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寒门枭臣 > 第一百零八章 山茅

第一百零八章 山茅

“小山兄弟,你误会了,先生并非那种人。前不久修南嶂城时,先生一次就拯救了数千百姓……”

“莫非陈兄说的是杨墨杨先生?”山茅忽然面露喜色,看向杨墨的眼神都变了。

见此情形,陈武也是喜出望外,连忙道:“正是,小山兄弟也听过先生的大名?”

“险些污蔑了好人!”山茅立刻对着杨墨倒身便拜:“小人有眼无珠,不识先生尊颜,望乞先生恕罪。”

“山茅兄弟,快快请起!”杨墨心下暗喜,没想到这人也识得自己。

他似乎忘了,这人以打探消息著称。岂会不知道发生在同县的这桩大事?

“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小的早就有意投奔,只恨无人引见。要是知道陈大哥就在先生处,小弟早就去了!”

“今日也不晚,先生亲自来请你出山!”陈武满脸堆笑。

“小的愿为先生马前卒!”山茅再次拜倒在地。

杨墨赶紧一把扶起他道:“我得小山兄弟,如虎添翼呀!”

山茅起身回头,大喊道:“你们都出来见过先生!”

这时,就见茅草丛中陆续钻出许多村民,大多是老弱妇孺,个个一脸菜色。

小孩子更是瘦得皮包骨头,两只大眼睛十分茫然的瞪着他们。

山民们全都不说话,只是怔怔的看着山茅。

在他们眼底,连悲伤都没了,只剩下麻木,空洞。

山茅扑通一声跪倒在杨墨身前,恭恭敬敬行了三个大礼。

杨墨连忙跪地相扶,连声道:“山茅兄弟,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其实他刚才已经料到了,这个小山村全靠山茅一人在支撑。

满村人口不过五六十人,青壮更是十不存一。

山茅一走,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得饿死。

“小人抖胆请先生收留他们。此地离赤峰岭颇近,小人一走,他们断无活路。”

“山茅兄弟,快起来,我答应你就是了。杨某手底下颇有些产业,正愁无人可用。”杨墨满口答应。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这可是吕家军曾经的首席斥候,相当于后世军中的侦察大队长。

杨墨有意卖个人情给山茅,就是要让他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

有了这群骨肉乡亲,山茅这辈子恐怕都要跟他拴在一起了。

“多谢先生成全,快,快,都给先生磕头,感谢先生活命大恩!”

那些眼神木讷的山民们,这时候眼底才涌出泪水,感激的伏在地上,哭成了一片。

“都起来,都起来,你们是去做工,自己挣钱自己花,并非我收留你们。你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不必对任何人如此卑微。我那里还有很多其他村子的村民,他们都是一样。”

村民们似懂非懂,在杨墨的劝说下,陆续起身,眼神中都充满了感激。

山茅更是紧咬牙关,感动得热泪盈眶。

“乡亲们,赶紧各自回家收拾东西。事不宜迟,咱们今天就随先生回去!”

山茅大声招呼着,山民们立刻活跃起来,纷纷转身钻进茅草丛,各自回家收拾行李。

收拾东西还需要点时间,山茅遂邀请杨墨等人去他家里看看。

杨墨也很好奇,他们是怎么下来的,就一口答应了。

山茅走到一丛茅草前,伸手搬开茅草,茅草丛中立刻现出一条干净的小路。

原来这丛茅草是活动的,下面并没有长在地上,而是栽在一坨土块上。

那土块又被草皮覆盖,跟周围的地面连成一片。

就算趴在地上仔细分辨,都很难察觉。

小路曲曲折折,上面都是茅草相连,遮天蔽日。

如今虽是初秋季节,茅草的锋锐还是十分坚韧,一不小心就会划伤手背。

山茅当先钻了进去,行走其间,却游刃有余。

每走几步,他还不忘提醒,脚下埋设有机关。

杨墨直到走近了,才发现他指的地方,草皮是软的。

用刀鞘挑开草皮,底下是一个个低矮的兔子洞。

只有一尺来深的坑底埋设着削尖的细竹。

一不小心踩上去,脚板非得刺个对穿不可。

茅草丛中,不时还能看到干涸的血迹,也不知道是兽血还是人血。

小路也并非平坦的,而是一路向上的陡坡。

越往上越是陡峭,草皮路也渐渐变成了碎石路。

滑溜难行,非得一手抓着路边的野草,才能爬得上去。

可山茅却在这种路况下健步如飞,如履平地。

陈武只有一只胳膊,上坡显得十分吃力。

在另外两个老卒的用力拉扯下,才勉强一步步往上挪。

好不容易才上到一处土台下。

只见土台边缘斜扎着许多木桩,木桩上码放着竹排,兜着成堆的碎石。

几根粗壮的树藤牵拉着木桩,这就是杨墨刚才在下面看到的那些滚石。

只消一刀砍断树藤,碎石就会顺着陡坡滚下去。

下面的人立时就会被砸得头破血流,甚至当场殒命!

土台上面,还码放着成堆削尖的竹竿,每根都有三米多长。

显而易见,那是站在上面就能杀敌的利器。

把竹竿架在土坡边的树杈上,就是一杆杆长枪,只管往下捅。

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是个老妪,也能守住。

那些竹竿上兀自还有血迹,令人触目惊心!

杨墨奋力登上土台,转身向下看去。

下面成片的茅草密不透风。

可只要其间有人行走,却都能通过茅草的摇摆看得一清二楚。

真是一座天然的大迷宫。

若非山茅引他们进来,他们必定要着了那些机关的道儿。

“雕虫小技,难入先生法眼,先生请!”

山茅见杨墨看得出神,走过来招呼他进屋。

杨墨一转身,这才看见小茅屋门口站着一个妇人和一个小女孩儿。

小女孩儿约莫五六岁年纪,依偎在妇人怀里,显得很是怕生。

杨墨立刻就明白了,这个山茅为什么放弃首席斥候不当,也要回乡隐居。

恐怕这两个令他难以割舍的亲人也是一大因素。

“小生见过嫂嫂。”杨墨拱手对妇人行了个礼。

妇人连忙还礼道:“山僻野人,不敢受先生大礼。”

杨墨闻言一怔,这妇人虽然肤色和山里妇人没什么两样。

行为举止却落落大方,倒不像是个山里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