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治国之策
接过诏书,映入眼帘一片不甚华丽的文章,中书舍人拟定初稿之后,在经过中书省的官员修饰之后,才送往门下省审核。
待到门下省审核完毕,再送回御前备案,经由天子用印,方才诏谕其人。
而诏书上清清楚楚写着的日期,则让李恪哑然失笑。
贞观十一年十一月壬午。
任命自己为燕然道行军大总管之后的第二天,就下达了这道诏书。
战机,稍纵即逝。
用兵不可墨守成规。
百战乃取天下的贞观君臣,人人都懂得这个道理。
薛延陀被牵制在塞下,主力无法回援,留守漠北的本部不过数万。
这便是千载难逢的战机。
李世民虽然没有疯狂到全盘压上,但已经在暗中做好了一切准备。
留守长安的两万府兵,此时已经渡过渭水,关内诸马坊的战马驮马也在集结前往渭水。
一日行军二百里,从胜州出塞,最长五六日便能抵达漠北。
“大王,此乃建功之机啊!”萧徇眼中流露出难掩的激动,心潮澎湃,天子属意大王,方才有此建功之机,历来皇子若有军功在身,何愁大位旁落?
便如今上,即便不是太子,自取又何妨?
从开皇元年至今不过百年,期间又经历了一次改朝换代,天下大乱,天下士人还在乱世之中,没有彻底走出乱世的思维。
不就是政变夺权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马周略显惊讶的瞥了一眼萧徇,却是未曾料到,大王门下属官,竟然具与大王同心同德。
果然,贤王之誉,非是常人可及啊!
于是,马周低下头书写着奏疏,以此掩盖心中的惊讶。
同心同德,并不是普通的形容词。
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周武王有治世能臣十人,与他同心同德,于是从纣王手中取得天下。
对于有志于大位的亲王,同心同德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词汇。
“莫说军功了,孤麾下连典兵之将都没有,大军出塞不出十日,便要分崩离析。”李恪愁眉苦脸的说道。
他格外抗拒出兵漠北,一则却是怕死,二则也是客观条件不充足。
燕然道行军,本就是一个临时拼凑的行军。
首先,人数不足,满打满算不到一万。
其次,军官不足。
以边塞折冲府越骑团与王府亲事帐内建立起的行军,天然缺乏有经验的中高层军官。
甚至连折冲都尉这一级别的军官,燕然道行军只有三人,其中两人还是李恪从灵州本地的折冲府抽调充任的。
一支没有足够军官的军队,承担不起远距离行军,迅速投入高烈度战场的任务。
李世民校阅三军,指挥若定,依靠的时关中百年府兵底子,与充足的军官指挥。若是给李世民一支纯粹的新兵,就算他硬着头皮率领,恐怕也要遭受屡战屡败的惨况。
远隔千里,李世民和李靖并不清楚李恪的情况,他们只能通过灵州的奏报,侧面了解前云中道行军的状况。
根据灵州刺史元玮奏报所陈,云中道行军士气高昂,军纪严明,吴王恩威并济,抚慰将士,甘与士卒同起卧,食不有异,与将士同。
寥寥几笔,李世民简直看到了当世吴起。
当然,带兵多年,李世民不会全然相信这些话,他也清楚此中一定有元玮看在李恪身份尊贵,进行的溢美之词。
然而,那三千颗首级,和大度设的人头,以及漫山遍野的牛羊却不是假的啊!
有此战机,即便奏报中颇有溢美,在李世民看来,李恪率领的云中道行军,也是一支强兵。
而自己的孽子,显然是有领兵用兵之才的,否则怎能够凭借三千新聚之师,战胜堂堂薛延陀王子的本部?
在李世民看来,大度设本部的实力,可以类比昔日天策上将麾下的秦王军。
纵然李恪所上奏疏中,多次强调自己是因为运气,但都被李世民当成“赖陛下洪福、赖陛下天威”一类的空话无视了。
戎马半生,李世民压根不信有什么意外。
战场之上,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赢了就是赢了,败了就是败了。
将胜败推脱天命,无非是为自己脸上贴金的做作之举罢了。
这种事,李世民做过无数次,一看李恪的奏疏,就不由自主的归类了。
而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群臣,自然也是如此想法,丝毫没有怀疑过,李恪是不是真的遇到了意外,才有如此战绩。
在长安之时,马周甚至多次见到李世民把李恪的奏报拿出来,对着地图与沙盘,一次次揣摩研究,仿佛在复盘一样。
“大王,若是军中乏将,可以上奏天子,请求天子派遣。”马周言道。
“可以吗?”李恪犹豫道。
虽然他近来一直在边境辗转,但是整体战局他也稍有了解。
从营州都督府到云中都督府,几十个州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大军开拔前往边境,朝廷还有派的出来的军将吗?
“成与不成,总要上奏一试。”马周揣摩着李世民的心理,心中推测李世民同意的几率很大,毕竟这是开战以来第一次主动出击,天子不可能如此吝啬。
李恪道:“那便上奏吧,却不知几日能到长安。”
“军书急报,日夜不停,三日一定能够到。”
马周心有余悸的说道,他从长安一路飞驰而来,简直去了半条命。
驿站三十里一次接力,正好可以保证速度,也不让驿卒驿马累死,还是成本最为合适的最佳考量。
“善。”
“请长史代笔,请求天子调拨上下军将,以充燕然道行军。”
“喏。”
代写奏疏,本应当是录事参军的职责,只不过如今的录事参军,统统派去军中主持庶务,李恪身边一个闲人都没有。
马周的字迹隽秀,毕竟当了许多年的中书舍人,字迹不好自然不行。
中书舍人在一定程度时,兼任了天子的秘书,毕竟在前朝,中书省就叫内史省。
担任过中书舍人,就意味着飞黄腾达,即便不能位居宰辅,也能高官厚禄,荫蔽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