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锋利的刀子
我已经确认下来,死者除了头部一道非常深刻的划痕之外,并没有其他外伤出现。
我站起身来,准备把检查结果告诉小米,听到我的结论后,正在一旁认真盘问几位演员的小龙走过来。
“你确认对方是他杀还是死于自杀或者突发性疾病,或者刚才你说的死于头部那个刀伤?”
“这些暂时不能确定,因为它具备很大的可能,到底是不是,目前无法下结论,我们得回去再仔细检查。”
我没有十足把握凶器可能是刀子或者是一些比较锋利的匕首,但是绝对是一种特别锋利的东西,因为伤口切面相当整齐,如此说来就很难办了。
小龙不自信的叹了口气说,他们已经对现场进行无数次的仔细搜查,并没有发现锋利的凶器包括刀子匕首之类的。
看来凶手在杀人之后已经把这个东西埋了了,或者选择直接丢弃,所以无从查找,我没有再说什么,仔细盯着死者脑上的那个伤口查看。
“小米过来,你就站在我前方一米处不要动。”
小米站到我跟前很快往后退一米,我轻轻抬起手在对方头上就这么仔细的比划了一下,随后又抬起另一只手。
“凶手肯定是和死者面对面,然后直接把人杀害,同时对方拿刀的手应该不是右手,而是左手。”
“什么意思?难道凶手像我们之前判的那个案子一样,也是个左撇子?”
“这个不好说,但是按照我现在的推断,大概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脑因为比较靠近正前方,如果凶手当时拿到手是右手刀口绝对不可能出现这么平整,因为只有左手才会非常利落的留下一道非常挺直的伤口线。”
我迅速挥动手,把它比成一把刀马桶轻轻的落在对方的脑门上,而我刚才所落的方向恰好正是对方伤口所出现的一条直线。
至于死者到底是不是我们所猜测的,或者只是一种意外,还需要更多的考证加以辅佐,才能成立。
在现场并无任何情况线索发生的情况下,王老虎把几个人留下来看守凶案现场,剩下人把身体带着一同返回警察局。
我和小米两个人大概怎么都没想到,我们来到这第一天还没有正式上班,就能遇到这种事,而且还是凶杀案。
我们两个穿好工作服,口罩和手套都带好了,这才进行解剖,我熟练地将死者胸腔打开检查各个器官是否有病变。
我本来以为对方肯定是别的原因,就在此时一个意外突然发生了,只见死者胀气里竟然还有很多血迹存在。
我把死者的脏器一一打开,发现死者胃部出现严重破裂,胸腔里很多血迹,而那些血迹都是胸腔部位导致它破裂才出的鲜血。
原来这才是对方真正死亡的原因,我突然明白了,死者头上的刀伤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致命伤,真正让死者突然死亡的是胃部大出血。
解剖一直在进行,直到第二天早上当我把尸体缝合时,外面却传来一阵激烈无比的争吵声,我让小米出去看看,过了一会小米回来跟我说,死者家属来了,连夜从城里赶到乡下,说无论如何都要见死者最后一面。
我让小李跟她们讲,稍微等一会儿,我们要把尸体缝合完了,然后才能让他们过来跟死者见最后一面。
我一边说一边给死者缝针,其实杨柳确实死于非命,家属心情肯定特别差,一定要尽可能的将对方的尸体完整的恢复原样,这是对死者最大的尊敬。
我心里很清楚,把尸体缝合完了我又开始对死者面部进行简单清理,确定不存在任何问题,这才让他们进来。
死者家属一个个冲进去,顿时哭天嚎地,死者母亲更是晕过去好几次,这种悲惨的情况想要询问什么其实真的不合适也没有办法真的进行。
只能让他们在看过死者遗留之后让他们出去,王老虎叫来几个警察,还几个家属去镇上的酒店休息一会儿再说。
等到他们的情绪彻底平复了,我们要对他们进行更详细的询问,知道一些细节,这些都忙完了,时间很快来到中午。
小龙给我们买好了早餐,快中午了,我们才吃早餐,我们坐在办公室里一边吃饭,一边聊这件事情的诡异地方,小龙狠狠的咬了一口菜饼。
“我跟你说啊,这个司长真的特别可怜,我昨天晚上盘问他们的时候,不少人都说他们曾经亲眼看到死者临死之前各种挣扎,觉得死者其实是在试图向他们呼救。
可是当时大家都以为死者不过是在展现演技而已,都没放在心上,现在想想他们心里真的很难受,甚至慌的不行,总感觉是他们害了人。”
“确实没错,死亡前的挣扎往往代表着死者,对于生的希望和渴望,也许希望别人帮帮自己,可是大家伙都以为自己是在演戏那种极其绝望又无助的样子,估计只有对方能真正理解。”
“可是你不觉得很奇怪吗?有那么多人在旁边围观,为什么没有一个人看出来,死者其实并不是在演戏,而是真正面临绝望的境遇。”
小米听到对方这么说想了想说,人在快要死亡的时候或者是感受到一种极其望的恐惧时,体内的肾上腺素绝对会迅速爆发。
死者为什么不说话让停止拍摄,反而就这么任凭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直到生命到了尽头,其实这也和这个死者有关系。
而小米所说的也正是我所怀疑的,为什么死者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没有大声呼救,也没有阻止拍摄进行下去,而是就这么任其发展,这种现象太奇怪。
一个人在面临绝望的境地时,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的心情,可想而知,是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活着的机会,但是对方放弃了,所以这一点足以让我们重视,到底为什么。
“但是你不觉得有件事情特别奇怪,有那么多人跟着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