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袁爷爷与复华的渊源
视频中的身影逐渐浮现,他并未像先前的三个人一样身穿白衣。
视频的开头也并未有自我介绍,他只是简简单单地站在那里,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袁老?我的天!”
“怎么可能呢?袁老不是西南联大的吗?怎么会是复华的校友呢?”
该说不说,袁老绝对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华夏最为闪耀的功勋之星之一。
黄渊请他来为马老先生祝寿,于情于理,都万分合适。
但问题是,人家是西南农学院的呀,好像不是你复华大学的呀。
这就尴尬了。
属于是有几分挂着羊头卖狗肉的嫌疑了。
“难道说,是黄渊忙过头,忘记了这一茬?”
“不会吧,黄渊一直以来在我心中都是那种算无遗策的形象啊,怎么会连这都没想到?”
“那可不一定,要知道《泱泱华夏》可是央视外包给黄渊的。”
“而且距今为止,都没有传言流出黄渊有什么帮手之类的。”
“所以说,很有可能,除了特效之外,包括剧情,服装,台词等等,都是他独自一人完成的。”
“一个人完成这么多事情,他就算是神仙,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吧。出一些小纰漏,也无可厚非。”
“可关键是,《泱泱华夏》现在是走向世界的综艺节目啊,不只是我们再看,而是全世界的数亿观众都在看,这不是丢人丢到国外去了吗?”
“没事,他们看不懂,也不知道袁老究竟是于哪个学院毕业。”
尽管如此说,但还是有人止不住地抱怨。
袁老名声之响亮,可不只是在国内,国外也有不少袁老的崇拜者。
只要有人有心,稍微查一下,就知道袁老究竟师出何门了,到时候《泱泱华夏》甚至会被挂上造假的名头。
黄渊一人主持这么多项事宜,自然是辛苦的,难免出现些许差错。
可是,他难道就不能招人吗?
还是说偌大的央视除了黄渊以外,就找不到另一个有本事的人了?
这羊毛就非得逮着黄渊一个人薅,非要等到薅出问题才肯罢休。
不过,可能是因为《泱泱华夏》铁粉众多,又有华夏名片的偌大名头。
一时间,倒是也没人抓住这一点不放,只是心中难免有些芥蒂。
直到,一条弹幕幽幽地飘荡在屏幕最上方。
“那个,我刚刚查了一下,好像袁老也可以说是复华的校友。”
“???”
“???”
“???”
“小伙子你讲话要拿出证据的哈,不然我们西南农大的饶不了你。”
是的,这时候西南农大的学生们坐不住了。
农业一直以来就是冷门学科,以至于学校历年来的招生情况就不怎么好。
结果好不容易出了一个袁老,当真是十年艰辛无人问,一朝功成天下知!
至此,西南农大也走入了很多人的视线中。
可以说,袁老就是他们最大的招牌,最大的骄傲。
可是现在,这莫名其妙,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弹幕,好像要把他们的金字招牌给抢走!
这都欺负到家门口了,都要坐在你头上拉屎撒尿了,他们还能不急?
当然是拉开阵势,激烈反驳了!
“我有证据啊!”
“那你说说,说不好打死你!(狗头保命)”
“没错,说不好打死你!(狗头保命)”
面对这些人的“威胁”,发弹幕那人也坐不住了,急忙站出来据理力争。
“1949年,袁爷爷考入北培夏坝的相辉学院农学院。这是复华迁回魔都之后,一位在西南的复华校友所创。”
“因此,可以说相辉学院算是复华的一个小分支。”
“随后,1950年,相辉学院与当地省立教育学院以及1910年创办的私立华西协和大学合并,这才组成了你们所谓的西南农学院。”
“所以说,袁爷爷出自西南不假。但是一开始,却是考入了相辉学院,那毕竟是复华的分支,所以真的要算,也算是复华的‘远房’校友了。”
听完这位的解释,正摩拳擦掌,准备大展拳脚,入陆地键仙之境的西南农学院的校友们,此刻都宛如吃了苍蝇一般,无比难受。
若是此人造谣也就罢了,毕竟谣言不攻自破。
而且他们人多势众,也不怕什么所谓的造谣。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方没有造谣啊!
袁爷爷最先加入的,确实是相辉学院。
后来相辉学院和其他学院合并,才成立如今的西南农学院。
而相辉学院是复华分支的这一点又无可否认。
所以,思来想去,他们好像只能承认袁爷爷是复华的‘远房’校友这一条路。
那岂不是说,他们的金字招牌,他们的全民偶像,被人硬生生分走一半?
淦!
我接受不了啊!
“你给我老实说,你是不是复华派来的奸细!”
“我没有,我不是,你可别乱说!你这人怎地凭空污人清白呢?”
此言一出,西南学院学子几欲吐血。
还说你不是,我就一个平a,你DF二连外加大招全都交干净了。
这不是典型的不打自招吗?
好气啊!要是早知道这是复华来的间隙,就不顺着他的话往下说了,现在好了,简直欲哭无泪了。
见西南学院的没了动静,一群吃瓜看戏的观众也得出了相应答案。
那就是真要论的话,袁老还真是复华的校友!
只不过这校友,论得有“亿”点远罢了。
“看看看,我就说吧,黄渊就算是再累,也不会疏忽这么重要的事情!”
“他还是那个事必躬亲,而又算无遗策的黄渊!”
“我的妈呀,黄渊这还算是个人吗?一个人主持《泱泱华夏》就算了,竟然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出过什么大的差错和纰漏。这个人就离谱,真的。”
视频之中,时空裂痕中的画面开始介绍起袁爷爷来。
那是一大片麦田之中,袁爷爷和一群研究生,正如同田间老农一般,不断收集各种麦穗进行取样研究。
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进行。
这也是为什么农学院不讨好的原因,累又累的要死,还不好找工作,谁又会想要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