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第一桶金
孙洋洋接待了一个国内商业代表团,认识了民天酒业有限公司的老总刘天石。
刘天石何许人也。他的经历说起来有点传奇。他现在开的是民天酒业有限公司,他有一个比他还能的媳妇,也就是他的夫人,叫姚玉雪,经营着民天大酒店。
民天大酒店在他们当地是位置最好,楼层最高的。站在楼顶,不能说“一览众山小”吧,但整个城市一览无余。外地来人,这个酒店楼顶成了观光台,尤其是到了夜晚,城市中,所有的灯光开了,荧光屏闪烁着,夜色很美。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刚开始在楼顶专门设了护栏,由两个保安把守着,但还是看不过来。人们太好奇了,围着平台转来转去,看四面的风光。于是,姚玉雪把最高那一层改造成了观光楼层。这样安全多了。看起来减少了房间,减少了收益。但算总帐,营利比原来多了。因为客人观光之后,不少人就住在这里。
刘天石和姚玉雪和大多数生意人一样,不是一口吃成个胖子的。姚玉雪的爹是养鱼的,一开始在村里包了个水塘养鲤鱼、草鱼,有时,也养点鲫鱼,村里有人家生了孩子,没有奶,他就会送几条给人家,笼络笼络人心,别让人看着鱼塘眼馋,把自己的塘子破坏了。从小,姚玉雪就与鱼打交道,帮着她爹捞鱼、卖鱼。睁眼是鱼,做梦也是鱼。
姚玉雪初中一毕业,高中也不想上了。要回家帮着他爹养鱼。他爹说:“养鱼有什么出息,上学去。”
姚玉雪铁了心不想上了。他爹就由着她回来了。姚玉雪回来,渐渐地就把鱼塘给接管了,大权交接,她爹给她打起了下手。
干了一段时间,姚玉雪感到这水塘子太小了,就把西山脚下的水库包了下来,雇上一帮人,开始大规模养鱼,散养,也用网箱养。主要养鲤鱼、草鱼,也养白银鱼。那一条银色的鱼如面条一般,很是好看。当然,也是桌上的佳肴。
每天开着船徜徉在水面上,巡视着她的领地,看鸟飞鱼跃,河岸杨柳青青,姚玉雪感到这样子的日子也挺好。
有一天,她突发奇想:我整天卖鱼给人家饭馆,让人家挣钱,我自己为什么不开一家鱼馆呢。说干就干,她坐车进了老城区,在城中村找了三间平房,开起了民天食鱼馆。因为她懂鱼,从小又看着她爹做鱼,知道什么鱼怎么做鲜,什么鱼怎么做好吃。鱼馆一开张,生意异常的火爆。你别看就那几张矮桌子、一排排马扎子,客人多的,就像吃流水席似的,一拔走了,另一帮又坐下。
就是在这期间,姚玉雪认识了刘天石。他们认识,就是刘天石来吃饭,看姚玉雪穿梭般地忙得脚不沾地。刘铁石鱼也顾不上吃了,就帮着姚玉雪端起了盘子,当起了小工。等客人都走了,刘天石还在帮着收盘子,清理卫生。姚玉雪打眼一看,小伙长得不错嘛,顿时又多了三分好感,就说:“你这人真实在,你就在我这里干吧。”
当时,刘天石在一企业当临时工,那工作不干也罢,就到姚玉雪这里了。
干着干着,两人成了夫妻。
两人都能打拚。民天食鱼馆,门头太小了,已满足不了食客。庙小了不好念经。于是,他们扩大规模,买了一栋三层小楼,打起了民天酒店的招牌。库鱼还是主打菜。
财富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慢慢地又建起了现在的民天大酒店。再开了民天洒业有限公司。自己生产酒,也销外地的酒。
这次,刘天石到澳州。就是出来学习一下这里的管理理念,重点看一下人家葡萄酒业为什么发展的那么好。
刘天石也在郊外建了个葡萄庄园,种着多个品种的葡萄,但管理技术不行,种出的葡萄品质不好,酿出的酒涩味重。所以,他的白酒销的还可以,葡萄酒几乎没人问津。那个庄园,就成了个摆设,或者说成了他刘天石“财大气粗”的象征。事实上,刘天石不是那么重虚名。生意人,不挣钱,做生意干什么。
刘天石与于小惠相识,回国后,他主动给于小惠打电话,做了深层次的交流。他感到于小惠尽管年纪轻,但见多、识广。听于小惠说,她要好的同学家里就是开葡萄酒厂的时,刘天石当即决定进一万件红酒。品牌让于小惠帮着选。
于小惠满口答应了。
于小惠就去找了约斯先生。约斯先生没想到,于小惠会给他带来生意。就挑了最好的酒,以最优惠的价格提供给了于小惠。
晚上,于小惠到了萨万娜家里,把这件事告诉了萨万娜。她问萨万娜:“这生意可怎么做啊。对方是自己刚认识的朋友。”
萨万娜久经商场了:“你是问价格怎么算吧?”
于小惠不容置否地笑笑。
萨万娜:“生意是生意,朋友是朋友。”
于是,于小惠把酒发给了刘天石,从中赚了合理的差价。这是她收获的第一桶金。