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忧国事刘秀烦心 怨害民邓奉叛离
然而,破灭睢阳汉帝刘永大军的喜悦,并没有能够在汉朝廷君臣身上,延续多久。
此时,刘秀自己,又开始陷入深深的担心和忧虑之中。
刘秀和朝中文武大臣都十分清楚,新兴的洛阳汉朝廷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并未完全建立,人们的效忠习惯,还需要大力培养。
常常是,各地割据势力,时而归顺,时而反叛的消息,搅得新兴的洛阳汉朝廷,不得安宁,朝内外一片沸腾。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八月,取得大破睢阳汉帝刘永的胜利不久,堵乡(河南方城县)人董,又在南阳郡城宛城,发动了兵变,举旗反叛洛阳汉朝廷。
董派兵偷袭,俘虏了洛阳汉朝廷任命的南阳郡太守刘驎等地方官员,据守宛城大城,对抗刘秀的洛阳汉朝廷。
得知自己的后院起火,南阳郡城宛城失守的消息,刘秀大惊失色。刘秀非常清楚南阳郡城宛城的重要性,丝毫也不敢懈怠。
刘秀立即紧急下旨,派遣扬化将军坚镡、右将军万脩等汉军将领,对驻守宛城的董叛军,进行反击,力图尽快地收回南阳郡城宛城,稳定自己的南方。
然而,南阳郡城宛城,城池非常坚固,兵精粮足,董叛军,防守十分严密,并不容易夺取。
坚镡字子伋,出生于颍川郡下属的襄城县。年青之时,坚镡就到在新莽朝地方上任职,担任颍川郡地方官府上的一个小官吏。
破虏大将军刘秀,遵照更始帝之命,路过颍川郡,前往洛阳上任司隶校尉之时,冯异、冯孝、王霸等颍川郡贤明士大夫,纷纷前来投奔,刘秀欣然接受,招为部属。
冯异、冯孝、王霸等颍川郡豪杰士大夫,遂趁机向刘秀举荐坚镡,说坚镡品行高尚、很有才干。
刘秀一听大喜,遂欣然召见坚镡。两人相谈,一见如故,甚为相得。
因为坚镡本人,有担任郡县官吏的才能和经历,刘秀遂下令,任命坚镡与冯异等,同为帐下主簿。
不久,刘秀以行大司马之职,抚巡河北,又拜坚镡等人为偏将军。坚镡遂跟从行大司马刘秀一道,平定河北郡县。偏将军坚镡,曾经独立率军,在卢奴县一带,击破“大枪军”等流民军队,功勋赫赫。
刘秀在高邑称帝以后,考察奖励偏将军坚镡等人的功劳,晋升坚镡,为扬化将军,封为隐强侯。
不久,扬化将军坚镡与孟津将军冯异、廷尉岑彭等诸将一道,攻打玄汉右大司马朱鲔坚守的东都洛阳。
那时,玄汉右大司马朱鲔部下的别将,东城守将刘交等玄汉将领,负责坚守洛阳东城门,阻挡刘秀汉军的进攻。
其时,更始帝已经被赤眉军俘虏,玄汉汉朝廷大势已去,别将东城守将刘交等见势不妙,开始谋划退路,遂与扬化将军坚镡等汉将密谋,准备归顺刘秀。
于是,别将刘交,遂与扬化将军坚镡等汉将私下约定,准备趁凌晨时刻,玄汉守军熟睡之时,打开洛阳的东城门,里应外合,迎接汉军进入洛阳城。
第二天,扬化将军坚镡、建义大将军朱祐等汉将,按照与东城守将刘交的约定,率领两部汉军,乘凌晨时刻,进入了洛阳东城门,接应东城守将刘交。
不料,扬化将军坚镡、建义大将军朱祐,正与东城守将刘交接应之时,玄汉右大司马朱鲔,已经知晓了东城守将刘交,投敌的消息。
玄汉右大司马朱鲔,遂指挥玄汉洛阳守军将士,与扬化将军坚镡、建义大将军朱祐统领的汉军,激战在洛阳武库之下。
扬化将军坚镡、建义大将军朱祐统领的汉军,与玄汉军队在东城一带,激战很久,杀伤玄汉军队甚众。
这次战斗,从凌晨开始,一直进行到了早饭时候。那时,玄汉右大司马朱鲔、苏茂等,指挥玄汉洛阳守军,源源不断地开来。
扬化将军坚镡、建义大将军朱祐,见势不妙,无法攻占东都,遂统领汉军将士,主动退出了洛阳东城门。
此次作战,扬化将军坚镡、建义大将军朱祐统领的汉军,虽然没有如愿占领东都洛阳,但玄汉军队损失惨重。在洛阳收复战中,扬化将军坚镡、建义大将军朱祐等汉将,皆立下大功。
洛阳守将右大司马朱鲔、讨难将军苏茂等将领气馁,因此最终,才坚定了归降刘秀的决心。
