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加注的藏品
因为这些高仿瓷器大多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仿制的时候,是需要对着真货一点一点的仿制的,只有这样做到百分百相似,才能保证它能瞒天过海。
所以赵家既然有假的,那么有真货也就不奇怪了。
只是没想到居然会在这个时候拿出来了,不过这也证明一个问题,刘辉所做的这些事情,身后果然有赵家人的支持。
和陈伯一样,秦凡并不意外这件瓷器会在赵家,他大概也能猜到,刘辉身后的赵家人至少也有那个赵四小姐的参与。
对方显然知道这个瓷器对他的重要性,一开始大概是怕他不应局,所以才会将这个碗摆上台吸引他的到来。
现在是赵家古交会马上开始的特殊时期,想来赵青萍也怕这个节骨眼出了什么事情丢了赵家的脸面,这才会直接将真的搬出来。
估计在他们心中,拿一个真的或假的出来并没有什么区别。
反正秦凡都是会输的,他输了从此绝缘鉴宝这个行业,瓷器他照样也带不走。
但对于秦凡而言,这反倒是一个意外之喜了。
刘辉坐在台上,看着秦凡一步步走近,心里一点点的兴奋起来。
很快,他就能当着所有人的面,把陈世安的天赋弟子踩在脚底下了。
秦凡没管他在想什么,他走到台上的桌子前,拿起一个小锤敲响了桌上的铃铛——这是他应局挑战的意思。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他们本以为应局的人会是陈世安,却没有想到会是陈世安身边的年轻人。
还是一个无名无姓的新人,这无疑就有些越级挑战的意思了。
刘辉开的生死局,排场和别人都不同,有主持人,也有专门做评委的两个专家坐镇。
主持人走向秦凡,递给他一个话筒,秦凡拿起来,面向台下说道:
“我叫秦凡,现在来应刘辉刘大师的生死局,我知道生死局的一切规则,之后的所有结果我会完全遵守。”
这算是生死局的一个常规流程,应方表明这些,是为了防止之后输了耍赖的情况。
秦凡说完,又接了一句:“最后,我的老师名叫陈世安,谢谢您的栽培!”
这话一出,台下再次传来一阵议论声。
陈世安这个名字现在正在风口浪尖上,秦凡却在这个时候坦然说出这些,很有些大无畏的意思。
有人道:“还以为是什么无名小卒敢上台迎战刘辉专家,原来是陈世安的学生,难怪了,一样的不知天高地厚!”
又有人说:“陈世安都是那种沽名钓誉之辈,这个学生如此狂妄,看来也是个没啥本事的。”
还有人说:“别说陈世安不行,就算他行,这秦凡如此年轻,就上台迎战,属实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
台下议论不停,落井下石这种事,从来就少不了执行的人与围观的观众,更何况是在鉴宝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
秦凡完全不在意自己这一句话究竟引起了多大的讨论声,他只是转向刘辉,说道:
“刘大师,请指教!”
刘辉拿足了专家的派头,颔首回道:“秦先生,请!”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生死局就要准备开始,秦凡不准备出古董,而是输了离开鉴宝行业,赢了带走刘辉准备的古玩时,就见秦凡忽然探身,弯腰接过台下的人递上去的一个盒子。
没人想到秦凡居然真的这么虎,不但敢应局,居然还敢加注。
这也就是说明,如果他输了,不仅要离开鉴宝行业,还得赔一件珍宝,要知道,刘辉摆出来的青瓷碗可不是凡品,秦凡要拿出比它还贵重的东西,亏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主持人好心提醒道:
“秦先生,如果您要加注,必须要比这个青瓷碗的价值还高才行。”
“我知道。”秦凡道,“生死局嘛,有来有往才有意思,否则一个人的生死盘也不刺激,您说是吗,刘大师?”
刘辉莫名的觉得心里一跳,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只能点头:“这是当然!”
不过刘辉很快又安慰自己,反正秦凡总要输的,他这么做,最多就是给自己增加一点福利而已。
主持人道:“既然如此,就请秦先生把你的藏品拿出来吧!”
“稍等一下。”秦凡道,“刘先生既然自带两位专家评委,为表公平起见,我也请两位上来,如何?”
主持人似乎愣了一下,但还是很快点头道:“当然可以,不知道您请的人在何处?”
秦凡说这话的时候,有人以为他会请陈世安上台,但没想到他自己面向观众说道:
“我初来乍到,也没什么认识的大家,不知道在座各位可否有哪位大师帮帮忙?”
今日这个局势,观众虽然不知道具体,但也看明白了一点,刘辉是赵家人,而陈世安显然已经完了,所以这个时候,应该是没有人愿意为了一个陈世安,去与赵家作对的。
但没想到还真有两个人应了。
其中一人就是陆伟大师,他上前笑呵呵的说道:“秦小友勇气可嘉啊,如果不嫌弃,就由老夫来做这个评委之一如何?”
另外一人秦凡也面熟,正是之前在陆伟攒的那个局上见过的某一个专家。
鉴宝能做到陆伟他们这个份上的,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不需要再依附那些古玩家族,他们自然也不需要去考虑什么得罪不得罪之类的事情了。
观众也很兴奋,陆伟他们都认识,有他坐镇,至少能保证这场生死局的绝对公正了。
秦凡对陆伟道:“感谢二位大师,这边请!”
工作人员立刻又送了两个椅子上台放在其中一张桌子后面。
陆伟和另外一位鉴宝专家相继入座。
主持人又对秦凡道:“秦先生,请把你加注的藏品拿出来吧!”
秦凡点点头,打开盒子拿出来一个粉彩细长颈花瓶。
这个花瓶花纹繁复,色彩艳丽,看起来富丽堂皇的,配色甚至有些俗气。
但在场的大多都是识货之人,也都知道,庆朝的某一位皇帝,他的审美就是如此的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