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热气球升空
凤翔府,李泌这几日病了。
剧烈咳嗽了一阵子,李泌擦去嘴角的血迹,看着铜镜里花白的头发,李泌不由的叹息一声。
在出山辅佐皇帝之前,李泌还是满头华发,如今不过至德二载,皇帝登基还不到两年,李泌已经是头发苍白了。
这一年的时间李泌耗尽心血,但是随着投奔朝廷的大臣越来越多,李泌在皇帝心中渐渐没有之前的分量。
再加上李泌经常劝谏皇帝,多次直言让皇帝不痛快,渐渐的一些会议就不再召见李泌参加了。
上次群英殿会议上,李泌主张唐军数量远多于叛军,应该先围住西京城再徐徐图之。
若是能够擒获安庆绪和严庄这样的叛军首领,那么日后的平叛战役会更加轻松。
但是叛军中也有英勇善战的将领,如果仓促作战,可能会重蹈潼关之战的覆辙。
一听到潼关之战,皇帝明显犹豫起来。
当年哥舒翰屯兵潼关,若不是上皇胡乱指挥一定要哥舒翰出关死战,也不会被安禄山灭了关内主力,最后两京失陷上皇出逃。
皇帝犹豫了,但宰相韦见素却说道:“如今两京百姓都翘首以盼王师!若吞并长安不攻,恐失去长安人心啊!”
这下子皇帝又犹豫起来,李泌连忙用星象警告道:“三星如东井,东井之星宿对应的乃是秦地分野,这是上天提醒陛下一定要谨慎用兵啊!”
这下子皇帝再次犹豫起来。
韦见素再次出列说道:“陛下,大军作战耗费破巨,如今前线还有回鹘精锐,拖着就要付给回鹘钱,只要收复两京,叛乱自然就平定了,到时候再缓缓消灭安贼就是了!”
李泌怒视韦见素,他知道京兆韦家的根基正在京兆,也就是长安附近,如今叛军占领长安,京兆韦氏举家出逃,自然是最急切夺回长安的。
其他宰相也纷纷出列,他们都来自于世家大族,对于这种乱世自然是极为厌恶。
一些河东的世家甚至都两头下注,比如宰相裴冕就有亲族在史思明手下出仕,对于他们来说无论谁是统治者都可以。
看到宰相们都表态要尽快攻占长安,皇帝终于下定决心。
他命令宦官李辅国,带领凤翔府的神策军前往青渠,命令郭子仪必须在本月内发动收复西京长安城的攻势。
李泌从群英殿会议结束后就一病不起,今天他服用了一个亲戚送来的药丸,这才感觉身体舒服了一些。
这是个从陇右跑来投奔李泌的远房亲戚,虽然李泌从没有见过这个叫李闲年轻人,但是他能记得族谱上几代先祖的名讳事迹,这些都是非族人不可能知道的家族隐蔽。
所以李泌认下了这个族侄,让他投宿在自家的宅子里。
李闲对于李泌十分的恭顺,他也是服用了李闲带来的“化热息痛丸”,这才觉得胸口的疼痛好了一些。
这个族侄似乎对医术还有了解,又开了几个养肺的调养方子,还亲自给李泌煎药,这几日李泌感觉身体好受多了。
李闲这几日忙里忙外,李泌也看在眼睛里,对于这个族侄更加的器重。
就在朝廷决定催促郭子仪进攻长安的时候,张掖城外的一座工坊里,五个玩家正在忙碌着。
“这边漏气,老三快点缝上!”
“来了来了!这边的绳子快点加固一下,我怕飞起来散掉!”
“加热的炭火赶紧补一下,是不是空气还不够热?”
地上摊着一个缝制的巨大皮革袋子,四个玩家正在努力的加固缝合的部位。
最有一个玩家在加热火炉,随着空气的加热,这个热气球逐渐的鼓了起来。
“老大,真的能成功吗?你设计图没弄错吗?”
“设计图没问题,老二你的计算没问题吧?”
“绝对没问题!这不就是高中浮力题吗?我口算都能算出来!”
“还要多久才能飞起来啊?都已经烧了半天了!”
而此时张掖城中的百姓,也看到一个巨大的圆球在城外飘起来。
这下子可是引起了百姓的好奇和恐慌,一些胆大的百姓登上了城墙,看着这个巨大的圆球一点点膨胀,竟然要离开地面飞来了。
“飞了!离开地面了!”
坐在热气球篮子里的,是这群玩家中的老五,他也是唯一有贡献点兑换了复活书的玩家,也就成了这一次大唐热气球试飞实验的试飞员。
一想到自己可能是这个游戏里第一个飞上天空的玩家,这个玩家的心情也激动起来。
因为这五个玩家闹出来的阵仗太大,刚刚来到张掖的崔涛也从刺史府里出来,看着这个巨大的圆球,崔涛也是倒吸一口气,玩家竟然鼓捣出热气球来了?
而驻军在张掖城外军营的尉迟信,看到热气球更加激动,能够载人的热气球,在这个时代可是战略级的道具啊!
在这个作战需要登高观察,主帅甚至要在高台上铸了望塔的时代里,一个热气球提供的视野是无论登多高的山都无法比拟的!
拥有一个热气球,玩家就可以如同开了战争迷雾一样,全盘掌握战场的情况。
更不要说玩家已经制造出了望远镜,如果再坐上热气球,那就可以掌控整个战场!
尉迟信走出军营,看着热气球缓缓的升入空中,不少土着士兵都被这个升入空中的大球吓得跪地念经。
只看到这个热气球渐渐的升高,吊篮上的玩家逐渐适应了空中的感觉,他将脑袋探出吊篮,看到了高耸的张掖城,也有看到了不远处炫彩夺目的张掖丹霞。
这个玩家立刻打开了游戏录制功能,他激动地说道:“观众老爷们,今天是我们飞人小组第一次热气球试飞实验!我这里宣布,实验圆满成功!”
“大家请看,不远处就是自然奇观张掖丹霞,而我下方的就是张掖城了,现在让我来给张掖城一个惊喜吧!”
说完这些,这个玩家将吊篮里的一卷粗布扔了下去,这卷粗布变成了一道横幅,只看到在阳光之下,这几个大字熠熠生辉:
“建宁王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