不久,洛阳顺利收复,扬化将军坚镡等汉将,又奉刘秀之命,率领各部军队,攻击内黄等地的流民军队伍,平定了内黄等地的流民军队,再次建立赫赫功劳。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八月初,刘秀下旨,派遣扬化将军坚镡与右将军万脩等汉军将领,攻打南阳郡下属还未归附汉朝廷的诸县。
恰在此时,堵乡人董等将领,降而复叛,在宛城举兵反叛,俘获了汉朝廷任命的南阳郡太守刘驎等地方官员。
扬化将军坚镡与右将军万脩,非常清楚,作为五都之一的南阳郡城宛城的重要,急忙引军,赶赴宛城平叛。
叛将董,占领宛城不久,不得民心,根基不稳。不久,扬化将军坚镡与右将军万脩等汉将,挑选敢死将士,与城内效忠朝廷的仁人志士秘密联络,趁虚而入,夜登宛城城墙,突入宛城。
叛将董无力抵御,遂放弃南阳郡城宛城,还走自己的老巢堵乡,凭险据守。
宛城最终如愿以偿被扬化将军坚镡与右将军万脩等汉将攻克,重新回到了洛阳汉朝廷的手里。
但叛贼董的实力,并没有受到多大损失。率领自己的的主力部队逃回了老巢堵乡(河南方城县)以后,继续与汉朝廷的军队进行对峙。
汉军一时之间,无力消灭叛贼董,战时相持了下去。
后来,大将军吴汉,率军平定南阳下属的新野等诸县时,放纵自己的部属将士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最终逼反了破虏将军邓奉。而右将军万脩,也因病在任上去世。
最终,只剩下扬化将军坚镡一支队伍,孤独无援地独立对抗叛贼董和破虏将军邓奉,两支叛军。
扬化将军坚镡统领的汉军,南面要抗拒破虏将军邓奉,北面要抵抗堵乡(河南方城县)的董,以及起兵于杏聚的复阳县人许邯等人的叛军,一度时间,处境十分困难。
一年之间,与汉朝廷和东都洛阳联系的道路阻塞,扬化将军坚镡率领的汉军军队,粮食给养的供应,也已经完全断绝。
就连扬化将军坚镡自己,吃的也只有蔬菜、野果、草根等难以下咽的食物。
扬化将军坚镡,临危不惧,坚贞不屈,与汉军将士们同甘共苦,一道度过了这段艰难日子,等来了最终的胜利。
每遇战事,扬化将军坚镡,常常身先士卒,亲当矢石,与叛军作战,他的身上受了三处伤之多。
等到后来,北方战事稍懈,刘秀终于缓过气来。
于是,刘秀下旨,率军掉头南征,征讨南阳郡各处叛贼,最终击破了董、邓奉、许邯等叛贼。
到了那时,扬化将军坚镡,才终于能够保全其属下部众,得以生还回京。
刘秀对坚镡的坚贞非常感动,下旨任命扬化将军坚镡,为尚书左曹,经常侍卫在皇帝身边,跟从刘秀一道,南征北伐。
那些日子里,对于汉朝廷君臣来说,福无双降,祸不单行的预言,表现得非常精准。
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降而复叛的消息,相继传来,不久就传到了大汉朝廷的东都洛阳皇宫了。
堵乡(河南方城县)董的反叛势力,还未被新兴的汉朝廷平定,一个新的噩耗,又传入了东都洛阳。
而且,这个噩耗,比堵乡董反叛,还要令人震惊。
建武二年(公元26年)三月之时,刘秀派驻大司马吴汉的使节邓贤,快马加鞭从南阳赶回了东都洛阳,给刘秀带来了一个非常令人吃惊的消息道:
“禀告陛下:
破虏将军邓奉,被大司马大人的军队激怒,在新野领军,反叛朝廷,击破了大司马大人的军队。
大略经过是这样的。大司马大人,在平定南阳等地时,治军不严,军纪不振,致使将士们烧杀抢掠,残害百姓,尤其对破虏将军邓奉故里新野的残害尤甚,而招致了破虏将军等南阳、新野诸地官吏百姓的怨恨。
破虏将军对自己的家乡新野,遭到大司马军队洗劫,是深恶痛绝,怒而起兵,反抗大司马的暴行,击破了大司马军队。
如今,大司马大人进退两难,不知所从,请陛下下旨,安定南阳郡以及下属的新野等地。”
得到使节邓贤的报告,听到破虏将军邓奉反叛朝廷的噩耗,刘秀如坐针毡,寝食难安,心中后悔不已。
刘秀忧心忡忡,对随侍左右的妻子阴丽华说道:
“丽华啊:
都怪朕啊,朕早就应该,对将领们放纵自己的部属将士,违法乱纪,残害百姓的行径,严厉惩治了。
当初,执金吾贾复与颍川郡郡守寇恂,因军纪问题,发生矛盾,丽华提醒朕时,朕还不以为意,偏向于执金吾贾复。
不想今天,汉军军纪问题,居然会酿成今天这样的变局,让朕的恩人破虏将军,也背叛朕了。
