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小瞧她了
“我怎会知!”月凝霜生了气。
无一莫名懂了,娓娓道来。
但宋后百般祈求,又因时局如此国公爷最后自然是答应了。
后来,元宵佳节,皇上造反,杀了所有曾经欺辱他的皇兄皇帝公主们,以及先帝和皇后,一夜之间血流成河,老国公爷也在那一夜失去了一条手臂。
杀戮一直持续到天边翻起鱼肚白,当太阳完全升起的时候,太监宫女的早已清洗了皇宫,皇上登基。
那一年宋后刚十四岁,登基的第二年宋后刚过及笄便进了宫,为皇后。
“如此皇上也是疼爱宋后的。”
“不。”贺书堇摇头:“事情远不如此,皇上登基的第二年,那些助皇上的登帝的家族便慢慢的消失了,各种各样的罪名。”
“就连宋家也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刺杀,每每都差点死去,皇上和皇后的关系也越来越冷淡。”
“虽然所有人都怀疑是前事逆贼,但天下已成,帝位已固,一切大家心中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付明清并没有惊讶。
道:“先帝在时老国公爷便是两朝重臣,到了皇上登基便是三朝重臣,怪只怪宋家知道的太多,自古高贵无比的帝王,是不会容许有污点存在的……”。
“过河拆桥不是一向如此吗?”
说到这里,付明清脸上满是嘲讽。
贺书堇捂住付明清的嘴,一脸严肃凝重:“此事不是你我可以说的,开了门,你便将你这些话都咽到肚子里去,就是死也不许再说。”
付明清点头,撇开了贺书堇的手道:“我知道,你不必紧张,我现下只同你说说罢了。”
贺书堇阴沉着脸没有说话。
付明清摸着下巴,思索道:“我在想既然皇上一心想除掉宋家,同宋后关系又如此僵硬,这次也是诸多局,也许宋后的死不是别人所为,正是咱们这位九五之尊呢?”
“住嘴!”贺书堇声音凌厉,脸色冷酷。
付明清沉了脸。
她知道贺书堇在害怕什么,但心里还是有些抵触:“声音那么大你是想吓死谁?”
“你何时才能知道祸从口出这个道理?”贺书堇半是无奈半是生气道。
付明清撇了撇嘴:“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在这里你不说我不说谁能知道?”
“呵。”贺书堇冷笑:“这京都之中帝王的眼线耳目遍布,你以为你能逃得过吗?”
“何必夸大其说。”付明清面色冷淡,目光淡然道:“若真是如此,你就不会在这里同我说这些前尘往事了。”
闻言,贺书堇语塞。
无奈扶额:“我承认你确实和寻常女子不一样,你有着她们没有的聪慧和敏锐,但你要知道这里是京都,说错任何一句话都会招来杀身之祸。”
“如果你还想查出杀害了付家人的幕后主使报仇,那你就必须学会谨言慎行。”
付明清闻言不再言语。
过了良久,贺书堇将一封信放在了桌上道:“宋后已逝,前事不宜再谈,这是禹王府中下人送至大理寺的书信。”
“不论你如何说,我依旧觉得我付家灭门一事与皇宫脱不了干系。”付明清言辞凿凿。
贺书堇眼神复杂的看着付明清,面对付明清的固执和执着,贺书堇无奈的叹了口气道:“我知你心切,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禹王在信中邀你我二人明日未时一刻在银峰茶楼一见。”
“可曾说什么?”付明清问道。
贺书堇摇了摇头:“只说一见。”
“好。”付明清点头。
贺书堇出了昕雪阁。
将书信放到了门口等待的永安手中道:“莫要留下蛛丝马迹。”
“是,少爷。”永安应声回答。
将书信揣在了怀里,看了看时间,太阳已经落下了山,天色渐暗。
见贺书堇要出门,永安便将白日里发生的事告知了贺书堇,贺书堇听完,脸色晦暗。
眸光阴沉不满。
“此事怎么如今才说?”贺书堇有些责问道。
永安脸色为难:“少爷公务繁忙,夫人和小姐吩咐了不让您知晓。”
“哼。”贺书堇冷哼一声,停住了脚步,看着永安认真道:“以后再有这样的事,不用隐瞒。”
“是。”永安恭敬回答。
突然,贺书堇面色一沉,眸光疑惑的看着院子门前的那道身影。
问永安道:“那是何人?”
