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我明白了
将一半警员安排到此处,意志坚定的确实可以留下来继续工作,但是一直比较薄弱的或者吃不了苦耐不了劳的,人员流失率就会逐渐增加。
王局长的话才刚刚出口,就听到村长在外面喊着人来了,我转过头一看,村口跑来好几个人,跑在最前面的是一个中年人。
跟在他身后的还有几个应该是当地村干部打扮的很规整,他们过来之后先是向我介绍自身份,中年人大概就是隔壁村的那个村长比较年轻,收到照片之后他们马上组织人立刻进行辨认,很快认识这名死者叫董从。
根据村长介绍,死者生前几个月曾经去城里打工给人当劳力,一直都没有回来过。
“妈呀,你这么说我真想起来了。”
老村长突然想起什么,一惊一乍,把小龙给吓得差点跌倒。
“您可别生气啊,刚才主要是你一惊一乍的,把我给吓着了,这胆子不大的真的能被你吓死。”
“你这小警官年纪不大,说话咋这么不好听,连胆子都这么小,我一个老头子什么都不怕,你这么年轻你怕什么?
我刚才不过相信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儿跟你们说,希望能对你们的侦破有用,你要是觉得我说话真的不中听,你就不听,我还真不想管。”
我知道老婆要生气一把扯住对方胳膊,先是向对方道歉,马上询问对方到底发现什么,希望有什么线索的要赶紧告诉我,老村长没说啥只是指那条污水沟。
“看到没?我才想起来这条沟好像就是董丛他们刻意挖的。”
旁边看热闹的七嘴八舌说就是这样,对方很有力气,一个人干活估计得顶两个。
就是不喜欢种地,总想着想尽办法赚大钱,农村没有那么多机会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他经常跑到别人家给别人打散工。
大概一年前左右,县里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的状况,留守人员因为无法应对农田带给他们的辛苦,所以选择在当地修建一条灌溉用的水沟。
也就是在那时起他经常跑过来帮她们,由于图纸出现错误,灌溉水沟恰好被人挖到半路给废了,施工队只能在旁边另起一条路,接着再挖一条新的灌水渠道。
这条沟自从被废弃以后,村民们直接把它废物利用当成垃圾沟,不管什么垃圾只往这个地方扔。
“这哥们运气还挺差。”
“你看自己亲手挖的沟,到最后反而成了葬身之所,不是很难看吗?”
我瞅了小龙一眼,当人家老村长说这样的话,难道是想找不痛快,为了堵住这张放炮的嘴,我赶紧让他滚到一边去,协助当地警员继续寻找现场线索,请家长我又向村长提出打算,去他们村看一看的想法。
村长当即答应说没问题,王局长就负责留在这带领他们继续进行现场勘查,我和小龙小米他们跟着村长马上前往事发地。
村庄的情况其实和现在这所村庄没啥差别,村里到处灯火通明,随处可以看到披着单薄衣服,披头散发穿着拖鞋的村民。
站在外面围着说悄悄话很快在村长的带领下,我们马上来到村里,前往董丛的住所,村长路上告诉我们董丛已经结婚,家里生了一儿一女,妻子叫秀女。
“这几位是镇里的警察,想要问问你对象的情况,你不要害怕,知道什么就跟我们说什么。”
我们进屋了,这才发现一个长得相当漂亮的中年妇人站在旁边看着我们,唯唯诺诺他们的点头,显得非常痛苦。
“兄长,这是真的吗?我丈夫他真的没了吗?”
“不要太难过,这是村里对你的一点表示,你们确实以后不容易,拿着,这点钱想办法先把你丈夫安葬了再说。”
秀女接过钱,一下子跪在地上不停给村长磕头,我们赶紧把对方扶起来,小米掏出纸巾帮对方把眼泪擦掉,小龙看了一眼孩子,过了一会,秀女的情绪比刚才稍微好点。
主动为我们倒了一杯开水,除了小龙这个家伙看起来没心没肺,其他人都很沉重。
“警官,你们有什么想问我的尽管说,我知道一定会全部告诉你们。”
“我想问你,你丈夫生前有没有什么仇家或者有过过节?”
“我丈夫脾气特别暴躁,可是为人却很好,他不可能跟别人结下仇恨,更不可能无缘无故截我的丈夫,我了解,他什么为人我敢打保证。”
说着说着,看着旁边两个活泼的孩子,年幼无知可爱萌的年纪失去父亲,大概还不知道。
秀女的眼泪再次无声的落下来,似乎感觉到什么,紧接着那两个孩子扑到母亲怀里,哇哇大哭。
这种情况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询问,我只能让小米先安慰安慰对方,转过身让村长和小龙到房外商量,我觉得应该让秀女先看看自己丈夫的尸体,然后再进行慢慢的询问。
目前只能这么做。
“一个女人挺可怜的,带着两个年幼无知需要照顾的孩子,突然家里顶梁柱没了,就算我心情也不会不沉重。”
“你这家伙没心没肺,还知道这个不错,赶紧去打电话。”
“村长他们家一直都这么?”
我刚才看到秀女给我们打水用的器皿,并不是寻常用的水瓢,而是一个破碗断了缝的破碗,通过这点我可以判断出对方生活条件真的很差很差,连个碗都没有。
“我们这是农村穷乡僻壤的,能有什么好条件,有几个人真的有钱,都是穷人都习惯了,山村地方真的很穷,不同于你们繁华的大城市,你们那里山高路阔,想去哪去哪。
我们这里虽然群山环绕,可是连条路都没有,你看到处都是泥路,下雨了走都走不出去,光靠种地种菜能获得几个钱,只能勉强维持我们的温饱就这么简单。
附近几十个村子年轻人都走了,留下来的都是没有的老年人,妇女,还有需要照顾的孩子,经济根本发展不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