朕一定要严明军纪,申明法纪,挽救失去的民心。”刘秀对妻子阴丽华发誓道。
妻子阴丽华听了,心里也是难受万分,久久没有话语。毕竟破虏将军邓奉,不仅是自己的亲戚朋友,还是曾经庇护自己和阴氏家族亲人三年之久的大恩人。
刘秀心里,其实也非常清楚明白,自己的汉军,虽然号称仁义之师、王者之师,实际上,大军出征之时的行径,与流民军武装甚至和盗贼、土匪的行径,根本就没有什么两样。
刘秀部下诸将,只有大司徒邓禹、孟津将军冯异、刺奸大将军岑彭、颍川郡郡守寇恂、强弩将军陈俊、建义大将军朱祐等寥寥数将,以仁义为号召,军纪严明,不侵害百姓,深得民心。
而其他汉军将领,大多不守法纪,暴虐百姓甚多。尤其是大司马吴汉、执金吾贾复、建威大将军耿弇等将领统领的军队,军纪尤其涣散败坏,可谓无恶不作,人神共愤。
而大汉皇帝刘秀,因为各地郡县,遭受多年战争的摧残,赋税、粮食、兵员等大军的急需之物不易征集,也放任领兵的将领们,为所欲为,违法乱纪。
而刘秀睁只眼闭只眼,放纵将领,肆意作恶,对大司马吴汉等领军将领违法乱纪的暴行,置若罔闻,致使事态,更加地恶化。
于是,将领们越发肆无忌惮,纷纷纵容部下的汉军将士,依靠劫掠,来维持大军的生存。
烧杀抢掠,打家劫舍,也就成为了被称为仁义之师的洛阳汉军的标配,并最终导致了破虏将军邓奉等汉将的叛离。
建武二年(公元26年)三月之时,大司马吴汉,接受刘秀的旨意,率领自己的大军,前去南阳郡诸地,收复再度反叛汉朝廷的南阳郡各属地。
大司马吴汉,痛恨南阳郡各地官吏将领百姓士大夫反复无常,降而复叛,于是放纵自己的士卒,大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发生屠城恶行。
大司马吴汉统领汉军所经过的郡县,就像当初的新莽官军和绿林等流民军一样,大肆烧杀抢掠。南阳各地百姓,遭受了汉军空前的浩劫和蹂躏。
破虏将军邓奉所属的新野邓氏家族,实际上与舂陵刘家与新野阴家等南阳郡豪族大姓,颇有渊源,关系非同一般。
破虏将军邓奉所属的新野邓氏家族,与舂陵侯家族,阴氏家族等南阳郡豪族大姓,不仅是关系十分亲密的多年姻亲,还是刘秀的妻子阴丽华及其阴氏家族的大恩人。
破虏将军邓奉,本是刘秀的二姐哥邓晨的亲侄子,邓晨的大哥邓卓的儿子,邓氏家族的长房长孙。邓晨的大哥邓卓早死,邓奉就依靠自己的叔父邓晨生活,与叔父邓晨关系很好。
邓奉年少之时,就文武全才,非常出众,与邓氏家族出生的邓禹一道,并称为“邓氏双璧”。
起初,邓氏家族的邓晨,娶了刘秀的二姐刘元以后,一直与舂陵刘氏家族的关系,十分亲密。
刘縯、刘秀等舂陵家族诸兄弟,首倡聚义,反抗新莽暴政。
柱天都部刘縯,率领舂陵汉兵,联合绿林军三部,进攻棘阳(新野东北)县城之时,邓奉不顾邓氏家族的诸位长辈的反对,跟随自己的叔父邓晨一道,率领邓氏家族的族人门客,一道起兵,投奔了柱天都部刘縯、刘秀兄弟,成为了复汉首倡者和功臣。
在昆阳之战中,邓奉追随自己的叔父邓晨,与北征军统帅成国上公王凤,以及太常偏将军刘秀等诸将一道,在昆阳城下,击败了大司空王寻、大司徒王邑统领的百万军队,并手刃令人闻风丧胆、身高一丈的新军垒尉巨无霸,勇冠三军。
邓奉不仅足智多谋,英勇善战,而且非常体恤自己部下的士卒,爱惜庶民百姓。
更始帝君臣到了西京长安之后,破虏将军邓奉,没有追随更始帝前往长安,而是留在了自己家乡新野,后来在与新野临近的育阳县(新野县东北),修筑营垒自保。
更始帝元年(公元23年)八月,刘秀以行大司马之职,奉命抚巡河北,担心自己的妻子阴丽华,遭到更始帝君臣的陷害。
于是,刘秀安排丽华的兄弟阴识、阴兴诸兄弟,带领自己的姊妹阴丽华等家人,回老家新野避难。
因为新野的豪族大姓邓氏家族,与阴氏家族等家族,是多年姻亲的缘故,丽华之兄阴识,于是带领妹妹阴丽华等家人,投奔邓氏家族的长房长孙邓奉,住在邓奉修建的营垒里。
阴氏家族亲人,受到了邓奉及其邓氏家族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最终阴识、阴丽华兄妹以及阴氏家族家人,得以在乱世之中,保全全家的性命。
刘秀在鄗县(今河北柏乡县北)称帝,复兴汉室以后,邓奉也陪同阴家兄妹等亲戚朋友,跟随侍中傅俊等人一道,前往东都洛阳,投奔了刘秀。
