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集命录 > 第四百一十五章 东游记

第四百一十五章 东游记

贞如送出了两本经书,身影自胡家店中消失,须臾之间又出现在了震罔城东北角上。

此间,正是当年他和青致真人一起进入枉死城,最后从此返回的门户处。更是他发下大宏愿,手提屠刀怖畏天下,护佑良善,做最后一个提刀之人的地方。

作为他与道门中人首次结交之所,更是他的发愿之地,贞如自然就将此地作为了他东游的第一站。之所以不能带上徒弟素慧一起,也是因为此地的缘故。

清除了枉死城的恶鬼之后,贞如便回去了寺里继续修行,两年之后的某一天晚上,却无端端的做了一个梦,将他又引来了这里。

修道之人,行止坐卧皆是修行,怎么可能会无端生出梦境,更何况贞如乃是修行有成的大德高僧,打坐之时必然会进入无思无念无求无想的无相境界,无端做梦,则必有所指。

梦境之中,贞如只见一团明黄光芒自东而来,在他身前停住之后也无任何异象,只是沉吟了一句话,便就此消散了。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贞如从梦中醒来,没有丝毫犹豫的化虹而去直奔东面,于晨曦之时赶到了震罔城东北角,在高大城墙下的草丛之中,发现了一个被袈裟包裹着的婴孩。

婴孩睁大双眼,既不挣扎也不哭闹,见贞如到来竟然来露出开心笑容。贞如抱起婴孩,但见孩子额头灵台一片柔光,好似上好的琥珀水壁一般,在里面浮浮沉沉着一颗金色的舍利子。

贞如低声诵念一声佛号,伸手覆在了孩子的额头上,那片柔和光芒顺着他的手掌离开了孩子的额头,婴孩原本明亮的眼睛瞬间变得迷茫,然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好似雄鸡报晓一般,一缕晨曦自天边亮起,整个震罔城瞬间大白。

贞如将孩子带回了寺里抚养,这孩子也表露出了极好的天资和佛性,三岁时候就已经能够诵读经文,到了七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和寺中诸多前辈对坐讲法,不落下风。

如此良材美玉,自然深得寺中无数人的喜爱,个个都想将他收为弟子,明里暗里和贞如说过很多次,但是无奈贞如始终都不表态,让一众人都有些无可奈何。

按道理讲,这孩子只重各类经卷佛理,却不喜欢修行外力增长境界,其实不太适合实力高强的贞如来教导。但是他一天不开口,就始终有人求而不得,却偏偏又不得不惦记。

在孩子十二岁的时候,贞如终于提出收他为徒,赐法号素慧。

但是在那之后,贞如还是从未教授过素慧任何修行法门,倒是寺中那些寻常人不得借阅的珍贵经书,都经他之手拿给了素慧。

贞如之所以迟迟不愿收徒,也不愿别人收徒,更不想带他来到震罔城,其实都只因同一个理由。

在此处,曾有一位大德高僧、现世活佛,为了一众冤魂恶鬼散尽修为,许下大愿,要再修三世苦行,三世枯坐,三世诵经,来偿还此间罪孽。

贞如自知当不起他第一世的师父,但是也不想他被别人妨碍了宏愿践行,就只能勉为其难作下师徒之名,却不敢教授他任何东西。

不带他来此,是怕他想起了前世记忆,反倒尽受其累,不得自由。

贞如在城墙角待了片刻,便动身继续东游。不由得想起曾有小乘佛教玄奘法师西行求经,今日自己东游解惑,何尝不是异曲同工之妙,殊途同归之举?

想到此处,贞如思虑通明胸怀大块,行走之间两袖带风,在城镇村落之间,贞如便缓步而走,路遇所有人都能带给他们一阵安宁祥和之意。遇到无人山野荒原,便又一步一座山头,一步一条江河,闲逸潇洒,好不快哉!

如此行了不到数日,便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那人悄悄地跟在后面行了百余里,到了山野无人处才主动现身,礼貌的叫住了贞如。

贞如自然早就注意到来人了,那人开口之时就已经主动停下,转身与身后人合掌行礼,口诵佛号道:”阿弥陀佛,见过道友,贫僧贞如此间有礼了。“

来人一身道门装束,手持一杆拂尘,腰悬一块玉佩,上书有“玉清”二字,恭谨回礼道:“禅师客气了,贫道玉清门人成全,不知禅师此行所为何事?”

贞如回道:“贫僧此行,是想东游一遭,访友,觅道,若是遇到有缘人,则送些缘法出去。”

成全手搭拂尘,笑呵呵的说道:“禅师似乎忘了,释门传道只能在龙腰洲,不可东进。故此,禅师若是想访友觅道,可以,若是要东进传法,就请回去寺里,再了解一下这些成规。”

贞如自然知道成全是来做什么的,整个玉清宗据守着昆仑山,横亘在首阳龙腰两洲之间,本就是作为阻挡释门东进的第一道屏障,成全此番话说的,其实已经相当客气了。

贞如念了一声佛号,说道:“阿弥陀佛,成全道友误会了,贫僧此次东游,只求善缘,不传道法。所赠之物,不过是贫僧手抄的百部经书,都是导人向善的寻常物,不算破坏规矩。”

成全接着笑道:“既然如此,贫道想陪禅师同行一程,不知禅师可否赏光?”

