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谜一样的景先生
天色快要亮的时候,魂魄们陆陆续续回来。钻到明河为他们准备好的瓶子里面。吴秀才也钻进赏瓶,整个屋子一片安静。
阳光照进屋子,明河打开窗户,虽然空气寒凉,却呼吸的非常舒服,多么美好的一天啊。
刚刚放下《禅武鸿蒙录》,明河的脑子再次被其他的事情占满,按照魏通的说法,今天会有一个驼队经过这里,而且运送的都是朝廷禁止买卖的盔甲和刀剑。
这是一单大买卖,查封之后,盔甲和刀剑,都可以名正言顺留下来充公。装备自己的军队。而朝廷那边,也很好办。只要把那些骆驼交上去,然后找点破烂的盔甲充数,做做样子就可以。
明河虽然没做过这种事,但是对官场中的事情,却有所了解,这些知识,都是他在书上见到过的,明河是读死书,并不死读书的那种人,可以把书中的知识,随时熟练的运用到现实中。这一点上,比很多穷经皓首的读书人,强了好多倍。
明河走出屋子。远处的士卒正在操练,喊杀声不住传来。这才是明河想要过的日子。
官道四通八达,中间是个十字,然后向四
周延伸放射。形成星罗棋布的交通网,丰谷镇就坐落在十字的中间。这里地势不高不低,攻守兼宜。
明河站在门口,看着远处出神,此时太阳刚刚从东边出来,虽然天地之间已经变亮,但温度仍然很低。
他此时的目力,比平常人强了很多,可以看出去很远,依稀看到,一个长长的驼队。正在脚下路过。
“好家伙,来的真早!想要闯过我的丰谷镇?”
明河并没有动,心里不住冷笑,他跟魏通已经有了默契,只要有驼队经过,马上就上去盘查!
从两边树林里冲出的士卒,挡住了道路,驼队很驯服的排成一列,等候官府检查。在一个副将的指挥下,官兵们打开驼背上的箱笼,翻看着里面的东西。
明河哼了一声。这些人都是废物!盔甲都是用牛皮和青铜,钢铁制成,一套盔甲至少也有上百斤。而这个驼队的箱笼,都可以装得下三四套盔甲,如此的重量,足可以让骆驼走路有点吃力。
但是这个驼队的骆驼,却有点奇怪,走起路来轻飘飘的,好像是根本负重。
景先生忽然出现在明河身后,“那些驼队,都是障
眼法,真正的盔甲,现在还没有出来,这些驼队,只是那些人放出来的钓饵。”
明河心里很是诧异,自己的修为,可以察觉一叶落地,蝴蝶振翅的声音。景先生虽然身材瘦小,但毕竟是个大活人,目标比落叶蝴蝶大了很多倍。很难隐藏行踪,尤其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可以藏身的地方很少。
但事实就是这样。景先生出现在他身边,明河完全没察觉。
这个景先生,是什么来路?
明河用心察觉景先生,却发现他的呼吸和心跳,跟正常人一样。但是刚才他出现的时候,明明就是个鬼魂!但是鬼魂是怕光的,而景先生却敢站在阳光下,这个家伙,比鬼魂还可怕!
“将军不用揣摩我的出身,我对将军并没有恶意,我只是敬畏将军为人,打算帮将军一次。只要你听我的,不会有错。”
景先生看着明河,语气也是波澜不惊的样子,但是明河的内心,再次受到震颤,景先生肯定精通读心术之类的本事,居然可以洞悉对方的想法。
“你要怎么帮我?”
“将军对我,还是有疑心,不过这也难怪,你想要等的,是不是驼队
运送的盔甲?这个驼队靠山很大,将军确定要动他?”
听到景先生语气里有几分疑惑,明河微笑道,“天王老子,触犯了国法王章,明河一定会管!”
景先生仍旧是不动声色。“如果是皇室呢,将军是否也要管?”
明河吸一口气,跟景先生对视,目光炯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景先生目光忽然柔和起来,“好,那我就告诉你,你等的驼队的主人,是十三皇子屠苏,也就是当今的定国王爷!”
“额……”这个消息,还真的有点出乎意料,不过明河很快释然。一般的人,根本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能量。
长途运输盔甲,需要打通各个关节,势力关系,延伸到大乾朝各个角落。而做到这一点,仅仅有钱是很难办到的。
也只有王官大员,手握财权军权。可以游刃有余,里应外合,呼风唤雨。
明河心里有点悲伤,弘光皇帝英明神武,却始终是人不是神,手下的官员,居然也有如此多贪腐败类。
大乾王朝,惩办走私的法律很严,一人犯罪,株连九族。尽管如此,在重利诱惑下,还是有人铤而走险。明河
想到了,这些驼队的主人肯定有来头,却没想到来头这么大!
不过他的内心,还有点不相信。十三皇子屠苏,出生富贵,整个天下,都是他们家的,他不需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只要他想,就会有数不清的金银珠宝送上门去。
“呵呵,将军不相信,也是情有可原。只是事情就是这样。”说到这里,景先生忽然压低了声音。“你想不通,十三皇子,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明河马上点头,虽然接触时间很短,他已经知道,景先生不是一般人,没必要对他心思,而且你根本隐瞒不了,这才是最可怕的。
“夏将军,你是个明白人,我喜欢跟明白人做事,这样不累。”景先生声音仍然很低,附近并没有其他人,他这么做,完全是出于谨慎,唯恐说的话被被人听到。
功力高明的人,可以听到好几里里之外,蚊蝇振翅的声音。明河就有这样的本事,而大乾朝,也专门养着这样一批人,在街道坊间,书馆茶肆,各个角落,打扮成各种各样的人士,打听着各种秘密。
这些秘密,经过数次汇总提炼,最后呈送在弘光皇帝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