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内宅娇妻不好惹 > 第137章 床头吵架床尾和

第137章 床头吵架床尾和

窗外那场秋雨还在继续,屋内茶凉人醒。

裴彦文和沈叙的这场谈话持续到了深夜,从朝堂聊到了边境,又从马市聊到了宅内,最终竟落在了裴珩的身上。

“这孩子很不定性。”裴彦文叹气,眼里透出一丝失望,“也是因为被家里人给宠坏了。”

沈叙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若有一天兄弟反目,你可要好好想想,如何才能……”

“不用想,我不会让那种情况发生的!”裴彦文忽然掀袍起身,将一直捏在手中的那把棋子悉数扔进了旗盒中,“如果不算我大哥,永安侯府也就剩下裴珩一根独苗了,他这条命,烦请王爷务必允许我保下来。”

永安侯府,暖香坞内。

顾云昭不曾想给蒋氏请安回屋后竟看到了提着药箱前来的高良毅。

她当即一愣,下意识抚上了自己脸说道,“我的脸没什么大碍了,早上的时候我自己已经看过了,还敷了一点金疮药。”

高良毅点点头,搁下药箱深表无奈,“受人之托,我也不想。”

顾云昭冷笑在了心里,不禁嘀咕,“人不回来,事儿倒管得挺宽。”

高良毅咋舌,拉过顾云昭坐下,又把灯往她手边挪了挪,一边翻著药箱里的瓶瓶罐罐一边似自言自语道,“夫妻之间,床头吵架床尾和的啦,你是姑娘家,早点和老裴服个……”

只可惜高良毅那个“软”字还没说出口,就收到了顾云昭一记刀子眼。

高良毅差点舌头打了结,连忙清了清嗓子,假装一本正经地给顾云昭清理了伤口创面又换了药重新贴好了棉纱布,然后才偷偷看了她一眼道,“你可知,你夫君今日把安国公给参了?”

顾云昭心里软了半截,却依然板著脸面色不悦,“朝堂的事,二爷从不和我说。”

“那你可以问啊!”高良毅觉得自己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老裴这个人很无趣,也不善言辞,你不问的话他都不会主动说的。”

“当朝首辅大人不善言辞?”顾云昭睨了高良毅一眼,“大人这和事佬做的可不太行啊?”

顾云昭太清楚高良毅的脾气秉性了,他可不是什么热心的主儿,会开口,多半是裴彦文折腾到了他头上。

见高良毅不说话,顾云昭笑得愈发肆意了,“既不是二爷的嘱托,大人就别白费口舌了。”

她说罢走到桌边飞快地在信笺上写了几句话,然后装进信封交给高良毅,“烦请大人一会儿出府以后帮我跑个腿。”

“顾云昭!”高良毅拍案而起,“你们夫妻俩可别欺人太甚!”

他好歹也是太医院正使,堂堂四品文官,怎的就被裴彦文这两口子如此呼来喝去的,简直过分!

“大人能者多劳啊。”顾云昭笑眯眯地喊了玄歌过来,让她去库房取了一盒云山人参交给了高良毅,“一点跑腿费,还请大人笑纳。”

晚上前院都落了锁,丫鬟小厮出入都要腰牌,顾云昭本想着明日再给顾云岚送信约她和张家姐夫后日见面的。

偏高良毅撞了进来,顾云昭当即觉得,这样免费送上门的信使,不用白不用。

第二天,顾云昭和顾云岚夫妇约在了九华楼见面。

顾云昭本以为自己应是那个早到的,结果推开订好的厢房门才发现顾云岚和张世存都已经煮上茶了。

“你可真慢!”云岚一如既往地刀子嘴,可看着顾云昭的眼神却是笑眯眯的。

顾云昭也不和她客气,径直顶嘴道,“我为了避人耳目特意走了半道再寻了轿子过来的,自是比不得你们那又快又气派的马车。”

“夫君,你看!”顾云岚气鼓了嘴,转头就和张世存抱怨,“我就和你说我这个妹妹是个牙尖嘴利的,是不是百闻不如一见!”

张世存抿嘴直笑,一边张罗顾云昭落座,一边轻轻拍著云岚的肩宽慰她。

顾云昭不由细细地打量了一番张世存,心中再一次默默感叹顾云岚的好福气。

“让姐夫见笑了。”落座后,顾云昭便压下心中翻涌的思绪,立刻摆上了一副说正经事的面孔,“我其实很早就想见一见姐夫了,不知道姐姐可曾和姐夫说过?”

张世存点点头,笑容可掬,眉清目秀的脸上丝毫不见商贾之士常见的那种市侩俗气,儒雅清秀地仿佛是个一心只想考取功名的书生。

“是听云岚说过此事,她说云昭妹妹是想找在下做营生?”

“是。”顾云昭点头。

张世存笑着给她倒茶,“那不知云昭妹妹想做些什么小本生意呢?”

“马市生意。”顾云昭接过茶看了张世存一眼,开门见山。

……

厢房内顿时陷入一片死寂,顾云岚愣了好久才咽了一下口水转头去看她的夫君。

饶是自诩见多识广、久居商海的张世存,在听了顾云昭的话以后,那端著茶壶的手也是微微一颤。

“云昭妹妹这口气……有些狂妄自大了。”见顾云昭似根本没有在开玩笑,张世存亦凝了眉眼,口气渐冷。

南梁朝堂几度更迭,皇权不稳,马政亦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是以当今圣人登基后,索性关了大半的马市,只留了皇家禁卫统领在马市之地嵩州县固守专权,更是下令将官养牧马代替民养。若发现百姓有擅自养马者,罪至充军流放或诛三族,绝不姑息。

所以,张世存会有这样的反应,是正常的。

“是多少有些惊世骇俗的,我知道。”见一旁的顾云岚努了努嘴想说话,顾云昭用余光飞快地扫了她一眼,然后继续道,“不过姐夫可知我为何会找你?”

张世存摇了摇头。

两人谈话气氛逐渐僵硬,但顾云昭心里的底气却足了些。

“张家祖上三代都是做官窑买卖的,银子赚的钵满瓢满,日子看着光鲜,可族门子嗣却不能高走仕途,此为憾事。虽然商贾世家多也不在意什么为官之道,但长期固步自封,这代代积累的财富又能体面多久?云昭浅薄,私以为放眼整个南梁,操办官窑营生的宅府不少于十家,张家的手艺了得,别家亦有绝活儿,喜欢不喜欢,喜欢谁的,其实全都是天家的一句话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