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三十二回 云台画像奖功臣 不忘殊勋勉后人

第三十二回 云台画像奖功臣 不忘殊勋勉后人

长久以来,刘庄一直十分敬羡、怀念父皇等先辈们,当年创立的丰功伟绩。

刘庄决心褒扬,当年那些协助父皇,兴复汉室,为中兴汉室,建立赫赫功绩的功臣宿将,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不忘祖先,创业的艰难和贡献。

于是,在永平三年(公元60年)二月之时,刘庄专门下旨,命令宫廷画师们,在洛阳南宫的云台之上,画出了中兴二十八位功臣宿将的肖像,用以彰显和褒扬,功臣宿将们,为复兴汉室,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建立的赫赫功勋。

到了如今,永平三年(公元60年)年末,二十八位功臣宿将的画像绘制,终于大功告成。

刘庄得到有司报告,非常喜悦,于是统领文武大臣,亲临洛阳南宫的云台,观看云台之上,已经绘制完好的,中兴汉室的二十八位功臣宿将的肖像。

刘庄君臣,次第而入,依次观看,看见中兴二十八位功臣宿将,栩栩如生的肖像,想起他们当年,立下的赫赫功勋,无不感动涕零,赞美仰慕不已。

太傅、高密侯邓禹,居于第一位。

当初,刘秀以行大司马(代理大司马)身份,抚巡河北之时,部属侍从,只有二百人左右,人单力薄,羽翼不成,前途难测。

邓禹不顾乱世动荡,盗贼横生,刘秀前途难测的危险,单人匹马,追上刘秀,与大司马主簿冯异等人一道,为刘秀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为刘秀的最终崛起,复兴汉室,谋划甚多,贡献很大。

父皇驾崩,刘庄即位之初,皇帝的地位不稳,面临的挑战无数,可谓危机四伏,如履薄冰,急需德高望重的功臣宿将,拥戴支持,维持朝廷的稳定和新君的权威。

而高密侯邓禹,作为足智多谋,曾经帮助刘秀中兴汉室的首要功臣,临危受命,率先服从,新君的领导,忠心耿耿地效忠刘庄,对稳定汉朝廷朝政,出谋划策颇多。

刘庄十分感激高密侯邓禹的全力支持,特地下旨,拜邓禹,为太傅,给予邓禹,进见东向的特殊礼遇,甚见尊宠。

后来,高密侯邓禹生病,刘庄以皇帝之尊,数次大驾光临邓氏家族府邸,为太傅邓禹探病,宠爱厚重,并任命邓禹的两个儿子,担任郎官。

永平元年(公元58年),五十七岁的太傅邓禹去世,谥号为高密“元侯”。

邓氏家族与东汉王朝皇室共始终,数代子孙,享受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不尽。

大司马、广平侯吴汉,居于第二位。

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之时,前大司马吴汉,突然生了重病,一时之间,病情十分沉重,势将不起。

刘秀得到报告,非常着急哀伤,亲乘车驾,光临前大司马吴汉的宅邸,询问吴汉,有什么后事,需要交代。

吴汉对皇帝大驾光临,探望自己病情,十分感激,当即涕泣交流地对刘秀说道:

“陛下:

臣一向粗俗愚钝,从来没有,什么过人的见识。惟愿陛下,要谨慎地对待违法犯罪之人,谨慎地赦免天下罪人,以免罪人,再次作奸犯科,残害百姓,危害国家安宁。”

刘秀十分欣赏吴汉的公而忘私,在病重之时,依然不忘国事。刘秀当即大声赞扬大司马吴汉说道:

“大司马竭尽忠诚,病重也不忘忧国,可谓前无古人,亘古未见。朕聆听大司马教诲,一定会牢记大司马的谏言。”

大司马吴汉,戎马一生,性格严厉残暴,善于治军,很有文韬武略,军功第一,带兵抚民,与征南大将军岑彭,征西大将军冯异,建议大将军朱祐等多行仁义,截然不同。

吴汉常常放纵自己的部属士卒,烧杀抢掠,荼毒生灵,屠杀官吏士大夫,残害百姓,而为人所憎恨。

破虏将军邓奉,就是被吴汉所逼反叛,屠杀成都已降军民,更是罄竹难书,罪恶昭著。

虽然大司马广平侯吴汉,生性冷酷无情,为人残暴不仁,嗜杀成性,而又贪婪无度,喜欢掠夺财富,但因为一直不改初心,以效忠君王,驯服顺从为上,因此深受刘秀信任,长期担任权高位重的大司马一职,执掌军事,经常统领军队出征四方,功勋卓著,也没有遭到君王忌恨。

刘秀十分欣赏,吴汉的军事才干和耿耿忠心,经常称颂吴汉忠诚能干,吴汉终于得以善终,老死床笫。

等到大司马吴汉去世,刘秀下诏,悼念安葬吴汉,特意征发北军五校、轻车、介士等将士,为前大司马吴汉送葬。葬礼的礼仪和规格,就如同当初,汉宣帝安葬大将军霍光的先例。

刘秀赐吴汉的谥号,为广平“忠侯”。

左将军、胶东侯贾复,居于第三位。

胶东侯贾复的显赫排位,在贾复生前死后,都备受非议。实际上,贾复并没有多少,独当一面的赫赫战功,完全是凭借护卫亲近刘秀,与刘秀的密切关系,而超越于征西大将军冯异等文韬武略的杰出将领之上,居于显赫位置。

早年年青之时,胶东侯贾复,就与刘縯、刘秀诸兄弟,相识相交,感情深厚。

贾复在河北投奔刘秀以后,也主要是侍卫在刘秀的身边,帮助刘秀出谋划策,协助处理军务政务,独当一面的机会很少。

但刘秀非常欣赏,贾复的忠诚听话、和他的才智与和本领,给予贾复的赏赐,非常丰厚。

建武十三年,贾复定封为胶东侯,食郁秩县、壮武县、下密县、即墨县、梃县、观阳县,总共六县之多。

那时候,功臣列侯中,惟有高密侯邓禹、固始侯李通、胶东侯贾复三侯,得以享受封赏丰厚的殊荣,并能够与公卿大臣一道,参议国家大事的决策,恩遇甚厚。

建武三十一年(55年)左将军、胶东侯贾复病卒,谥号为胶东“刚侯”。

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居于第四位。

好畤侯耿弇,号称“韩信第二”,当然是以军功见长。其主要战功,就是平定齐王张布,收复齐地。

好畤侯耿弇的第一大贡献,就是给抚巡河北,但兵微将寡、处境不利的大司马刘秀,招来了闻名天下的上谷突骑;第二大贡献,就是平定齐王张布,荡平齐地。

建武十三年(37年),刘秀下旨,增加好畤侯耿弇的封邑,令耿弇交回建威大将军的印绶,以列侯奉朝请。当时,耿弇还非常年青,只有三十四岁,可谓年富力强。

国家遇有疑难,刘秀仍然下旨,召好畤侯耿弇等功臣宿将,入朝咨询筹画,甚见倚重。

永平元年(公元58年),好畤侯耿弇,和高密侯邓禹,同一年病逝,死时年仅五十五岁,谥号好畤“烈侯”。

后世之人,称颂东汉王朝的著名文臣武将,常将高密侯邓禹和好畤侯耿弇并列。

执金吾、雍奴侯寇恂,居于第五位。

雍奴侯寇恂,被称为刘秀的萧何。雍奴侯寇恂,明习经术,德行高尚,以治理地方,保障前线供应见长,朝廷倚重,闻名遐迩。

雍奴侯寇恂,一生戎马,文韬武略具备。

起初,寇恂担任最为重要的河内郡郡守。寇恂奋其智勇,为刘秀坚守河内郡等基地,保障前线供应,是刘秀最可靠的后勤部长。

如同萧何当初镇守关中一样,寇恂也成为了刘秀的坚强后盾,把河内郡建设成为了,刘秀最稳固、最可靠的后方基地,完美保证了前线征讨的需要,为复兴汉室,建立了赫赫功勋。

雍奴侯寇恂,与大司马吴汉的贪财残忍,冷酷无情,荼毒生灵,大大不同。

雍奴侯寇恂,不贪钱财,爱惜自己的官吏部属和百姓士大夫,自己所得的俸禄,却往往用来,厚施亲友故旧和从征的将士。

寇恂崇尚,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常常将自己的赏赐,分给自己的部属士大夫,并诚恳亲切地对自己的属下说道:

“诸君:

我是靠士大夫的美好名声,陛下的信任和宠爱,大家齐心协力的帮助和辅佐,才达到如今的高位的。

我怎么可以,自以为功,忘记诸君的贡献,独享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呢?”

