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她比谁都会演
他坐在位置上没动,只放下了筷子,手搁在桌边,微微收紧。
面色比叶代柔的要复杂得多。
这个以前他最是宠爱的女人,而今再见到,谢清予觉得十分的陌生。
叶代柔见谢清予不表态,便着急了,道:“将军不想看到代柔吗?难道过去了这么久,还不肯原谅代柔吗?代柔做错了,每日都在忏悔中度过,今生唯愿再见将军一面,就是死也值得了啊……”
既然谢清予不说话,阮辞便淡然开口道:“来都来了,就坐下一起吃饭吧。”
叶代柔一心扑在谢清予身上,这才正眼看阮辞。
是很久没见了,但是叶代柔对她的恨意没有随着时间而淡去,反而与日俱增。
她一时按捺不住情绪,万分激动道:“你回来干什么?你坐在将军身边干什么!我能有今天,全都是你这个贱人害的!”
谢清予蹙眉,道:“来人,把她带出去。”
叶代柔原以为,她总算可以和谢清予团聚了。只没想到,才来没说几句话,谢清予就要让人把她带走。
她好不容易从陶然苑里跑了出来,眼下又要被送回去。
以前谢清予总会对她嘘寒问暖,舍不得她受丁点委屈,可是如今,他可以把她放在冰冷的院子里,不管不问。
定是那贱人,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
谢清予没想好怎么面对叶代柔,如今叶代柔这么一闹,他更不想去陶然苑了。
第二日,圣旨传到了将军府里。
阮辞和谢清予要准备进宫面圣。
两人都穿得很正式,还和以前一样,坐同一辆马车,到了宫门前,相携着步行入宫门。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
一路上阮辞一句话也不说。
谢清予道:“别担心,等见了皇上以后,我会请求皇上,让你见上小腿一面。有我陪同你一起,皇上不会当面为难你。”
“可这样于你不是一件好事。”
“反正我已经这样了,也不在乎更坏一点。”
等面圣后,阮辞跪在大殿上,把她的脾性收敛得干干净净,她瑟瑟跪在那大殿上,只是一个劲地哭,看起来孱弱又无助。
阮辞颤声哭诉了沿途所遇的事,包括那些惊心动魄的刺杀,在羽息国困难的处境;以及路上遇到洪涝,她尽心竭力只想要保全自己。
阮辞着实将她一个苦命漂泊的女人的角色演得深入人心。
她无辜的眼神,含泪辩解的神情,仿佛都在彰显着她的无罪。
阮辞哽咽道:“皇上,明姝路过云城的时候,连日大雨,庄稼没有收成,也没有粮食吃。明姝只好和大家一起去地里挖野菜草根来充饥……没想到这些区区小事却被人传来传去,说得那么夸张……”
皇帝威严道:“不仅是洪涝一事,朕还听说你帮助百姓驱赶瘟疫,帮助难民进城,甚至连城守都敢处置,民间传得可比活菩萨还灵验。”
阮辞拭泪道:“当时明姝也有瘟疫之症状,明姝怕死,只有到处找药……还有那城守大人,起初不肯放明姝进城,后来又想趁人之危对明姝不轨。正逢有别的大人告发他贪污受贿,明姝不明就里就被推坐在了那公堂之上。明姝连大齐的律例都不知道,怎么能断案,请皇上明鉴……”
说起这一路的经历来,阮辞依然十分惶恐。
虽然很有些不合时宜,但谢清予就是听得心里抽搐。
他压根没想到,阮辞哭诉得如此肝肠寸断。他若不是同她一路行来,恐怕也要相信了。
关键时候,她还是挺能演的。
在地方各城的时候,她做事比谁都积极利落,眼下好,一顿好哭就把责任往旁边推得干干净净的。
皇帝面无异色,只问谢清予:“谢爱卿,明姝说的可是这样?”
谢清予唏嘘道:“公主确实受了许多苦,是微臣无能,不能替公主承担。”
皇帝信与不信,都分毫没有表现出来。
发生了这么多事,就是消息再闭塞,皇帝也该收到点风声。
但他在此事上没有过多追究,也早知道谢清予双手被废一事,便着了太医来给他仔细检查一遍。
得出的结论是,谢清予确实双手受伤严重,可能恢复无望,以后不能再行武了。
皇帝深感惋惜,道:“我大齐,又失一员大将啊。”
至于谢清予出征时带去的士兵,大多在损失惨重的那场战役中牺牲了。仅剩的士兵被收编进了南境军里。
皇帝赏赐了一些布匹和药物做为安慰,其他的事再做打算。
谢清予同阮辞一起跪在殿上,沉默了一会儿,俯身以额贴地,恳求道:“求皇上开恩,让微臣和公主见见犬子。”
阮辞亦跟着平直地压下背,若不是强忍着哭声,只怕就要当场嚎啕大哭了,十足像个愚昧无知的妇人,只要一提起儿子就知道伤心掉眼泪。
“明姝这一走就是半年,半年没见到儿子了,就连他生病了也不能在他身边照顾。幸好有皇上体恤,将他接进宫里来好生调养,明姝想儿子了,就想仔细看他一眼就好,求皇上就让明姝看一眼吧……”
皇帝不语,冷眼看着阮辞哭得悲怆感人。
等她快哭背气去的时候,也哭得皇帝脑仁儿疼。皇帝揉了揉额头,微微不耐道:“不要哭了,一会儿让你们夫妻二人去看看便是。”
谢清予和阮辞连忙谢恩。
随后两人就从殿上退下,由宫人引着去喂养小腿的地方。
皇帝看着两人的背影,耐人寻味道:“出来吧。”
这时从幕布后面缓缓走出一人,锦衣华服,面如冠玉,清秀俊朗。
可不就是陆景。
陆景变得不苟言笑、一本正经。
皇帝看了看他,有股很明显的少年老成。
皇帝问:“方才他们说的你都听到了?”
陆景跪地应道:“听到了。”
“那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
“回皇上,明姝公主夸大其词。明姝公主怕吃苦,几次遇刺下来,胆子都吓没了,途中遇到洪涝灾害,她养尊处优惯了,也没有亲自出来找食物找药材,是顾大人硬把她的名号搬出来,调动百姓积极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