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一梦入道
妲己的出手惊呆了所有人,她们没想到只是一个侍女就如此厉害。尤其是田言她们更是对妲己非常佩服,她们还真是没有见到过如此强大的实力。
解决了那个佛陀后李逍遥下令她们将广场上那两个佛陀全部灭了,事已至此继续钓鱼已经没有用,正好雄兵连到了这个世界他可以让蔷薇带着他们去找其他的佛陀的麻烦,他倒是想看看葛小伦的那把大门板神剑现在有多厉害。
只不过就在他打算将女手下们全部撤回的时候长安城又开始闹妖,这让李逍遥心里非常的愤怒。随即他下令女主神们和闲置的小妾们以及两大化身都出动去搜寻,全力追查究竟是什么妖孽敢在他的地盘上为非作歹。
头疼,身为一国之君的李逍遥首次感觉到这个位子太难做。几乎整个天下出了任何事都必须他做决定,累得他现在真的只想好好睡一觉。
在雀阁顶端书房批阅奏折到深夜后李逍遥倒在了桌子上,然而就在此时此刻他的元神好像出窍了一样出现在了一个非常奇异的空间里面。
这里浑浑噩噩什么都没有,当他的意识不知道漂流了多久后,他的意识来到了一座古朴的宫殿前面。
宫殿里面传出了缈缈清音,让他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
随后他看到了一座古朴大殿,以及盘膝打坐在无边大殿里的那将近三千数量的坐客。那些人有的庄正平和,有些人则长得奇形怪状。但所有人都没有看到他的身影,他们都在等着什么人出现。
大殿之中云气翻腾,宛如圣境。李逍遥也不知道他们那些人在等什么,但他居然在其中看到了玄女的身影。直到他走到玄女面前附身看着她时,他面前的玄女却是依旧没有察觉到和看到他。
他不知道这是哪里,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但他相信来这里肯定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因此他也和那些人一起等着。只可惜他没有座位,因此他只是站在中间的道路前端,站在了第一排那六个人的前面默默地看着眼前不远处距离他最近的高高云台。
那六个人是五男一女,但他却看不清他们的模样轮廓。就像他们在一片迷雾之中一样神秘莫测。难道这六人就是传说中的六圣吗?只是不知道传说是不是真的亦或者有没有出入。
直到他等了很久很久以后,他面前不远处的云台上面出现了个青衣老者。当那老者出现后,他颇为意外地看了眼面前的李逍遥后就将目光看向了李逍遥身后那三千盘坐的各色人等。
半晌之后,云台上面的青衣老者面色平静地看向了李逍遥。随即李逍遥的脑海就出现了一个苍老的声音:
“你不请自来,倒也让老夫意外。只是此间天数已定,恐没有给你的座位。你有何凭借,敢立于众圣之前。”
青衣老者的话非常奇怪,李逍遥都有些意外。他很清楚这大殿里的其他人都看不到他的身影听不到他说话,但这个青衣老者却是直接和他传音对话着。这是怎么回事?莫非这老者是什么特别的人吗?李逍遥没有回答,而是仔细环顾四周的场景和身后的六个人。通过眼前的这些场景细节他发现了真相,那就是他的元神意识居然出现在了太古洪荒时期的道祖紫霄宫里面。现在的时间段应该就是道祖第一次讲道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沉吟片刻后,李逍遥抬头看着眼前的青衣老者做出了他的回答:身藏风云心无尘,古今圣贤谁为邻。一笑横江挂书剑,九重天外卧龙深。”
李逍遥借用了记忆中的一首诗号,至少他觉得他目前有这个境界。
“好大的口气。既如此,我且与你独设一位你可敢坐。不过可有一言,你若不够境界坐上去就会灰飞烟灭。”听到李逍遥的嚣张回答后青衣老者显得非常的意外,随即轻笑着说出了这番话。
