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章 隐身
吴王刘濞被抓来了,长安轰动,然而幕后之人杨玉却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刘濞是被抓回长安,诸侯王叛乱也平息,但诸侯王的王权不仅是在关东的威胁,对朝廷的渗透和影响也很大。
很多诸侯王的胞亲子弟,不乏封侯者,长期待在长安经营,在朝廷谋职。
所以,关东诸侯王们很快就会知道吴王刘濞在长安的事,证明天子诏书不假。
诸侯王反固然是不敢反了,但岂会吃这个哑巴亏。
但凡为一方诸侯,没一个好相与的。
还有,发生如此大事,勋贵集团却全程被蒙在鼓里,岂会不查个天翻地覆。
诸侯王,勋贵集团恐怕现在全都在找自己。
接下来长安将成为风暴旋涡。
为了保护自己,杨玉需要低调,需要隐身。所以他去了上林苑,于各处游荡,远离人烟,与野兽为伴。
还有就是观察景帝后续反应,景帝现在政治上不成熟。
吴王被抓来,诸侯王反叛之势消弭,景帝心气猛然高涨,之前那种忧心忡忡,患得患失的处境不存在了。
从低谷陡然升到天上,焉知他会如何嬗变。
说不定会对之前功勋集团的对立耿耿于怀,狠狠反弹,重新重用晁错,下决心打压功勋集团,乃至全面对抗。
那样形势就危险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杨玉绝不能牵涉进去,还是明哲保身的好。
杨玉的担心不是没来由的,按照之前他为刘启定下的计策,吴王入朝当日就要下发认命张苍为御史大夫的诏书,并由他作为颁发诏书的使者。
可是杨玉没有等来。
刘启只颁布了罢黜晁错的命令,而没有认命张苍为御史大夫。
且当初说好了要将伪造的诏书与追封故丞相申屠嘉的诏书同时下发给丞相陶青。
讨好也好,封口也罢,总算是皇帝主动展示欲与勋贵们缓和之意。
可是据杨玉所知,景帝同样只下发了伪召,却漏下了追封申屠嘉的诏书,对封赏勋贵彻候之事更是只字不提。
就这般将伪召扔到丞相脸上,天啊。
这无疑是赤裸裸的挑衅,嘲讽之举,陶青这个丞相是何反应,杨玉不敢想象。
从近几日结果来看,陶青为了大局生生忍下了,但景帝此举无疑会进一步加深君臣间的裂痕。
若不是陶青识大局,几乎就难以挽回。
很显然,刘启觉得吴王都已经被擒下,乖乖入长安为质了,他又能蹦跶了,先前被打击的自信心重新复活,并越发膨胀。
既然这样,他还有何惧怕,又起了打压勋贵的心思。如此一来,自然不可能将御史大夫之位重新还给勋贵。
毕竟御史大夫关乎着未来丞相之位的归属。
膨胀的皇帝是可怕的。
这才哪到哪啊,这只是杨玉给刘启谋划的第一步,后面还有九十九步呢。可是刘启见到第一步起效,就决定不再按照杨玉的规划走。
这样的人,杨玉怎么能安心为他做事?相必刘启也多半不会愿意有他这么一个人整天指手画脚吧。
既如此,杨玉干脆隐身。
看刘启会如何选择,如果幡然醒悟,杨玉可以出山。若不然,他哪来哪去吧,此行就当旅行了,看一眼长安去球。
为大汉消除了一场七国之乱,救了几十万人,他也算对得起此次穿越了。
但过了几天,郎中令周仁提醒,藩国之乱虽然暂时平定,但藩国还在那里,问题还在,只不过隐藏在水面下了。
后续该如何做,还需尽快做出抉择,拿定主意。
刘启这才意识到他忘了关键人物杨玉。后续如何削藩,削弱勋贵集团都离不开他。当日问对之时,杨玉似就对这一切成竹于胸。