成全见贞如谦和,自然也十分友善,没有不讲道理的要查贞如的经书,只说与他同行一程,既能看看他说的是不是真的,也不会伤了二人之间的和气。

贞如自然笑着答应,连个人便放慢速度并肩而行,一路遍赏山水景致,倒也谈的十分尽兴。

第一本经书,在一处村外的小河边送给了一位洗衣服的婆婆。

那位婆婆和几个人一起洗衣,河岸上游有一个落魄年轻人持杆垂钓,久久钓不上鱼,便与下游的几人抱怨道:“老人家,你们洗衣服的声音太大,把我的鱼都给吓跑了。”

婆婆抬头,见那人空钩垂水,不由笑道:“年轻人,你那钩上连鱼食都没有,是想学姜太公,愿者上钩吗?”

年轻人不服气道:“有鱼食呢,只是鱼儿狡猾,只吃食不咬钩啊。”

说话间,鱼竿震动,年轻人赶忙提杆,却只有一条寸许长短的小鱼,年轻人感慨了一番,说了一句“我吃你不饱,你却丢了性命”,便将鱼重新扔回了水里。

婆婆闻言笑了笑,走到近前说道:“你自己都饿着肚子,还有闲心管它丢不丢性命?我看你在这钓了一天了,许是饿坏了吧?”

说话间,从身上取出一个布包,里面是两块面饼,递给年轻人道:“来,吃吧。”

年轻人仰头看着婆婆,双手在腰间蹭了几下,嘴里说着,“我不饿,我能钓到”,手却很实诚的接过了面饼,狼吞虎咽的吃着。

婆婆笑了笑,收拾了自己洗衣服的盆子就要回去了,年轻人在后面喊道:“老人家,多谢你的饼。等我来日飞黄腾达了,一定会报答你的。”

婆婆转身笑道:“一块饼而已,不用惦记了。活在世上都不容易,只盼着你真发达了,见到落魄的人能扶就扶一把,就算不扶,也千万不要上去踩上一脚。”

年轻人站起身目送婆婆离开,吃完了饼后拍了拍身上的草屑,对着远处深深一揖,也就此离开了。

贞如和成全在边上看着,贞如问道:“道友,你觉得这二人,心地如何?”

成全沉吟道:“老人家乐善好施,年轻人知恩欲报,当下来看都是好人。而且我观那年轻人气宇非凡,禅师若是想结善缘,此人正是得意人选。”

贞如却摇头笑了笑,也不解释什么,转身朝着村子里走去,一路来到一户农院之前,伸手拍了拍用木棍编成的柴扉,开口喊道:“请问有人在家吗?”

院子四周是只是简易的篱笆,成全看着那位洗衣服的婆婆从屋里走出来,问道:“两位师父,不知道有什么事吗?”

贞如合掌施礼道:“阿弥陀佛,贫僧二人游历到此有些饥渴,想与施主讨口吃喝。”

婆婆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二位师父请进来吧,我去取来,只是今日家中水米有限,恐怕不能让二位吃饱了。“

贞如点了点头,成全有些疑惑,等到婆婆进了后厨之后才开口问道:”禅师,这位婆婆怕是要将她今日口粮施舍给我们了,你明知此事,为什么还要开口呢?”

贞如依旧不答,不一时婆婆拿出了两个面饼和两碗热水,贞如也是毫不客气拿起来就吃,成全不明所以,只能有样学样。

吃完喝完,贞如从袖中取出了一本经书递给婆婆,合掌施礼道:“多谢施主饭食,这本经书乃是贫僧手抄,今日便赠与施主。”

婆婆笑道:”大师父,我又不认识字,拿这经书有什么用,大师父倒不如寻处人家将它卖了,还能换些钱财好吃饭呢。“

贞如执意要送,婆婆便收了起来,说道:”既然大师父慷慨,那我就收下了,改天找个识字的孩子也好教我几句。只是有些惭愧,未能让二位师父饱食一餐。“

贞如再度伸手,自怀中取出一个袋子递给婆婆,说道:”老人家,我们身上其实带有生米,只是无处开火才来化缘的。不如这样,就请施主将这些米蒸熟,容我们再吃上几口如何?“

婆婆乐呵呵的答应了下来,拿着米袋子进了后厨。贞如立刻起身出门,见成全还在坐着,笑问道:“道友还不走,真等着再吃一顿呢?”

成全恍然大悟,笑着点指了几下贞如,完全没了初见时的礼敬,竟然有几分开玩笑的意思了。

二人出村往东,于无人烟处驾起云头,潇洒远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