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赈灾民心所向
其实武敏之这种人,姚崇看一眼都觉得恶心,要不是因为姚崇以为他们站在同一阵营的话,真的懒得出手管他的嫌事儿。
都是为皇帝做事的,简简单单一句话就点破了问题所在。
武敏之琢磨琢磨也对,李治让自己专心替皇后办差。
皇后却要杀了自己,姚崇拦下,还是为了让自己给皇后办差。
想了又想,终于明白,给皇后办差,就是给皇帝做事。
看来日后要想保住小命,就必须好好的给这个冷血的姨娘办好差事才行。
一想到这个姨娘,武敏之就是一缩脖子。
武媚娘忙着赈灾之事,李治也没有闲着。
他知道今年的水患来的比往年早了一个月,这说明还会有更大的洪峰经过。
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那就只能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
还好这次水患来的猛去的快,并没有形成连续性的降雨,否则的话,后果无法想象。
这一次李治亲自来到水泥制造场所。
查看了水泥的配比之后,终于发现,暴露在空气中凝固,还算是正常。
可以达到施工的要求,但是若是在水中凝固的话,就拆强人意。
甚至完全达不到标准,压根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跟淤泥没有什么差别。
这也是为什么倾倒在渭水河岸之下,没有形成保护层的原因。
找到了症结所在,那么就有了应对思路。
李治是吃喝都在工地,几乎和老百姓一起受苦遭罪。
让老百姓看在眼里,都觉得心疼。
那位可是他们的皇帝啊,本应该住在深宫之内,享受着琼浆玉液,把玩着珠器宝石。
可是如今的天子没有那么做,而是和卑贱的老百姓一起,吃喝拉撒睡在工地上。
日夜不停的研究水泥的配比,如何才能在沉降水中之后,仍旧能够凝固成型。
“陛下,陛下。”
也许是太过劳累,也许是李治的身体本就不好。
连续高强度的劳累了数日之后,李治一连睡了三天。
这才意犹未尽的睁开了眼睛。
清醒过来之后,首先听到了外面传来的声音,简直就是震耳欲聋。
“陛下。”
就是这两个字,但是却异常的高亢。
“外面发生什么事儿了?”
李治心中一慌,还以为发生什么民乱了呢。
“陛下,外面的老百姓都不愿意了。”
“是啊陛下,老百姓的怨言大了去了。”
“没错,陛下咱们还是顺应民意吧。”
一群小太监,好像是商量好了一样,你一言我一语的撺掇着李治。
“到底怎么了?”
这些人说的模棱两可的,李治也是一头雾水。
也顾不上小太监的劝阻了,也许小太监们压根就不想劝阻,只想让李治亲眼看一看。
当李治迈出帐篷的时候,这才发现,眼前跪满了人。
黑压压的一大片,如同人海一般。
“尔等这是何意?”
李治看不明白了,万民请愿来了吗?
“陛下,草民恳请陛下回宫休养身体。”
“陛下日夜操劳,草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们的好陛下,还请陛下速速回宫。”
老百姓也知道工地之上条件有限,李治又身子骨不好。
关键是这样的好皇帝,老百姓不想失去啊。
老百姓都是单纯的,看到皇帝为了他们而殚精竭虑,任劳任怨的。
每一个人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于是乎在某些人别有用心的撺掇下,老百姓的情绪就被调动起来了。
超过万余人的民夫全都跪拜在李治的帐篷前请愿。
李治心说,爷们还走不了呢,水泥的配比还没有搞出来。
这大水说来就来,还有更猛烈的水患等着你们呢。
朕走了,你们怎么办,没有老百姓这个基石,武媚娘又如何能够树立威信。
“朕的子民们,尔等心意,朕心领了,不过大事未决,还需时日,尔等都回去干活吧。”
李治让老百姓散去,可是老百姓也都是一根筋。
一看他们的好皇帝还要操劳在大堤的工地上。
自然是不答应。
“陛下如若不回宫的话,草民们就跪死在这里。”
卧槽,让李治没有想到的是,老百姓也玩起了死谏这一招。
如果用强硬的手段对付大臣还行,对付老百姓那就有了丧失民心了。
“陛下,民意不可违啊。”
群臣看到时机成熟了,立刻也跪了下去,利用老百姓打掩护。
说的李治找不到毛病。
没错,民意不可违,可是天意也不能违背。
老子穿越过来,就是为了完成这个目标的,否则的话,老子就挂了。
“行吧,你们都是好样的。”
李治指着群臣没好气的说道。
这个动作也被老百姓看在眼里了。
他们理解就是大唐的好皇帝为了老百姓不愿意离开。
哪怕是同甘共苦也愿意共同战斗在渭水一线。
“陛下大恩大德,吾等没齿难忘。”
“陛下仁义。”
“陛下圣明。”
在老百姓的欢呼中,李治收获了大量的人气值,这才返回大明宫。
不过水泥配方一事并没有落下。
李治依旧日夜操劳,终于是研究出来了水下凝固的配方。
“哈哈,成功了。”
有了这个神器相助,不愁水患不除了。
因为他们治理水患最大的软肋就是在粘合剂这个问题上。
一般的靠着糯米和石灰等物的配方,还是能够坚持一下的。
可是像大堤这种工程实在是浩大。
就算是朝廷也拿不出来那么多的钱粮来,用糯米熬汤的方式解决。
而水泥制造低廉,还不用浪费粮食,可以说事半功倍。
“快去传旨,就说这是皇后娘娘研制出来的独家秘方。”
李治的话音刚落,拟旨的司诸司郎中差一点把砚台给摔了。
又是皇后研制出来的物件,上一次还不够吗?
大堤已经因为皇后娘娘决堤两次了。
俗话说有再一再二,可没有再三再四了。
“看什么,还不快点拟旨,昭告天下。”
李治纳闷,都什么毛病啊。
朕好不容易搞定了水泥,居然支不动你们这些小厮。
很快的新配方水泥就被送到了大堤工地。
虽然名义上说是皇后娘娘的功绩,可是实际上老百姓都清楚,那是陛下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