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小东西大作用
这一次天才班的比赛还真让科研大学的老师与教授们开了眼界。
单单是这群小家伙们不耻下问的行动就已经把这些先生们另眼相看了。
张大伟作为他们的班主任,那是首当其冲的。
两边的小家伙们直接向他扔出了两三页的问题,这让他一下子竟然还没有办法想到解决的办法。
不得不跑到图书馆里面去找资料,甚至还要联系远在香江的刘光耀。
让他把这些问题的答案通过电报的形式发回来。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电报价钱可不低的。
刘光耀听说了这事之后,不惜重金,在香江的电报所里把长篇大论的解决办法解答出来,并且还寄上了几套书回来让小家伙们学习。
这对于别人看来,是一件绝对不值得的事情。
但是在科研大学的老师和教授们看来,教育就应该是这样。
为了这份问题的答案,可以说,整个科研大学的精英们是全部都出动了。
为的只是让这些孩子们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
而且孩子们得到这些答案之后,马上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试验。
这样的情况让整个大学都开始关注这一次的比赛。
直到在规定时间之前,他们两方拿出来了成品,这才让所有的师生们松了口气。
“马呀,这些天我们几个老师真的是比这些小家伙还要累。”
“谁说不是呢,虽然咱们不是参赛者,但是他们这些小家伙们可真会折腾,大晚上的跑来问我关于物理方面的事情,我不得不敲开了图书馆的大门,让他们给我进去查资料。”
“你这还好的,我电子电路方面需要做了实践之后,才能给他们答案的。”
一众的老师们虽然是在集体诉苦。
可是他们脸上洋溢的那种喜悦已经出卖了他们的内心。
张大伟倒是对于同事们的这种口是心非有着深切的理会与同情。
想想,他这几天。
简直就是把自己学过的知识全都整理了一遍,这才能勉强架住了小家伙们的求知欲。
今天两组人员各自拿出了自己的最终结果来,可真是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无论是上到学校领导,下到大学食堂的那位老先生。
无不关注着这一次的比试。
徐青更是一大早领着一群其他几个单位的领导过来给学校把关。
甚至还有几位是穿着军装的人员。
张大伟看到这里,似乎觉得徐青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可是当他们坐在台下,听着台上的两帮小家伙开始介绍自己的东西的时候,
他才明白了为什么徐青要叫来这么多单位的领导。
“各位叔叔阿姨、老师同学们。我们的这个小型干扰器并不能全面干扰所有的频道,但是对于地面短波的干扰与栏截功能是做得非常强大的……”
“可以说一句不负责任任的话,我们能在方圆五十公里之内设立一个纯粹的无线电真空带。”
这话可真让台下的众人眼睛都瞪大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一群孩子竟然还能真把这些东西给弄出来了。
这还是进攻方的。
防守方的司树明等到进攻方的张十一介绍完之后,拿着一个跟他们差不多大,但是明显是喷了红色的一个小盒子上台来了。
“各位领导、同学大家好。我们这一次的产品具有强大的防渗透功能,而且发送的无线电波都是以长短波结合的方式,由于频段的限制,我们现在只能在几个公用频道里面做实验……”
“但是实验结果相当出众。信号的增强与清晰度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对于进攻方,他们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比较平和的。
“我们的产品就突出一个字:稳……我们并没有像进攻方一样集中在短波方面,主要是考虑到现在咱们国家的长波设施还没有完全成形,所以利用了长短结合。”
在一轮互相介绍之后,让人十分关注的两方实战进入了调试阶段。
两边的人员被分配到了大学的两边,中间隔着教学楼。
楼学楼的各大办公室里都配备一台最先进的收音机。
他们是需要实时监测收音机收到的所有关于无线信号的数据的。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以为是进攻方先战优势,毕竟无论是什么战争,进攻方总是手握着主动权的。
可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防守方无论是被进攻方多次的攻击之后,依然是清晰的往各办公室发送了稳定的信息传播。
“这里是测试信号,我们会无间段地重播这样的一句话,以便大家去分辩信号受到影响的大小。”
这一句话从头至终都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而进攻方这时候也急了,把自己的机器功率开到最大,却依然对对方的机器发报出来的信息影不大。
结果还是古衣娜想到了点子。
“用两台机器交差信号发布,只要能把他们的长波干扰了,他们所发布的信息就不会被别人接获。”
“对,两台不行就三台,咱们就来他给个多机交火。”
这个点子一下子就把他们的思路给打开了。
真到他们把四台做好的原型机子全都开动了,这下子防守方那边的信息才静默了下来。
这时候防守方也没有任何办法了,谁也没想到那帮家伙竟然造了四个同样的机器。
要知道,这些东西可不是便宜的货色。
后来他们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那帮女孩子把家底都掏出来了,去把所有的零件都买了四份,让张十一等几个男孩子试错的。
还好张十一等人也知道这里面的代价不小,四个机器都没有半点差错地造了出来。
在他们成功的时候,女孩们都开心的笑了。
张十一他们脸上更是光彩无比了。
而在观看他们比赛的人群中,那几位穿着军装的男人不由得相视一眼。
确定了对方的想法之后,他们马上就找徐青去了。
“什么?你们要收购孩子们发明的技术?还要签保密合同?”
徐青有点懵了。
“这只是民用的技术,你们确定?”
两个军人认真地点了点头。
“我们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