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破例
群臣在殿下再一次地哗然,不要说本朝没有这样的先例,就是自古以来也没有这样的先例。
不是特定的日子,随意去拜祭太庙,一般只有皇上、太子以及皇子皇孙才有资格,即使是劳苦功高的异性王,也少有几个能够享受这样的待遇,难道刚才皇上被新科状元的拒婚气糊涂了?
才见新科状元一面,就为九公主赐婚,这个还可以理解。
可是新科状元已经抗旨,皇上现在反而让新科状元去拜祭太庙,此举无异于宣布新科状元的崇高地位,这是唱的那一出?这样置满朝文武于何地?
然而,皇上的金口已开,就是圣旨,群臣还没有反应过来,礼部尚书带头,再一次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一看礼部尚书高呼万岁,立即条件反射地齐刷刷地跪下一片。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子府今天晚上气氛特别紧张,太子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听说了今天朝堂上的事情的经过,赶紧召集几个亲信前来太子府商量。
“父皇早就有重新立皇太孙为储君的企图,只是我们一直小心,没有被抓住什么把柄,他没有什么理由废我。再说我们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根基,满朝文武大部分是我们的人。只是现在我们手上的兵力不足,还没有足够的震慑力量,否则早就让父皇做太上皇了。现在父皇突然如此看重新科状元,说是什么应梦贤臣,难道还能有什么新的企图?这个陈烨,不知到底是怎样的死里逃生,难道他真的就是我的克星?”
太子看着手下的几个亲信,眼里尽是不解之意,希望手下的几个智囊发表高见。
“王道长,你信誓旦旦说可以截杀陈烨,说什么扼杀在萌芽之中,不能让他成气候,可现在人家已经状元及第了,还是皇上的应梦贤臣,你不是能掐会算吗?现在你算算,我们该怎么办?”
吴定鹤一来就向王真人发难,显然他对真人极为不满,所以语气连讥带讽。
“太子,贫道让太子失望了。现在贫道还没有得到师妹的任何消息,至于怎么失手贫道不得而知。”
王真人知道多说无益,本来诸位大人都不相信自己,认为自己是骗子,两次失败已经很难让太子再相信自己。
昨天夜观天象,发现陈烨已经成了气候,光芒盖过了太子,恐怕谁也无法阻止他替天行道。
王真人想把这事告诉太子,可现在谁还会相信自己,只会说自己在为失败找借口,反而落得更多的不是,王真人决定选择沉默。
“如
(本章未完,请翻页)
果道长不是说万无一失,这次怎么也会先找出陈烨的考试答卷,再动动手脚,他岂能如此轻松的状元及第?现在一切都晚了,我们不知道如何亡羊补牢,你一句不得而知就完了吗?”
吴定鹤得理不饶人,咄咄逼人的问道。
“诸位大人,真人的失误确实给太子带来了极大的被动,现在不是责怪的时候,我们在一起好好的商量一下对策。”
杨显贵急忙打圆场,现在他也不好再为真人说什么了,否则诸位大人都会对自己有看法。
“太子,据臣看来,一个新科状元翻不起什么风浪,管他是什么应梦贤臣,现在他手中无兵无权,其奈我何?皇上让他去拜祭太庙,恐怕还是想施恩于他,为了九公主着想,拜就拜吧,没有什么了不起,说是太子的克星恐怕是言过其实吧。”
户部尚书马玉梁急忙宽慰道,本来对老道说的半信半疑,没有说他蛊惑人心就已经不错了。
“马大人,事情恐怕不会有这么简单,皇上让一个新科状元把我们踩在脚下,破例去拜祭太庙,这样做恐怕是在试一下群臣的反应,也好像在给我们施加压力,甚至是向我们示威。我们不可掉以轻心,明天早朝我们要据理力争,尽力阻止皇上带状元去祭庙。根据祖制,新科状元没有资格拜祭太庙,我们有理有据,都不能显示出我们的实力,阻止不了皇上的荒谬,那以后那些正在观望的大臣恐怕就会倒向皇上那边,这样太子要想早日登基恐怕就有更大的阻力。如果我们明日早朝能够阻止祭庙,那些正在观望的大臣就不会再心存幻想,正好为了太子的登基扫除了障碍,这样我们就可以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把压力变为我们前进一步的动力了。”
工部尚书葛其严分析道。
“是啊,葛大人说的对极了,无论如何不能让皇上带状元去祭庙。太子与皇上的对峙由来已久,可以说是满朝皆知,现在可以说是关键时刻,一个小小的风吹草动有时也会引起天枰的失衡,何况是祭庙这样是大事。我们不能示弱于人,否则,那些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以后如何会臣服于太子?”
吴定鹤不无忧虑的说道。
“杨大人,您看怎么办才好?”
举棋不定的太子转头看着坐在自己身边的一位老者。
这位老者正是太子集团的核心人物,现任太子太保的杨显贵。
虽然太子太保在朝廷是一个虚职,可是杨显贵在太子集团却是二号人物,太子对他言听计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杨家的显赫家世。
原来,杨显
(本章未完,请翻页)
贵的大哥杨天贵是太子的受业恩师,也是当年平定太师之乱的功臣之一,五年前去世时,皇上追封为太子太师、南湘王。
太子太师杨天贵生前的门生不计其数,其中大多数在朝为官,又因为其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在百官中有着极高的威望,多年来,皇上没有废太子,太子也不敢轻举妄动,多半是因为他从中斡旋的原因。
后来杨显贵因为大哥的原因,被皇上封为太子太保,可以说是权倾朝野。
再说,其大儿子杨英豪现任江浙总督,大权在手,重兵在握。
其侄子杨英科任抚州知府,都是太子的肱股之臣,可以说杨家是太子最大的倚重。
“太子,以老夫看来几位说的有道理。皇上是早就有废立之心,原来是因为先兄的斡旋,才没有行动。这几年太子已经深得多数大臣的支持,皇上也知道废立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也不敢轻举妄动。可是这次皇上的心思老夫实在是看不透,拿新科状元来做文章也有这个可能,我们也不能操之过急,现在还不能用强,兵部尚书秦强的态度还不明了,京城禁卫军还在秦少阳的手里,如果是皇上的一个圈套我们可不能往里钻,可是我们又不能任由皇上把一个新科状元,凌驾于我们满朝文武大臣之上,所以今晚我们就要去联合所有的大臣,明日早朝劝劝皇上收回圣命,如果皇上没有令人臣服的理由,要有违祖制,一意孤行,那皇上就真的是孤家寡人了,这样只会对太子有利。”
杨显贵说话慢条斯理,显得老成持重,他现在也不敢说陈烨是太子的克星了。
“皇上早就该退位了,太子登基那是众望所归,这次皇上让新科状元去祭太庙,群臣多有不服,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能够让太子登基就好了。”
工部尚书葛其严乐观地说道。
“是呀,是呀,太子登基是我等盼望已久了。”
其他的人连忙附和道。
“杨大人说得有道理,现在还不是我们有必胜的把握的时候,我们还不能轻举妄动,我们一定要尽量争取绝大多数大臣的支持,同时还要把禁卫军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即使要逼父皇退位,也要师出有名,得天下者必须先得民心,我不能让人说我是不肖子孙,留下千古骂名,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篡位。现在我们要争取时间去联络其他的大臣,明天在朝堂之上把压力还给父皇,看看父皇如何解释新科状元破例去拜祭太庙的事情。”
太子虽然是礼贤下士,可多少有点优柔寡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