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章 豫南战役(四)
就在山田梅二率领第114师团一部攻克白塔集之后,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杨森决定收缩防线,将第二十军的两个师,第133、134师都拉到上石桥重新布防,又命第五十一军第114师立即增援李集地峡驻守的第113师,同时给刘汝明去了电报,要他新编36师移防丰集镇,护卫侧翼。
一番调兵遣将之后,杨森也意识到丰集镇方向成为全军的防御薄弱面,一旦日军迂回占领丰集镇,势必会对我军构成重大威胁。可是,就在杨森下达命令之后,刘汝明却拒绝执行,理由是他六十八军正与日军第十三师团苦战,作为预备队的新编36师不能轻易调动,否则他不能保证苏仙石、铁冲防线周全。
得到刘汝明回复之后,杨森气得一把将电报撕得粉碎。不能保证防线周全?刘汝明已经不仅仅是违抗军令,他甚至还要挟上官,但杨森现在却拿他无可奈何。当初六十八军划归第二十七集团军麾下时,杨森就已经知道,这个白眼儿狼终究是个祸害。在五十二军、七十一军先后调离后,第二十七集团军核心战力也就只剩刘汝明的六十八军了。为了讨好这家伙,杨森觍着老脸向老蒋给他求来了第二十七集团军副司令长官衔。现在看来,喂不熟终究是喂不熟。
杨森对刘汝明成见竟然如此之深?实际上也不单单是杨森,很多与刘汝明打过交道的国军将领,有过一次合作就不想有下一次,原因是这家伙太精明。单打独斗你不得不承认人家是条汉子,小鬼子不论哪个师团拉过来,六十八军都敢跟你比划。可一旦协同作战,你还就得迁就他,要不然他可不管三七二十一,怎么顺当怎么来。相比之下,西北军系统出来的,也就张自忠的五十九军口碑最佳。无他,你能将后背放心的交给他!
其实,这也怨不得刘汝明,谁都有私心,他未尝不想将六十八军打造成刘家军,事实上后来的六十八军也确实被称为刘家军,只能说刘汝明的私心较重。也难怪,清末民初,年仅17岁的刘汝明只身投军,从最底层的小兵做起,到1936年才晋任陆军中将,见多了军队之间的倾轧、攻灭、吞并……他明白,像他这样的无根之萍,能说的上话的就只有手中的这点儿兵和枪。所以,要说刘汝明有些小心思,也无外乎这两样,只是将它们看得太重,不免变了味。
“总座!现在怎么办?刘汝明不尊号令,丰集镇方向终究是我军一大弱点。”
杨汉忠问起,杨森气不打一处来,要不是他玩忽职守,至于这么被动吗?还在他刘子亮(刘汝明字)处碰了软钉子。
“还能怎么办?只能调补充团上去顶当一阵了,希望我的顾虑是多余的。”
“调补充团上去?他们还是一群孩子呀!”
按照国军惯例,一个军出征时,或由战区调派,或自行招募最多两个补充团,既能充当役夫增强后勤保障能力,又可及时弥补战损。但川军各部向来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能及时补满编制就不错了,想要补充团就得自个儿想办法。
川军各部的补充团大多是从老家四川自行招募的,除了武器匮乏,待遇和普通士兵差不到哪儿去。但杨森的补充团比较特别,尽是些十二三岁的半大孩子。他们当中有不少是战争孤儿,但大多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为口饭吃不得已混迹行伍。他们不需要军饷,管饱就行,偶尔的恩惠,赏赐几块大洋,心里得记你一辈子的好。别看年龄小,打起仗来可一点儿都不含糊,十二三岁正是最无知无畏的时候,川人一股子的血性在他们的身上没有打任何折扣。所以,杨森对这群娃娃寄予厚望,在传授军事技巧的同时,还能舍得请先生教授文化知识,希望逐渐用这群“学生兵”作为他二十军的士官基础,可以说是很有远见的。现在情况紧急,也只能将椽子当劈柴烧,难道只有你杨汉忠心疼可惜?杨森没好气道:
“你要是心疼他们,就给老子长点儿心,将上石桥给老子守住了,不问老子要援兵就已经阿弥陀佛啦!”
