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不负心者
陈墨刚欲以剑气斩断和天志神环的联系,忽听身后传来脚步声,心念微动,开口问道:“不是让你们先走吗?怎么又回来了?”
说完看了一眼前方正在发威的长剑,以为叶子玉是担心长剑受损,才特地赶回来。
便又道:“你的剑没事,只是得等天明能量散尽,才能取回,先离开这里吧。”
身后的叶子玉却径直跑了过来,一眼便看到了,悬浮在半空中的长剑,还有自剑身上倒映到空中的先民祭祀图。
他又将视线转移到了漫天的厉鬼身上,眼中神色变化,最终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
转过头,对着陈墨沉声道:“前辈,让我来试试。”
陈墨听后沉吟半晌,转过身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那你便来试试吧。”
叶子玉坚定的点了点头,旋即身形一闪,竟是直接冲着空中的长剑一把抓去。
陈墨脸色突变,叫道:“不要靠近它!”
手上急忙结印,想要用天志圆环的力量锁住叶子玉的身形。
可是在长剑的光芒下,叶子玉的身形速度,比之以往快了数倍,而陈墨此时又是强弩之未,神环所能发挥的力量已是十不存一。
所以,天志并没有能够锁住叶子玉的身形,一袭青衫径直便冲着场中长剑扑了上去。
接下来的一幕,更加出乎陈墨的意料。
剑身上激荡的浩然正气,竟然没有丝毫抗拒叶子玉,剑身投射到空中的那副,先民祭祀图。
在此时,居然转移到了叶子玉的头顶上方。
神图高悬,长剑在握,一袭青衫独立月下,少年此刻,竟有几分君子之风。
陈墨见形势发生变化,便喝道:“快压制住此剑,我来运转阵法,用这浩气为残存厉鬼洗礼。”
叶子玉紧握长剑,剑身上激荡的浩然正气,让他无比熟悉而又亲切。
他之所以,能够如此轻易的将长剑握住,剑中那缕属于他的乾天之气至关重要。
乾天之气本就是浩然正气的精粹,而这缕属于他的乾天之气,便是此剑的统帅。
虽然长剑受到强大攻击后自主复苏,但是,归根结底这是一件无主之物。
叶子玉一路上曾听陈墨说过,但凡强大的器物,其中大多都会诞生器灵。
越是强大,则诞生的器灵也越强大,只是他始终不曾在长剑中感应到,有剑灵存在的迹象。
如今哪怕是长剑自主复苏,可是其中却也没有出现剑灵。
难道是因为长剑的等阶还不够,所以其中并没有孕育出剑灵吗?
叶子玉此时,却没有功夫去研究,长剑是否存在剑灵。
当他听到陈墨在下方的喊话后,便急忙调动剑身内的乾天之气,拼命压制从剑身上不断涌出的浩然正气。
在乾天之气的压制下,炽盛如烈阳般的浩气,终于被压制了下来,悬在叶子玉头顶的神图也化成了一道流光,重新回到了半截剑身之中。
下方的陈墨眼中一喜,双手早已结好了符印,布在四周的大阵再次发出淡淡的金光。
如同一个金色的玻璃罩子一般,阵中忽然出现无数道金色细线,细线缠绕过每一个厉鬼的灵体,把他们全都捆绑在了一起。
做完这些后,他抬手指向了大阵的东南角处,喝道:“快将剑放到阵眼中去,这样的浩气强度,厉鬼面前能够承受得住。”
然后他又抬起看了一下天时,此时还未过子时,陈墨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幸好还不算晚。
叶子玉飞身掠过众多厉鬼,剑身上的浩气将他整个人都给笼罩了进去,厉鬼们哪还敢接近,直接就主动给他让出了一条路来。
顷刻间,便来到了陈墨手指的阵眼所在,他毫不犹豫的便将手中长剑插进了阵眼中枢。
长剑刚刚进去,大阵便为之一震,金色的光幕越发凝实,穿过恶鬼的金线,在此时也发出了淡淡的白芒。
陈墨大喜,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枚丹药,他先将丹药放入口中,浓郁的灵气再次充沛于他的身体之中。
只见他调息了片刻,便再度在头顶凝聚出了天志神环。
这次陈墨直接盘腿坐下,头顶神环发出黑色光芒,瞬间便将大阵笼罩其中。
天际的雷云始终不曾散去,空中仍有闷雷声不时在二人耳边响起。
当黑芒彻底将大阵笼罩之后,陈墨忽然睁开双眼,右手一指朝着天空点出,嘴中喝道:“起!”
刹那间,叶子玉便见一道白色光芒出现,紧跟着这点白光不断在阵中扩散。
白光转瞬间便充满了整个阵法,当白光照在他的身上,叶子玉能够清晰的感觉到一丝温暖,这是浩然正气。
不过不同于刚才那般炽盛激烈,如今就如春日的太阳一般,照在人身上,只有暖洋洋的感觉。
空中剩余的厉鬼,在被白光包裹之后,眼中的猩红之色竟是慢慢消退,本来如同幽灵飘浮般的灵体,此时竟也开始恢复成了人的形态。
天地间,万鬼哀嚎的声音终于停歇,天际黑压压的雷云也开始逐渐消散,皎洁的月亮终于露头。
厉鬼们纷纷呆滞在了原地,叶子玉朝着他们的眸中看去,只见他们眸中似有画面闪过,如同放连环画一般。
灵体脸上的神色变化不定,有的是愧疚,有的是悔恨,而有的则是眷恋和不舍。
除去先前被浩气直接杀灭的厉鬼,剩下的还有大约一半,也就是近万鬼魂。
他们之中,仅有数人脸上的神色没有丝毫变化,既没有悔恨也没有眷恋,任凭浩气洗礼,并不见丝毫异样。
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忽然一个灵体竟然开始自燃,那个魂魄哀嚎着,最终被烧成了一团青烟,就此烟消云散。
叶子玉见到这一幕,不由得心中一愣,急忙转头看向远处的陈墨。
陈墨却只是淡淡道:“浩气洗礼不是佛家的超度,只有生前不负于心者,方能洗去戾气,再入轮回。”
叶子玉听后也只得怅然一叹。
试问天下,不负于心者?何其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