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凤落人间千般好 > 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百零一章

继1997年,上海第一批商品房面世之后,1998年的国营单位开始了停止分房,商品房的概念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但早期的商品房市场很惨淡,楼市低靡,政府为了鼓励买房,不仅买房退税,还送蓝印户口;但大家仍旧没什么购房意愿,本地人都等着拆迁,外地人有心想买的很多人又卡在了贷款这里,不贷款,很多人一下子又拿不出十几二十万的现金,就算拿的出来,也是很多人一辈子的积蓄。那时候的人又没有提前预知的能力,哪能知道后期上海的房价能涨那么多,大多数人在当时还是持观望态度的,偶有动心者,也大多是冲着户口去的。

那时候,小妹他们听到买一套房能得到两个蓝印户口的名额还是很动心的,但手头上一时间又拿不出那么多的钱,全家老底翻出来也不过才不到9万块,离买一套房所要的十几二十万还差的远呢。他们所从事的装修行业去银行又贷不到款,借钱也没地方去借。那时候他们身边能一时间拿出几万块钱的人很少,能一下子向别人借个几万块又是不大可能的事儿。

立富的钱基本上都是垫在了工程款上,自己手上又没几个钱,新工程没接到一个,手里的项目又基本都要完工了,可讨不讨到尾款又是个问题。立强身上也没什么钱,手上还没什么活了,一天到晚不是在跑生意和应酬就是在打牌、喝酒,口袋里唯一剩的估计也就之前挨打得的那些钱了。小妹他们有劝过他们去买一套房子,买个小点的,钱应该差不多、将将够,装修什么的他们可以自己弄,就是家具先得等等;可立强说了:“这钱不能动,生意不好,全家一点收入都没有,还有两个孩子要养,一下子把钱全砸进去了,分文不剩的,剩下的日子该怎么办?吃喝总得花钱吧?”

至于钱文辉那边已经好久没有跟他们联系了,之前每次打电话问起来都说好,哪哪都好,可听从那边过来的工人讲起来又不是这么回事,一时间也不知道让人该相信哪一个。小妹他们仔细琢磨了一下,他手里之前的那两个工程今年年初应该会完工一个,年底再完工一个,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也是等到年底才有钱拿,也就没有多嘴去说去问了。

这边还在为房子争论不休的时候,小妹又在这时接到了女儿王夏竹的电话,说是学校提前放假了,因为洪水要来了。那一年洞庭湖、鄱阳湖连降暴雨、大暴雨使长江流量迅速增加,再加上今年天气一直不好,老是下暴雨,受暴雨影响,鄱阳湖水系暴发洪水,抚河、信江、昌江水位先后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洞庭湖水系的资水、沅江和湘江也发生了洪水。两湖洪水汇入长江,致使长江中下游干流监利以下水位迅速上涨,相继超过警戒水位。

王夏竹想要去上海找他们,小妹知道了之后让她一定要注意安全,路上小心。可哪知,就在王夏竹将寝室的东西收好放回老家,赶了一个不下雨的好天准备出发的时候,第一次洪峰来了,虽然老家那里这次还没受什么影响,但是来往两地的车却断了,包括铁路都没有运营。天又是好一阵子、坏一阵子的,下雨的时候,天跟要塌下来了一样,瓢泼大雨不停的下,晴的时候又好好的,王夏竹就这么一个人在家里眼巴巴的等着。小妹他们看着电视上的报道,心里一会儿揪着,一会儿在电话那头听到女儿的声音又觉得踏实了不少,就这样反反复复的,最后干脆,小妹决定包辆车回去看看。也还真有胆大的,接了单子就走,可还没跑多远,就看到有些路旁的小树已经被水淹了。没亲眼看到是一回事,亲眼看到了又是另一回事,吓的那人赶紧有把车给开了回去。

