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卖娃
荷花婶和佳嫂两个婆娘嘀咕了一下,她们的相公是表亲,关系比较好,两个人达成共识后,就问邱氏要不要去喝茶。
“不去了,你们喝吧,我在街上走走看看。”邱氏道。
“行,那我们就在茶摊这等你。”
两个婆娘各花了一文钱,买了两碗可以无限续杯的热茶,就坐在茶棚里等邱氏。
二人走累了,又没赚到钱,买了茶喝,索性坐下来看看这里繁华的景象也好。
在她们看来,镇上所有的景色都是很稀罕的,什么卖大力丸的,卖狗皮膏药的,还有人把孩子也拿来插草为标卖的。
邱氏离开大部队后,就显得有些鬼鬼祟祟的,她东走西看,终于来到了一户人家门前。
要不是以前小翠带她来过,她根本不敢到这种高门大户的门前来转悠。
“喂,你找谁啊?在这里鬼鬼祟祟的?”
这时,一个粗壮的门子凶巴巴地问。
邱氏一身粗布衣衫,衣襟上还打了几个补丁,一看就是没权没势的乡下婆娘,门子不喝这种人喝谁?
吓她,还能体现自己身份的优越性。
“这位小哥,请问一下张管事在这吗?”
“张管事,你认识他?”
门子一听,心里一“格登”,难不成这妇人是张管事的乡下亲戚?
也是,谁家还没有几个穷亲戚了。
一听邱氏这么问他们,门子态度稍放缓了一些,道:
“张管事有事在忙。”
“麻烦小哥辛苦,帮我通禀报一下,和他说我是小翠的表姐。”
门子见她亮出身份,虽不知道小翠是谁,还是进去通禀了。
不一会儿,一个40岁出头,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出来了。
看到邱氏,他面无表情,并不是很客气,不屑地问:
“你找我有何事?”
“张管家,你之前说要找个听话的小厮到京城侍候少爷,不知道找定了没有?”
邱氏一脸巴结地问,毫不在意对方高高在上的态度。
张管家简直是从鼻子里发出的声音,把头抬得高高的,邱氏只能看到他的鼻孔,他带着些怒气道:
“之前小翠不是说要帮我介绍吗?”
张管家至今不知道小翠出事了,他只不过是偶尔去一下怡红院,是小翠的恩客,付费顾客,穿上衣服就假装不认识了。
此时见到邱氏,依稀记得之前小翠带她来过。
“是啊,您记性真好。”邱氏厚着脸皮夸道。
“嗯,说的是你家的孩子吧?”张管家问。
“嗯,那倒不是,是我小叔家的孩子。
小叔好赌,欠了一屁股债,现在还不上了,想把七岁的儿子卖身为奴。
孩子是干净的,有点瘦,吃好点就能长结实,你看看能给多少银子?”
邱氏一听张管家的语气有门,立即兴奋起来。
“十两银子。”张管家还是爱搭不理的。
象他身份这么高贵的豪门管家,哪里会把邱氏这种农妇看在眼里,和她说话都是一种恩赐了。
“十两银子?行,你什么时候要,我把他带来。只是这孩子有些不听话,前面须得用些手段,他不想卖身为奴。”
邱氏也不是傻的,懂得先做些铺垫。
张管家一听邱氏乐意,心里也是一动,主人让他买个小厮,说了大约15两银子左右,如果邱氏只要十两银子,他稳赚至少5两银子。
一想到这里面的油水,张管家就动心了。
“近期,我家小主子要进京赶考……”张管家沉吟道。
他和邱氏商量了好一阵子,最后两个人商量妥了,邱氏才连声道谢,去找村里那两个同来的妇人。
“邱氏,你去哪了?我们茶水都喝到第4碗了,肚子撑得要命。天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你还要去哪里逛吗?”
看到邱氏步履轻快的前来,荷花婶和佳婶问道。
“不逛了,方才我就是去前面逛了逛,集市上的东西都太贵,哪舍得花钱。
走吧,回去!”
邱氏把事情办成,心情大好。
小翠是邱氏的表妹,王大志和小翠勾搭成奸,也是她有意促成的。
小翠和王大志好上后,对邱氏说,王大志家有4个娃,要是卖了,也能赚一大笔银子。
邱氏当时还说,王大志怎么可能答应,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娃。
小翠却不屑地说,她和王大志说了,她还年轻,还能生养,把那四个没用的娃卖了,有钱了,以后他们可以努力培养一个秀才出来。
王大志一听,觉得有道理,就乐呵呵地答应了。
反正对渣男来说,生孩子就是一爽的事。
即爽过了,还能卖钱,何乐而不为?
邱氏当时还羡慕起小翠,一下子就能平白赚到好多银子。
只是事情还没达成,王大志和小翠就意外横死了。
小翠虽然死了,但那条门路却给邱氏留下了,邱氏趁着今天到集镇,便想试试水,没想到一试就成功了,张管家那边还缺人。
邱氏心里装了算计,回去时脚步显得很轻快,连佳婶和荷花婶都能感觉到她内心的愉悦。
佳婶和荷花婶在茶摊上喝了太多水,肚子憋得都快涨开了,于是走到一处荒僻的路段,便让邱氏在路边看着,提防行人往来。
二人则钻进草丛里去解决。
一阵激流冲击泥土的“突突”之后,泥地上出现了两个小坑,二人憋得发白的脸终于转红润,整理好衣衫,继续往家里走去。
刘婉和王孝回到家里。
家里人都在担心,今天的豆蓉酱和茶油能不能卖出去。
没想到牛车回来,原本家里的罐子不见了,车上装的都是宝贝:猪崽、鸡崽、鸭崽。
这可把大家乐坏了,尤其是吴慧,简直要喜极而泣了,她就象一个穷久的人乍富一般,忍不住摸摸鸡崽和鸭崽,连猪崽全身摸了一遍。
为了不显得奇怪,吴慧假装说是看看猪崽有没有毛病。
王敬和王孝临时用土坯在院里圈了两块地,一边放鸡鸭崽,一边放猪崽。
王礼和王怜赶紧到河边拔了许多嫩草,剁碎了来喂。
“娘,这片河坡地有很多虫子,明天我们把鸭崽赶去河边吃虫,肯定长得又大又肥。”
王怜开心地道。
“等它们对咱家熟悉一些再说。”吴慧道。
吴慧在家从小就养这些家禽,很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