刘秀见邓奉统领邓氏家族亲戚朋友前来投奔,心里十分感动,于是下旨,任命邓奉,继续掌管自己的邓氏家族的宗族军队,后邓奉累功,升为了破虏将军,可以独立领军作战。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八月之时,董在宛城反叛洛阳汉朝廷,复阳县人,也起兵于杏聚,以声援董。
刘秀十分清楚宛城的重要性,急令大司马吴汉,担任讨伐董、许邯的汉军主将,扬化将军坚镡、右将军万脩等将领,担任副将,统领十多万汉军,驰援南阳平叛,准备收复南阳郡。
不想,此时董、许邯还未平定,又起波折。
不久,大司马吴汉,统领汉军扬化将军坚镡、右将军万脩等将领,顺利收复了南阳郡很多地方。
破虏将军邓奉,正好请假,从东都洛阳,回到自己的故乡新野县邓氏家族,去省亲扫墓。
破虏将军邓奉,亲眼看见大司马吴汉统领的汉军将士,残害自己的家乡新野等地官吏百姓的暴行,心中十分愤怒。
破虏将军邓奉,对自己家乡新野县的官吏百姓,遭受大司马吴汉军队的屠戮,深感痛苦,大为同情。
破虏将军邓奉,于是上书刘秀,控告大司马吴汉统领的汉军,残害南阳各地百姓的暴行。
刘秀十分信任大司马吴汉,对大司马吴汉,偏听偏信,坚信大司马吴汉所奏,对大司马吴汉军队的暴行,置若罔闻,熟视无睹。
破虏将军邓奉,见刘秀对汉军残害百姓暴行不闻不问,认为刘秀偏听偏信,处事不公,心里更加愤怒。
在暴怒之下,破虏将军邓奉,一怒而起,率领他自己的所统领的邓氏家族的宗族大军,结合乡民的队伍,对大司马吴汉统领的军队,进行攻击。
大司马吴汉,猝不及防,大败失利。
破虏将军邓奉,于是大破吴汉所率领的汉军,尽获大司马吴汉军队的辎重,屯据新野以北的淯阳县等堡寨驻守,对抗大司马吴汉。
闻听大司马吴汉,激怒破虏将军邓奉等南阳郡父老乡亲,遭受挫折,损失惨重,已经无力主持南阳郡大局,刘秀急忙下旨,将大司马吴汉调回。
不久,刘秀命令大司马吴汉,领军南下,讨伐楚黎王秦丰等其他割据势力,而让扬化将军坚镡,坚守自己的基地,独立对抗邓奉、董、许邯等多路叛军。
在暴怒之下,大败大司马吴汉统领的军队之后,破虏将军邓奉,才感到后悔。
眼见自己的反叛大错已经铸成,已经无可挽回,破虏将军邓奉,只好选择自保,于是索性与周边郡县的董、许邯等反叛武装和流民队伍结盟,一同对抗刘秀的讨伐。
双方一拍即合。
统领汉中流民军的延岑、统领南阳流民军的董、更始朝廷的残部将领、楚黎王秦丰,起兵于杏聚的复阳县人许邯等,也都同意,与破虏将军邓奉联合。
于是,几家反叛力量迅速联合起来,共同对抗东汉朝廷的大军。
一时之间,南阳郡的形势突变,刚刚收复不久的南阳郡及其所属的大多数县邑,乡聚,堡寨等,都落入破虏将军邓奉、董、许邯、延岑、秦丰等反叛力量的手中,重新成为了大汉朝廷的死对头。
刘秀腹背受敌,后方不稳,一时忧急万分。新兴的大汉王朝,又开始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
10
见一向信任忠诚的破虏将军邓奉,被大司马吴汉逼反,刘秀非常着急和生气。
刘秀没有想到,一招失误,全盘皆输,南阳郡的局势,会发生如此剧烈的变化。
此时,刘秀才对大司马吴汉,放纵自己的部属,残害百姓的暴虐行为,愤恨不已,但已经悔之晚矣。
一时之间,刘秀急火攻心,急与大臣将领,商议对策,收复南阳郡及其属县。
11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十一月,刘秀任命非常熟悉南阳局势而且多行仁义的廷尉大将军岑彭,担任征南大将军为主将,任命汉忠将军王常,为副将,一道出征南阳,务必尽快收复南阳。
征南大将军岑彭、汉忠将军王常,两位汉军主将,接受皇帝旨意,于是率领建义大将军朱祐,执金吾贾复,建威大将军耿弇,武威将军郭守,越骑将军刘宏,偏将军刘嘉、耿植等七位将领,并力讨伐盘踞南阳诸地的邓奉、董和许邯等反叛力量。
驻守淯阳县城的邓奉,与驻守堵乡(今河南方城县东六里)的董,以及驻守杏聚的许邯三人,互为犄角,相互照应。
