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物尽其用
乔玲玲在村子里骑着自行车,正好路过一堆纳鞋底的婶子。
“丫丫她娘,你是不是准备房子盖好就和刘光辉结婚啊!”
“是啊!到时候可记得要喊我啊!婶子给你送一副中药,保证你喝完就能怀!”
乔玲玲被这些婶子的话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自己什么时候说过要和刘光辉结婚了。
又是什么时候说过还要生孩子的!
“婶子,你们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我没想过再婚啊!”
几个婶子面面相觑。
“不可能啊!这几天光辉娘在你家进进出出的不是因为你们俩好上了吗?”
“婶子,你可不能乱说啊,王婶去我家是帮那些盖房子的人做饭的!我现在可没有再婚的想法!”
几个婶子看乔玲玲很生气也没敢再多舌,很有默契的低下头继续做着手上的活计。
乔玲玲和大婶们的对话,无意间被李建业听到。
李建业不知为何心里竟然有一丝窃喜可同时却又有些失落。
他看着乔玲玲的背影,一时有些恍惚。
乔玲玲刚把自己的蜂蜜摆出来。
就看见柱子气喘吁吁的跑过来,“姐,玻璃厂主任,好像可以出来了!”
乔玲玲猛地站起来,“柱子蜂蜜交给你了!我去趟工商局!”
柱子喘着粗气,双手撑着膝盖点着头,“行!你放心吧!”
等他抬起头后,乔玲玲早都不知所踪。
工商局里,顾洁看着厚厚一沓账本真的是焦头烂额。
“就因为玻璃厂出事了,现在局里要查所有齐鸣县国营厂子的账本!”
乔玲玲很同情她,也很想帮她。
可是自己现在一没学历,二没地位的。
就算是自己帮她算出来,也不会有人相信。
说不定还会落下一个顾洁糊弄差事的罪责。
看来不管是什么时代,学历都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啊!
乔玲玲暗自下定决心等玻璃厂主任的事情解决完,她就要继续好好复习。
早点考进县一中。
乔玲玲大忙不敢帮,于是就帮顾洁做一些整理的活计。
一直等到工商局经理回来,她才离开顾洁的办公室。
经理客客气气的将乔玲玲迎进办公室,“乔同志,要不是你我这次真的就差点裁进去!”
说着打开一罐包装精美的茶叶,小声向乔玲玲介绍着,“这可是我一个好友从深州那边带过来的!”
茶叶很香,混合着些许麦香,乔玲玲虽说不是很懂茶,但这茶要比自己过来以后喝过的任何茶都香!
这深州自从放开自由贸易好东西是越来越多,只可惜乔玲玲还没有机会过去。
她放下茶杯,“经理我今天过来主要就是想问问玻璃厂主任的事情!”
“玻璃厂主任那边已经没事了,只是……”经理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可是那罚款金额不小,无照经营也不是件小事,他这边才和玻璃厂厂长撇清关系,如果再给这些小贩打掩护,恐怕也是自身难保了。
乔玲玲见经理迟迟不开口装作一副很急的模样,“条件您尽管提,我一定会尽全力满足这边的!”
经理拿出笔在纸上快速的书写起来。
没一会一串数字就出现在乔玲玲眼前。
一千五百六十二。
乔玲玲倒吸一口凉气。
她已经适应这边的五毛钱能买一斤肉的消费形式。
对比下来这一千五百六十二简直就是一笔巨款。
乔玲玲相信自己能付清这些钱,可是让她现在拿出来却是十分的难!
她要用什么担保,又要用什么让经理相信她。
乔玲玲愁眉不展,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看着纸上的数字。
“这钱确实是不少,要不然你喊那些小贩一起凑凑!”经理不认为乔玲玲能拿得出来,找小贩一起凑才是目前为止唯一的办法!
但是他不知道,乔玲玲在之前就已经答应过那些人,如果真的要罚款,自己会给他们交。
只是谁能想到,这罚款这么多!
乔玲玲长叹一口气,“那些小贩收入微薄,就算我叫上全黑市的人一起凑都凑不够!”
“你们这罚款是根据什么来罚的?”乔玲玲拿起那张纸,仔细研究起来。
所有的数字基本都是经理自己写的,然后加加减减的就变成这么多。
经理从抽屉里面拿出一沓发票,“这些都是你们和玻璃厂主任交易的凭证,我都是靠这些计算的,罚款是交易金额的三倍也是规定里面清清楚楚的写着的。”
乔玲玲拿过发票,一张一张的算了起来,果然,最后和经理给她算的一模一样。
“经理,你这记忆力可真好!”
“那你以为我是怎么坐上这个位置的!”经理骄傲的理了理自己的头发,“我可是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的!”
乔玲玲内心敬佩,冲着他比了一个赞。
“但是这些钱对我们来说真的太多了,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少交一些?”乔玲玲试探的问道。
经理摇摇头,“还真没有,不过,看在你帮了我的份上,我能帮你要一个账期。”
“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乔玲玲激动的差点跳起来。
“但是……”经理有些不放心的看着乔玲玲,“这个是以我个人名义担保,如果你要跑了这笔账就会落在我头上!虽说你是顾洁的朋友,可是我终究是有些不放心!”
“你看,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暂时放在我这里做抵押的!”
乔玲玲一个乡下妇女,要钱没钱,要背景……
背景?
原主父亲的身份背景,不用白不用啊!
“其实,我是乔彦生的女儿,你可以找一份73年的报纸,就知道了!”
此话一出,惊的经理半天说不出话。
以前他就在怀疑了,为什么顾洁一个大官的女儿会和一个乡村妇女是朋友。
这下也总算回答了他心中的疑问。
他赶快喊人找了一份报纸。
果然。
乔彦生和乔玲玲的照片印在报纸中央。
“这,这……乔小姐,啊,不,是乔同志,现在不是已经结束下乡了嘛!你怎么还没有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