永安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垫脚仔细看了一番,待看清楚后才回答道:“回少爷的话,那便是二小姐。”
“她来做什么?”贺书堇眼底有不悦。
永安一脸迷茫的摇了摇头:“奴才也不知道这位二小姐打的什么主意。”
“想必母亲白日里受了惊,此刻身心疲惫,我过去看看,你快速将人打发了,我不想再看到。”
“兄长!”没等永安回答,一阵喜悦分明的女声响起。
贺书堇不悦的抿紧了薄唇,而后目光平淡疏远的看向了叫人的贺嫣嫣。
冷淡不带一丝温度的目光让贺嫣嫣心底一股强烈的愤怒如潮水般汹涌,但贺嫣嫣并未将这种愤怒表现出来。
反而越加温婉的轻移莲步行至贺书堇面前,柔柔行了一礼道:“嫣嫣见过兄长。”
贺书堇面色淡然的看着眼前这个不论是穿着和打扮都透露着一丝俗气的贺嫣嫣。
移开了目光,礼貌的点了点头。
便要直接离开。
却被贺嫣嫣一句话拦住了去路。
贺嫣嫣道:“天气炎热,初见兄长,嫣嫣见兄长忙于公务,想必定是十分疲乏,给兄长亲手做了羹汤,还请兄长品尝一二。”
贺嫣嫣话音落下,身后的丫鬟便端着一盅羹汤到了贺书堇面前。
恭敬的将羹汤往前一端一抬道:“少爷。”
贺书堇并未说话,永安却上前了一步,正想接过丫鬟手中的羹汤时,贺书堇却凉凉的望了过去。
一个眼神便制止了永安的动作。
永安便悻悻然的收回了手,给了贺嫣嫣一个歉意的目光。
眼见自己的一片心意被拒绝,贺嫣嫣心下恼怒,但面上却并未露出半点不快。
反而贴心理解的道:“瞧嫣嫣这记性,想来此时兄长定是已经用过饭了。”
贺书堇依旧没有说话。
贺嫣嫣自话道:“天色已晚,嫣嫣就不打扰兄长了。”
“早些休息。”贺书堇终于说话了,却也是淡淡的礼貌了一句。
贺嫣嫣浅笑行礼带着丫鬟离开了。
贺书堇进了院中。
月上梢头。
贺书堇将从大理寺中带来的有关付家灭门一案的案卷拿了出来,坐在窗边的书桌上仔细查阅着。
一阵微风吹过。
一人轻轻的落在了贺书堇身旁。
贺书堇抬眸,正是禹王萧霂。
“臣大理寺少卿贺书堇见过王爷,不知王爷深夜前来所为何事?”
拱手行礼,贺书堇起身礼貌询问道。
萧霂浅笑走向了一旁坐了下来道:“我有一事想来想去始终不明白,所以想开学问问你。”
“哦?”贺书堇闻言剑眉轻挑,饶有兴致地看着萧霂道:“禹王殿下竟然也有不明之事吗?”
“自然。”萧霂笑答。
贺书堇淡然一笑道:“王爷请说,微臣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此话当真!”萧霂闻言眼睛一亮。
看着萧霂如此兴奋的模样,贺书堇心头闪过一丝不好的预感,但还是淡定自若回答道:“当真。”
“如此甚好!”萧霂大喜。
将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
道:“本王曾记得幼时你说过胞妹病弱离世,母痛心不已,此话想必你还记得吧。”
贺书堇一听,瞳孔一震,脸色微变,幼时的一幕浮现在了脑海之中。
一番回忆结束。
贺书堇看着萧霂神情紧张,眉头紧锁,一言不发。
萧霂端详着贺书堇此刻的神情,心中有什么豁然开朗。
良久之后,萧霂用手中的折扇拍了拍贺书堇的肩头道:“自京都传开大理寺少卿贺书堇还有一胞妹之事传开,本王心中便一直心存疑虑,又想到幼时贺少卿的一席话,心中更觉匪夷所思。”
“不过,今夜本王心中豁然开朗。”
说完,萧霂眉眼之间一抹愉悦荡漾开来。
贺书堇闭口不语,一脸沉默,心里却翻江倒海。
他倒是忘了有这么一事,没想到禹王竟然还能记得此事。
心中阴霾,贺书堇看着禹王心里五味杂陈。
既然禹王已经发现了付明清并非真正的贺家小姐之事,那身份暴露只是时间问题。
看来,付明清是不能再待在府中了。
心里想着,贺书堇慢慢的下定了要让付明清离开的决心。