而邓奉、董、许邯都是当地豪族大姓出生,三人的手下,都拥有忠心耿耿的家族武装,将士勇猛,兵精粮足。
汉军主将征南大将军岑彭,率领汉军八路大军,迅速进入了南阳郡境内,开始行动。
征南大将军岑彭,首先击破了杏聚,迫降了许邯,接着又挥师南下,进兵堵乡,前去围攻堵乡的董。
而邓奉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见堵乡的董被围,急率部属的一万余邓氏家族宗族将士,前去堵乡,拯救董。
董、邓奉统领的家族武装,都是南阳精兵。尤其是破虏将军邓奉的邓氏家族军队,久经沙场,更是勇不可挡,
征南大将军岑彭,率领的汉军,出师不利。两军刚一交战,汉军就接连失利。
汉军著名勇将执金吾贾复,被破虏将军邓奉击伤,而建义大将军朱祐,也被破虏将军邓奉俘虏。
建义大将军朱祐,与邓氏家族早有交往,尤其与邓奉的叔父邓晨,关系十分亲密。
破虏将军邓奉,优待建义大将军朱祐,并没有杀害朱祐。
征南大将军岑彭,遭受挫折,勃然大怒,于是率领汉军,继续进攻邓奉、董坚守的城池。
征南大将军岑彭,与邓奉、董的家族武装,展开了相持战,拉锯战,互有胜负。
连续几个月之久的时间,征南大将军岑彭统领的汉军,也没有能够攻下,邓奉、董叛军坚守的城池。
闻听南阳的叛乱,久久难以平定,刘秀忧心忡忡,愧悔不已,为自己放任部下将领,残害官吏百姓,以致引起邓奉等将领反叛的行为,深深地感到后悔。
而此时,祸不单行的惨剧再次发生。弘农郡失守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东都洛阳,刘秀闻讯,更加愁眉不展。
12
当初,建武二年(公元26年)九月之时,关中流民军的首领苏况等,就已经攻破了弘农郡(河南灵宝县),生获刘秀汉朝廷任命的弘农郡郡太守等地方官员。
苏况斩杀了弘农郡郡守等地方官员,气势更盛,于是统领流民大军,乘胜追击,向东逼近东都洛阳。
东都洛阳,人心浮动,刘秀更加地着急,忧虑万分。
13
为了挽救汉朝廷的颓势和危局,刘秀急命骠骑大将军景丹,率军向西,攻击关中流民军的首领苏况。
不料那时,骠骑大将军景丹,已经生了重病。
刘秀手下著名的大臣将领,都各有任用,不在身边,一时无人可使,不禁越发着急。
而骠骑大将军景丹,卓有威望,是刘秀最为信任的旧将。刘秀无计可施,只好叫骠骑大将军景丹,带病带兵,前去接领弘农郡郡事,平定弘农郡的叛贼。
夜晚,刘秀下旨,派人将骠骑大将军景丹,接入皇宫,告诫骠骑大将军景丹说道:
“爱卿啊:
如今苏况叛贼,已经迫近京师,形势十分危急。此次出战,关系大汉朝廷存亡,懈怠不得。
朕希望能够借助,将军你的威严,镇抚弘农郡。即使将军躺在病床上,只要能够镇守住弘农郡郡城,使苏况叛贼,有了后顾之忧,不敢轻举妄动,前来侵扰东都洛阳,这就足够了。”
骠骑大将军景丹,不敢推辞刘秀的任命,所以抱病,接受了刘秀的旨意。
骠骑大将军景丹接旨以后,立即率领自己的军队,前往弘农郡郡所,接事任职。
不想,仅仅过了十余日的时间,重病在身的骠骑大将军景丹,就突然在军中,逝世了。
刘秀见状,既悲伤又着急,只好下旨,改命征虏将军祭遵,担任征东汉军主将,率军出征,继续讨伐,关中流民军的首领苏况。
征虏将军祭遵,不愧为一代英杰,接任以后,指挥军队,对关中流民军的首领苏况的攻击,还算十分顺利。
征虏将军祭遵,率领汉军,一连制服了弘农郡、柏华(河南洛阳南)、蛮中(河南临汝县)等地的流民军,终于使弘农郡的局势,趋于稳定,京师洛阳的威胁,也很快解除。
新兴汉朝廷统治的中心区域,也没有受到苏况反击的太大影响。
得到征虏将军祭遵不断传来的好消息,刘秀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稍稍轻松了一些。
14
各地接二连三的反叛事件,终于惊醒了沉醉于胜利美梦之中的刘秀。刘秀对天下局势的研判,终于有了更加冷静清醒的认识。
每当朝会之上,刘秀常常当着文武大臣,痛心疾首地检讨自己的过失道:
“诸位爱卿:
各地反叛,风起云涌,难以平息,朕忧心忡忡。出现这些乱局,都怪朕头脑发热,太骄傲自满,自以为是,以至于疏忽大意、头脑不清造成的恶果啊!
