋霸,生长在蓬莱(山东省蓬莱县)东南五城西北的‘昭如海’边。

这个名叫巨毋霸的奇士,来到臣的连率府中以后,就对臣声称,想自觉自愿地前去北方边塞,为陛下尽忠,奋力地攻打匈奴汗国单于,为国家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臣一看见这个名叫巨毋霸的奇士,就惊异不已,惊为天人。

这个巨毋霸,身高足足有一丈有余,体大十围,真是天生罕见的巨人。

巨毋霸的体型,十分庞大,一般的小车,都不能够坐不下,即使是三匹马的马车,也可能拖不动。

巨毋霸睡觉之时,也十分神异,他将他的头,枕在战鼓之上;吃饭进餐之时,巨毋霸也要用很长很长的铁筷子,一般人根本就拿不动。

臣以为,这是陛下的英明,感动了天帝,天帝神灵专门派巨毋霸下来,辅佐帮助我们的大新王朝,屠灭各路叛贼,建立屠灭匈奴汗国以及各路反贼的卓越功勋的!

臣已经准备妥当,决定立即就用四匹马拉的大车,竖立猛虎的旗帜,装载巨毋霸这个勇士,送到京城常安,让巨毋霸去为陛下效劳,供陛下驱使。

微臣建议陛下,专门给巨毋霸这个勇士,制造一领特大的铠甲,一辆特别大的战车,缝纫一套古代勇士孟贲、夏育才能够穿上的衣服,并派遣大将一人,虎贲武士一百人,到京师常安的大路上,以隆重盛大的仪式,迎接巨毋霸进京,为陛下尽忠。

京师常安的各城门户,如果不能够容纳巨毋霸的车马进出的话,陛下就可以下旨,把它们统统拆除重建,重新把门洞开高些、开大些。

陛下只需要凭借,巨毋霸一个人的威慑力量,就可以向常驻京师常安的外邦蛮族使臣显示,我们大新王朝,人才济济,英才辈出,即使只需要依靠,巨毋霸这样一个勇士,就可以镇慑和安定天下了。”

王莽别名巨君,一向对臣子们的言辞,十分敏感,尤其喜欢疑神疑鬼,猜忌臣子的话语。

阅罢夙夜连率韩博上奏的奏章,王莽心有疑惧,一下子从韩博的奏章中,意识到了夙夜连率韩博奏章中暗含的讥讽戏谑、含沙射影之意。

王莽十分厌恶和痛恨,勃然大怒道:

“韩博这个狗贼,狂妄犯上,讲话含沙射影,无君无父!不对韩博这个恶贼,侮慢君王的行为进行严惩,怎么彰显皇帝的威严呢?”

王莽下诏,对大司空王邑等三公大臣声称说道:

“诸位三公:

因文母太后(王政君)之故,而天降巨毋霸此人,这是让朕,成为霸王的符命啊!

传旨下去,命令巨毋霸,暂时停留在新丰县待命,更改巨毋霸的姓氏,为‘巨母’。”

不久,王莽忌恨夙夜连率韩博,说话肆意无礼,触犯皇帝名讳,就派监察大臣,指控韩博的罪行说道:

“夙夜连率韩博,上书至尊之时,出言不逊,侮慢君王,实在过分,应属无君无父,大逆不道的行为,罪当万死。应该将韩博,绑缚街头,立即处死。”

“准奏!”

王莽得到弹劾,立即批准,下旨道,“征召夙夜连率韩博,到京师常安问罪,关进诏狱,严厉审讯。”

夙夜连率韩博,因言获罪,被免职关进了诏狱之中。

此时,函谷关以东地区郡国,连续几年,发生了大水灾、大旱灾、蝗虫等自然灾害导致的大饥馑。

而新王朝君臣,没有赈济百姓不说,反而借口,平叛需要,加重百姓赋敛。

函谷关以东地区的百姓,走投无路,无法生存,只好聚众打劫,四处抢掠。前去投靠刁子都等流民集团首领的流民、难民的人数,是更多了。

刁子都部下的党羽部众人数,也越聚越多,已经达到了六七万人之巨。

而新王朝讨伐流民军的军费开支,也越来越多。府库入不敷出,越发严重,形成了恶性循环之势。

面对如此危局,王莽君臣,越来越黔驴技穷,束手无策,不知所措,只知道加紧搜刮,应付军队的急需。

结果是,到了最后,新王朝各地百姓的负担,越发沉重,投靠流民军的人马,越来越多。

烽烟四起,各地叛乱蜂起的形势,也更加严峻。地方郡国的武装已经对地方反叛,无能为力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