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无声的妥协!
“臣的祖上为避北方战火,举家迁往江南。”
“如今三百年过去,臣的家人饮江南水,吃江南米,彻底成了江南人。”
“若以家人迁居为代价才能保住谢某的官职,臣愿意辞官回家奉养双亲。”
李晋对于谢援的心理素质极为满意,直言不讳地说道:“朕此次将你从姑苏召到京城来,是为了让你担任京兆尹!”
谢援像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一样,脸上依旧古井无波。
林一的表情中则满是错愕。
先前李晋对谢援的考核他能想到几分,可谁能想到,李晋将谢援调入京城,竟是要让其担任京兆尹?
朝臣中,上一个担任京兆尹的是陈之道!
一旦谢援顺利地成为京兆尹,以后多半是顺着陈之道的路子继续走下去。
眼看着谢援没有着急谢恩,耐心等自己将后面的话说下去,李晋对谢援愈加满意了两分。
“你若担任了京兆尹,朝廷六部这些地方多半不会给你什么支持。”
京城中,治安需要涉及到五军都督府、刑部和大理寺。
商业涉及到市舶司与户部,发展农业也需要得到户部和工部的支持。
若得不到六部的支持,想要让整个京畿地区顺遂地运转下去,绝对不是什
么容易的事情。
“朕给你一盏茶的时间,你想好告诉朕。”
李晋的话音落下,谢援缓缓闭上了眼睛开始思索。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谢援再一次睁开眼睛来,躬身说道:“臣愿意替陛下分忧。”
“你应该也听到了风声,过几日朕就要御驾亲征了,到时候你在京城没有一点助力。”
“臣明白,臣愿意立下军令状来,若陛下归来之前,京城出现了任何问题,臣愿以死谢罪。”
“行了,退下吧。”
一夜好眠。
第二日早朝,等到韩忠说“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后,苏正康率先站了出来。
“陛下,如今直隶地区的官员被锦衣卫捉拿一空,现在直隶驻军在维持着直隶地区的治安。”
“长此以往,必然出现乱象,臣请尽快调选出来直隶地区的大小官员,以安民心。”
“吏部有什么建议吗?”
“臣与吏部几位同僚商量过此事,吏部的建议是从陇西调任官员。”
“今次陇西之灾,以候传庭为首,诸如扶风郡守李均等人都有大功。”
“按理等到任期结束后,吏部会奏请将他们升迁。”
“如今直隶地区官员缺少,臣建议尽快从陇西调集官员过来。”
李晋看过候传庭递
上来的奏章,里面为包括李钧在内的数百位陇西官员请赏。
从他们功绩上来说,达到了升迁的标准。
况且现在要恢复直隶地区,最快捷的手段就是直接调任一群相对熟悉的官员过来,让他们能尽快上手直隶地区的事情。
至于到时候陇西的空缺,则可以提拔一群熟悉当地事务的小吏应对当地的局面。
李晋心中有了计划,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朕记得现在京兆尹的位置也空缺着。”
苏正康等几人对视了一眼,却没人说话。
前段时间出了万户县的事情,虽然李晋没有去细查万户县县令的底子。
但谁都知道,京城附近的官员敢如此行事,必然与京官乃至皇室脱不开干系。
苏正康不是没有在京官中找过有资格去担任京兆尹的人,但这些人大多支吾半天,说不出所以然。
连陈之道这样善于明哲保身的官员都能在京兆尹的位置上翻车,谁能确保京畿地区不出现第二个万年县?
看他们不说话,李晋缓缓开口道:“朕打算让谢援去担任京兆尹,你们觉得如何?”
群臣绵绵相觑,苏正康等人有心反对,但很快就反应过来,这是李晋提出的条件。
苏正康、赵丕是陇西人
士,家族在当地的关系复杂,与不少陇西籍的官员和陇西本地的官员往来密切。
从陇西调任官员到直隶地区,虽说能最快解决直隶地区问题的办法。
但不可否认的是,苏正康等人在这件事情上确实包含私心。
若这一次他们拒绝了李晋的提议,只怕李晋会大费周章地从大秦各处选调官员。
苏正康带头道:“臣同意陛下将谢援调任为京兆尹。”
与陇西的诸多官员相比,谢援所在的位置虽然关键。
但是一个南方官员夹杂在诸多的北方集团官员中,就像一块无根之木,无足轻重。
朝臣中虽然夹杂着几道以谢援的资历等为由攻击的声音。
但有苏正康和赵丕的带头,朝臣们最终同意了让谢援来担任京兆尹。
“将陇西的官员调任过来,陇西的空缺呢?”
苏正康既然做好了将陇西官员调任到直隶地区的打算,对于陇西当地的官员自然有一番安排。
“臣以为可以从此次前往陇西的官员中挑选合适的人员就地安置。”
“或者从前往陇西的学子和河朔、幽燕地区的举人中择优去担任县令等地方官。”
这番建议让朝臣们眼前一亮。
殿中的大臣们大多来自河朔、陇西、幽
燕等地,如今好处落在他们的家乡,自然不会有人反对。
李晋对于此等建议颇为认可,补充道:“先让陇西当地的吏员应对本地局面,若其中有表现突出者,可以擢升为县令等地方官员。”
“臣遵旨。”
说完这件事后,李晋继续道:“此次朕要御驾亲征,自然要带一批官员前往宣化等地,诸位爱卿有何建议?”
兵部尚书左文忠就在陇西,距离宣化等地不远,自然要追随李晋的身边。
如今的朝廷中事务众多,李晋不会带走太多人。
赵丕和胡谦对视一眼,向前一步说道:“臣愿意随陛下前往宣化等地,请陛下恩准。”
“礼部尚书胡谦可以随朕前往宣化,户部中如今多了一批银子,赵丕你留在京中,与陆辉好好商议一番应该如何修建辽东的水利。”
虽说李晋要前往西北,但辽东还是重中之重,绝对不能放下来。
“臣遵旨。”
一番商讨后,最后定下来跟着李晋前去宣化的人是户部尚书胡谦、户部侍郎百里治。
兵部侍郎李梓鸣、军机大臣董浅梦,其余人等则留在京城。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等告退。”
“东阁大学士陈之道、吏部尚书苏正康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