刘启忙派出使者去寻找杨玉。
使者深入上林苑,找到了尾随一支鹿群,痴迷于听呦呦鹿鸣的杨玉。表明天子之意,谁知杨玉听了直接摇头推说不知。
使者返回,原话禀告刘启。
刘启与周仁两人面面相觑。
刘启再派使者,问策于杨玉,这次杨玉没有直接拒绝,而是推说还没想好。使者宣告天子欲召杨玉入宫觐见之意,杨玉也推辞不去。
景帝心中微生不满。
恰逢此时,长安城中吴王命人散播的谣言经过数日酝酿,终于显露出了威力。
且杨玉为吴王上的书,出的谋划计策也都流露了出去,比如于路途中埋伏间谍,截杀大将,将梁王三千金送予吴王等等皆出自杨玉之手,结果转眼就卖了吴王,投靠了朝廷。
一时之间,长安城到处都在传扬杨玉乃反复无常,卖主求荣小人。
虽然很多人都对杨玉是谁,不甚了了。更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
但不妨碍众人议论,批判此“小人”。
谣言发酵,甚嚣尘上,景帝也看到了杨玉给吴王的策划之略,心中越发不快。
因为太真实了,让人难以分辨真假,无法判断杨玉是否之前真的一心助吴王叛乱,只是后来察觉到局势不对,才调头转向朝廷。
且,杨玉擒获吴王使出的计谋太歹毒了,完全利用了吴王的信任。凡是闻听之人,上至勋贵彻候,百官两千石,豪强大族,皆认为手段太过下作,为君子所不齿。
此杨玉绝非正人君子,善使鬼蜮伎俩。
还未谋面,很多人就对杨玉下了如此一个定义。
景帝也隐隐不寒而栗,心生忌惮,实在是杨玉机谋太深了。
刘濞筹谋了二十多年的叛乱阴谋,被其一人一计一朝瓦解。
这是何等惊天之才,何等惊世手段。
还有就是杨玉手段太诡谲了。
吴王堂堂一大国诸侯王被其玩弄于股掌,跟耍傻子一般。还有梁王也是如此,好心赠送的行资,被人转身送给了吴王。
既没得人,又失了财,可谓人财两失。
天下两大诸侯王呀,都落得如此下场。
同为上位者,刘启难免心有戚戚焉。
杨玉今日能这般对付吴王,梁王,焉知明日不会如此对待他。
周仁也难得沉默了,他想起当日长安城外初次相见时,杨玉自言其有三人之材,其中就包括张良之谋。
但在周仁看来,那位中方先生更似陈平。
同样的善使阴谋,心计之深,如渊似海,不可揣摩,难以提防。
当谣言在长安满天飞时,深入上林苑的杨玉看似不知,实则一切都在他预料之内,该如何做他早就有了通盘考虑。
吴王刘濞好歹也当了几十年诸侯,生杀予夺,作威作福,不是挨打不还手的弱鸡,焉能不反扑。
但杨玉不打算现身辟谣,更没有急于向景帝证明自己。
而是继续等待谣言发酵,他要看看刘启其人如何。
虽然史书中早有评价,但杨玉总要亲自看看,其毕竟是一位两千年前的帝王,史书上的只言片语如何能完全概括一个人,更别说那人还是皇帝。
世间最莫测者莫过于皇帝。
如今,杨玉几乎可以想见,当自己的“恶名”传于长安时,必然引来诋毁与歧视,必然有人反对刘启重用他。
就是刘启自己恐怕也会动摇。
毕竟皇帝用人与普通人不同,忠诚与可控是摆在第一位的,一个臣子纵是才再高,但皇帝若感觉掌控不住,恐怕也会心生疑虑。
若是刘启动摇,内心不坚定,那一切都无从谈起。哪怕日后杨玉提出再好的政策,若稍遇阻力,刘启就偃旗息鼓。
那么杨玉再厉害,也无济于事。
所以,他要看看刘启心性如何,面对谣言,其会如何抉择。能不能摒弃外界压力,坚定想法。
君王固然择臣,但为人臣者同样也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