话语落下,他手中佛尘一挥在他云台的左下方凝聚了一个小型云台,但这个云台却是虚实不定透着奇特的道韵和莫测灵性。这云台不但立足众人之前,而且还和他一样没有被众人看见。
看着眼前的云台,李逍遥轻轻迈步往前同时开口吟唱道:“话九宸,挥袖风云尽,江山何沉?随逸兴,负手乾坤定,苍黄为轻。”
话语落下,他的人就自己盘膝打坐在了悬浮在空中的云台上面。坐上去的李逍遥丝毫没有异样,但他体内却是散发着独特的紫色真气灵光。
“老夫果然没有看错,你不简单。既然如此,你且凝神倾听吧。至于能够听多少进去,就看你造化了。”轻轻挥动佛尘的青衣老者不再看李逍遥,而是传音与他说了这番话后就闭目打坐。
半晌之后,青衣老者这才睁开眼睛开始口吐莲花道韵,字字珠玑地讲着一些大殿众人都听不明白的话。
这一讲就是三千年,三千年后青衣老者挥动佛尘让大殿之中的诸人退下,再等三千年后再来听讲。
而唯独李逍遥没有离开,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怎样才能离开。看到李逍遥没有离开后青衣老者再度无奈摇头,开始关闭大殿后对李逍遥开起了小灶。
面对面的讲,这一讲就是三千年。但这三千年里讲的内容与之前的一样,但李逍遥听得却是更加深刻。似乎之前他听的是问题,而现在他听的是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领悟它的答案。这的确是开小灶,几乎等于给他提示答案。
这三千年李逍遥受益匪浅,不禁对眼前老者肃然起敬。
直到大殿大门再次打开后,之前的众人再度缓缓步入殿中。但细心的李逍遥发现那些人的数量少了很多,看起来这三千年的时间发生了不少的事。
接下来自然又是三千年的讲道,李逍遥几乎忘记了时间一样从头到尾地细心听着。直到大殿中的那些人再度离开等下一个三千年后,青衣老者再次对李逍遥讲起了这三千年道的注解。
这么一来二去,青衣老者对大殿里的人讲了九千年的道。直到九千年时间结束后他给大殿里的众人分配了神器,也收了六个弟子。李逍遥知道那六个人就是神话传说里的六圣,而眼前的青衣老者则是大名鼎鼎的鸿钧道祖。
道祖在给众人分配了宝物后就将他们驱散离开了紫霄宫,唯有什么都没有得到的李逍遥还在这里闲逛。
“你怎么还不离去。你很特别,好像镜花水月似空非空。因此我也没有什么宝物可以给你的,你还是离开吧。”看到李逍遥在他的紫霄宫里闲逛后,鸿钧道祖顿时感觉被赖上了一样。
“额,这个问题很复杂。老师,我不是不想离开,而是不知道怎么离开。我现在就像是在做梦,像做一个真实的梦一样来到了这里。所以这个梦醒不醒好像我说了不算,我刚刚掐过自己,还真的一点儿都不疼……”李逍遥的回答让鸿钧道祖再次感到郁闷,他虽说已经是天生圣人但还是搞不懂这个非常特殊的弟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之前的那些年里大殿里的所有人都好像看不见他也听不到他说话,但他自己却是能够看到听到。原本他以为这个青年是和他一样的天生灵体,因此才将他的地位放到了众圣之前。
可现在看起来这小子很不简单,他真不知道该怎么送他走。
“既然如此,我书房有天书九卷十二万九千六百四十九本。你去看书,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离开的方法吧。”颇为无奈的鸿钧道祖将李逍遥打发在了后面宫殿的书房里,随后李逍遥就不眠不休地在那里看书背书。
这么一看就看了三千年,然后将那十二万九千六百四十九本书全部背下。就在此时此刻他突然灵心感应,整个人散发出了独特的紫色光芒。紧接着他感觉到他可以随时离开后这才缓步去往了大殿跪下拜别这位老师。
