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宫廷深深
这轿撵比姜府里任何一辆马车都要奢华,实在让人瞧着眼热。
闲杂人等不得进宫,山芙身为姜黛的贴身丫鬟,也只好留在了府里。
这一路上都非常平顺,到了宫门口,也顺利通行。
姜黛的心情,随着宫墙楼宇渐渐呈现在眼前,而五味陈杂。
这里没有什么东西会因为岁月的漫长流逝而失去了本有的光彩。
宫檐下的镂花彩雕年年都有人往上面新添颜料;花园里亦是繁花不谢、不管春夏与秋冬;宫里的人,旧的去了新的来;宫里的物,旧的堆在杂物堆里暗无天日,新的陈在眼前亮丽光鲜。
姜黛不想去回忆,但也无法彻底忘记,曾经她娘带着她往这宫里走过,她去他外公的太学里偷听外公授课。
外公十分宠爱她,姜黛模糊的记忆里,他是个爱笑的白胡子老头。他在太学里给她排了一张小桌子,准她旁听。
后来她渐渐就成了太学里清宁公主的伴读。
姜黛清楚得很,再不想进来,最终她还是不得不进来。只有这样,才能一点点靠近权力的中心。
进了明妃宫里,姜黛由宫女一路引着进殿。
她低垂着头,进来后毫无差错地向明妃行跪拜礼,彼时清宁公主也坐在明妃身边,姜黛道:“民女参见明妃娘娘,参见清宁公主。”
清宁的眼神从姜黛进来伊始,便微微热切了两分。只不过她端坐着,一脸的矜持高傲。
明妃让身边的嬷嬷把姜黛搀扶起来,打量着她,温声道:“卿卿?”
姜黛应道:“民女在。”
明妃朝她伸手,她迟疑了一下,方才缓步上前。
明妃拉着她到面前,眼神复杂地看着她,道:“一转眼,长这么大了。”
尹澜以前进宫,走动得最频繁的,便是眼前这位明妃了。两人在各自出嫁前,乃是一双好友。
明妃道:“前些日听闻是你救了我们清宁,清宁受了风寒,一直没有机会叫你进宫来,今日总算得以一见,我应当好好向你道谢。”
姜黛道:“娘娘言重了,公主是从姜府回去途中遇劫,民女也有责任。”
明妃还是将挑选好的东西赠给姜黛,姜黛道:“上次皇上已经赏赐过了,娘娘实在不必如此。”
旁边的清宁终于开口道:“这是母妃亲自选的,你不可浪费母妃的心意。”
不等姜黛再多说,清宁已经让宫人把东西全部搬去晚些时候要送姜黛回去的轿撵里。
随后明妃又拉着姜黛说了会儿话,不可避免地提到了尹澜。
明妃无不感慨道:“当初你娘离了京,不成想,竟是一去不回。卿卿,你娘是如何……”
姜黛垂着眼,眼底幽深沉静,嘴上平寂道:“我娘心结难解,久病难治,便逝去了。”
既然姜闻修对外宣称,尹澜是病逝的,那就病逝的好了。
这是她娘最后所剩下的仅有的一点体面。
反正有朝一日,她会用她的方式,将她娘的清白,向姜家全部讨回来。
明妃待姜黛不由愈加怜爱两分,还言道若是以后姜黛有什么难处,只管来找她,她自会为姜黛做主。
姜黛谢过,明妃知道两个孩子必是有话说的,便不留姜黛,让清宁带她去自己寝宫里。
清宁端着她的公主架子,从明妃的殿上下来,不苟言笑地走出去,走到门口还回头来看一眼,确定姜黛是否跟在她后面。
清宁的寝宫里十分舒适温暖,清宁一进去,就吩咐宫人送茶果点心。
姜黛抽着嘴角,听她提点心的名字都提了一大串,看她那不冷不热又理所当然的神色,怕是恨不得把宫里所有的点心都让宫人呈上来一般。
姜黛忍不住打断她,道:“公主要这么多,吃得完么?”
清宁回头看她一眼,道:“没让你吃完,每一样你尝一口就行了。”
姜黛:“……”好吧,有钱人的世界她还不太理解。
但清宁还是在姜黛提出意见以后,便没再往下说点心名字了,就让宫人去准备以上她所说的那些。
就她说的那些,就算每一样姜黛都尝一口,也得够撑的。
清宁身边的女官福礼下去准备,临了笑道:“公主点的这些,都是素日里公主觉得好吃呢,是希望二小姐也会喜欢。”
清宁有种被拆穿了的羞恼,道:“多嘴,退下去。”
姜黛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挑。
开玩笑,这皇家里做出来的点心,有难吃的么?
宫女全都一应退下去后,清宁让姜黛坐下,还递了一个暖手炉给她,然后就严肃地皱着眉,开口问道:“听说你揍了季舍微?你为什么要揍他,还被关进了大理寺?”
姜黛道:“在街上起了点争执。”
清宁便老成的语气道:“你与他一般见识做什么,他不学无术惯了的。后来我让人去大理寺接你,结果回来的人却说,首辅和大都督也去了,你没跟首辅走,却跟大都督去了卫厂?”
当时清宁听到这一消息时,还替姜黛捏了一把冷汗。好在首辅让宫人传了话,让清宁不必担心,第二日就听说姜黛已经安全回家,清宁这才稍稍放下了心。
眼下不等姜黛回答,清宁就又问:“你去卫厂,大都督有没有为难你?那里的锦衣卫对你动刑了没有?”
姜黛道:“大都督要是怎么了我,我现在还能好好的吗?”
清宁打量着她,见她委实没有什么事,便道:“你才回来京城不久,卫厂那个地方有多凶残你还不知道,以后不要贪新鲜想进去瞧一瞧,这次算你运气好。”
适时宫女上了热茶进来,清宁要的点心,前前后后地送了一些,摆在茶几上。
那些茶点看之精致非常,闻之芳香扑鼻。
姜黛捧着热茶喝了一口,清宁公主忽然幽幽道:“外面传言,首辅与一女子于房中甚是亲密,姜黛,你知道那女子是谁吗?”
姜黛冷不防一口热茶呛在了喉咙里,低咳不止。
清宁狐疑道:“你为何反应如此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