部属分享赏赐,心里十分感激,愿效死命。

寇恂长期治理地方,治民有方,威望素著,常常屈己为国,非常顾全大局。

当时,无论是刘秀本人、朝廷同僚士大夫,还是属下的官吏百姓,无不景仰,寇恂的胸襟开阔,大公无私。

官吏百姓士大夫们,都一致认为,寇恂有长者之风,具有宰相的器度胸怀和才能。

无奈好人命不长,同征西大将军冯异一样,执金吾、雍奴侯寇恂,也死得很早,没有能够,成为汉朝廷宰相。

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执金吾、雍奴侯寇恂,因病去世,谥号雍奴“威侯”。

征南大将军、舞阳侯岑彭,居于第六位。

舞阳侯岑彭,文韬武略俱备,善于以仁义为号召,收复人心,能够独当一面,建立赫赫功勋。

自从归降大司徒刘縯帐下以后,岑彭就对刘縯、刘秀诸兄弟,敬佩不已,跟随刘縯、刘秀诸兄弟,建立了不少功劳。

舞阳侯岑彭,一生的贡献颇多,主要的就是和平收复东都洛阳和率军讨伐成家帝国。

讨伐西蜀的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之时,征南大将军岑彭,首破荆门,长驱武阳,持军整齐,秋豪无犯,百姓拥戴。汉军所到之处,无不望风归顺。

邛谷王任贵,闻听征南大将军岑彭的仁义和威望信用,遣使从数千里外,归降汉朝廷。

邛谷王任贵的使者,到达汉朝廷东都洛阳之时,征南大将军岑彭,已在军营,被成家帝国刺客刺死。

刘秀下旨,把邛谷王任贵,贡献给朝廷的礼物,统统都赐给了征南大将军岑彭的家属,赐岑彭的谥号,为舞阳“壮侯”,其子岑遵,继承父亲岑彭的舞阳侯爵位。

巴蜀之人,哀怜舞阳侯岑彭,多行仁义,不幸遇害,给舞阳侯岑彭,在武阳立庙,岁时祭祀。

舞阳侯岑彭的仁义爱民,大度慈爱,与大司马吴汉的暴虐成性,杀人如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征西大将军、夏阳侯冯异,居于第七位。

只因夏阳侯冯异,英年早逝,所以,其才干学识和功劳贡献,受到了埋没,实际上冯异的排位,有严重低估的嫌疑。

冯异原来是新莽郡县官吏,很早就在颍川郡父城县追随刘秀,是刘秀最忠心,最能干,最足智多谋的谋臣和武将,为刘秀的崛起,复兴汉室,居功甚伟。

冯异出谋划策、运筹帷幄的贡献,足以与高密侯邓禹相比,尤其是在刘秀草创,犹豫不决,彷徨不安之时。而其战功,主要在于驱赶赤眉军,剪除关中诸豪,收复镇守关中。

建武十年(公元34年)夏,征西大将军冯异,与诸将一道,齐攻落门。

落门尚未攻克,冯异突然病发,在军营中去世,真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秀十分哀痛,赐冯异谥号,夏阳“节侯”。冯异的长子冯彰,嗣位夏阳侯。

征西大将军冯异,与高密侯邓禹、征南大将军岑彭、建义大将军朱祐、征虏将军、颍阳侯祭遵、执金吾寇恂等人,是刘秀部下,少有的爱惜民生、而又智勇双全的佐命虎臣。

征西大将军冯异,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常为大军先驱,冲锋陷阵,立下殊勋。

征西大将军冯异,又善用谋略,料敌决胜。与邓禹一样,冯异不仅仅能领兵打仗,还常常为刘秀,出谋划策,制定战略方针和兴邦之策。

冯异不仅治军严明,也非常关心民生疾苦。刘秀中兴创业,冯异功劳至巨。

征西大将军冯异,为人谦退低调,从不居功自傲,号称“大树将军”,终为一代良将。

不幸,征西大将军冯异,英年早逝,其赫赫光辉,也随之泯灭,令人十分感叹惋惜。

建义大将军、鬲侯朱祐,居于第八位。

鬲侯朱祐,讲究仁义信用,重然诺,爱惜百姓士大夫,是刘秀部下典型的以仁义治军理民的杰出士大夫代表。

当初,刘秀求学长安之时,朱祐也正好在长安太学学习,学问很好,比刘秀还有名气,称之为大师兄。

刘秀常常去拜访,自己的这个同乡和师长朱祐,向朱祐请教学问,尊称朱祐,为“大师兄”。

那时,朱祐在太学之中,学习十分勤苦,学问非常渊博,在太学诸生中,赫赫有名。

朱祐常常与太学诸生,探讨学问,甚至亲自讲解,典籍中的疑难问题,受到了俨然太学博士一般的尊敬和礼遇。

刘秀作为一个破落的贵族子弟,宗室的远属旁支,刚到太学,初来乍到,人地生疏。

朱祐虽然早就认识了舂陵刘縯、刘秀诸兄弟,但对刘秀不甚了解,当时并不看好刘秀。

下学以后,朱祐常常抛下刘秀,不理不睬,自顾自地先行回到自己的讲舍,为太学诸生,讲解典籍中的疑难问题。刘秀对此,很有些耿耿于怀。

后来,刘秀称帝以后,一次车驾,临幸朱祐家饮宴。刘秀一边与众臣宴乐,一边大笑着,与朱祐开玩笑说道:

“大师兄啊:

今天,你这个主人家,还能够像当初一样,丢下朕,独自跑去,给别人演讲吗?”

朱祐的表情,稍稍有些尴尬,也跟着哈哈大笑了起来,十分坦然地对刘秀说道:

“陛下早已经龙飞九天,一鸣惊人,非同昔日,今非昔比。臣这个主人,岂敢怠慢呢?”

因为早年,对刘秀有旧恩,而其本身,学问修养也很高,而又多行仁义,善于治民,贡献颇大的缘故,朱祐受到了刘秀的敬重和推崇,数蒙刘秀的赏赐。

建武二十四年(48年),鬲侯朱祐病卒。

其时,朱祐的嫡长子早逝。刘秀下旨,额外开恩,由朱祐的庶长子朱商,继承了父亲朱祐的鬲侯爵位。

10

征虏将军、颍阳侯祭遵,居于第九位。

祭遵早年,担任大司马刘秀部下的刺奸大将军,负责整顿军法,约束部众。

祭遵竭诚奉公,尽忠为国,秉公之法,不畏权势,整肃军纪,深得刘秀的赞誉和信任。

祭遵一生,戎马倥偬,可谓纵横南北,屡立殊勋。

祭遵北平渔阳,西拒陇蜀;先登坻上,谋取略阳。其时,汉军败绩,众兵皆退,祭遵独自坚守。

祭遵带兵有方,善于制御士心,不越法度,而且秋毫无犯,以爱护百姓,礼敬士大夫见长。驻军之时,所在地方的官吏百姓,不知有军队驻扎。

建武九年(33年),征虏将军祭遵病,最终死于征讨隗嚣的军中。

刘秀闻讯,十分悲痛。至葬,刘秀车驾复临,赠以将军、侯爵印绶,朱轮容车,介士军陈,为祭遵送葬,赐祭遵谥号,叫做颍阳“成侯”。

祭遵丧礼成,刘秀复亲以太牢祭祀,如汉宣帝临霍光故事,并下诏大长秋、谒者、河南尹,护丧事,死极尊荣。

11

骠骑大将军、栎阳侯景丹,居于第十位。

骠骑大将军景丹,在大破五校等部流民军中,显示出了他的杰出的军事才能,一战成名。

骠骑大将军景丹,连年征战,不肯休息,致使身体很差,但景丹不下火线,依然坚持征战,一心一意,为国家效力。

建武二年(26年),弘农郡盗贼苏况,在弘农郡作乱,侵害官府百姓。

而骠骑大将军景丹,卓有威信,民心归附。

于是,骠骑大将军景丹,奉刘秀之命,带病作战,镇抚地方,最终,病死于军中,为复兴汉室,鞠躬尽瘁。

骠骑大将军景丹的儿子景尚,继承了父亲景丹的爵位栎阳侯,后徙封为,余吾侯。

12

虎牙大将军、安平侯盖延,居于第十一位。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虎牙大将军盖延,与中郎将来歙一道,进攻西州上将军隗嚣驻守的河池,未克,因病而还。