如今,反叛风起云涌,终于让朕的头脑,开始清醒。朕开始明白,当前局势的危险和严峻,非同一班,如今,天下还远远没有达到,所谓的天下太平。
现在这个时候,根本就不是我们大汉君臣,可以高枕无忧,享受安乐之时。
想起西部关中一带,赤眉大军等诸多割据势力,对大汉的威胁,朕就如坐针毡,如芒刺在背。
我们君臣,怎么能够,沉浸于一系列胜利的喜悦中,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呢?”
刘秀终于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了新兴汉朝廷潜藏的种种危机,警示文武大臣说道。
“陛下英明!臣等谨领陛下的教诲。”见群臣对自己的看法并无异议,赞同自己对形势的分析,刘秀稍稍放心。
于是,刘秀开始与文武大臣,酝酿和商讨,消灭汉朝廷最大的劲敌赤眉流民军的伟大计划。
15
当初,赤眉大汉的流民大军,从西京长安撤出以后,继续向北流窜,一路抢劫,最终到了安定郡(甘肃省固原市),北地郡(甘肃省环县)一带。
赤眉汉朝廷龙头大哥御史大夫樊崇、大司徒徐宣等,打算避开东都洛阳刘秀汉军的阻截,率军继续向北逃窜,然后绕道向东,回到自己的东方老家山东琅琊郡。
为了达到这样的战略目标,御史大夫樊崇、大司徒徐宣等,统领赤眉流民大军,继续向陇县(甘肃清水县)一带进军。
赤眉军拥有百万之众,军队十分庞大,每日的消耗甚多,而又没有郡县赋税、粮食、兵员的补充,主要依靠赤眉军将士,抢掠官府百姓的粮食、财物等,来维持将士们的供应。
御史大夫樊崇、大司徒徐宣等赤眉军首领,心里都非常清楚,如此下去,恐怕难以为继。
于是,赤眉汉朝廷君臣决定,进攻陇县,夺取陇县贮存的粮草等,来维持百万赤眉部众的供应。
建武二年(公元26年)九月之时,已经到了寒意降临的秋季,赤眉军主力,开始进攻陇县。
陇县是西州的屏障。
西州(甘肃省东部)上将军(最高统帅)隗嚣,闻听赤眉百万大军,迫近自己的地盘西州,准备进攻陇县,掠夺陇县财物,深受赤眉军威胁,决心奋力反击,赤眉军的侵扰。
西州上将军隗嚣,于是立即做出强烈反应。
西州上将军隗嚣,派遣部下得力的大将杨广等西州将领,率领精锐的西州将士,在陇县一带,严阵以待,迎击敌人。
御史大夫樊崇、大司徒徐宣等赤眉军首领,一向顺风顺水,没有料到西州上将军隗嚣的强烈反应。
结果,两军在陇县城外交战,赤眉军队猝不及防,没有防备西州上将军隗嚣的反击,顿时大败。
西州上将军隗嚣部下大将杨广,得势不饶人,率领西州军,乘胜追击赤眉军部众。
大将杨广,在乌氏(甘肃平凉县西南)、泾阳(甘肃平凉县)一带,再度大破,饥饿疲惫的赤眉军队。
16
赤眉汉朝廷军队,遭受西州上将军隗嚣部下大将杨广的沉重打击,损失惨重,士气顿时受挫。
赤眉军部众,再也不敢向西攻击西州上将军隗嚣的军队,以免遭受更加严重的损失了。
赤眉汉朝廷御史大夫樊崇、大司徒徐宣等大臣将领,见前行不利,只好另寻出路。
于是,赤眉汉军只好在赤眉军御史大夫樊崇、大司徒徐宣等首领带领下开始回军,重新回到阳城以及陇县附近的番须一带游弋游击,以便寻找机会,掠夺一些粮草财物,然后再夺得东归之路,寻找脱困的机会。
此时,赤眉汉朝廷大军的鸿运和福气,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开始遭遇,祸不单行的困境。
与西州上将军隗嚣的战事失利不说,赤眉大军行进到阳城、番须一带之时,又遭遇了寒潮袭击。
那时候,天气突变,气温骤降。赤眉军主力部队将士,又遭遇到了一场漫天大雪。
赤眉军行军途中,所经过的山谷,在寒潮袭击之下,一夜之间,都被漫天大雪填平。
赤眉军的部属将士,大多携带家眷从军,衣物准备不足,很多人身着夏装,没有冬装,都被活活冻死。
无法可想,赤眉军大统领御史大夫樊崇、宰相徐宣等,见赤眉大军前行不利,于是只好决定,率军再次返回,大军掉头向南、向东,方向撤退,寻找脱困机会。
赤眉部众连招浩劫,出师不利。
随军法术师刘文,不断举行祭祀仪式,祭祀城阳王刘章等天地神灵,乞求天帝众神的保佑,祈求着天地神灵,能够继续庇护赤眉部众,让赤眉部众,能够携带抢掠的财物,一帆风顺地回到他们的山东老家琅琊郡去过上富家翁的日子。
然而,法术师刘文的表演,已经无济于事。