又被冲了一顿,杨汉忠不敢再说什么。气汹汹的教训一通之后,杨森长叹一声,说道:“唉!好啦!这里就交给你了,老子该去化缘了。”
二十七集团军处境堪忧,日军三个师团从三个方向袭来,都取得不小的进展,如果再任由发展,二十七集团军很有可能会被聚歼。所以,杨森在上报军委会之后,立即向李宗仁求救了。
信阳,胡宗南第一军司令部,我豫南兵团各部军事主官汇聚一堂,除了庆贺昨日围歼下元熊弥集团外,就是商讨该如何帮助二十七集团军渡过难关。
作为东道主,胡宗南率先发言。
“李长官!诸位!我不建议出兵增援,原因有二。其一,我豫南兵团刚刚经历一场大战,虽然取得辉煌战果,但无论是五十九军还是七十七军都伤亡不小,不经过休整短时间很难发挥全部战力。而我第十七军团虽正值鼎盛,士气高昂,但从信阳到商城一路一百多公里,急行军也需要至少一天时间。与其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路上,倒不如挥起拳头先解决掉息县的110师团。”
胡宗南有此想法不难理解,此番围歼下元熊弥胡宗南虽然记了首功,也因此获得老蒋的嘉奖,风头一时无两。但他这个头功却是李宗仁、张自忠等人礼让的结果,胡宗南虽欣然接受,但他的自尊实际上是受伤害的。他要证明,他胡宗南获取战功是靠真本实料打拼来的,不需要别人让。而先前摆了他一道的第110师团就是最好的选择,老胡可是很记仇的。
尽管有私心,但这第一条也恰恰说到了点子上,李宗仁也是这般想法。只不过,先拿110师团开刀,人家是从全盘考虑之后决定的。息县太过重要,第110师团盘踞于此,则我平汉铁路沿线十余万大军随时可能陷入被动。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不如挟此大胜之威先解决掉这个麻烦。
有此一条就已经足够说服众人,那么,第二点就都被大家选择性的忽略了,因为现实太残酷。第二十七集团军面对日军三个师团的进攻,是决计守不住的,所以也就没有救援的必要了。
“我同意寿山(胡宗南字)的看法,诸位以为如何?”李宗仁在表态之后就看向张自忠,张荩臣为人正直,不似他们这些人功利心太重,为了息县的110师团而置第二十七集团军于不顾。
张自忠确实不愿意放弃支援杨森,但他对当前形势却也能看得开。消灭第110师团收复息县确实要比救援杨森更加有利,但话又说回来,遭受日军三面合围的第二十七集团军又当如何?舍弃不管吗?当然不是,李宗仁已经替他们想好了出路。
“好!既然都没有意见,那就这么定了,待会儿我们以联名的形势上报军委会。至于杨森那里,我会亲自向他解释,同时提请军委会,给他们下达撤退的命令,退至商城以南的达权店、沙窝一线要隘据守。”
……
武汉行营,刚刚接到杨森的求援急电,老蒋极为重视,立即命令李宗仁火速救援,可命令才刚过去不到两分钟,李宗仁的回电便到了。看了一眼,老蒋差点儿背过气去,叫骂道:
“这个李德邻(李宗仁字),杨森那头都已经火烧眉毛了,他不立即发兵救援,反倒打起息县的主意?他李德邻什么时候也成了不顾大局之人了?哼!是不是打了两场胜仗就已经不把我蒋某方放在眼里了?一个个都敢来抗命!”
李宗仁虽然和老蒋不对付,但还不至于拿军国大事不当回事,他既然力主进攻息县之敌,而不去救援杨森绝对有更深的用意。只是这方面刚才的电报中没有言明,要是没人给点透,就怕老头子会想歪了。才刚着手揣摩深意,老蒋这头就已经被带偏了,这可吓了陈诚一跳,连忙上去开导。
“委座!以卑职对李长官的了解,他这么做必定有其深意,而并非抗拒委座的命令。”
“噢?”老蒋瞥了陈诚一眼,没好气道:“他都已经付诸实际行动了,你陈辞修还要替他开脱?”
陈诚最近可是同李宗仁一系走得较近,老蒋这样说也不排除刻意敲打他。
老蒋对桂系讳莫如深,一旦发现有人彼此勾结,那是绝不轻饶。像陈诚这样的亲信被草率定性,按照常理,一定会极力辩解,但陈诚没有,而是说道:
“委座!如果卑职所料不差,李长官之所以力主攻打息县之敌,而不去救援杨森集团,是想以伤换死!”
“哦?以伤换死?”