不久,盖延担任左冯翊郡太守,所担任的虎牙大将军一职,依然保持。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刘秀增封虎牙大将军盖延的封邑,达到了定食一万户之多。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虎牙大将军盖延,薨于左冯翊郡太守位上,儿子盖扶,继承父亲盖延,安平侯的爵位。

13

卫尉、安成侯铫期,居于第十二位。

安成侯铫期,高大魁梧,威风凛凛,同冯异等人一样,是最先在颍川郡一带,追随刘秀创业的著名部将之一,开始主要是护卫在刘秀身边,保护刘秀为主,很少独当一面。

实际上,铫期文武双全,尤其善于治理地方。建武五年(公元29年),魏郡发生叛乱,刘秀调铫期,任职魏郡太守,镇守河北著名大郡魏郡。

铫期没有辜负刘秀信任。在铫期的治理下,魏郡局势,很快就基本稳定下来,刘秀非常赞赏。

不久,刘秀也驾临魏郡,见魏郡安定,就调铫期回朝廷,担任太中大夫之职。铫期遂跟随刘秀,重新回到了东京洛阳任职。

后来,刘秀又调升太中大夫铫期,担任管辖宫廷禁卫军的卫尉卿一职。

铫期重于信义,自为将领,有所降下,未尝虏掠,其在朝廷,也忧国爱主,其有不得于心,必犯颜谏诤。

建武十年(公元34年),卫尉铫期病故,刘秀亲临铫期家里,为铫期治丧,赐铫期谥号,为安成“忠侯”。

14

东郡太守、东光侯耿纯,居于第十三位。

耿纯是河北著名的豪族大姓,仕宦之家出生,久闻刘縯、刘秀诸舂陵兄弟的美名。

闻听大司马刘秀,抚巡河北,耿纯遂率领自己的宗族部属,追随刘秀,不改初心。

在配合征伐各地,以及后来,平定真定王刘杨兄弟,意图反叛的图谋,耿纯出力很多,贡献很大。

建武六年(公元30年),刘秀改封耿纯,为东光侯。

建武八年(公元32年),东郡、济阴郡一带,爆发民变。刘秀下旨,派耿纯前往,安抚镇压。

由于耿纯素有威望,耿纯一到,流民军就迅速归顺消散,很快平定了东郡动乱,刘秀遂任命耿纯,为东郡太守。

耿纯在东郡太守任上数年,深得东郡民心,东郡官吏白姓,无不心悦诚服。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耿纯病逝于东郡太守任上,谥号东光“成侯”,其子耿阜嗣侯。

15

捕虏将军、扬虚侯马武,居于第十四位。

扬虚侯马武,最早出身于绿林军,是绿林三部大首领王匡、王凤兄弟部属的新市兵将领。

邯郸刘子舆崛起河北,振威将军马武,与尚书令谢躬等玄汉将领一道,共攻刘子舆。刘秀一见马武,十分欣赏,欲说服马武,归顺自己,没有成功。

萧王刘秀,在河北射犬攻灭玄汉朝廷的尚书令谢躬之后,马武见大祸临头,立即单骑前往刘秀射犬营地,归顺了刘秀。

扬虚侯马武,是刘秀部下的中兴二十八将中,最后一个去世的大功臣。

刘庄画像之时的永平三年(公元60年),扬虚侯马武,依然健在,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中,唯一一个,见到自己尊容,被画于功臣阁的刘秀宿将。

永平四年(公元61年),扬虚侯马武去世。儿子马檀,嗣位扬虚侯。

16

中山郡太守、全椒侯马成,居于第十五位。

全椒侯马成,守成持重,善于治理地方,防守城池,是东汉王朝著名的戍边将领。

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马成奉命,在北方常山郡、中山郡一带屯田,镇守北边。

后来,马成又代骠骑大将军杜茂戍边。马成上任守边以后,立即开始,整治边防。

自西河至渭桥,由河上至安邑,从太原到井陉,从中山郡到邺郡,马成皆建造坚固的工事,修筑烽火台,并每十里,设一守望。

马成戍边视事六年,保障了汉朝廷边塞的安宁。

刘秀认为马成,守边有功,勤劳功高,而北方寒冷,环境恶劣,征还京师任职。

那时,边民上书朝廷,请示让马成,回到原来的防地驻守,刘秀同意。

于是,马成奉命,复回屯田守边。直到北方太平无事,马成才重新调回,任中山郡太守。

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定封马成,为全椒侯,回居自己的封地。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全椒侯马成去世。马成的儿子马卫,嗣位全椒侯。

马卫卒,马卫的儿子马香,嗣位全椒侯,后来,马香徙封为棘陵侯。

17

河南尹、阜成侯王梁,居于第十六位。

建武三年(公元27年)春,王梁奉命,转击五校流民,追至信都、赵国,击破五校流民军,悉平诸屯聚。

建武三年(公元27年)冬季,刘秀遣使者持节,拜王梁,为前将军。

建武四年(公元28年)春,前将军王梁,击肥城、文阳,攻拔城池。

不久,前将军王梁,与骠骑大将军杜茂一道,击佼缰、苏茂,于楚、沛间,拔大梁、啮桑等城池。

而捕虏将军马武、偏将军王霸等,亦分道并进,一年余时间,各地悉平定。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前将军王梁,跟从皇帝刘秀,救桃城,破叛将庞萌等。

此次作战,前将军王梁的战斗,尤其给力。刘秀下旨,拜王梁为山阳郡太守,镇抚新附的将士,将兵如故。

数月以后,前将军王梁,继欧阳歙之后,担任河南尹。河南尹王梁,穿渠引谷水,注洛阳城下,东连巩川。

由于设计施工上,存在失误,渠成而水不流。建武七年(公元31年),有司大臣弹劾,河南尹王梁,穿渠引水,出现失误,以致劳民伤财,枉费民力。

河南尹王梁,心里惭惧不安,于是向刘秀上书,乞辞职,骸骨归家。

幸好,刘秀十分了解,穿渠的实际情况,知道河南尹王梁,秉公执法,实际上是遭到了东都洛阳达官贵人的嫉恨,并不认为王梁办事无能,谅解了王梁的失误,乃下诏,安慰王梁道:

“从前,王梁将兵,征伐叛逆,众人称贤,故擢升王梁,到京师任职。

王梁建议开渠,为人兴利,费力甚多,迄无成功。百姓怨愤,谈者喧哗。虽蒙朝廷的宽宥,犹执谦退。

君子有成人之美。王梁的功过,足以相抵。兹改命王梁,为济南郡太守。”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刘秀下旨,增加王梁的封邑,定封王梁为阜成侯。

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阜成侯王梁,卒于济南郡太守任上。儿子王禹,嗣位阜成侯。

18

琅琊郡太守、祝阿侯陈俊,居于第十七位。

祝阿侯陈俊,与贾复,都有雄才大略,而且志向远大,以前皆是汉中王刘嘉的属下官吏。

汉中王刘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于是推荐陈俊与贾复二人,前去投奔大司马刘秀。

于是,陈俊与贾复一道,前往河北,投奔大司马刘秀,成为了刘秀的亲信部属。

建武五年(公元29年)时,陈俊与建威大将军耿弇一道,领军共破齐王张步,立下卓越功勋。

其时,琅琊郡未平,刘秀乃徙陈俊,为琅琊郡太守,领将军如故。

齐地百姓,素闻陈俊的美名。琅琊郡太守陈俊,率军入界,盗贼皆解散归农。

琅琊郡太守陈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皆平定了他们。

建武八年(公元32年),齐王张步兄弟,再次反叛汉朝廷,逃归琅琊郡,妄图东山再起。

琅琊郡郡太守陈俊率军,追讨张步兄弟,斩杀了他们。刘秀赞美琅琊郡太守陈俊的功劳,诏琅琊郡太守陈俊,得专征青州、徐州。

陈俊抚贫弱,表有义,检制军吏,不得与郡县相干。州郡官吏百姓,都赞美歌颂他。

琅琊郡太守陈俊,数次上书刘秀,自请率军,愿奋击陇、蜀,建立功勋。

刘秀下诏,回答琅琊郡太守陈俊说道:

“东州新平,大将军之功啊!负海猾夏,盗贼之处。国家以为重忧,且勉将军镇抚之。”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刘秀下旨,增加琅琊郡太守陈俊的封邑,定封陈俊为祝阿侯。

第二年,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征琅琊郡太守陈俊入朝,为奉朝请。

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祝阿侯陈俊卒。儿子陈浮,嗣位祝阿侯,后徙封为薪春侯。

19

骠骑大将军、参蘧侯杜茂,居于第十八位。参蘧侯杜茂,与全椒侯马成一样,都擅长守卫边塞城池。

建武七年(公元31年),刘秀诏骠骑大将军杜茂,率兵向北,屯田晋阳、广武一带,以防备匈奴汗国军队的入侵。

建武九年(公元33年),骠骑大将军杜茂,与雁门太守郭凉一道,在繁畤击败了卢芳的部将尹由。

卢芳的部将贾览,率匈奴骑兵万余人,前来救援尹由。杜茂与贾览交战,敌强我弱,汉军失败,杜茂率军,入据楼烦城坚守。

当时,卢芳占据高柳,与匈奴汗国连兵,经常入侵边境,刘秀深以为患。

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刘秀遣谒者段忠,将诸郡大权,交给杜茂,命令杜茂,全力以赴,镇守北边郡县。

杜茂于是令边疆士兵,筑亭候,修烽火。他又将金帛缯絮,供给军士,并赐边民,使其冠盖相望。

杜茂还建屯田,运用驴车转运等,使边塞农业,得到了很大的恢复。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刘秀下旨,增封杜茂食邑,更封为修侯。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杜茂坐断兵马禀缣,而使军吏杀人之罪,被朝廷免官,减少封邑,定封为参蘧乡侯。

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参蘧乡侯杜茂病逝,归葬故里(今文渠乡孔楼村小龙庙组)。

参蘧乡侯杜茂的儿子杜元,嗣位参蘧乡侯杜茂。

20

积弩将军、昆阳侯傅俊,居于第十九位。

最初,傅俊在新莽时任小吏,担任新莽的襄城县令属下的一个小小亭长。

傅俊身在官场,对新莽朝廷的黑暗和腐败,体会得十分深刻,早就已经知道,王莽的统治,难以长久。

太常偏将军刘秀,率部平定郡县,经过襄城县之时,傅俊就起兵,追随刘秀,被刘秀委以,校尉之职。

那时,忠于王莽的襄城县官吏,以“投敌之罪”,杀害了傅俊的母亲、弟弟和傅氏家族亲族多人。

校尉傅俊,为报灭族之仇,跟随太常偏将军刘秀一道,参加了昆阳大战。

在昆阳大战之中,傅俊奋勇杀敌,与邓晨、邓奉叔侄一道,大破王莽部下的大司徒王寻的军队,因战功赫赫,升任偏将军。

司隶校尉刘秀,北进东都洛阳之时,命偏将军傅俊,独率一军,击破洛阳以东的京、密二城。

司隶校尉刘秀,嘉奖偏将军傅俊的战功,特准傅俊,回归襄城故里,去殡葬自己,被新莽官府残害的亲属。

更始帝元年(公元23年),大司马刘秀,奉旨抚巡河北。

正在家乡襄城县殡葬被害亲人的偏将军傅俊,闻听大司马刘秀,抚巡河北的消息,急忙迫不及待地带领,傅氏家族亲属宾客十余人,从襄城起身,日夜兼程,追赶刘秀。

一直赶至邯郸,偏将军傅俊一行十余人,才终于追上了大司马刘秀的队伍。

刘秀被偏将军傅俊,千里迢迢,追赶自己的忠心所深深感动。

于是,刘秀下令,把自己身边,一直带着,一向由自己,亲自指挥的最精锐,最嫡系的颍川郡将士两百人,统统交给了偏将军傅俊去统率指挥。

每战,偏将军傅俊,所部颍川兵,常为诸军先锋,奋勇冲锋陷阵,屡建奇功。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即皇帝位,组建中央朝廷,傅俊开始出任侍中,一直侍从在刘秀左右,出入宫廷,参与朝廷机密,很受信任。

建武元年(公元25年)那年,侍中傅俊,作为刘秀最最亲近信任的使者,带领以颍川兵为班底的侍从将士,前往南阳郡新野县等地,将刘秀的大姐刘黄、小妹刘伯姬等姐妹,以及妻子阴丽华等南阳郡亲人接到东都洛阳。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刘秀大封功臣,以傅俊立下首功发迹的昆阳,定封傅俊,为昆阳侯。

次年,建武三年(公元27年)年,刘秀又下旨,拜傅俊,为积弩将军。

积弩将军傅俊,与征南大将岑彭一道,率军出征南方,击破了荆襄地方的割据势力秦丰等,然后挥师江东,平定了扬州等地,成为了东汉的开国元勋。

建武七年(公元31年),积弩将军傅俊,因病英年早逝,谥号昆阳“威侯”。

积弩将军傅俊的儿子傅昌,嗣位昆阳侯,后改封为芜湖侯。

21

左曹、合肥侯坚镡,居于第二十位。

起初,坚镡为郡县的小官吏。大司马刘秀,征讨河北,有人推荐坚镡,因而得到刘秀的召见和任用。

刘秀认为,坚镡很有才干和能力,署任大司马主簿一职,与冯异一道,协助大司马,处理政务、军务。

不久,坚镡被拜为偏将军,跟从平定河北,派军击破了大枪等流民于卢奴。

刘秀即位,拜坚镡,为扬化将军,封隐强侯。

扬化将军坚镡,与汉军诸将,攻打东都洛阳之时,玄汉左大司马朱鲔部下的别将,守卫洛阳东城门,愿为汉军的内应。

玄汉别将,私约扬化将军坚镡,早晨打开了东都洛阳的上东门,归降汉军。

扬化将军坚镡与建义大将军朱祐,乘早晨杀入城中,与玄汉左大司马朱鲔,大战于武库下,杀伤玄汉守军甚众,至旦食乃罢。

玄汉左大司马朱鲔,见战事不利,因此最终在岑彭的说服下,决定放弃抵抗,归降刘秀。

不久,扬化将军坚镡,又率军别击内黄,平定了内黄等地。

建武二年(公元26年),扬化将军坚镡,与右将军万脩,抚巡南阳郡诸县。

而堵乡人董,在南阳郡郡城宛城,反叛刘秀,俘获刘秀任命的南阳郡太守刘驎。

扬化将军坚镡,乃与右将军万脩一道,引军赶赴宛城,参与朝廷的平叛。

扬化将军坚镡,选拔敢死之士,夜自登城,斩关而入,董遂弃宛城,走还老巢堵乡。

后来,破虏将军邓奉,被大司马吴汉逼反,在新野率军,攻破了大司马吴汉的军队。

当时,右将军万脩病卒。

扬化将军坚镡,遂率领一支孤军,与破虏将军邓奉作战,南拒邓奉,北当董,两路叛军。

一年之间,道路隔塞,朝廷粮馈不至,扬化将军坚镡,食蔬菜草根,与士卒共劳苦,坚守危城。

每当情况紧急,扬化将军坚镡,就先当矢石,身被三创,最终以此,保全了他的部众。

等到刘秀率军,亲征南阳郡,击破董、邓奉军以后,非常赞赏坚镡坚守城池的功劳。

刘秀下旨,任命扬化将军坚镡,为左曹。坚镡常随从刘秀左右,一同征伐。

建武六年(公元20年),朝廷定封扬化将军坚镡,为合肥候。

建武二十六年(公元40年),扬化将军坚镡卒。儿子坚鸿,嗣位合肥候。

22

上谷郡太守、淮阳侯王霸,居于第二十一位。

淮阳侯王霸,以守城见长,是与冯异一样,最早在颍川郡一带,追随刘秀的忠实部将之一。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刘秀下旨,改封王霸,为向侯,增加封邑户数。