各堡寨城邑,见赤眉军大军,突然返回,大都惊恐不安,加紧防备,不出作战,牢牢坚守自己的堡寨营垒,防止赤眉军队的抢劫和进攻。
赤眉大军,见抢劫堡寨营垒不成,为了维持大军的生计,赤眉首脑御史大夫樊崇等,只好用和平方式,去解决急迫的粮食供应问题。
御史大夫樊崇等,命令赤眉军部属,用劫掠得到的金银珠宝等财物,同临近的堡寨营垒进行协商,换购堡寨营垒的粮食,以解除饥饿对赤眉军部众的威胁。
见赤眉军屈服,堡寨营垒同意,与赤眉军公平交易。赤眉军得到堡寨营垒的粮食接济,得以维持前行,向西京长安挺进。
17
不久,赤眉大军主力,路过了西京长安附近的汉朝廷皇陵的所在地。
赤眉汉朝廷御史大夫樊崇等赤眉军大臣将领,知道汉室皇陵,陪葬十分丰富,下令盗掘,皇陵里的金银财宝。
为了获得陪葬的金银珠宝,来换取大军急需的粮食等物质,赤眉汉朝廷大臣将领,动员部下将士,大肆发掘,汉朝廷皇帝们的坟墓,挖掘墓葬的物品,窃取墓中的宝物。
得到御史大夫樊崇等赤眉军大臣将领命令,数十万赤眉军将士,立即行动了起来。
赤眉军将士发掘的墓葬里的尸体,凡有玉匣用来装殓遗体的帝王妃嫔,大都像活的一样。
赤眉军将士们,看见身穿金缕玉衣的皇帝及皇族的尸体,死去多年以后,一个个居然还是那么栩栩如生,都非常惊异。
高祖皇帝妻子吕雉的墓葬,也难以幸免,也被赤眉大军将士强行发掘,挖掘一空。
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怒,赤眉军士卒,多行污秽之事。
挖掘完汉朝廷皇陵的宝藏以后,御史大夫樊崇,统领赤眉大军,继续向南、向东进军,准备返回西京长安。
然后,掠夺粮食财物之后,另寻新的路径,继续向东边撤离,力求尽快回到自己的老家琅琊郡。
18
在西京长安驻守的西征军主将大司徒邓禹,得知赤眉军百万大军回军,准备返回西京长安的消息,非常担忧,急派大军,主动拦截赤眉大军,阻止赤眉军回到长安。
汉军、赤眉两军,在长安以西,陇县东北部的郁夷一带,展开了一场大决战。
赤眉汉朝廷御史大夫樊崇等赤眉将领,见赤眉军百万将士的归路,被大司徒邓禹的汉军堵住,很是着急与愤怒。
于是,赤眉汉朝廷御史大夫樊崇等大统领,指挥赤眉军将士,奋起反攻,决心破釜沉舟,与大司徒邓禹,拼死一战,展开一场激战,杀开一条血路。
赤眉将士欲死里求生,大都以一当十,勇不可挡,大司徒邓禹指挥的汉军,寡不敌众,一时大败。
这时,原汉中王刘嘉部下的将领武安王延岑等,见大司徒邓禹不利,这时也趁火打劫,准备率军袭击,大司徒邓禹统领的汉军,希望夺取西京长安。
大司徒邓禹,多面受敌,局势十分不利。
大司徒邓禹,只好调转自己进攻的主要方向,率兵与武安王延岑,大战于蓝田。
结果,大司徒邓禹的大军,损失惨重,进攻不利,也不能够取胜,无法战胜武安王延岑。
几场激战下来,大司徒邓禹的大军统领的汉军,败多胜少,局势对汉军更加不利。
大司徒邓禹,见势不妙,知道凭借自己军力,根本不能够与赤眉军和武安王延岑硬拼,只好率领自己的汉军,急行撤出西京长安,逃往长安以北的云阳(陕西淳化县)县等地驻扎,暂避赤眉军和武安王延岑的进攻。
京师长安,再次陷落,再遭浩劫,落入了赤眉汉朝廷大军和武安王延岑等割据势力的手里。
于是,为了西京长安归属,赤眉汉朝廷大军和汉中王刘嘉属下大将武安王延岑,两虎开始相争。
19
当初建武二年(公元26年)年初,武安王延岑,与汉中王刘嘉争夺汉中。汉中王刘嘉失利,被迫败退。
后来,汉中王刘嘉,与玄汉大将军李宝联合,希望夺回自己的首府南郑,于是再次率军,向武安王延岑发动进攻。
恰在此时,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派大将侯丹率军北上夺取南郑,最终控制了汉中全境。
汉中王刘嘉,于是率军攻击大将侯丹,希望收复首府南郑。不幸,汉中王刘嘉再次失利,只好驻扎河池、下辨二地。
刘嘉收复南郑,未能够成功,于是转而攻击,反叛的流民军首领武安王延岑。
这一次,胜利的天平,终于倒向了刘嘉。武安王延岑大败,被迫北逃,取道散关,逃向陈仓(宝鸡市)。
汉中王刘嘉与宰相李宝紧追不舍,在陈仓再次击败武安王延岑。武安王延岑,走投无路,只好重新归顺汉中王刘嘉。
于是,汉中王刘嘉,驻军陈仓,对重新占领西京长安的赤眉军虎视眈眈,准备等待时机,觊觎夺取长安城。