这听着新鲜,老蒋来了兴趣,指挥部内何应钦等一众高级将领也都寻了过来,他们也想听听,究竟怎么个以伤换死法?
陈诚也只是略窥门径,现在老蒋及一众将领都来了兴趣,他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委座!诸位!现在豫南形势极为复杂,从北到南,由西及东,依次是日军第110师团,胡宗南第十七军团,日军第十师团,杨森第二十七集团军,日军第十三、第114师团,张自忠第二十七军团,各部纠缠交错,像极了一块巨大的五花肉,既相互威胁又相互牵制。总体而言,我军于北线占据优势,日军于南部集结重兵。
救援杨森,所能调动的只有胡宗南的十七军团。然而,从信阳开到商城,一方面息县之敌予以牵制,另一方面有光山的第十师团的阻拦,实际意义不大。”
说到这里,随着分析的深入,陈诚的思绪大开,终于明白李宗仁的真实用意了,他接着说道:
“与其救援杨森集团,倒不如将110师团这支孤军吃掉。日军在徐州已经折了第二十一师团,昨天又被打残了第108师团,如果110师团再被我军歼灭,对其军心士气的打击是极为沉重的。”
再吃掉日军一个师团?这是很有可能的,毕竟我军在息县周边占据绝对优势。第110师团在潢川、罗山就已经被张自忠的五十九军消磨的差不多了,昨天又被我第一军重创,遁入息县严防紧守。对付已经不足万人110师团,估计有胡宗南第十七军团足以。这么说,我中央军又将取得一场大捷喽?
歼灭110师团的这个想法已经勾住老蒋的味蕾,不由得对陈诚的分析大加赞赏。何应钦不愿陈诚大出风头,说道:
“那杨森怎么办?我二十七集团军又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日军歼灭而置若罔闻吗?”
“歼灭?呵呵杨森又不是三岁小孩,日军想歼灭就能歼灭?更何况,如今形势对二十七集团军极为不利,应该让各部及早撤退才是。”
“撤退?哼哼!说得轻巧,退到哪里?商城不要了?要知道一旦日军占领商城便会沿着麻商公路南下,直接威胁武汉。”
何应钦说的不错,国军为何要在富金山打一场阻击战?还不是担心日军突破富金山峡口,攻占商城,进而利用麻商公路南下,与溯江而上的日军钳击武汉?现在付出数万人伤亡,说不要就不要了,那当初还费劲儿打这一仗干嘛?
就听陈诚笑道:“此一时彼一时也!日军补给不畅,放弃商城,就算让日军一路打到麻城,甚至是武汉,又能如何?羊入虎口吗?一旦110师团被我军歼灭,则豫南再无兵力可牵制我军,而我豫南兵团优势兵力则随时可以南下。诸位!春河集现在可还攥在我军手中,日军敢冒进,我又未尝不敢关门打狗?”
相比我军,日军更依赖后勤支持,有春河集在手,我军就可以随时切断日军补给,甚至可以南下反攻富金山峡口,令日军这三个师团进退两难,如瓮中之鳖。风险这般巨大,日军指挥官也不是傻子,不会想不到。所以,就算我军让出商城,日军也未必敢南下。
这回算是打消老蒋一切顾虑,他已经打定主意,就算李宗仁本意不是如此,也一定要他们按照陈诚的分析制定作战计划。这倒有些多余,很快一份详尽的作战计划就假借胡宗南之名递交到军委会。老蒋看了掩饰不住兴奋,陈诚的分析与李、胡等人所想一点不差,只是这份计划更加详尽、完善。
看过计划之后,老蒋不由高看陈诚一眼,心道:陈辞修的军事才能一直为人所诟病,今日之后若还有人对此持有怀疑,真当让他们领教领教。
“给杨森发报吧,让他二十七集团军各部交替撤退,在沙窝、达权店一线重新构筑防线,再令随县休整的第五十二军、七十一军进驻麻城,以防不测。”
权衡再三,老蒋还是觉得与再歼灭日军一个师团相比,让出商城这么一个食之无味的战略要地更加划算。命令下达,陈诚又添了一嘴,说道:“委座!能不能给杨森所部提供一些必要的空中支援?要是被鬼子咬着不放,伤亡可能会很大。”
“嗯!”老蒋点了点头,算是应许吧!他知道国军部队不善撤退,如果在撤退上面再伤亡惨重,可就不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