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回到大明当暴君 > 第168章 方知有南下

第168章 方知有南下

方知有点了点头,“陛下对这天下大势已尽在其手,实乃我大明之幸!听陛下这么一分析,臣倒是觉得这最难解决的用人之困,已然解决!”

朱由检吃完一个包子就了一口酒,满足的打了一个饱嗝,“离春节还有一个月,去年这个时候,这皇庄不过小为,可我们还可以勉强过一个年。而如今工商学各方面终有起色,只是这次为了将北方的军制彻底整改,朕可是把咱们皇庄所有的积蓄全部搭上了,大伙要吃饭,这四十万大军算上亲属足足一百万张嘴,更不是个小数字……

人才的培养如你所说是条长线,而我们这三大银矿想要动工,也要等到开春土地解冻才可以。而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衣食住行,明日起大家在勒紧裤带的同时,也应该向这些富的流油的家伙要点过年的年货了。”

方知有嘿嘿一笑,“这件事臣已经和成甫、正化商量过,他们现在正在搜集这些金主的违法证据,一旦落实,他们怎么吃进去的就给咱怎么吐出来,在稳定北方大局的同时用真凭实据对一些过了底线的富庶下手,太和殿这些文臣也没什么话可说!”

朱由检欣慰地看着方知有,也跟着笑起来,“有先生在,朕今晚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方知有将最后一碗酒饮下,对朱由检恭声道:“陛下,北方大局已定,陛下也正主归位,臣现在已经没有留在皇庄的意义。臣想去一趟南方看看那边的情况,以对陛下评定南方做一些准备!这次夜宴,当是陛下对臣的送行。”

朱由检听完面色一震,“先生不跟朕一起过年了?”

“不了!”

方知有呆呆看了朱由检良久,最后温馨道:“臣能遇到陛下是臣的幸运,趁着我这老骨头还能动,定要给陛下做点实事,以后臣老了,走不动了,那个时候陪陛下的时间也就多了。为了以后能和陛下安安心心地喝酒,现在可不是臣怠惰的时候。

对了陛下,听成甫说咱陛下在南京还有两个国色天香呢,陛下可有什么悄悄话带给两位王妃的?”

朱由检知道方知有最后这句话的意思,是想抹过知己相别的感伤之境,可被方知有这么一提醒,朱由检还真有点想陈圆圆和柳如是她们。

对了,还有红娘子。

朱由检拉住方知有的手,轻轻一笑,“既是悄悄话,那就不能给你说了。不过南方局面扑朔迷离,这里面的水极深,先生此去在统筹的同时也要保重身体。等开春之后,朕把北方的事情安置妥当之后,就来南方和先生回合。届时,咱们两个还是此情、此景!”

经过这事,君臣之间心有灵犀,再没有隔阂,再没有猜忌,除了君贤臣良之外更多了一份交心。

朱由检不得不赞叹自己的幸运,能在这个天人不通的时代,有了这么一个能尽心尽力给他分担的知己,没有什么能比这更让朱由检欣慰。

等大明天子一觉睡起的时候,老秀才早已南下,在门外静静等候的则是李若琏和方正化两柄利刃,同时还有用吹火保温早饭的掌印王承恩。

草草吃过饭后,朱由检把昨晚夜谈所定下的计划悉数交代给两卫的头首,此时,天才刚亮。

李若琏除了带来北方一些巨奸的罪证之外,还带来了周遇吉和曹文诏所率三万冲锋军的捷报。在这几个月的作战下,湖北李万庆所属叛军已到了最后的挣扎,他人头落地的日期就在这几天。

对于这个结果,朱由检心里很清楚。

相比于北方,南方百姓的生活要稳定富足一些,以致南方百姓本就讨厌这些拿来主义,更者太和殿的执大明重权者一直把南方控制在手里,成为控制朱由检的筹码,所以他们也不希望南方被叛军滋扰霍乱,这样一来,给朱由平叛也带来了不少的助力。

而西南天府之地一则易守难攻,二则离京师远了,里面的情况要比湖北复杂,这样一来,秦翼明和张世泽率领三万白杆军针对张献忠的讨伐在难度上肯定要高一些。

朱由检也不担心这一点,相反,针对北方局势初见稳定之后来年面对南方的局势,大明天子有了自己新的计较。

“成甫,先生已经南下,在陪人保护他的同时也告诉遇吉、文诏,冲锋军在消灭李万庆之后不必班师回朝,一方面清除湖北及周边叛军余党以及流寇匪盗,另则,让他们和先生联系一下,如果南方有什么意外,可以先生命令行事!

对于翼明和世泽,告诉他们,快过年了,如果张献忠要和我们万游击战的话无疑增加了我们的消耗,如此也可适当放松对张献忠的追剿。不过他们走的时候白杆军是三万,朕希望来年,他们把这个数量再扩展一倍往上。

至于军饷辎重,承恩你要记住,咱们的亲军,要做到有求必应!”

朱由检之所以放慢追剿张献忠的速度,主要还是针对大明的既得利益集团。

在方知有的提醒下他知道自己作为大明的皇帝并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不同于北方,南方的舆论被牢固地掌握在东林党、复社等别有用心的组织手里,如果他像在北方这般行事,弄不好会直接激化民愤,如此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可不做。

既然自己这个大明皇帝做不了,那么能做这件事的没有谁比张献忠更适合了。

作为明末两个最出名的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和李自成一样,对这些大明的既得利益的大奸大恶可谓痛恨到了极点。

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

根据史载,重庆朝天门旁的七星岗是一座乱坟岗。

张献忠入川之后做了自己想做而没做成的是,就是杀光当地的大奸大恶!

当年张献忠杀人过多,怕扔在江中污染水源,便将人拖出城外埋葬。通远门外七星岗一带由此成为“乱葬岗”。直到1922年杨森在重庆推行市政改革,通远门外的乱葬岗逐渐变为大马路,建起了房屋,才算有了活人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