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驰援北上
可以这么说,仆固离无时无刻不想南下,尤其是在五国伐晋之后。
五国伐晋,几十年了,这绝对是一场旷世大战,对天下的格局绝对可以左右。
而此战,晋国的损失绝对是毁灭性的,吴国的损失则是巨大的,而宋国也是如此,王军以及数百将领以及十万大军的覆没,对宋国绝对是毁灭性的。
而卫国虽然损失没有两国大,但是将近三十万的人马损失,以及多员良将的阵亡,也足够他喝一壶了。
而相比较几国而言,铁勒的损失基本上就是微乎其微了。
仅仅是损失了几万的人马而已,根本对铁勒这个蒸蒸日上庞大的帝国够不成任何的影响。
而就是这个时候,便是铁勒的机会,便是他仆固离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仆固离清楚的很,要想南下,完成自己的千秋大业,那就只能灭掉宋国这个邻近的强敌,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全力南下,否则到时候全力南下,宋国在后面捅上一刀,那就不妙了。
倒不是说他仆固离怕宋国,实在是宋国太顽强了,百姓不过几十万,将士如今更是不满十万,但是他们全国上下一心,将士令发一致,绝对是一个顽强的敌人。
对他们铁勒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劲敌。
况且还有那王方亲自坐镇,所以他们铁勒想要全力南下,就只能先行灭掉东边的宋国。
如今,面对大战之后疲惫的几国,仆固离果断出手了。
就在南下征讨晋国的大战顺利撤出去之后,仆固离已经做好了新一步的战略方案。
对于这个战略方案仆固离也是不得已为之,但大多数原因是因为自己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他不想就这么错过。
当然,还有其他的客观原因。
大战之后,吴国疲惫,自顾不暇,当然,与他们粮草的供应便断了。
如此一来的话,那铁勒的粮草变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要知道每年的粮草供应可是有一半以上都是与吴国互市交换来的,如今吴国不与他们互市,所以他们的粮草来源也就断了。
如此一来,这么多的大军他仆固离该拿什么养活呢?
他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既然如此,那他便自行解决。
而他的第一个目标无疑是看上了同样在草原东部占据一席的宋国。
宋国绝对是一柄钢刀,无时无刻不悬浮在仆固离的耳边,让他不得不派遣重病防御东线。
可见,宋国的战略地位是非常显耀的。
宋国灭,东边在无顾虑,铁勒铁骑可以随时全力南下。
而如今,正好趁着宋国疲弱。
那就迎接他仆固离的怒火吧!
仆固离注意已定,马上便开始调兵遣将,东线开始集结大量的兵力。
准备趁各国疲惫之时,先行将这个劲敌给消灭掉。
对此,宋国的影卫早就得知了铁勒的动向,这么大的调兵动作,别说是消息灵通的影卫了,就是普通的探马也就早得知消息了。
王方面对此时的铁勒入侵很显然心里已经有了一点准备,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铁勒军来的竟然这么快。
要知道此时南征的铁勒大军还没有赶回,此时便与他们开战,难道铁勒的实力已经恐怖如斯了吗?
王方心里清楚,就算铁勒南征十几万的大军没有赶回来,也不是他们宋国所能抵挡的。
而面对铁勒的大举调兵动作,王方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调遣全国兵力应对。
另外,他还派遣使者前往卫国求援,以及一切可以对抗铁勒的势力。
王方对于卫国的想法还是看的很清楚的,这么多年了,两国结盟,友谊可谓是福泽绵长,没有任何的嫌隙。
而王方知道,宋国的战略地位对卫国是何等的重要。
而想必张凡也是清楚的很,宋国在东北边上,无疑对他们卫国是一个强大的助力。
可以如此说,只要宋国在,他就可以在东边钳制铁勒,而铁勒也就不敢南下。
而如果宋国不在,铁勒无疑会全力南下。
铁勒与吴国结盟,而铁勒南下之后第一个打击的对象会是谁呢?
只要用脚趾都会想一想,他们卫国的北境绝对会陷入无休止的战乱当中。
而相反之,只要宋国在,那卫国的北部定然不会陷入危机,战火永远不会烧到卫国的国境,而卫国也就可以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这对他们来说可是实打实的好处。
试想一下,宋国在,卫国北疆无忧,可以省去一大笔的民力军力,对卫国的好处绝对是不言而喻的。
而宋国不在,那面对的绝对是铁勒骑兵无休止的南下,到时候对卫国造成的损失绝对是持久性且不可估量的。
张凡作为一个千古明君,高超的政治家他不可能不会想不到这一点。
所以,当铁勒这么大的调兵动作传到张凡的耳朵里面的时候,他想,他已经有了注意。
不过,对于这个孱弱的盟友,他是一个大国的态度,他不能让宋国灭亡,同时也不能让自己大国失去了面子。
也就是说,就算他们要支援宋国,也不会主动去支援,怎么也得等宋国的使者前来求援。
而当然,对于铁勒的实力张凡还是比较清楚的,虽然不会立马去支援,但是也不得不提早做出准备,随时准备出征北上驰援宋国。
而此次北救宋国主将以及将领名单,张凡还是要深思的。
要知道此时的卫国已经不在是之前那个卫国了,王柯没有了,几十员战将阵亡,而卫国此时能够独挡一面的大将还真是不多。
而目前张凡想到最好的一个人选便是骠骑将军萧震岳以及车骑将军百里射。
这两位绝对是卫国如今军方的领头人物,两人均是沙场老将,乃是卫国的脊梁。
而此次大战,张凡决定派出车骑将军百里射为主将,率军十万去驰援宋国。
而这场仗,不仅要打,还有赢,除去百里射为主帅外,淮海王张华也为副将,跟随一同出征,攥取一点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