一次一次的洪峰冲击下都被守了下来,王夏竹所在的老家又属于山区,早年91年大洪水也没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于是今年很多人渐渐的开始失去了对于天灾的敬畏之心。虽然雨很大,很多庄家也难免被这持续的大雨给淹死了,但路上积水很少,主要都集中在了地势低洼地段,所以家园还没有受到特大损毁的人们开始苦中作乐,到田里,溪水里去摸鱼。其他地方的水已经太深了,塘里的水已经快要满溢出来了,连田里也是蓄满了水,时不时的还往路面上流,稻田里的鱼如果不抓,最后也是会被雨水冲刷走。小溪里的水本来只到脚踝,现在也到了腰间的位置,要稍微注意点,不站在激流下,还是能抓到很多鱼的。田里的东西能收的早就都收了,收不了的也就再也收不了了,抓点鱼,摸些田螺也算是能给自家加个餐了。每天夏竹负责抓鱼摸田螺,老太太负责处理,祖孙俩也算正式搭伙了。

可一场猝不及防的泄洪使得原本还能苦中作乐的日子变得更加难熬了起来,一夜间水就流进了夏竹的家里,漫过了小腿。一觉醒来,夏竹吃惊的看着满屋的水,惊慌失措了起来,看着困在里面的鱼,想到了自己,瞬间泪流满面。她抱着腿蜷缩在床上,呆呆的坐了很久,直到听到外面有人拿着大喇叭在喊着,她才晃过了神,趟着水去开门,向着声音处进发,途中还将同样困在了水里的老太太牵了出来。

山区下面的地方已经全掩了,很多房子也只是露个头,许许多多的人坐在房顶瑟瑟发抖的等待救援,一望无际的汪洋里只剩零星的几个船只在那奋力的划着。拿着大喇叭喊着他们的是村支书,为了防止水位的继续上涨,现在他们必须上山,在山上等待救援。村支书号召在村里的所有人尽可能的带些物资,大家中午之前一定要撤到山上。

好在他们村后就是山,路途也不算远,大家抓紧捡了些东西,乘着中午天好的时候就去了山上。等人数点清了之后,大家向着山顶进发着,厚重的行囊使得这些本就留守在村子里的老弱妇孺行动起来更加迟缓。村支书带领了一些人在山下等着人来送些帐篷什么的应急包,需要转移、需要救援的人太多,都在洪水中,他们这边山里也不得以的做了临时的安置点。山上的人越来越多,半山腰的那些田地也成了他们的食物来源之一,山上还有些野菜也都被挖了出来,在一个个临时搭建的灶台里成了佳肴。刚开始他们唯一的难处就是没有干柴,山上到处湿漉漉的,好不容易天好一点,柴还等晒干就又下雨了,所以烧饭时的浓烟困扰了当时不少人。

紧接着就是食物的匮乏,接连的大雨使得下面的水没有退的迹象,其他地方像是又有灾情发生,人员不够,食物配给成了一大难题。为了解决吃饭的难题,一些和夏竹差不多大的孩子们便自告奋勇的下山去找些食物上来,反正这段时间水位也没有继续上涨了,裤脚扎高的话,在高处的几家人家里找些米上来也是好的。这样想着便这样干了,事情进展的很顺利,也找来了不少的米,这让孩子们很高兴也很自豪。在水面上的那些田里的东西都被他们摸完了,野菜也吃的差不多了,补给还是看不到踪迹,一天到晚就是些米粥或是白米饭,他们嘴里都快淡出个鸟来了。连绵的大雨,也让很多人开始生病咳嗽,孩子们就想着找个东西来给大家补补,思来想去还是抓鱼最方便,便盯上了山上的一处溪流。那溪流本身的水很少很少,可是现在雨水充沛的水流反倒惊人了,一些险峻一些的地方水流急得像个瀑布一样。大人们轮番劝阻着他们不让他们去冒险,可就是不听啊,找了根绳子,七八个孩子就背着人跑去了,在那里陪着奶奶的夏竹看到了之后也跟了上去想要阻止。

小妹那边自从前一次连续几天都联系不到夏竹就开始做什么都心神不宁的,王江湖他们也是,孩子们不懂表达,只是天天守着电视看着关于洪水的报道,直到最后夏竹不知道拿了谁的手机给他们打趣了电话,他们悬着的心才放松了一点。可不知怎么的,那天她的心老是静不下来,老是扑通扑通的狂跳个不停。