当时,卢芳和匈奴汗国、乌桓部落联手,不断在北方边塞滋事,边疆寇盗连连,边郡官吏百姓,大为所苦。

刘秀命令向侯王霸,率领六千多弛刑徒,与大将军杜茂一道,驻守北方要塞防守。

向侯王霸,修治飞狐道,堆石布土,筑起亭障,从代城(今河北蔚县东)一直,延伸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全长三百多里路。

向侯王霸,守卫北方边塞,屡屡与匈奴汗国、乌桓部落军队作战,非常了解边疆的事务。

于是,王霸数次上书,提出应与匈奴汗国和亲交好,还曾提出,可以从温水,漕运粮食,以节省陆地转输之劳。

向侯王霸所做的这些实事求是的建议,都先后被汉朝廷采纳实行。

王霸以上谷郡太守身份,镇守上谷郡,一共有二十多年之久。

后来,南匈奴汗国单于、乌桓部落,先后归降汉王朝,北部边疆,渐渐无事。

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朝廷下旨,定封王霸,为淮阳侯。

永平二年(公元59年),淮阳侯王霸因病,免去了上谷郡太守之职。

几月后,王霸去世,其子王符,嗣位淮阳侯。

23

信都郡太守、阿陵侯任光,居于第二十二位。

信都郡太守、阿陵侯任光,与和成郡太守邳彤,是最早死心塌地地拥戴刘秀的两个太守级别官吏。信都郡与和成郡,也是刘秀最早的两个,比较可靠的根据地。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刘秀更封信都郡太守任光,为阿陵侯,食邑万户。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征信都郡太守任光,诣京师任职,担任奉朝请。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冬季,阿陵侯任光卒。其儿子任隗,嗣位阿陵侯。

24

豫章郡太守、中水侯李忠,居于第二十三位。

李忠的父亲,曾经是高密郡的都尉。在元始年间,李忠以父荫,被朝廷任为郎官。

其时,郎署中共有郎官数十人,而李忠与众不同,独以好礼而修整,而著称于世。

王莽篡位之后,李忠担任新博属长,郡中官吏百姓,都很尊敬和信任他。

更始帝称帝以后,派遣使者行巡郡国,看重李忠的才干,即拜李忠,为信都郡都尉。

后来,大司马刘秀,抚巡河北,李忠遂与信都郡太守任光一道,归顺了大司马刘秀。

那时,刘秀正穷途末路,前途未卜,见信都郡都尉李忠与信都郡太守任光等人拥戴,大喜,遂任命信都郡都尉李忠,为右大将军,封武固侯。当时,刘秀解下自己所佩的绶带,亲手送给了信都郡都尉李忠。

信都郡都尉李忠率军,跟从刘秀,攻下了属县。

其时,刘秀的部将,抢掠成性,习以为常,以维持大军的军需给养供应。

至苦陉之时,刘秀召集部下诸将,问各部所抢劫的财物究竟如何,唯独信都郡都尉李忠所部,独无所掠。

刘秀正欲整顿军纪,收服人心,遂对诸将说道:

“诸君:

本司马欲特别赏赐右大将军,以表彰右大将军严肃军纪、不肆意掳掠百姓的义行。

诸卿心里,难道就没有一丝愧意吗?”

刘秀即以自己所乘的大骊马,及绣被衣物,统统赐给了右大将军李忠。

不久,汉军进围巨鹿郡,久久未能够攻下。赵汉皇帝刘子舆,秘密遣将,反攻信都郡。信都郡大姓马宠等作为刘子舆的内应,开城归降赵汉皇帝。

马宠抓获了太守宗广及李忠的母亲、妻子、儿女等,而令亲属,招呼李忠,要李忠归顺刘子舆。

马宠的弟弟,跟从李忠为校尉。李忠即时召见马宠的弟弟,责备他们兄弟,背恩反城,因此格杀了马宠的弟弟。

诸将对李忠的做法,十分惊异,皆不解地说服李忠道:

“右大将军大人:

你的家属,皆在马宠的手中,诛杀马宠的弟弟,是不是做得太过火了呢!”

李忠大义凛然地说道:

“若纵贼不诛,则是对汉室心怀二心啊!”

后来,汉军取胜,刘秀闻听了右大将军李忠的行为,对李忠的举动,十分赞美,就对李忠说道:

“爱卿:

如今吾兵已成功,将军可归家去救老母、妻、子,宜自募吏民,能帮助救助家属的人,赐钱千万,来从本司马这里领取。”

李忠感激刘秀道:

“蒙明公的大恩,思得效命,诚不敢内顾宗亲。”

刘秀乃使任光,率领兵将,去援救信都郡。

任光部下将士,皆是本地人,队伍在道路上,纷纷溃散,投降了刘子舆,任光无功而还。

会更始帝遣尚书令谢躬,振武将军马武等将领,支援大司马刘秀,攻破了信都郡,李忠的家属,才得以保全。

因此,刘秀使李忠率军,还信都郡,行太守事,收郡中大姓依附邯郸刘子舆者,诛杀了数百人,才终于稳定了信都郡。

等到任光归郡,继续担任信都郡太守职位,李忠乃还,复为信都郡都尉。

建武二年(公元26年),朝廷更封李忠,为中水侯,食邑三千户。

其年,征拜李忠,为五官中郎将,从刘秀一道,讨伐叛将庞萌、董宪等。

建武六年(公元30年),迁李忠,为丹阳郡太守。

是时,海内新定,南方海滨,江淮各地,豪杰多拥兵据土,独霸一方。

李忠到丹阳郡就任以后,招怀降附。其不服者,悉诛灭他们,旬月,丹阳郡皆平。

李忠以丹阳越俗不好学,嫁娶礼仪,不同于中国。于是,丹阳郡太守李忠,在丹阳郡修建学校,教习礼容,春秋乡饮,选用明经,郡中向慕之。

丹阳郡的垦田增多,三年间,流民成为丹阳郡的正式居民的,有五万余口。

建武十四年(公元39年),三公奏丹阳郡太守李忠的政绩,为天下第一,迁豫章郡太守。

不久,李忠因病去官,征李忠,诣京师任职。

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中水侯李忠卒。儿子李威,嗣位中水侯。

25

右将军、槐里侯万修(即万脩),居于第二十四位。

万修跟任光、李忠等,皆是信都郡同事。后来连同信都郡一道,归顺了大司马刘秀。

更始年间(公元23~25年),槐里侯万修,任信都县令,迎接大司马刘秀,被刘秀拜为偏将军,一道平河北。

建武二年(公元26年),万修因功,封槐里侯。

后来,右将军、槐里侯万修与扬化将军坚镡一道,率军攻击南阳叛军邓奉、董等。

在战争中,万修病死军中。儿子万普,嗣位槐里侯,后徙封泫氏侯。

26

太常、灵寿侯邳彤(又作邳肜),居于第二十五位。

邳彤,字伟君,信都郡人。邳彤的父亲邳吉,为辽西郡太守。邳彤最初,为王莽的和成郡卒正(太守)。

大司马刘秀,徇河北,至下曲阳,留止数日,邳彤举城降,复以为和成郡太守。

大司马刘秀,北至蓟城,会刘子舆兵起。

刘子舆派遣其将徇地,所到郡县,莫不奉迎,只有和成郡、信都郡,为汉坚守不下。

邳彤闻大司马刘秀,从蓟城还,失去军队,欲至信都郡,乃先使五官掾张万、督邮尹绥,选精骑二千余匹,缘路迎接大司马刘秀前来信都,刘秀正走投无路,见天无绝人之路,不由得大喜。

不久,刘秀来到信都,与邳彤相会。刘秀虽得和成、信都二郡之助,而兵众未合,部下议者多言,希望借信都郡兵自送,西还长安。

在廷会时,和成郡太守邳彤,坚决反对退却逃跑。刘秀认为,邳彤说的很对,遂打消了还意。

刘秀即日,拜邳彤,为后大将军,领和成郡太守如故,使将兵居前。

大军开到堂阳县,堂阳已反叛刘秀,归属了刘子舆。

和成郡太守邳彤,使五官掾张万、督邮尹绥,先晓谕吏民,刘秀率军夜至,堂阳即开门,出迎汉军,重新归降。

邳彤后来引兵,击破白奢贼,于中山郡。自此以后,邳彤常从刘秀一道,征战各地。

后来,信都郡复反,归降刘子舆。

刘子舆所置信都王马宠,捕系邳彤的父弟及妻子,使为手书,呼邳彤归顺说:

“降者封爵,不降族灭。”

邳彤涕泣回报说道:

“事君者不得顾家。邳彤亲属,所以至今得安于信都者,刘公之恩啊!

