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琴瑟不协结连理
过了两日杨双双听晓风说,宁府的媒人又上门了,尤老爷把女儿的庚帖给了媒人,这门婚事算是定下了。
杨双双后来又找机会跟尤思慧说话,刚起了个头,说起这门婚事,她就笑得和煦:“二妹说什么话呢,这门儿婚事是极好的,嫁过去就是国公府的当家主妇,我几世修来的。”
她面上四平八稳得笑着,眼里却一点笑意也没有。
杨双双心里明了,这是尤思慧的情绪到了第四个阶段-冷漠应对,当遭受挫折没有找到适合的攻击对象时,则将愤怒压抑下去,表现为冷淡。
随着庚帖的交换,合过八字,这件事儿,就这么尘埃落定了。
自打住进尤宅的这一两年,杨双双的日子都过得极为安生。但如今不过三五日,她的世界竟生出这般翻天覆地的变化,像是做了一个极为不真实的梦,旧友重逢,一夜暴富;之后又成为书中某个有姓名的炮灰,她身边的至亲的人,也被笼罩在一层叫做命运的阴影里。
但日子总得过,杨双双很快就被迫打起了精神。
事情得从尤思慧得婚事说起,自打官媒上门之后,尤思慧的婚期很快就定下来了,是在明年三月十二,算算只有小半年的功夫准备婚礼的一应事宜。
秦氏哪里料理过这种事情,忙得团团转,她身边也没什么婆子嬷嬷可以用,尤思慧虽有才干,究竟是她自己的亲事儿,所以这重担只得落在杨双双身上。
这会儿尤思慧已经进入情绪的第五个阶段了-固执,因为遭受挫折者找不到其它途经发泄,只能去重复或继续原有的行为。具体表现就是大姐儿忽然像是爱上了绣花,每日出了吃睡,就坐在房中绣花儿。
尤家众人不以为异,毕竟这时候出嫁的女子给自己绣嫁妆是常事儿。
杨双双也不打扰她,让她自己消化情绪,只是她一个未婚的女孩儿,却要接手姐姐出嫁的一应事宜,不可不谓之悲催。
更悲催的是,这一接手,还遇见个熟人,宁府的管家周鸿。
某日宁府的人上门送彩礼单子,秦氏大字不识几个,少不得扯着让人请了杨双双来看。
杨双双一进门,就和坐在一边儿喝茶的周鸿看了个四目相对,先懵了几秒,继而想起他和吴威就是在国公府里头做事,才对他的新身份适应起来。
根据吴威的说法,是周鸿无意间救了宁国府大老爷贾珍的独子贾蓉,他二人才进了宁府做事儿,因为做事周全,后头得了贾珍的重用,成了宁府的管事。
先前她家中事情频发,也顾不上细想,这会儿听着秦氏在一旁絮叨,一边深想起来:贾珍是什么货色,旁人也许不知,她可是最清楚不过,他二人给贾珍做事,不知道办的是什么差事儿?说起来她压箱底的银票,还是仗着宁府的势挣回来的,想到此处,她更是觉得糟心。
杨双双心乱如麻的看了看礼单,表示没有什么差错。
周鸿正要告辞,秦氏却道:“周管事,这是我家二姐儿,我近日身子不适,这些事儿,还请管事与我家二姐儿商定。”算是把杨双双推到明面了。
虽说如此,倒也不便让杨双双一个闺阁女子和外男共处一室,秦氏虽退了,还留了满屋子丫鬟婆子,是以也不便说话。
杨双双按耐住心中质疑,寻了个时机,递给周鸿礼单的时候,夹了张字条,约他明日午后见面,地点就在先前那家裕兴典当行。
原本她就计划着有空约了吴周两个,问问多出来那间首饰铺子的事情,只是先前出门不便,后头又骤然出了这样大的事儿,一时也顾不上。
如今身份有变,她心中疑惑也多,而且家中秦氏装病,尤思慧又不管事儿,倒是个不错的时机。
不想刚入冬,第二天竟下起雪来,杨双双瞧着雪下得不大,仍是让门房备了车出门,言明是去首饰盘子给姐姐挑头面。
为着隐秘她只带了晓风,驾车的是陈伯。和先前一样,她遣了晓风和陈伯两个,就出了首饰铺子,进了裕兴典当行。
典当行里的掌柜伙计都见过她,这次见了她,都恭恭敬敬请进了后院儿。
后院儿本来就装点得雅致,今日下了雪,假山石后头的红梅吐了蕊,在白雪里头的越发红艳,倒又添了几份景致。
杨双双正看那梅花,一抬眼却见周鸿立在后头的窗边,披着一身玄色大氅,看着她呆立在外头,朝她道:“仔细天冷,快些进来喝口热茶。”
她应了一声走进内室,只觉热气扑面而来,仔细一看,屋里四角都放了暖炉,桌上也备了热茶和点心,只是不见吴威风。
周鸿将窗子掩了掩,随手脱了大氅,坐到她身边,亲自给她倒了一杯热茶。
杨双双喝了口茶,才开口问道:“怎么不见吴大哥?”
周鸿见她面颊冻得红红的,又将暖炉拿得近了些,随口回道:“他今日有事儿出了城,只怕一时赶不回来。”
杨双双缓了缓,又问道:“上次听闻你与吴大哥是国公府的管事,倒没想到是宁国府的,不知大哥在府上管些什么?”
周鸿从容道:“里头的事儿都是少威和府上的赖二在管,外头的事归我。”
杨双双啧啧称奇,赖二是贾母身边亲信赖嬷嬷的儿子,他家大哥赖大是荣府的总管,赖二是宁府的大管家,在宁荣二府可谓是盘根错节,如今这二位一进去就直接内外兼管起来。
而且周鸿所说的外头的事儿,贾珍是什么人?聚赌、爬灰、丧期失德,外头的事儿,能有什么好事?
她引而不发,又问:“既然周大哥是管外头的事儿,怎么这内宅的事儿,倒要你出面了?”
周鸿语焉不详道:“这原是少威的差事儿,他说不便出面。”
饶是他说的含糊,杨双双不过转念一想,就想明白内情,所谓不便出面,为的还是小时候那点子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