夏竹那边劝着他们,可几个孩子们总是一副没事的样子,直到等两个孩子系着绳子下水了之后才发现水流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急,脚下的土地也变成了淤泥,直拽着他们的腿往下陷,好不容易踩个石头脚底还打滑。两个人就这样困在了水中,被水流冲着往下跑,岸上的孩子们拼命的拉绳子,可是水中的阻力太大,反倒像是要将他们也拽进去。天上这时还突然变了天,豆大的雨点哗啦啦的往下淋着,溪水像受了刺激一样变得更加汹涌了起来,好在这时老太太带着村支书他们即时的赶了过来,众人齐心将他们拉了回来。

补给也在大雨中到了,同行的还有不少从旁边救来的群众,东西送来没一会儿,押送物资来的那些官兵就守着他们,坐在了被雨水猛烈冲刷的地面上,穿着雨衣、靠着树睡着了。听说他们已经很久没有睡觉了,这次让他们到这里送物资就是想让他们休整一会儿,可是天公不作美,居然还下起了雨。群众们自发的腾出了很多帐篷想让他们去里面躲躲雨,这么淋会生病的,可是长官没发话,还顺势靠着树就这么休息起来了,嘴里还说着:“已经很好了,外面还有很多人冒着雨在救援、执行任务,他们能得到休整的时间已经是很好了。”

过了一个星期,水终于开始退了,从上次之后也再也没下过大雨了,又过了一个星期,他们终于从山上下来了,也看到了从村口向下的公路旁躺满了武警官兵,看那一个个稚嫩的脸庞,顶多也才二十岁左右。村民们也没什么好报答的,那些临走前被架在房顶的东西一个个的被取下,里面还有些米粮粮油等物资,取出来轮番的做成吃食给他们送过去。

天越来越好,水退的也越来越快,士兵们也从这条街睡到了那条街,一路路的向着下游进发。还有批士兵开始帮着农民们在田里种着下半年的庄家,直到路通了,留下了一些士兵守着那些重要的河道旁,其他的都要撤退了。

清晨士兵要撤退的信息不知怎么的就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里,看着满载着绿衣战士的汽车就要出发的时候,道路两旁很快的就站满了奔跑过来送行的人,黑压压的一片连着一片。在车辆发动将要缓缓驶离时,民众们纷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谢意,数之不尽的民众将那些从自家拿来的吃食扔进车厢,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早饭、苹果、麦片。。。。。。只要是能拿的出来的都拿出来了,什么都有。终于等到车辆行驶起来的时候,靠近道路的民众向着车辆上站着的士兵们激动地伸出双手,而车辆上的士兵也面带微笑,俯身与数百只手一一握别。短短的一段路走了很长很长的时间。

小妹他们在暑假结束之前,终于赶回去了,看到活蹦乱跳的王夏竹好好的站在那里,他们的心才算彻底定了下来。经历过灾情之后的夏竹想要去当兵,可潘晓妹舍不得,特别是这段时间看了那么多的报道之后,更加舍不得自家的女儿去当兵,太苦了。可架不住夏竹的坚持,潘晓妹只能一遍一遍的给自己做着心理建设,可到最后都是泪流满面。在好不容易说服了自己之后,两人商量好,等明年高三之后,夏竹也满了18岁的时候,让她去试一试,看到时候她能不能通过体检,但在那之前让她好好读书。从那以后,夏竹每天都拼命的锻炼着身体,就想着到什么时候能当上兵。

可那时候很多人被一句“不好好读书就只有去当兵”的老话给骗了,特别是山里的孩子,甚至很多人误以为当兵就得文化课不好。他们不知道,其实文化水平对于入伍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也不知道上了大学也可以去当兵,更不知道大学兵和普通兵并不是一样的待遇,大学兵在退役后会享有士官的等级,而普通士兵就仅仅是士兵的待遇。

那个时候农村里能考入大学的人还很少,几乎没有人有职业规划的概念,甚至很多人读到了高三也不知道大学到底是什么样,连本该他们关注的填报志愿时的各个专业是指什么都不知道。对大学的认知只停留在清华北大和一般大学的概念上,顶多再知道个一本和二本,连最时兴的211工程也不知道是什么,更没想过还有各种军事类大学可以选择,能让军人的梦想走的更加长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