司马公方争国事,邳彤不得复念私事啊!”

恰好更始帝所遣将领,攻拔了信都郡,刘子舆的军队败走,邳彤的家属,才得以幸免。

及拔邯郸,刘秀乃封邳彤,为武义侯。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更封邳彤,为灵寿侯,行大司空事。

刘秀入洛阳,拜邳彤为太常,月余,转任少府。

不久,邳彤免职,复为左曹侍中,常从刘秀一道,征伐各地。

建武六年(公元30年),邳彤回到了自己的封国就国。

不久,邳彤卒,儿子邳汤,嗣位灵寿侯。建武九年(公元33年),徙封邳汤,为乐陵侯。

27

骁骑将军、昌成侯刘植,居于第二十六位。

刘植,字伯先,钜鹿郡昌城(今河北巨鹿)人,是真定王刘杨的宗室兄弟。

刘子舆起兵之时,刘植作为钜鹿郡地方豪强大族,在乱世中占据昌城,拥兵自保,后归大司马刘秀,为骁骑将军。

刘植曾经亲自前去,说服真定王刘杨,与刘秀联合,为刘秀和刘杨牵线,搞定了刘秀与郭圣通的联姻,为刘秀立足河北,建立了卓越的功劳。

刘植跟从刘秀,平定河北,封昌城侯。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刘植在平定密县的残余乱兵之时,战死沙场。

为了表示对刘植拥戴的感激,以及对刘植功劳的肯定,刘秀对刘植在世的几个兄弟,都给予了很高的待遇,先后对他们加官任爵。

在云台二十八将之中,昌城侯刘植,是死得最早的一个将领。

28

城门校尉、朗陵侯臧宫,居于第二十七位。

臧宫字君翁,颍川郡郏(今属河南)县人,也是最早在颍川郡,跟随刘秀的部属之一。

年轻时,臧宫曾任县中亭长、游徼等职。后来,臧宫率领宾客参加下江兵,任校尉,有机会追随刘秀征战,诸将都夸臧宫勇敢。

刘秀见臧宫话语不多,做事勤勉,也很器重他,把他收纳为亲信。

刘秀进兵河北,任命臧宫为偏将军,屡次冲锋陷阵,立下大功。刘秀即位后,任命臧宫为侍中,骑都尉。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又封臧宫为成安侯。

建武三年(公元27年),臧宫率领突骑(指精锐骁勇的骑兵)和征虏将军祭遵一道,击降了更始帝部下的将领左防、韦颜等人。

建武五年(公元29年),臧宫率兵徇江夏,攻克代乡、钟武、竹里,刘秀派太中大夫持节,任命臧宫,为辅威将军。

建武七年(31年),改封臧宫期思侯,进军平定梁郡、济阴郡。

后来,臧宫跟随征南大将军岑彭,大司马吴汉等将领,攻灭了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功勋卓著。

臧宫常说:“有德之君,以乐乐民。无德之君,以乐乐身。”由此可见,臧宫的见识。

永元元年(公元58年),城门校尉臧宫去世,谥朗陵“愍侯”,其子臧信,嗣位朗陵侯。

29

骠骑将军、慎侯刘隆,居于第二十八位。

刘隆是南阳郡安众侯刘崇的宗室子弟,是安成侯刘礼的儿子,与刘縯、刘秀诸兄弟的舂陵侯家族,同出于长沙王刘发。

王莽居摄年间,刘隆的父亲安成侯刘礼,与刘礼的大哥安众侯刘崇一道,起兵诛莽,事泄,反被灭族。

当时,安成侯刘礼的儿子刘隆,年纪还未到七岁。最终,刘隆幸免于难,劫后余生。

新莽末年,汉军兴起,刘隆前去投奔了更始帝,被更始帝拜为骑都尉。

后来,刘隆追随大司马刘秀一道,南征北战,功勋卓著,被封亢父侯,拜诛虏将军,率军讨平了李宪等。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刘隆任南郡太守。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更封为竟陵侯。

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南郡太守刘隆以度田不实之罪,免去南郡太守职位,罢黜为庶人。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刘隆戴罪立功,随伏波将军马援一道,平定了交址二征,俘获征贰,封长平侯。

不久,刘隆以骠骑将军,代吴汉行大司马事。后来,刘隆封还印绶,以列侯奉朝请。

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刘隆定封慎侯。不久,刘隆卒,谥“靖侯”,儿子刘安,嗣位慎侯。

30

稍后,为了表彰,功臣宿将们对兴复汉室,立下的千秋功绩,激励后人。

刘庄又下旨,增补了王常、李通、窦融、卓茂等四位功臣的画像,进入南宫的云台之上,共计三十二人。

俗称的“云台二十八将”,主要就是指前面所讲的二十八位功臣宿将。

31

绿林豪杰出生的王常,早年就与刘縯、刘秀诸兄弟十分投契。

当初,建武二年(公元26年)夏天,邓王王常,携自己的妻子儿女,到东都洛阳,归顺汉朝廷,刘秀见王常来归,十分欣喜。

刘秀十分激动,大宴群臣,当着群臣之面,高兴地回忆,与王常结交的往事,感慨万千地对王常说道:

“颜卿啊:

每当回忆起当初,我们共患难,同杀敌的日子,朕的心情,就十分激动,一直难以忘怀。”

王常也感叹道:

“陛下:

当初咱们君臣,相交于宜秋,会战于昆阳(今河南叶县),赖皇帝神武,君臣同心,得以成就大业。”

刘秀立即下旨,拜王常为左曹,封王常为山桑候、汉忠将军。

建武五年(公元29年)秋,汉忠将军王常,率兵北击河问(今冀献县)、渔阳(今冀密云县)之后,攻占了湖陵(今鲁鱼台),与刘秀会师于任城(今鲁济宁)。

而后,汉忠将军王常,破苏茂、庞萌等叛将,平定了下邳等地,消灭了在沛郡作乱的苗虚。

建武六年(公元30年)春,王常还兵洛阳,后屯兵长安,在朝那(今甘平凉西北)击溃隗嚣的部将高峻。

进而,汉忠将军王常,驱兵保塞,平定诸羌。

建武七年(公元31年),刘秀派专使持玺书,拜汉忠将军王常,为横野大将军。

建武九年(公元33年),横野大将军王常,又受命征战内黄(今豫内黄)、屯兵故安(今冀易县)。

这位绿林出生,一开始就与刘縯、刘秀兄弟相识,十分投契的豪杰,是绿林三部将领里,少有的最终得到善终的著名首领。

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这位为东汉开国,南征北战,东拼西杀,立下显赫战功的名将,横野大将军王常,死于自己的屯所,谥号山桑“节候”。

横野大将军王常的儿子王广,嗣位山桑候。

32

当初,南阳郡宛城的李氏家族诸兄弟,李通、李轶、李松、李泛、李宝等豪杰,跟随舂陵侯家族的刘縯、刘秀诸兄弟,一道首倡举义,立功甚伟。

更始帝刘玄,被绿林三部首领,王匡、王凤诸兄弟,拥立为汉帝以后,玄汉王朝下旨,褒奖功臣

参与举义的李氏家族诸兄弟,纷纷封官任爵,其中长兄李通,被任命为柱国大将军、辅汉侯。

李通跟从更始帝,到了西京长安以后,被拜为了大将军,封西平王;

李通的弟弟李轶,则被拜为了舞阴王;李通的堂弟李松,封为了司徒司直(副丞相)。

南阳宛城李氏家族的其他几个兄弟,如李泛,李宝等几人,也没有拉下,被封侯进爵,委以重任。

一时间,李氏家族诸兄弟,权倾中外。

更始帝定都西京长安以后,就命令西平王李通,持节还镇荆州,驻守玄汉王朝的发迹之地。

因为与绿林朱鲔一道设计,杀害大司徒刘縯,李通之弟舞阴王李轶等兄弟,与刘秀家诸兄弟逐渐疏远,纷纷投靠了更始帝和绿林三部首领王匡、王凤兄弟。

只有李通,矢志不移,与最亲密的反莽战友刘秀,一直非常亲近,不离不弃。

后来,李通娶了刘秀的小妹妹刘伯姬为妻,成为了刘秀的妹夫,更是与刘秀更加亲近。刘伯姬,就是后来的宁平公主。

后来,玄汉朝廷内讧,绿林三部首领,反叛更始帝,与赤眉军勾结,与更始帝武力对抗。最终,玄汉朝廷四分五裂,更始帝大势已去,无力控制全国局势。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高邑即位,后来占据了东都洛阳定都。

