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动员
侯张世恒身穿崇祯皇帝御赐的大红行蟒服,头戴亮银盔,脚蹬黑色牛皮战靴,腰扎虎头吞腹甲。
骑在一匹肩高过六尺的白马上,目光锐利的扫过面前这只更像是丐帮的军队。
“本爵就是在镇武堡一千破十万东虏的冠军侯张世恒,当初随我守卫镇武堡的士兵,朝廷皆授予了六十亩永业田。”
事先找好的托儿立马接话道:“敢问侯爷,什么叫永业田?这永业田每年要给卫所上缴几成地租?”
卫所士兵们用充满希望的目光看着张世恒,显然多少听到过一些永业田的传闻。
张世恒喊道:“永业田一不纳皇粮,二不服徭役。地里打多少粮食全归你自己。
只要大明朝存在一天,永业田是你的谁也抢不走,你死了还能传给子孙后代。”
“轰!”
二千名卫所兵瞬间沸腾了。
托儿喊道:“侯爷!如何才能获得永业田?是要等杀敌立功吗?”
张世恒的目光缓缓从的欲火中烧的士兵们脸上划过。
“想获得永业田也不难,河西务李家私自囚禁了巡漕御史王来聘。
只要大家跟随本侯去将王大人从李家救出来,你们每人就能得到三十亩永业田?”
托儿道:“侯爷,李家在河西务经营了数百年,家中护院上千。如果我不幸战死了,永业田再好小人也没命拿啊!”
张世恒大声喊道:“大家谁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每人都有父母妻儿,兄弟姐妹吧。本侯承诺給每位战死者补偿五十亩永业田。由其指定继承人继承。”
“轰!”
士兵们彻底炸了锅。
一个个泪流满面的嚎叫了好一会,情绪才渐渐平稳下来。
张世恒给军官们打了个手势。
世袭军官立即掏出白纸和炭笔,询问手下士兵战死后永业田由谁来继承。
结婚的士兵一般选儿女或者老婆继承,没结婚的选择父母或兄弟姐妹继承。
士兵们看到军官用炭笔将继承人的名字写在白纸上。
瞬间就明白自己不是为陛下,不是为冠军侯,不是为长官,而是为自己亲人而战。
熊熊战意立马填满了士兵们的胸腔,大家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活下来可以拿三十亩永业田,从此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三十亩地一头牛。不纳皇粮,不当差,衣食无忧的神仙日子。
即便自己不幸战死了,起码亲人能过上这种神仙日子。人早晚都要死,如果自己的死能换来亲人的幸福生活,也算是死得其所。
后世子孙祭拜祖先时,应该会打心眼里感谢自己这个老祖宗。
没有自己拼了性命换来的永业田,哪有他们如今的神仙日子。
托儿大喊道:“不纳粮不服徭役的永业田小人要定了!爵爷快带我们去救王大人吧!”
张世恒向东南方向一指道:“全体都有,兵发河西务!”
卫所士兵们闻言像吃了三斤人参一般,红着脸向河西务镇冲了过去……
东虏虽然只肆虐了不到半个时辰,就被林广生率领林家护院,仆役,健妇,组成的联军击退了。
但半个时辰已经足够杀很多人了,房,陈两家祖宅中的男人基本被东虏杀光了。
王,李两家因护院没有被东虏打崩溃,族人死得到不算太多。
河西务五大家族,如今可以说只剩下了三家。
林,王,李三家族长,连带着林广生这样昨晚表现突出的干才,集中在林家大堂开起了小会。
林家族长林重岩说道:“昨晚我家许出去五万五千六百亩水浇地,这些田地不能我们林家一家出吧?”
王族长道:“陈,房两家如今人才凋零,打理不了太多土地,我看给他们每家留一万亩田地足够了。
余下的土地正好用来兑现咱们三家许给护院的田地。”
族长附和道:“奖赏护院的土地就该陈,房两家出。谁让他们两家抵抗不力呢。”
林广生心想东虏来的如此蹊跷,很可能昨晚只是敌人安排的试探性进攻。
三位族长不说立即组织团练加强防卫力量,反而就如何侵吞陈李两家家产说个没完。
他忍不住插话道:“昨夜贼人除了咱们五家之外,没袭击河西务镇任何一家。
这说明东虏是特意针对我们五家展开的攻击,肯定有熟悉河西务情况的内鬼给东虏带路。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既然敌人对咱们五家实施了以灭门为目的的袭击,就不会仅仅安排几百名东虏而没有后手。
敌人奔着灭门而来,各位族长不说想办法武装族人提高战斗力,反而就那点不会动的土地喋喋不休。一旦咱们几家被敌人灭门,那些土地和咱们还有什么关系?
林重岩皱眉道:“广生,你的意思东虏不是流窜到河西务镇抢劫,而是有指使东虏对咱们五家灭门?”
林广生心里本来就隐隐有了答案,现在越想可能性越大。
“各位族长,各位叔伯,如果没人引导,东虏昨晚绝不可能只袭击咱们五家。
并且朝廷大军刚刚大胜东虏不久,东虏怎么可能悄然无息的,出现在离边墙好几百里之外河西务。”
王族长问道:“难道昨晚那些东虏是有人指使的?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能让东虏依他的命令行事?”
林广生道:“还能有谁,自然是一千破十万的冠军侯!大明朝除了他,谁能使唤的了东虏?”
“冠军侯!他为什么要对付咱们五家?”李族长问道。
“为什么!呵呵!自然为了河西务钞关的管理权。”林广生咬牙道。
“我靠,崇文门钞关是他们京城勋贵的地盘,他们怎么搞咱们不想管也管不着。想动河西务钞关收税权,皇帝老子来了也不行。”林重岩吼道。
“对啊!就算皇帝老子来了,也休想夺走咱们河西务钞关的收税权!”众人一起吼道。
林广生大声道:“那还等什么,马上组织各庄丁壮成立护关军。只要家里有一丁参加护关军,就给这户授田一百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