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横行天下之陈武大帝 > 第118章 功劳

第118章 功劳

其实说道功劳,大家伙儿都心知肚明,这事还是要看皇帝,皇帝认可谁,他觉得谁的功劳大,那谁的功劳就算是最大的;胡靖等人在这里相互恭维一点用都没有。但做人就是这样,场面上的事情大家都要过得去,总不能明面上就计较那么多。

这种场合,许多话都只是随口而言,当不得真。

后面大伙儿推杯换盏,陈浮生就相对沉默许多了,他也没什么劝酒的经验,就看旁人欢歌笑语,侃侃而谈,自己在一边赔笑应付着。

胡靖今天也是看起来非常高兴,虽然年纪很大了,却是酒量着实不小,他在桌上自然是被众星捧月一般,大家对他极为尊敬,一直换着花样吹捧着,敬酒的就没停过,很快胡靖就红光满面,却毫无醉意,陈浮生估计自己的虽然年轻,但是要是和胡靖比酒量,那完全是不自量力。

而且陈浮生发现,洪斌果然不愧是老资格,这种场合对他而言,简直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看来洪斌不仅仅是一个武将,和那些只会打仗的武夫有很大的不同。洪斌特会拍马屁,度拿捏得非常好……恭维别人的同时,不贬低自己,自然而然的并不过分。他虽然受了伤,却没伤到筋骨,大夫本来不让他喝酒,但是不敢管他过甚,洪斌也就自行其是了。

特别是胡靖知道洪斌在故意恭维他,也非常受用,绝对不会抵触;只看胡靖那笑成花一样的表情就懂了。

尽管有的人可以心思深沉、喜怒不形于色,但是这并不代表天天都是一张死人脸,毫无表情,人的大多数情绪还是可以从言行上表现出来。

洪斌和大伙儿推杯换盏,热闹非凡,他估计也是知道陈浮生不适应这样的酒席,对陈浮生也是很照顾,多番帮他挡酒,陈浮生内心里很是感激,心里想着洪斌当真是个好兄弟,一定要记住他的人情。

胡靖的酒席一直从傍晚喝道深夜,大家才纷纷告退,胡靖本来准备邀请陈浮生在他家留宿,而且还说让人美姬陪睡,陈浮生见胡靖家的丫鬟们,在厅堂中伺候的都长得不错,细皮嫩肉,也很年轻,想来能被称为美姬的,模样肯定要更上一层楼。

他其实很是心动,洪斌也拉住他,说要和他秉烛夜谈,叙个痛快,陈浮生看洪斌那样,估计也是想要体验一下胡府的美姬,又不好意思独占,才拉住陈浮生作伴。

陈浮生不禁脑补着一股画面,“洪斌光着膀子,露出他那精壮的身躯,胸口包着纱布,把小鸡样的女子按在床上,心里想要疯狂的蹂躏,却不敢用太大的力,怕崩裂了伤口... ...”

但是胡靖却没有留宣抚使杜恒,酒宴还未结束,杜恒就独自走了,在酒宴上大家对杜恒也不太热情,毕竟杜恒的官职不太讨人喜欢,人人都知道他是皇帝的眼线,而且他又没什么实权,战场上也没什么功劳。

自古以来,监军就是个容易得罪人的差事。有他在,大家都不敢畅所欲言,生怕有些不合适的话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

其实实际上无论杜恒在与不在,有些话该传到皇帝的,也一定会传到皇帝的耳朵里,不该传的,皇帝也不会知道。

不过有一点却也没冤枉杜恒,他离开了酒席就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开始给皇帝写奏报。

他在此次战斗中一直是参与了各类军机会议,但是一直都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杜恒是通过科举十年寒窗出来的,学问自然是极好的,陈浮生和他也没有可比性,中了进士之后,后来在翰林院呆了几年,此次被皇帝看中就下放到了军中,担任宣抚使。

杜恒虽然不是世家出身,却是在少年时勤奋好学,家境也很好,家里至少是不缺钱的,所以他做官就是为了文人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所以很有操守。

在公事上,杜恒觉得自己是不偏不倚,恪尽职守的,其实在陈浮生等人开作战会议的时候,杜恒暗自听着,他也有很多想法想要说出来,有无数次他就想要插嘴,可又忍住了,因为作战的确不在他的职责范围内。

现在仗打赢了。他也暗自庆幸没有插嘴,因为就他的想法,陈浮生作战胆子太大,一着不慎,就是全军覆没。

当然那他也觉得此次战役的首功非陈浮生莫属,虽然陈浮生出兵很是冒险,但是事实证明他的选择都是正确的,首先是制定了步骑协同作战,绕后偷袭东巴军腹背,在钦州以少胜多打了一个漂亮仗。

歼灭了东巴军大部,从根上解决了梁国环州守军两线做战得问题,使得梁军能全心全意对付石保炽。

而杜恒认为这次战役最关键的还是河口关之战,完全是扭转了战局,当时环州危急,陈浮生仅有自己和洪斌的人马共计四千余。面对石保炽的六万大军,完全没有一战之力,如果是换做一般的将领,必然是束手无策,或是冒险偷袭石保炽军营,或是在石保炽后方徘徊。

这样收效甚微,而且风险极大,石保炽作为名将,必然有所防备,稍有不慎,陷入重围,那就是全军覆灭。

当时杜恒也觉得情况危急,想不到什么好办法,他甚至在心里已经做好了环州失守的心理准备。

不过没想到的是陈浮生居然是胆大包天,凭借几千人马,就敢玩围魏救赵的手段,找点也很准确,直接趁机攻取了凉国边境要塞,断了石保炽的后路,如果陈浮生手里不止这几千人马,要是有几万人马,那么石保炽可能就回不去凉国了。

对于战事的发展,杜恒都牢记于心,甚至连各个领兵的将军在会议中说的话,杜恒都记录了下来。

当然仅凭一份会议记录就呈给皇帝是不行的,皇帝可没功夫去仔细的看那些零乱的对话。所以必须写一份奏疏,将这场战事总结一下,让皇帝能一目了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