李通得到刘秀召唤,到东都洛阳,去朝见刘秀。刘秀大喜,任命妹夫李通为卫尉,十分信任。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刘秀下旨,封李通为固始侯,拜大司农。

刘秀每次御驾亲征,讨伐四方,常令固始侯李通,居守京师洛阳,镇抚百姓,修建宫室,起造学宫。

建武五年(公元29年)春,李通代王梁,担任前将军。

建武六年(公元30年)夏,前将军李通,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将士,攻击汉中的流民军。

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遣兵,赴救汉中流民军。前将军李通等汉将,与公孙述的救兵,大战于西城,破灭了公孙述的救兵。

凯旋以后,前将军李通,屯田顺阳。

当时,天下略定,前将军李通,思量欲避荣宠,就声称自己有病,上书乞身辞职。

当初,举义之时,宛城李通家族一家,因为参加舂陵义军,全家被新莽官府,杀害了六十四人。

刘秀下诏,令公卿群臣,讨论李通辞职这件事。

大司徒侯霸等大臣说道:

“陛下:

王莽篡汉,倾乱天下。李通怀伊、吕、萧、曹之谋,建造大策,扶助神灵,辅成圣德。

李通破家为国,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之义。李通的功德最高,海内所闻。

李通以天下平定,谦让辞位,着实可亲可佩。安不忘危,乐不忘悲,堪称表率。

臣等以为,宜令李通,居职疗疾,以慰功臣。李通欲就诸侯还国,陛下不可听从。”

刘秀赞扬大司徒侯霸的意见道:

“大司徒大人言之有理。固始侯有功于国,当初艰难之时,依然坚守奇志,不忘旧主,堪称忠臣。”

于是,刘秀下诏李通,勉致医药,以时视事。其夏,拜李通,为大司空。

李通布衣唱义,助成大业,又以皇妹宁平公主的缘故,特见刘秀的亲重。

然而,李通的性情,谦恭低调,常欲规避权势。

李通素有消渴疾,自为三公(大司空),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再次固辞大司空的职位。刘秀常常优宠李通,令李通以三公之位,归第养疾,坚决不许辞职。

等了二年,刘秀担心李通,不能够视事,恐怕贻误国事,终于接受了李通辞让大司空的请求,以特进奉朝请。

不久,有司奏请,封诸皇子。

刘秀感念李通诸兄弟,首创大谋,而李氏家族破灭,即日首先封李通的小儿子李雄,为召陵侯。

李雄,是刘秀的小妹刘伯姬,所生的嫡长子。

刘秀每幸南阳郡,常遣使者,以太牢之礼,前去祭祀李通父亲李守的坟冢,表彰李氏家族,在兴复汉室过程中,做出的巨大牺牲、贡献和功绩。

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固始侯李通卒,赐李通谥号,为固始“恭侯”。

刘秀及皇后阴丽华等皇亲国戚,亲临为李通吊丧,送葬。

33

凉州牧窦融,自从归附刘秀以后,自知不是刘秀的亲属和南阳、河北、颍川郡嫡系旧臣将领,故一直小心谨慎,竭尽忠诚。

窦融归顺刘秀阳以后,多次辞让自己的爵位,刘秀都不同意,一直留用窦融,担任三公之职,窦融不敢再提,拒绝任命的请求。

直到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刘秀才下策,免去窦融的大司空官职。

次年,加窦融特进奉朝请。

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刘秀令窦融,代阴兴行卫尉事,特进如故,又兼领将作大匠。

那时,窦融的弟弟窦友,担任城门校尉。兄弟两人,并典朝廷禁兵,威重天下。

窦融内心,十分恐惧担心,又再次向刘秀要求,辞去卫尉之职。刘秀则屡加赏赐,对窦融的恩宠更深。

到了这时,窦氏家族,一门贵显,有“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相与并时。自祖及孙,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于亲戚、功臣中,莫与为比。”

永平二年(公元59年)之时,窦融堂兄的儿子窦林,因罪下狱死。

刘庄认为,作为窦氏家族家长的窦融,犯有重大的责任,多次下诏,责让窦融,并“戒以窦婴、田蚡祸败之事”。

窦融惶恐不安,复乞骸骨退休。刘庄下诏,命令窦融,归第养病。一年以后,窦融交还了卫尉的印绶。

窦融年事已高以后,对自己的家人,渐渐无力约束。而窦氏家族的子孙们,又多在富贵中长大。骄傲、放纵,成为了窦氏家族子弟的习性,作了许多荒唐、蛮横、违法乱纪之事。

窦融的长子窦穆,是内黄公主(刘强之次女)的夫婿。窦穆依仗窦氏家族的权势,以及皇帝的宠信,违法乱纪,胡作非为。

因窦氏家族的封地,在安丰,他们居然想让姻戚们,都占据原来的六安国地盘。

想不到,窦穆竟然敢于假传阴太后的诏令,令六安侯刘盱,与自己的妻子离婚,转而让六安侯刘盱,娶窦穆的女儿为妻子。

六安侯刘盱,慑于窦家权威,不敢拒绝。

永平五年(公元62年),六安侯刘盱正妻的娘家人,心里不服气,就上书刘庄,控告了此事。

刘庄认真调查,得知了事情的原委。

刘庄勃然大怒,下旨将窦穆兄弟,全部罢免。凡窦氏家族中作官的,一律带着家属,返回他们的原郡。只准窦融一人,留在京城洛阳。

窦穆等免官以后,家属受到株连,准备回到故郡。只把父亲窦融一人,孤苦伶仃地留在京师洛阳。

窦融日夜为窦氏家族之事,感到忧愁恐惧,时刻担心大祸来临,但自己又没有好办法解决。不久,窦融便在忧郁中,生了重病。

幸好,刘庄见达到了惩戒窦氏家族的目的,念及窦融的功勋,诏诸窦,悉还京师。

窦穆等窦氏家族被贬的家人,当时已经栖栖遑遑地走到了函谷关。

刘庄有诏,又将他们,全部追回。窦氏家族的家人,转忧为喜,重新回到京师洛阳居住,稍稍收敛了一些。

永平五年(公元62年)十二月,安丰侯窦融逝世,终年七十八岁,谥为“戴侯”。

刘庄下旨,送了窦家很多钱财,帮助窦家,办理安丰侯窦融的丧事。

刘庄认为,安丰侯窦融的嫡长子窦穆,不能修养自己的高尚品德,而又拥有大量财富,势必仗势欺人,违法乱纪,趁机作恶,就常令谒者一人,监护其家。

过了数年,谒者面奏皇帝,指控窦穆父子,自从失势以后,几次口出怨言,抱怨诅咒皇帝。

刘庄遂令窦穆,带自己的家属回到原郡。只有窦穆的嫡长子窦勋,因为是沘阳公主(刘强长女)夫婿的缘故,得以留在京师洛阳。

窦穆回到原籍以后,再被控告,犯有贿赂小吏的罪名,被扶风郡逮捕归案,与儿子窦宣一道,都死在了平陵县的监狱之中。

不久,窦穆的嫡长子窦勋,也在东都洛阳犯法被捕,死在了洛阳狱中。

窦穆跟儿子窦勋、窦宣,父子三人,都被捕入狱,统统死在了大牢之中。

又过了很久,刘庄才格外开恩,下诏准许窦融的夫人,和窦融的小孙一人,重新回到京师洛阳的府邸居住。

当初盛极一时的窦氏家族,受到了沉重打击,从此由盛转衰。而其中的原因,其实与马氏家族,当年落难之时,受到窦氏家族的鄙视和落井下石的陷害有关。

34

云台三十二位功臣中,排行最末的卓茂,实际上是著名的儒家学派大儒,士大夫。

起初,汉末新莽之时,卓茂担任丞相府掾史,侍奉丞相孔光,很受孔光赏识,孔光称赞卓茂为长者。

一次,丞相府掾史卓茂,驾着自己的马车,独自出行,到丞相府上班。

不巧,正好有一户人家张福的马失踪了。

那叫张福这一户人家的人,看见卓茂的马,跟自家的马,很相像,就口口声声地说,卓茂骑的马,是他们家的。

卓茂非常疑惑,就问张福道:

“张福啊,你的马丢失好久了?”

