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做做客
朱林高兴的介绍:“剩下的都在臣的家里,太子殿下要是有兴趣,可以去我家做做客。”
朱标顿了一下,朱林还真是不懂什么叫做客套话。
去他家里做客?
想起之前那次不怎么愉快地做客。
朱标还是笑了笑说:“改日吧!”
朱元璋哼了一声。
臭小子,转移话题是真够快的。
不是说让他对付胡惟庸吗?
怎么这会儿成了哑巴了?
“好好好。等殿下去的时候,我给殿下坐上一桌子美食。”
朱标:……不想跟这个自来熟说话。
“咳咳咳。”朱元璋咳嗽了几声。
“好了,你的书就暂时放起来吧。”
朱林听话的很,挨头儿收起了书,而且还跟他们握了握手。
一副大人物的派头,逗得朱元璋想要一巴掌扇过去。
玩闹了一番,朱元璋也没啥心情去想刚刚的事情了。
直接一锤子定音:“云南就设立……”
“陛下,臣有话说。”胡惟庸又站了出来。
“哦?丞相有何高见?”
朱元璋淡淡的看着胡惟庸。
他倒是想知道,胡惟庸想要说些什么。
“皇上,云南成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这些,只怕是不大好,毕竟还有四川那边才刚刚开始,日后如何我们还不知道,倒不如缓缓而为之。”
胡惟庸开口说道,
其实不然。
这云南行中书省的位置早早就已经选定好人了。
要是真的成立了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那他岂不是要损失大笔的钱财?
胡惟庸无论如何也不会让朱元璋的念头落实的。
朱元璋没有说话,他看了一眼朱林开口问道:“朱林,你觉得呢?”
朱林本来是老老实实当个吃瓜群众,没想到朱元璋突然点了他的名字。
“我觉得倒是没什么,这行中书省也好,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也好。
他们都是为大明百姓服务,这为朝廷效力的,不过胡丞相怎么坚持要设立行中书省呢?”
朱元璋挑眉,他总觉得初林,接下来的话不是什么好话不用看,这样一旁的胡惟庸。
胡惟庸也愣了一下,这怎么无缘无故的就说起这个事情来了,这小子不会又要给他捣乱吧?
胡惟庸心中忐忑,反正自从遇到朱林之后,他就没遇到什么好事儿。
“侯爷的话中有话,不妨直言说出来。”
胡惟庸还是顶着压力开口说。
“丞相大人不必紧张,我这不就是想起了以前曾经看过的一件事情吗?唉,算了算了,我还是不说了。”
胡惟庸听到这话心中更加不安了,这小子肯定憋着什么坏话。
若是不让他说,他接下来肯定会找个由头,想办法说出来。
没准那是皇上授意的,可若是他说出来,……
这要是说了出来那肯定是坏事儿啊。
他本来不想接这个话题的。
奈何旁边有一个没眼力劲儿的汪海洋竟然开口说:“侯爷到底是什么故事?不如说出来让我们都听一听。”
“哎呀,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我先前看过一个故事,说是有人收了下方官员的钱,然后卖官。”
这话一出,在场的众人都沉默了起来。
不管到底有没有卖官这件事,朱元璋一旦怀疑起来,在场的她们都跑不了,尤其是中书省的几位。
“哎呀,大家怎么都这么安静啊,我就是说说而已,毕竟当时那人的做法跟丞相也有几分相似。”
胡惟庸心颤了一下。
他就知道这个朱林一定是他的克星,每次事情都往他的枪口上撞,还没等胡惟庸开口,朱林便笑了。
朱林摆了摆手,“这也只是说说而已,怎么可能会那么巧呢?是不是呀?丞相大人。”
胡惟庸脸色难看,他急忙开口说:“皇上臣的所作所为皇上您是最清楚的,怎么可能会干出这种受贿之事。
还请皇上为老臣做主,还老臣一个清白。”
朱元璋心中好笑,这小子还真是一张嘴,什么都能赖上。
好歹胡惟庸也在他的跟前儿过了几年老老实实的事情。
朱元璋便开口说。:“你这小子,没有什么证据的事情也是能乱说的?”
胡惟庸见朱元璋当真出来给他撑腰,便也开口说:“侯爷,陛下所言极是,没有证据的事情,还是不要乱说才好。”
“我就是说说而已,没想到丞相你会如此的紧张,这反而让我很好奇了,难不成丞相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朱林直接开口反问。
大明建国初年有四大案子,其中就有胡惟庸案子和蓝玉案子,这两宗案子一直被誉之为是千古冤案。
可实际上分开历史之后就会发现,胡惟庸也好,蓝玉也好。
他们都只是被权力迷失了心智。
胡惟庸出任丞相几年兢兢业业,可之后却进行了专权,甚至拉帮结派。
原本丞相便是统帅百官,只对皇帝负责的。
而在胡惟庸之前,不管是徐达还是李善长,亦或者是汪广洋,他们都是跟皇权冲突不明显。
唯独胡惟庸在中书省时间最久,得到的权利最多。
他遇到事情,都不报给朱元璋,自己处理,导致朱元璋觉得自己大权旁落。
除此之外,胡惟庸所在的宗族也同样十分活跃,不仅活跃在朝堂之上,就连朝堂之外联合大批的地主,这就让朱元璋对胡惟庸起了杀心。
在朱林看来,胡惟庸的死全都在于他自己太过于张狂了,却忘了这世界上不会有人愿意将自己的权利拱手相让给别人。
他忘记了自己的本分,才导致大批的功臣受到胡惟庸的牵连被杀。
至于蓝玉蓝玉,确实是一个厉害的领兵不仅零敌勇敢所向可杰,而且还参与过众多大型战役。
只是蓝玉也有一个缺点,他的脾气比较暴躁,言行粗俗,桀骜不驯,他家中的奴仆以及干儿子也跟着他学着,一同的桀骜不驯。
到最后,甚至在军中进行专权,导致了朱元璋的不满,一命呜呼。
朱林记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