一旁的萧霂见贺书堇久久不语,也见了端倪,看着贺书堇笑容满怀深意道:“贺少卿不必担心,小姐的身份本王并不好奇,本王只是疑惑到底为何,贺少卿会甘愿帮那位隐藏身份。”
贺书堇闻言,面色严肃认真的看着萧霂,道:“请王爷恕罪,臣不能说。”
“无妨,本王有的是机会查清楚。”萧霂笑容放肆,末了还又加了一句。
“在此之前,贺少卿大可放心本王绝不会对外透露这一切。”
说完,萧霂便起身走到了窗边。
看着萧霂的背影,贺书堇郑重的说了一声:“多谢王爷。”
萧霂侧目:“别忘了明日之约。”
说完,萧霂足尖轻轻一点,一跃便自窗口飞出,登上了高墙屋顶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而贺书堇看着夜色中消失的萧霂的身影,眉头紧锁久久未能抚平。
他不明白禹王为何如此好奇付明清的身份,难道那晚还发生了什么事,付明清却并没有告诉他。
想着,贺书堇眉头皱得更加厉害了。
而另一边。
禹王萧霂却并未离去,而是在离开贺府后又折返了回去,并且落在了付明清的屋顶。
悄无声息的落在了窗外。
屋内正在看书的付明清察觉到了动静,却并未紧张,而是十分淡然的起身吹灭了蜡烛上了床,让沫儿将床幔放了下来。
屋外的萧霂见屋内熄了灯,微微驻足之后便离去了。
屋内,黑暗中,付明清听着屋外渐远的动静嘴角上扬露出了一抹深邃的笑容,而后闭上了眼睛,安心睡了过去。
第二日。
不过刚用完早膳,昕雪阁便又来了人,却不是别人,正是禹王府的人。
接过禹王府中人带来的书信,付明清便让人好好将人送了出去。
看着书信上设计选秀,相聚一事另改日期一事,付明清瞳孔猛的一震。
将书信合上,眯了眯眼睛。
皇帝选秀一事历来都是三年一次。
而遇大丧更是会后推一年,眼下距离上一次选秀不过两年,按理下一次选秀应当在两年后。
可不曾想竟然如此提前了。
有趣。
与此同时。
宫中兰贵妃倒了之后,太后便不经皇帝同意便直接将掌管后宫之权给了一直低调的芫贵妃。
而此次选秀也正是太后的授意。
荣华宫。
“哼~”芫贵妃抚摸着皇后金印,一脸得意:“往后,本宫要扶摇直上,不止要坐上那个位置,还要得到陛下的心。”
“娘娘说的是”。
身旁的宫女清月一脸谄媚:“嘻嘻~奴婢给皇后娘娘请安。”
“平身~”
芫贵妃一脸享受:“只要你细心伺候本宫,好好为本宫办事。待本宫登上那个位置,自然少不了你的好。”
“是。奴婢谢娘娘大恩,定当誓死效忠娘娘。”
“行了!”芫贵妃摆了摆手,此刻已经没有了当初的低调和内敛温婉。
眼中全是对权利的欲望。
抬手丢给了清月一枚象征着身份的令牌道:“你拿上本宫的令牌去一趟齐府,和洛凌说之前说的事已经可以开始准备了。这是他欠本宫的。”
“是,奴婢定当不负娘娘所托。”清月接住令牌出了荣华宫。
芫贵妃则前往了月苑宫替皇帝挑选秀女。
脸上摆满了骄傲与高贵,却全然忘了兰贵妃的教训,而一场危机也正慢慢到来。
朝堂之上,皇帝坐于高高的龙座之上,一脸威严,新晋的丞相莫庆真上前一步道。
“启禀皇上,固河与京都的交界处山匪为患,让两都的百姓以及过往的行人商贾苦不堪言,何大人也在山匪的手下殉职而亡。老臣以为,当务之急解决山匪之患安抚民心才是重中之重。”
皇帝正襟危坐:“那依丞相之见,现下派何人剿匪最为合适。”
“老臣以为,吴将军骁勇善战,胆识过人,坚强果敢,是剿匪的上上人选”。
而莫丞相所说的吴将军正是芫贵妃的兄长吴洋。
一旁的吴洋闻言,眉头顿时紧锁。
小小山匪哪里需要他一个大将军出手,而且哪来那么大的能力居然敢杀死朝廷官员,且不说这样会被朝廷围剿!还可能会给家人带来滔天大祸!怎么可能会做如此蠢事!而且,他回京时也并未遇到有人遇害!只怕……
吴洋正想着,皇帝的声音已经响起:“丞相此话正和孤意!吴将军以为如何?”
“行了,我并不想知道这些,倒是那付明清,我是小瞧她了!你把人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