张福回答说道:“我的马,丢失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卓茂拥有这匹马,已经数年了,心知张福其言必谬,也不跟张福解释,默默地解下马,交给张福,自己挽着马车,准备离开了。

卓茂对自己的马有些不舍,回头对张福说道:

“张福啊,如果这不是你的马,幸至丞相府,来归还我啊!”

不久,马的主人张福,终于找回了自己的马,心里很是羞愧。张福就亲来丞相府,送还了卓茂的马匹,叩头道歉而去。

丞相孔光,见了卓茂的举动,非常钦佩卓茂的修养。卓茂不喜欢与人争执,居然达到如此地步。

后来,卓茂出京,前去担任密县县令,很有政绩官声,百姓士大夫欢愉。

更始帝刘玄立,急于网罗人才,闻听密县县令卓茂的大名,遂任命卓茂,为侍中祭酒,卓茂遂跟从更始帝一道,至西京长安任职。

到了长安,卓茂见更始帝政乱,心怀忧惧,预感更始帝不能够长久,于是以自己年老体衰为由,乞骸骨归家,更始帝批准。

刘秀在河北即位以后,也听见了卓茂的大名,就下旨访求卓茂出仕。

卓茂欣然同意,诣河阳,谒见刘秀。刘秀乃下诏,表彰卓茂说道:

“前密县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

夫名冠天下者,当受天下重赏。故武王诛纣,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

今以卓茂,为太傅,封褒德侯,食邑二千户,赐几杖、车马、衣一袭、絮五百斤。”

不久,刘秀复以卓茂的长子卓戎,为太中大夫,次子卓崇,为中郎,给事黄门。

建武四年(公元29年),卓茂薨,赐棺椁冢地,车驾素服,亲临送葬。

卓茂的次子卓崇,嗣位褒德侯,徙封泛乡侯。后来,泛乡侯卓崇,官至大司农一职。

35

实际上,刘秀部下的功臣宿将中,伏波将军马援和中郎将来歙的功绩和贡献,也非常突出,与云台二十八将,至少在伯仲之间,甚至可以位列前列。

当初,马援周游于西州上将军隗嚣、洛阳汉帝刘秀、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之间,对统一天下,贡献很大。

马援精忠报国,戎马一生,最终马革裹尸,死在疆场。

只因为马援是马皇后之父,而来歙是刘秀的表哥,皇家亲戚的缘故,所以唯独马援、来歙两人,功勋卓著,贡献很大,却没有肖像,位列云台其中。

当时的汉朝廷大臣将领,王公大臣,都对此颇有异议,曾经提出过质疑。

刘庄笑而不语,没有立即作答,破解众臣疑虑。

36

在云台表彰的大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中,除了这三十二位功臣以外,却一直没有立下赫赫功劳的伏波将军马援的画像。

之所以会这样,除了伏波将军马援,是马皇后之父,属于皇亲国戚以外,其实,还另有其他更加重要的原因。

马援的元配妻子,早亡无子,只留有一个大女儿,即马皇后的异母姐姐马姜。

马皇后的这位异母姐姐马姜,后来嫁给贾复的嫡长子贾武仲,总共生下了四个女儿。

其中贾武仲的大女儿、二女儿贾氏,后来也都被选进了太子刘庄的宫里。

大女儿贾媛,还给刘庄生下了大儿子刘炟,即后被立为皇太子的刘炟。

马援后来又娶了蔺氏夫人,生下了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小儿子马客卿,六岁时便能接待宾客,马援十分钟爱他。

后来,马援遭受太仆梁松等人的诬陷,马家失势。

马援的小儿子马客卿,因为过度悲伤父亲的去世,哀叹家庭的悲惨遭遇,也得病而死。

蔺夫人悲痛不已,渐渐地患上了老年痴呆病,有时十分清醒,有时又神志不清。

马家外面的事情,都由马援的侄子马严、儿子马廖等人,去主持,而家务事,则主要由三个女儿,去负责料理。

当时,马援的小女儿马皇后年仅十岁,才智本领,却远远超过了两位姐姐。

许多算命看相的人都说,马援的小女儿,将来必定大富大贵,贵不可言。

马家人,包括蔺夫人在内,虽然心头高兴,但怕给家里惹上,不必要的麻烦,所以都不敢深信。

马援的侄子马严,因马严的父亲早逝,由叔父马援,养大成人,与马援情同父子,与马援一家,关系非常亲密。

马严见叔父马援,受到太仆梁松和驸马都尉窦固等人的诬告,悲伤愤怒极了。

本来,马严已经和窦氏家族的女儿,结了婚。马严见窦家无缘无故,设计陷害马家,恼怒不止,因此就迁怒自己的妻子窦氏,将窦氏休回了窦家。

由此,马家与窦家的积怨,就更大了。

那时,马严的几个堂妹妹,已经分别与梁家、窦家等朝廷权贵之家订婚了。

梁家、窦家等,见马援被夺爵,马家已经败落,似乎翻身无望,遂暗中决定赖婚,马严心里,更加愤怒。

后来,马严听术士说道,自己的堂妹妹,有贵人之相,贵不可言,顿时心念一动。

于是,马严请求婶母蔺夫人,将自己的堂妹妹们,统统送进宫里,去侍奉太子、诸王。

马严与婶母蔺夫人等马家亲人商议说道:

“叔母夫人:

我们把妹妹们送进宫里,就是妹妹们不得宠,马家也不过损失几个女儿而已;万一妹妹们,受到了宠幸,那么我们马家,就有了翻身的机会。”

蔺夫人也认为可取。全家计议已定,一致同意马严这样做。

当时,刘秀尚在世。

于是,马严亲自向刘秀上书,请求将马援的三个女儿,选入东宫,去侍奉太子刘庄。刘秀同意。

马丽虽然在三姐妹中,年纪最小,只有十三岁,却很善解人意,知道如何去侍候夫君,和奉承自己的婆母阴皇后。

后来,马皇后长大成人后,变得亭亭玉立,长发飘飘,越加魅力非凡,光彩照人。

刘庄还没有即位之时,就已经对马丽,宠爱异常了。等到刘庄登基以后,便册立马丽,为贵人。

永平二年(公元59年),刘庄在母亲阴丽华的支持下,又下旨立马丽,为大汉皇后。

当时,云台绘像,与立后、立太子这些事,都是汉朝廷的大事,几乎同一时间进行。

骠骑将军东平王刘苍,陪同刘庄,一道观看,云台功臣宿将的画像,却不见功勋赫赫的伏波将军马援的画像,心里感到十分惊异。

骠骑将军东平王刘苍,专门询问刘庄道:

“陛下:

臣见伏波将军,劳苦功高,立功甚多,先帝曾经十分赏识他。按照伏波将军的功劳和贡献,无论如何,伏波将军,都应该位列云台之上的。

为什么云台之上,却没有伏波将军的画像呢?请问陛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中有什么奥秘吗?”

刘庄只是微笑着,看着自己的弟弟骠骑将军东平王刘苍,笑而不语,不做回答。

东平王刘苍,十分聪慧,后来,东平王刘苍仔细思索一下,顿时恍然大悟,对刘庄说道:

“陛下:

臣弟知道了。原来,陛下一秉大公,大公无私,是要避嫌疑,不愿意被人私下议论啊!

陛下的想法,无非是因为,第一,陛下已经考虑到,伏波将军,是皇后的父亲,为了避免,皇亲国戚说闲话,惹起非议。

第二,陛下如今,正要纠治违法乱纪的行为,很有必要,限制外戚的势力,才没有将伏波将军,列入其中了啊!”

刘庄莫测高深地笑了笑,看着东平王刘苍,不置可否。

实际上,骠骑将军、东平王刘苍的看法,已经一语中的,猜中了刘庄抑制外戚权贵的心思。

实际上此时此刻,刘庄不仅要面对国内豪族大姓、皇亲国戚等势力逐渐壮大的挑战,还要面对外部四方蛮族势力壮大的困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