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唐咸鱼王爷 > 第28章这是奸细吗

第28章这是奸细吗

门下省,除了为世人所知的封驳,还负责将奏报整理,送给天子预览。

崔固刚刚调任门下省,这是三天前的事,

虽然他知道自己在御史台呆不了太久,但没想到连一月都没有呆足,吴王一走,自己也跟着走了。

或许在天子眼中,自己已经算是吴王一系的官员吧,不仅附从吴王,嫡长子还担任吴王属官,妥妥的吴王一系。

若问他后悔吗?

崔固也曾在夜中难眠之际,思索过这个问题。

后悔吗?

不悔!

这是崔固的答案。

就算是去官出京,也无所悔。

“啊!”

正在崔固专心整理奏抄的时候,不知何处突然传来惊呼声。

“怎么了?”

好奇是人的天性,门下侍郎也不例外。

“吴王……吴王领兵出塞了!”

此言一出,门下省的官员个个怔住,没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片刻之后,门下侍郎方才醒过神,脸上一变,一把抢过马周的奏疏,一字一字读了起来。

“吴王出塞了!?”

崔固也反应过来,却是脸色一白,他老来得子,似乎是老天不想让他多子多福,一妻二妾生下的孩子中,只活下崔促一人。

崔促……他,是吴王的录事参军啊!

吴王出塞,他应该会随行吧。

一想到这里,崔固的脸色更加苍白,脸上一抹血色也没有,双手微微颤抖,接过奏疏的手,甚至拿不稳奏疏,跌落桌面数次。

“吴王……”

此时此刻,崔固哑口无言,嘴一张一闭,全然不知该说什么。

而李世民接到奏抄的表情,同样差不了多少,不过他比崔固有一点要强——他有十几个儿子,死了一个也不怕。

“吴王为何,为何要出塞?”

李世民心中百转千回,奏抄在手中捏成纸团犹不自知,吴王想立下军功吗,想要朕的这张位子,富贵险中求?

就在老李揣摩到掉头发的时候,李恪已经带着三千骑兵出塞四十多里,沿着河流向东,避开薛延陀的的主力,待薛延陀来到塞下,就有机会偷袭一波。

积少成多,总之是无本买卖,总不至于亏钱的。

哦,对了。

他们的脑袋也是值钱的,军功赏赐的钱财向来是军费开支的大头……如果这样的话,战术就需要修改一下,妇孺老弱的脑袋,没有青壮值钱呐!

大唐兵部官员也不傻,怎么可能做赔本买卖?

三千人在草原上毫不起眼,但三千人的骑兵就是一个大目标。

如果这三千人中有超过一半披甲,三千骑兵就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作战单元。

当年霍去病出塞带了多少人?

八百!

不过对于兵法一窍不通的吴王并不了解这样的战术。

他甚至连狼居胥山在哪里都不知道。

不过他的的视力很好,策马站在高地上,他远远看到几十匹马在河边吃草饮水。

哪来的马?

这里距离长城四五十里,塞下各部早就该收拢回去,薛延陀还有三日路程……这些马是什么人的?

“跟上去看看。”

这道命令下给哥舒涛,一个传说中有射雕者实力的哥舒部旁支。

“遵令!”

操着生硬的汉话,哥舒涛行着变扭走样的拱手礼,然后娴熟的双腿驭马,左手拈弓,右手按着骑枪,警觉的像一只寻找猎物的老鹰,带着十几个打扮相似的同伴,飞驰骏马环绕着靠近河边饮水的骏马,动作和轻柔不沾边,却极为谨慎小心,最后在靠近骏马三十多步的地方下了马,缓缓靠近。

片刻过后,哥舒涛牵着头马,十几匹骏马跟在头马身后,回到李恪身边。

“大王,这是有主的战马……都是好马,喂的好,打理的也好。”

哥舒涛缓缓说着走样的汉语,李恪实在忍不住一拍他的肩膀,用突厥话说:“你说突厥话吧,孤听的懂。”

是的,李恪懂突厥话,就和他的大哥李承乾,他的父亲李世民一样,和突厥人日常交流无障碍。

皇族教育肯定包括外语,那么李唐皇室学什么外语呢?

当然是突厥语了!

难道要学新罗话吗??

草原这么多部族,多多少少都会突厥语,长安城也有大量的突厥人,多半是被迁徙到长安的突厥贵族们。

“是!”

哥舒涛这下轻松了,从他的话中,李恪得知这些马都是有主的战马,因为从粪便中可以看出麦子的痕迹,马身上被仔细洗刷过,马尾和马鬃编成清爽的辫子,最为重要的是,这些马的屁股上烙着几个字。

是几个突厥字,李恪站在侧面缓缓念到:“思结。”

“谁知道思结部?”

这是个陌生的名字,李恪不确定自己有没有听说过,但在此刻,他遍索大脑,也没有找到关于思结的踪迹。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纷纷绞尽脑汁思索起来。

突厥部族繁琐,劼利可汗也未必知道突厥究竟有多少个部落。

“臣……好似记得。”萧徇挠着头皮说到,在李恪鼓励的眼神下,他继续说:“贞观初臣随父亲大人,在李将军麾下讨突厥,战后安置突厥各部,臣听说思结部好似在河东道安置……”

河东道?

李恪一愣,大唐十道他是知道的,河东道顾名思义就是大河以东,身在草原,没有参照物,李恪也说不清楚自己在哪里。

但是,他很肯定下令各突厥部族入塞的敕令是下达给整个大唐边州的,不能只有河东例外!

“游奕去搜……看看附近有没有人,一定要活捉。”

下了戒严令还在外面游荡,多半是奸细。

李恪想到这里不禁摇了摇头,老李的突厥政策可谓全盘失败,怂包的怂包,奸细的奸细。

失败,太失败了。

“遵命!”

三千骑出塞,李恪没有整编。

原因很简单:不会。

所以一声令下涌出的游奕分成五个互不统属的部分。

装备最精良的是李恪的亲事帐内,一具具耀着日光的明光甲,既有里子又有面子,弓强箭利,战马膘肥体壮,打理的一丝不苟,一看就是精锐到不能再精锐的骑兵。

配合最精湛的则是孙昭德率领的折冲府越骑,贞观十一年的府兵,只能用天下无敌来形容,训练充足,赏罚分明,又是长在边塞,常年征战,几十骑游奕相互配合精湛无比。

其余三部都是突厥各部,乍一看一模一样,细一看……还是一模一样。

至少李恪无法分辨突厥各部族的作战习惯。

五队游奕斥候各自选择了方向,在焚烧殆尽的草原上,展开地毯式的搜索。

也难怪这些马匹要来河边吃草……草原都被烧了,也只有河边湿润,没有柴火。

也许是一刻,也许是半刻,帐内府典兵一脸得意骑在马上,身后捆着一个突厥打扮的男孩,十五六岁上下,羊皮袍子上满是油污,眼里是惊慌失措,似乎是在害怕李恪等人的骑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