就算这里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梦,他也要拜这位老者为师。这是他与道祖的缘法因此他必须要拜,这是他心中的灵心感应告诉他的一线感觉。
“如此,你去吧。为师也有预感,与你的师徒之缘当在数劫之后。不过你不修成圣位,为师不会见你不会认可你。我看通天徒儿的诛仙四剑与你在数劫之后也有缘法,你当要善用它们。”云台上面的鸿钧道祖轻轻一叹,随即闭目示意李逍遥可以离开这里。
“多谢老师教诲,弟子告退。”轻轻俯身三拜之后,李逍遥起身向着大殿外面走了过去。然而他的人还未走出大殿整个人就渐渐淡化消失在了鸿钧道祖面前不知所踪,这让道祖非常意外。
但最意外的还是李逍遥,当他离开了那座古朴宫殿后他整个人的意识都回到了雀阁书房的身体里面。
刹那间他如同噩梦惊醒,但脑袋里的那两万多年的记忆和那十几万本包罗万象的天书记忆却是熟记于心。就像他真的刚刚去了那里才回来,但这两万多年的时间却只是一夜之间。
一夜悟道,一梦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宝典所为?不会是宝典昨夜将我的意识送到了几万年前在那边待了万年时间又送回了现在吧。
看着眼前的清晨阳光,站在书房窗边的李逍遥却是看向了高空。他已经开启了权力之眼看向了天外天,他需要看看那座宫殿还在不在,亦或者是不是真的有那座古朴大殿和青衣老者。
但这一眼,却是让他脸色大变。因为他看到了昨夜梦到的一切,甚至还看到了他曾经无聊时在书房墙壁上的题的那几句坐云台时的诗号:
话九宸,挥袖风云尽,江山何沉?随逸兴,负手乾坤定,苍黄为轻。
看到那几句诗号的李逍遥心中顿时感觉如同南柯一梦,但他却没有在那宫殿里找到道祖的身影,只有几个童儿在打扫着那里的卫生和整理着书籍。
只不过就在他上视天外天的时候,在一个神秘的云海世界里,他的梦中老师正和一个白衣女子面对面下着棋。
“道友,不曾想万劫之后我那弟子才出现在三界之内。只是他此时出现,不知道是否皆为定数。这次的劫难天地万物诸天神圣皆难逃劫厄,也不知道他们能否安然度过。老夫实不愿看到他们自相屠戮的场景出现,只是这……”轻轻放下手中棋子的鸿钧道祖表情凝重,他不知道此时此刻出现的劫难是否和他那失踪了万劫的首徒有关。
“道友担心什么。我那徒儿不是也在这劫数之中吗,还有我的化身,拜在道友门下也应在劫数之中。只是天地众生尽皆无辜,望他们心存仁善才好。你那弟子善恶并存一身,心性慧根缺少,不知今后是魔还是道。”轻轻看着眼前棋局的白衣女子没有落子,倒不是她不知道该如何下,而是她不知道这局棋下到最后结局如何。
她担心李逍遥,因为她从未见过一个像李逍遥这样的修士,确切地说从没见过道祖有这样的徒弟。鸿钧道祖门下六圣虽说大道无形也无情,但没有谁像李逍遥这样尘缘复杂权势侵心。再加上她那徒儿如此信任那家伙,也不知道究竟是看上了那家伙哪点。
思量片刻后,白衣女子放下了她手中的雪白棋子。顷刻间棋局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局势,显得非常奇特。
“魔与道,皆在他一念之间。他有救世之心,也有灭世之力。一切都只能看他自己的机缘,自己的心。世间修士皆修法相,唯有他修的是心相。然而人心多变因此善恶并存,也是天意。我看你那徒儿,恐不是他的对手。而我门下弟子此劫过后,恐也只能保全一半。”认真看着眼前棋局的道祖再度拿起了一颗棋子落在了棋盘上面,而他这步棋却是悄然舍弃了自己的两颗棋子。
自损之后,局势已然柳暗花明。
“不是对手吗?却也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