与此同时,为了夺取一条回家的生路,赤眉汉朝廷大军,也在四处征战,掠夺长安三辅的粮食财物,寻找自己的东归之路。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八月,赤眉汉朝廷御史大夫樊崇等将领,又派出以前归降赤眉军的原绿林平林兵首领穰王廖湛等绿林将领,率领赤眉军、绿林军联军,将士十八万人,进攻驻军长安以北的汉中王刘嘉与宰相李宝。
穰王廖湛统领的赤眉军,与汉中王刘嘉两军,在陈仓谷口一带遭遇,当即展开了一场大决战。
汉中王刘嘉,勇不可当,大破赤眉、绿林联军,又杀赤眉、绿林联军将士十余万人。
汉中王刘嘉与部将宰相李宝、武安王延岑,亲身上阵,当场斩杀了赤眉大将,原绿林平林兵首领穰王廖湛等将领。
自此以后,原绿林军三部的著名将领,除王常、马武等将领,顺应形势,归降刘秀以外,几乎全部死于非命,死亡殆尽。
汉中王刘嘉与部下宰相李宝、武安王延岑,趁着战胜绿林叛将平林兵首领穰王廖湛之威,开始谋划更大的策略。
于是,汉中王刘嘉,分兵两路,命令宰相李宝、武安王延岑,屯驻右扶风郡,屯扎在杜陵(长安东北),关注赤眉军形势,伺机夺取西京长安。
汉中王刘嘉,则率领自己的嫡系部队抵达云阳附近,企图夺取大司徒邓禹的汉军粮草,以维持自己,数十万大军的生计。
20
得知汉中王刘嘉,亲自率军,准备入侵自己的基地云阳的消息,大司徒邓禹,大为不安,心里非常担心。
大司徒邓禹,多次遭受赤眉军和武安王延岑等部割据势力的袭击,损失非常惨重。
如今,见汉中王刘嘉,率军前来进攻基地云阳,大司徒邓禹,更加忧心忡忡,不知道如何应对为好。
到了此时,大司徒邓禹统领的西征军,处境更加艰难,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21
而赤眉汉朝廷御史大夫樊崇等赤眉军首领,也对汉中王刘嘉的辎重粮草,垂涎欲滴,欲击败汉中王刘嘉,据为己有。
建武二年(公元26年)九月,御史大夫樊崇,再次派遣部下大将左大司马逄安等赤眉军将领,率领十余万人,进击汉中王刘嘉等更始帝残余势力,准备夺取汉中王刘嘉的辎重粮草。
汉中王刘嘉,急忙命令驻军杜陵的宰相李宝、武安王延岑,率军反击左大司马逄安等赤眉军将领。
宰相李宝、武安王延岑,先与逄安交战不利,死伤数万人,宰相李宝也归降逄安。
后李宝秘密派人,与武安王延岑约定,里应外合,袭击赤眉军。武安王延岑,于是反身再战,趁机反攻左大司马逄安统领的赤眉军。
左大司马逄安毫不畏惧,统领赤眉军,倾营而出,反攻武安王延岑。
逄安指挥饥饿疲惫的赤眉部众,准备回营歇息之时,李宝已经在大营中插满白旗,赤眉军部众见此恐慌不安,转身而走。
李宝、武安王延岑趁机攻击,杀赤眉部众十余万人。
此战,赤眉军的损失,非常惨重,死伤十余万人。左大司马逄安,统领赤眉军溃兵数千人,退回西京长安。
连胜之后,武安王延岑,又恢复了元气,不久又再次背叛了汉中王刘嘉。汉中王刘嘉的实力,由盛转弱
宰相李宝见武安王延岑叛离,局势不利,无力独立支撑,于是率军前往云阳,与汉中王刘嘉回合。
22
大司徒邓禹,见左大司马逄安等赤眉军将领与汉中王两虎相争,默然大喜。
于是,大司徒邓禹,趁赤眉汉朝廷左大司马逄安,率领赤眉军,全力以赴,出击汉中王刘嘉部将宰相李宝、武安王延岑,西京长安空虚的大好机会,再次率军,奇袭西京长安,试图收复,已经被赤眉军占领的西京。
不想,大司徒邓禹,棋差一招,再次功亏一篑。
此时,赤眉汉朝廷御史大夫樊崇等大臣将领,也意识到了西京长安的重要性。
见赤眉军与汉中王刘嘉部将宰相李宝、武安王延岑决战,赤眉汉朝廷御史大夫樊崇、大司徒徐宣等,于是命令大将右大司马谢禄,领兵接应支援赤眉左大司马逄安,支援驻守西京长安的赤眉守军。
大司徒邓禹,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赤眉军的及时增援。
于是,大司徒邓禹的西征军,遭遇了右大司马谢禄统领的赤眉军主力军队的猛烈反击。
大司徒邓禹寡不敌众,统领的汉军,再次失败。大司徒邓禹,只好再次率军,撤出京师长安,回到自己的云阳县基地,避开赤眉军的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