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被迫相亲后我娇养了敌国太子 > 第16章 满月宴

第16章 满月宴

君宴抬起手,面无表情地在砚山的脑门上拍了一下。

砚山可怜巴巴地抱住脑袋,“王爷您怎么又打小的?”

“嗯?”君宴挑眉看去。

砚山笑嘿嘿地揉着额头,随即从怀里掏出一份嵌着金箔的请柬,“王爷,请过目。”

君宴接过扫了眼,没什么兴趣。

砚山赶忙提醒道:“王爷,过几日便是东宫小皇孙的满月宴,东陵太子特地命人来送的请柬,邀请您参加宴会。”

“此事,你看着办就是。”

“王爷不准备赴宴吗?”砚山扶额,王爷怎么回事,这么好的机会,一点都不知道把握时机。

“王爷,咱们人在屋檐下,就算是看在东陵皇的面子,也应当送份礼物祝贺太子喜得贵子,您觉得呢?”

君宴偏头看向砚山,面对他一脸殷切的模样,不禁问:“你很希望本王参加?”

“王爷,小皇孙的满月宴,长乐公主身为长辈必定参加,您到时候——”砚山不好意思地将两根手指比在一起。

君宴满脸黑线地深吸了一口气,“不去,本王喜静,你若这么感兴趣,便替本王过去一趟。”

“王爷,可——”

砚山愁得直抓头发,等他回过神来时,自家王爷早就没影儿了。

……

金秋十月,在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东宫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满月宴。

作为东陵皇的第一个嫡长孙,小皇孙的出生也代表着太子地位巩固的象征,京城内,凡是够得上的,甭管是否收到邀请函,都不约而同的前来东宫庆贺太子喜得贵子。

上午,宴会还未开始,东宫的门槛几乎被人踏破。

随着“咕噜咕噜”的动静响起,一辆刻着金龙腾空的御车从皇宫的方向驶来,御车的左右两侧各跟着一排仪仗队,除此之外,身后还配有将近五十人的侍卫守护,御车浩浩荡荡的走在大街,声势浩大,让人侧目。

到达目的地,御车停下,东陵皇跟前红人金公公拿着圣旨来到门前,他扬起佛尘搭在胳膊上朗声道:“长乐公主到!”

东宫门口,来往的宾客们纷纷停下脚步朝马车方向跪着行礼:“臣(臣妇),见过长乐公主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哒哒!”珠帘轻晃,一面夺目的流光在一颗颗耀眼的珠子中流转,光芒亮得让人挪不开眼。

只见,一双宛若白玉的纤纤玉手从珠帘内探出,群青动作熟练地伸手搀扶,“公主,东宫到了。”

小公主今日身着一袭浅黄色流苏裙,头上簪着一支紫色蝶恋簪,白皙的小脸被衬得娇俏又可爱,她款款从马车上走下。

“恭迎长乐公主!”

“诸位快快请起!”云笙给群青递了个眼神,走上前将为首的一位诰命夫人扶了起来,身后的人见状,不约而同地起身,只是个个低着头,不敢轻易窥探公主的容颜。

“金公公,咱们走吧。”小公主提起长裙两侧迈进了东宫的大门,而站在门外的人却忍不住松了口气。

“方才那位便是长乐公主?我的老天爷,皇后的仪仗,陛下的御车,此等配置,就是太子殿下也比不得。”

“谁让咱这位小公主命好呢,不愧是皇后娘娘所出的嫡公主,这待遇可不是谁都能比得上的。”

“长乐公主再娇贵又如何,还不是年过十八了,都没嫁出去,也不知道将来谁能成为她的驸马,可真是让人好奇。”

与此同时,被人挂在嘴边的云笙正在东宫的后花园里头,此次她过来庆贺不仅仅是作为小皇孙的长辈,更是代表着父皇和母后。

按民间规矩,孙子满月,身为祖父祖母的二人应当亲自来庆贺,只可惜皇家规矩先君臣后小家,故此便派小公主来了。

刚进了东宫,代表东陵皇的金公公带着圣旨赶忙去了前院宣旨,而皇后身边的群青则是去了正院探望太子妃和小皇孙,这不不喜热闹的云笙,就趁两人不注意,偷偷溜了躲清闲。

“唰唰!”一个急促的身影从假山后面跑了出来。

正在发呆的云笙被这动静吓得坐起来,直至看清来人的脸才暗暗松了口气。

她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沈念卿的面前,“如何?他来了吗?”

沈念卿悠然自得的扇着扇子,他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不紧不慢的喝着。

“到底来没来啊?”云笙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沈念卿抬眸看着她,忍不住调侃:“瞧瞧你这样子,我还是头一回儿见这么恨嫁的公主,就对自己这么没信心啊?”

“这么说,君宴来了?到哪儿?我怎么没看到?”小公主踮起脚,眼巴巴地眺望四周,寻了一圈,连个人影都没有。

“据说凉王府的马车已经在路上了,估计一会儿就到,怎么样,我这个提议不错吧?就知道他不敢不给面子,想好怎么感谢我了没有?”

“那我先去门口等他,他初到京城,又不喜欢出门,万一迷路就不好了。”

话还没说完,小公主就“哒哒哒”地跑远了。

沈念卿坐在石凳上,无奈地摇了摇头扇子,眼底带着说不清的笑意。

……

东宫门口。

云笙刚到,正巧见砚山带着人将贺礼送去登记,她快步走了上去。

东宫总管将一份回礼交给砚山身后的人手里,“多谢凉王殿下,只可惜王爷不能亲自前来,咱家太子爷可是囔囔了好几次,希望改日凉王病愈,两位主子能够好生叙上一叙。”

砚山抱拳拜了拜,“承蒙东陵太子厚爱,砚山必定将太子殿下的关心转达,时候不早了,我家王爷跟前缺不得人,砚山再次拜别!”

“砚山!”

砚山停下脚步看去,他意外地打量来人,连忙低头道:“砚山见过长乐公主。”

东宫总管好奇地看着两人熟练的对话,心里暗忖:难不成外面的传言竟是真的?也不知那位凉王殿下哪里好了,让公主这般另眼相待。

云笙被清了清嗓,紧张的背着手,纠结的问道:“怎么就你在这儿,你家王爷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